热释光在复杂地质背景中的应用初探

热释光在复杂地质背景中的应用初探

一、复杂地质背景中的热释光应用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星阳[1](2021)在《粤北长江地区放射性异常信息提取与应用》文中认为传统的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受地面覆盖层、断裂构造等的影响很大,不利于后续资料的有效解释。因此,为了克服这些不利影响,获得较好的资料解释结果,就需要将多种放射性勘探方法与多种数据处理方法相结合,提取原始数据中弱异常信息,圈定铀成矿有利靶区。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均匀覆盖层和构造破碎带中放射性元素迁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对铀矿体在地表形成的异常进行定性判断。使用一维小波滤波对已知剖面的地面γ能谱、钋-210和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数据滤波处理,提取异常信息,结合已知地质剖面图分析地下铀矿体在地表形成的放射性异常特征,指导未知区域铀矿远景区预测。在未知勘探区内使用传统统计法、EDA(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异常下限确定法、趋势面法、方向导数法以及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分形滤波方法,对勘探区放射性测量结果进行弱异常信息提取。通过大量野外实测和室内数据处理及资料解释工作,得到以下认识:(1)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能较好地模拟均匀覆盖层和构造破碎带中放射性元素迁移,认为放射性元素随时间逐渐向地表迁移,构造破碎带是元素迁移的有利通道,为后续的资料解释工作提供有利证据。(2)传统统计法、EDA异常下限确定法以及趋势面法圈定的异常位置、范围以及异常形态较为相似,但是在油洞已知区域均未见异常,并且在趋势面法分析中还出现沿测线方向上分布的零星点状异常,这对异常解释工作十分不利。(3)使用方向导数法,其正负交替出现的强异常部位可以指示核素的富集。该方法不但在未知区域内异常位置与前几种方法相似,并且在油洞已知区域内也表现为正负交替的强异常,与已知地质剖面资料吻合程度较好。(4)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分形滤波方法,将放射性数据在频率域层面进行分形处理确定截止频率并提取异常下限,虽然该方法圈定的异常范围相比于其他方法较大,但位置吻合程度高,且在已知剖面位置出现范围较大的异常区域。(5)使用一维小波滤波方法提取异常信息降低数据中噪声干扰,突出弱异常,对异常的圈定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已知剖面一维小波滤波异常提取、未知区域多种异常信息提取,圈定成矿有利靶区共四处:第一处为油洞-朱洞-龙潭下之间的三角地带;第二处为下学堂坳地区西北方向;第三处为黄沙塘及其东部地区;第四处为勘查区西北角。

李维东[2](2020)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着至为关键的战略作用。黄河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流汇入太平洋,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大型水系,其形成演化是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关乎人类的缘起、发展和未来,长期备受地质学家重视。本文选取黄河上游作为主要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构造地貌学、沉积学及地质年代学等多种学科手段,探讨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及黄河发育。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详细追索黄河上游典型河段古河道遗迹(阶地、古砾石层),利用地质年代学手段进行地层定年,建立其时空格架;(2)在关键层位系统采集物源(U-Pb、重矿物)样品,获取物源特征;(3)系统收集前人发表的黄河不同区段、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物源数据,将其与本文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探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过程。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U-Pb锆石年龄谱的对比分析,显示河套盆地段黄河T9阶地基座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及龙羊峡段古黄河曲乃亥组砂砾层的年龄谱具有相似的特征,为分析黄河早期演化提供了证据。(2)黄河河套段T9阶地埋藏的古黄河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的重矿物组合主要以角闪石和绿帘石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电气石、榍石等,与黄河上游现代沉积物、兰州段典型阶地沉积物和古老砾石层以及银川盆地古老砾石层的重矿物组合具有相似性。(3)综合河流阶地与古黄河沉积物的野外观测、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重矿物组合等资料,认为黄河上游至少在上新世早期已初步形成,其位置和规模接近现代黄河流域。

李满[3](2020)在《阿尔金走滑断裂带昌马段的电性结构样式及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断裂的几何特征对于评估地震破裂如何扩展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断裂带的内部结构与地表几何样式对于理解断裂的地震学行为同等重要。陆内走滑断裂在全球板块构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对它们的深部结构研究还远远不够,也没有哪一个模型可以解释所有的陆内活动走滑断裂带。因此,对大型活动走滑断裂带在三维空间上的几何结构研究,可以为评价断裂的扩展与地震活动提供最直接的证据,也可为走滑断裂带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依据。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界断裂,是亚洲大陆最重要的走滑断裂之一,以往的研究表明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左旋走滑速率沿断裂走向方向存在明显的流失现象,在肃北和昌马大坝出现二次位移速率的锐减。由于阿尔金断裂带在地貌上与祁连山斜交,祁连山内部断裂在地表形迹上也表现出向阿尔金断裂带收敛。因此,关于阿尔金断裂带在这里发生的走滑速率分解现象,地质上的解释认为在阿尔金断裂与祁连山内部断裂交汇的三联点,一部分滑动速率分解成祁连山内部断裂的活动上;甚至有研究指出阿尔金断裂带的活动控制了青藏高原北部的生长与变形。但是祁连山内部的断裂活动可能是在早期缝合带基础上的继承活动,它们与阿尔金断裂的关系如何,以及阿尔金断裂带的影响范围及走滑速率变化的机制需要有更多的深部结构证据来提供支撑。本文采用大地电磁测深手段,以阿尔金断裂带昌马段为窗口,首先获取了4条(自西向东编号:L16-L19)横穿阿尔金断裂带及相邻地区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通过二维剖面电性结构的研究,来追踪阿尔金断裂带及邻近地区断裂带的展布形态,分析断裂带的连续性与规模,探讨断裂带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结合早期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在更大范围内组成新的大地电磁数据集,开展三维电性结构研究,利用三维电性结构来为研究区的区域构造背景提供深部证据。据此,论文结合断裂带滑动速率研究成果,围绕阿尔金断裂带在昌马段的连续性,空间展布形态展开讨论。结合区域动力学背景,探讨阿尔金断裂带走滑速率变化及其影响,探讨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活动是否控制了祁连山的生长,还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南北挤压应力被层层吸收之后造就了阿尔金断裂走滑速率的变化?在数据处理阶段,采用仪器自带的软件以及Robust处理方式获得测点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数据,利用相位张量方法以及相位灵敏的二维偏离度参数对观测数据进行维性特征分析以及区域电性主轴方位判断。采用Groom-Bailey阻抗张量分解技术分解出沿测线方向的阻抗值,并利用Rhoplus一维拟合技术对GB分解后得到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数据进行合理性检验,剔除掉观测曲线中显着偏离Rhoplus拟合曲线的频点数据以及低频的“飞点”。二维反演选择非线性共轭梯度法(NLCG),采用TE+TM数据,得到了测区4条深度达50km的电性结构剖面。二维电性剖面显示在阿尔金断裂带北侧中上地壳以连续的高阻体为主,而南侧祁连山内部的深部电性结构在横向上有较为复杂的变化。这一点与区域构造背景相对应,即北侧的塔里木盆地东缘依然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南侧的祁连山是青藏高原北缘生长的最前端,变形强烈。在断裂带的结构特征上,阿尔金断裂带沿走向方向的切割深度在昌马盆地西侧L17剖面中发生了显着的降低,与阿尔金断裂带相对应的电性边界在这里向南偏移了约15公里,对应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并与昌马盆地相接。祁连山北部的断裂带,包括昌马断裂、旱峡-大黄沟断裂总体呈现出低角度南倾的样式,在电性剖面中切过高阻异常体的顶部。为了进一步得到研究区外围的深部结构背景,在本研究中,利用早期工作得到的L2、L4测线的全部测点以及L3测线中的部分测点,累计共186个测点进行,组成覆盖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及邻区的三维测网。采用大地电磁三维反演程序Mod EM,开展三维电性结构研究。三维电阻率切片同样显示出以阿尔金断裂为界,北侧的电性结构较为完整,南侧电性结构在<30km层次变化较为剧烈。塔里木地块对应的高阻体整体性好,并扩展到了阿尔金断裂带之下。塔里木、北山地块在中下地壳具有较为一致的高阻特征。在三维电性切片中,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同样对应高阻体的南边界,昌马盆地也对应低阻异常,这种特征可一直向深部延续到30km的平面上。从总体上看,阿尔金断裂带切割深度向东变小的趋势在本研究中继续存在,阿尔金断裂带在穿过阿克塞的剖面时切割深度~45km,而穿过石包城的剖面切割深度~30km。在本文新的剖面中,阿尔金断裂在剖面L16中切割深度30-40km;但是继续向东发展,阿尔金断裂在剖面L17中没有对应明显的电性边界,阿尔金断裂沿走向方向的连通性中断。从剖面L16到L17,电性结构显示阿尔金断裂和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都对应了高阻体的南部边界,它们在深部电性结构上是相互连通的,因此,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具备吸收阿尔金断裂带上的走滑分量的条件。昌马断裂与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在地貌上没有明显的连通,但是它们分别位于昌马盆地的西侧和南侧,昌马盆地可以视作断裂传播方向上的阶区,成为应力传播的纽带,将两条断裂联系起来。但是,综合地质上断裂滑动速率的研究成果,昌马断裂东侧的走滑速率明显大于阿尔金断裂在主方向上流失的分量,因此可以认为阿尔金断裂对昌马断裂的活动性贡献有限。结合青藏高原区域变形特征,尤其是北部的动力学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在青藏高原北部主要断裂带的活动还是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远程挤压效应的影响,包括阿尔金断裂以及祁连山内部系列断层都处于斜向挤压应力环境。在这种基本构造模式下,阿尔金断裂、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昌马盆地、昌马断裂构成的走滑速率分解-转换-吸收体系,这一体系相对于整个青藏高原北缘的变形机制来说,只是一个局部构造事件,但是由于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的吸收作用,阿尔金断裂带的走滑速率衰减也间接导致了青石峡-朱家大山断裂东侧昌马盆地一带的应力环境的改变。

李薇[4](2020)在《琼北长流地区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琼北地区地震与火山活动强烈、活动断裂广泛发育。活动断裂与地震、地质灾害等密切相关,它对城市建设以及人类生活都存在潜在威胁,沿发震断裂产生的地表错动是严重的位移带和破坏带。查明琼北地区断裂带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可以为该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价、跨断裂带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及海南岛自贸区建设等提供地质依据。本文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高密度电法和浅层人工地震探测与跨断裂带钻孔联合剖面综合研究,结合光释光(OSL)与14C测年,初步建立了琼北长流地区第四纪地层序列;通过对琼北长流地区主要断裂带的空间展布特征、运动方式及第四纪活动性的调查,系统地研究了断裂带的几何学及运动学特征,并通过应力场转化的初步研究,探讨了北北东向断裂带的形成机制。获得如下认识及成果:1、厘定了琼北长流地区晚新生代地层层序。研究区地层主要包括上新世海口组、早更新世秀英组、中更新世北海组及多文组、晚更新世道堂组及八所组与全新世琼山组和烟墩组。为研究区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研究奠定了地层基础。2、对琼北长流地区主要断裂带进行了野外调查及第四纪活动性研究。马袅-铺前断裂带西段由三条近平行的阶梯状正断层组成,该断裂在3116ka B.P.发生过两期活动,第一期表现为南北相向倾斜的正断层,累计垂直位移3.3m,第二期为南倾正断活动。琼华-莲塘断裂带由两条倾向相反的正断层组成地垒构造,F6-1与F6-2为背向倾斜的正断层,最新活动时间不晚于98.9ka B.P.。3、在琼北地区首次发现北北东向的老城-西秀断裂带,并对其活动时间及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该断裂带由四条近平行展布的阶梯状正断层组成,其中局部出现雁列式反倾断层。其中F15-2活动的时间为8.906.45ka B.P.,F15-4活动时间为6.705.41ka B.P.。不同时代断错位移量表明,老城-西秀断裂带至少自上新世开始形成,琼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导致了北北东向断裂带的形成。该断裂带全新世活动的证据表明,新华夏构造应力场现今可能尚在持续作用。

石晓润[5](2020)在《大同李汪涧旧石器遗址综合研究》文中指出李汪涧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西端—大同盆地东北部,行政区划上属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李汪涧村;遗址位于李汪涧村西南0.7km处,是一处露天旷野遗址。该遗址首次发现于2016年,调查发现后经过多次的复查,并于2017年6-8月对该遗址进行了地质剖面的试掘工作。鉴于此次试掘中发现数量较多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以及较为连续的地层堆积,我们在2018年7-10月对该遗址进行正式的发掘。2017年、2018年的考古试掘和发掘共发现4个文化层,获得数量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本文研究的指导思想为“操作链”理论,运用石料产地调查、埋藏学研究、类型学分析、拼合研究、动物考古学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李汪涧遗址中的石制品和动物骨骼化石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首先,对整篇文章的选题、研究背景进行阐述,从而划定文章的研究内容、目的以及方法,并对石制品和动物骨骼的分类和观测项目进行具体的描述。随后对近几年来在大同盆地的旧石器考古调查和试掘的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大同盆地内的旧石器地点和化石点主要集中在桑干河北岸,南岸仅有少量发现;结合水系和行政区划,对本次调查区域划分为四个小的区域:桑干河上游北岸、桑干河中游北岸、桑干河中游南岸、洋河上游。调查所发现的文化遗物所处地层多为河—湖相沉积和马兰黄土层,且集中分布于桑干河及其支流两岸的Ⅱ、Ⅲ级阶地;新发现的地点均属于露天旷野遗址。第二,通过地层学、类型学、数理统计学、拼合研究、埋藏学等研究分析方法,对李汪涧遗址的地层、年代、埋藏学特征和石制品原料、构成、剥片技术、加工技术等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和研究结果显示,李汪涧遗址中的石料大都为就地取材,多采自遗址附近的河滩砾石或距遗址西北约20km以内的山地基岩出露地区。遗址中石制品种类包括石核、石片、废品、碎屑、工具和未加工者六大类;工具中未发现一类工具,仅发现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端刮器,工具组合中刮削器占据绝对优势,刮削器中包括数量较少的凹缺器,其余器型发现较少,未发现石球。李汪涧遗址中的剥片和加工技术均以硬锤锤击法为主,砸击法辅之且较为少见,未发现软锤加工、间接或压制法;剥片技术仍以简单的石核剥片技术为主,但也有预制技术的应用。工具的毛坯以锤击石片、残片为主,块状毛坯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加工方向以正向为主,就基础面和工作面来讲,由平的基础面向凸的工作面加工为主;刃缘数量以单个为主;修疤以中小型居多,多呈连续性单层分布;加工长度和刃缘长度的比值,显示出古人类对单个刃缘的开发较为深入;工具的加工、修整较为简单,无定性,权宜工具较多,且倾向对单个刃缘的开发利用,对简单的加工技术运用熟练,但遗址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潜在刃缘,未进行开发利用。第三,李汪涧遗址中发现数量较多的动物骨骼化石,初步鉴定的种属有狼属、牛属、马科、犀科,其中尤以马牙化石发现较多;马、牛两种动物属于中型偏大的动物,为当时古人类提供较好的肉食资源。李汪涧遗址中的动物骨骼化石保存部位以肢骨为主,肢骨长骨化石大都小于1/4,未发现带有两端关节部位的骨骼;骨骼化石大都为长骨破碎而成,其形态以尖状和舌状为主,反映出古人类可能进行过敲骨吸髓的行为。结合遗址中的碎骨、牙齿及骨制品、石制品等信息分析,李汪涧遗址中的古人类有一定的狩猎和处理食物的能力。此外,李汪涧遗址中存在部分人工打制的骨制品和具有使用痕迹的骨骼化石,说明古人类对骨骼化石的利用。第四,通过与泥河湾盆地内和北方地区相近时间段内相关遗址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李汪涧遗址是以石片石器为主的石制品工业类型,属于北方地区典型的小石器工业传统。李汪涧遗址与泥河湾盆地内的石制品工业具有高度一致性,属于一脉相承,遗址中发现的初级预制技术体现出技术的进步性。李汪涧遗址的发现与研究为研究大同盆地旧石器时代中期向晚期过渡的文化面貌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外,对大同盆地内的地质地理、地表岩性、地层堆积、地貌演变背景、环境背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李汪涧遗址的光释光测年结果还未全部给出,部分样本的测年数据显示遗址的下文化层年代早于距今5万年,上文化层的年代不晚于距今3万年;碳十四测年数据显示遗址的年代为距今4.5万年(校正后);李汪涧遗址处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段,其文化面貌是在继承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文化基础上有所发展而成,其丰富的文化遗存将为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过渡阶段的人类活动提供新的研究材料。

罗全星[6](2020)在《山西地堑系北部阳高-天镇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文中提出鄂尔多斯地块东北角、山西地堑系北部的晋冀蒙盆岭构造区内历史上无7级以上强震记录,但该区地处鄂尔多斯、燕山、华北平原等多个活动地块的接合部位,且区内分布着众多规模较大的全新世活动断裂,具备孕育强震的构造条件,因而在该区开展活动构造研究对评价区域的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晋冀蒙盆岭构造区还是华北地区两个主要的构造带——整体上呈NE向、右旋张剪切性质的山西地堑系和整体上呈NW向、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要特征的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交汇区。研究该交汇区内断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是理解这两种不同走向、不同性质的构造带之间的构造转换机制的重要突破口。阳高-天镇断裂是晋冀蒙盆岭构造区内阳高-天镇盆地北缘的一条重要的NEE向断裂。该断裂位于山西地堑系尾端与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之间的过渡地带且几何结构相对复杂,准确认识该断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对于理解区域构造变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然而目前对阳高-天镇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的研究仍较薄弱,本文基于传统成熟的活动构造研究理论,利用遥感影像解译、野外地质和构造地貌调查等方法对该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古地震活动历史等进行研究,得到以下认识:(1)断裂西起内蒙古丰镇市大沙沟(113.504°E,40.362°N),东至山西天镇县一顷坡(114.288°E,40.537°N),全长超过75km。断裂总体走向N78°E,但从西往东细结构上由NEE向至NE向逐渐转为NWW向,倾角在30°-80°之间,多为40°-70°。断裂主要沿基岩山体与盆地内沉积物之间的接触带展布,在局部断裂几何结构不规则处向盆地内部生长。根据断裂几何结构沿走向的差异(如走向转变以及阶区等)将其划分为4段,自西向东依次是:大沙沟-守口堡段、小龙王庙-白羊口段、白羊口-胡家洼段和袁家梁-一顷坡段,其中小龙王庙-一顷坡段(全长约58km)构成阳高-天镇盆地北缘,习惯上称之为阳高-天镇盆地北缘断裂。(2)阳高-天镇断裂以正断运动为主,但运动性质沿断裂走向存在差异,其中NEE和NE向段为纯正断运动性质,而NWW向段(袁家梁-一顷坡段)以正断运动为主,兼具一定的左旋走滑分量。基于野外断错地貌和断裂露头的构造解析而判断出的断裂运动性质与NNW-SSE向的区域拉张构造背景和断裂几何结构之间的关系相协调。(3)根据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结果沿断裂选取了5处断错地貌发育良好、断层结构简单的位置,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和光释光测年技术对沿断裂的断错地质体、地貌面进行位错测量和定年工作后将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限定为0.1-0.3mm/a。若地表测量的断层倾角与深部断层的产状一致,则该断裂对应的水平方向上的拉张速率(0.1-0.2mm/a)约占山西地堑系北部地壳伸展速率(1-2mm/a)的(10-20)%。(4)滑动速率和累积垂直位移量的分布特征显示出断裂活动性沿走向的不均一性:断层中心位置活动性最强,向断层两端活动性逐渐减弱。结合断裂下盘汇水盆地和水系的发育特征,本文认为该断裂的中心位置可能是断裂上最先形成的部位,并且断裂形成后由中间逐渐向东、西两侧扩展生长。断裂活动性的空间变化特点、下盘地形特征及运动性质等证据更支持前人提出的晋冀蒙盆岭构造区的“双向剪切”成因模式,即其形成是山西地堑系的右旋剪切和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的左旋剪切共同作用的结果。(5)断裂断错了晚更新世洪积扇等地貌单元和全新世堆积地层,因此该断裂是一条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断裂。燕家堡村西北和夏家沟东两处发育的新鲜小断层陡坎指示断裂在全新世晚期可能有过活动。根据正断型地震震级和最大同震滑移量之间的经验公式,估算出两处地表破裂对应的震级分别为Mw6.8和Mw6.75。由于远离断裂中心,故实际震级可能稍大于估算值。加之两处地表破裂均较新鲜,因此可能是同一次地表破裂事件的产物,且此次事件可能使阳高-天镇盆地北缘断裂整体破裂。利用正断型地震震级与破裂长度之间的经验公式,估算此次事件的震级为Mw7.1。这表明阳高-天镇断裂在全新世晚期曾发生过7级左右地震,进而说明断裂具有M≥7地震的发震能力。(6)通过清理天然断裂露头在小龙王庙-白羊口段和白羊口-胡家洼段上得到4个探槽剖面。其中砖楼村探槽、薛三墩村探槽均解译出2次古地震事件,用于限定事件年代的光释光样品正在测试中;燕家堡村探槽解译出5次古地震事件,其中最新一次事件产生了前述的地表破裂;平山村探槽共解译出2次古地震事件,其中较新一次事件发生在距今4500a-2280a之间。(7)花山盆地北缘断裂位于阳高-天镇断裂东侧,与后者在熏窑口村附近相接,且两者整体走向趋于一致。花山盆地北缘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正断裂,在44ka以来有过活动,但全新世活动不明显。

刘景昱[7](2020)在《北大西洋U1312站位4.1Ma以来的古海洋学变化及其环境意义》文中提出晚上新世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以北半球大陆冰盖消长为特征。北大西洋因靠近冰盖生成区且容易受到海洋-大气-冰冻圈相互作用的影响,成为研究古气候变化的重点靶区。本文以“Ruddiman’s冰筏碎屑(IRD)带”南缘的IODPU1312站位的沉积记录为研究对象,在利用高分辨率亮度数据辅助,将G.ruberδ18O调谐到LR04和U1308站位底栖δ18O记录以构建年代框架的基础上,应用浮游δ18O、δ13C、海洋表层温度(SST)、IRD、有孔虫化石组合、粒度等代用指标,追溯4.1 Ma以来U1312站位记录的重大古海洋学事件,并对区域环境演化做了讨论。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U1312站位记录对晚上新世以来的区域环境变化可以起到脉络清晰的监视器作用:研究站位在2.52 Ma首次出现IRD沉积,标志着北极冰盖的影响力可在气候敏感期扩展至中纬地区。在1.3–0.62 Ma期间,U1312站位记录响应了中更新世气候转型过程。研究站位0.9 Ma出现明显的降温现象,IRD输入剧烈增加,体现了北半球冰盖的显着扩张。0.65 Ma以后U1312站位记录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的波动幅度变大,持续时间变长,IRD的数量和频率增加,并出现类海因里希事件,表明与特大冰盖和长期冰期相关的新的冰盖动力学模式已经建立并开始大规模主导区域环境。2、中更新世(1.3 Ma)以来U1312站位的SST演化主要受控于斜率和偏心率周期主导的轨道强迫,在此背景下的表层洋流重组和海洋锋面位置摆动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总体而言,中更新世以来U1312站位主要受北大西洋流水团的持续影响,但在海洋氧同位素阶段(MIS)24–22、MIS 12、MIS 8,SST明显降温,极地/亚极地水团入侵,IRD含量增加,说明此时北极锋可能移动至U1312站位附近甚至更南部的位置,表层环流发生重大重组。而在MIS 17、MIS 13、MIS 11和MIS 5的间冰期峰值期间,SST较为温暖,表明亚速尔锋面向北移动,亚热带水团对U1312站位的影响增加。3、站位记录所反映的重要异常事件及其控制因素值得重点关注。如MIS 16期间首次出现标志着类海因里希事件的哈德逊海峡来源的碎屑碳酸盐物质,且SST和IRD输入之间存在解耦,说明劳伦泰冰盖迅速扩张导致的冰山排放增加是触发类海因里希事件的首要因素。MIS 12期间经历了1.3 Ma以来最大幅度的降温,在冰消期的IRD中存在碎屑碳酸盐,且MIS 11期间异常温暖,可能响应了中布容事件,此时的驱动因素除了轨道强迫和洋流作用,还需要额外的气候机制。

康欢[8](2020)在《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在隐伏砂岩型铀矿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可地浸隐伏砂岩型铀矿体常产出于埋深大于100 m的缓倾斜砂岩层的氧化—还原过渡带中,因其上沉积覆盖较厚,地表矿化信息微弱,导致传统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无法有效地圈定铀矿床成矿的有利区段。为了判别和示踪覆盖区砂岩型铀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源,本文在二连盆地哈达图铀矿床不同铀品位见矿钻孔和无矿钻孔上方的表层土壤分别进行土壤瞬时氡浓度测量、细粒级土壤活动态铀和210Po含量分析,并且首次在隐伏铀矿体上方开展一定埋深第四纪沉积物和钻孔岩心矿物颗粒光释光年龄/信号研究。不同铀品位见矿钻孔和无矿钻孔地表地球化学异常分析表明土壤瞬时氡浓度与钻孔品位呈正相关关系,而细粒级土壤活动态铀和210Po的含量与钻孔品位无明显相关性。石英光释光年龄分析结果表明地表一定埋深第四纪沉积物的光释光视年龄较真实沉积年龄老。在同一采样深度,石英光释光视年龄与钻孔品位成正比;同一钻孔,石英光释光视年龄与采样深度呈正相关。同时,利用同一钻孔、不同埋深第四纪沉积物间视年龄与引用真实沉积年龄的差异及两者等效剂量间的差异推算出深部异常来源的年龄增加率和放射性体系的衰变率分别为0.063 ka/cm和0.19 Gy/cm。相反,钻孔岩心的长石红外激发释光信号显示出与采样深度、采样地层和钻孔品位无相关性,指示长石释光信号已达到饱和。矿物颗粒光释光年龄/信号特征研究表明地表一定埋深第四纪沉积物石英光释光年龄异常可指示隐伏铀矿体,而前第四纪地层(pre-Quaternary)钻孔岩心长石光释光信号特征无指示意义。此外,利用矿物颗粒光释光年龄特征对地表地球化学异常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隐伏砂岩型铀矿床上方一定埋深的第四纪沉积物石英光释光年龄异常可有效识别矿致异常,即地表土壤瞬时氡浓度异常为隐伏砂岩型铀矿床的矿致异常。由于地表细粒级土壤活动态铀和210Po含量异常无法与地表第四纪沉积物矿物颗粒光释光年龄异常相匹配,所以活动态铀和210Po含量的异常是否来源于隐伏铀矿体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这是首次对覆盖区隐伏砂岩型铀矿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的可靠检验。

吴泽民[9](2019)在《地气测量及放射性测量在隐伏铀矿勘探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为更好的推广地气法在深部隐伏铀矿勘探中的应用,将地气测量、地面伽马能谱测量、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钋-210测量联合使用,在铀矿区已知剖面进行试验。利用自行研制的恒流式动态采样系统,分别使用固体捕集介质(高密度海绵)和液体捕集介质(硝酸溶液)采集地气样,并对比两种介质的采集效果。试验中分别对比分析了地气测量和其它放射性测量在隐伏铀矿勘探中的异同。结果表明:地气测量能够在地表反映出埋深超过900m的铀矿体的矿致异常;针对铀矿体,液体捕集介质的效果更优;地气测量与土壤热释光测量所反映的隐伏矿矿致异常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断裂对地气异常具有“积极”的影响,在铀矿体存在于断裂附近的情况下,通常会在断裂处形成高异常,在铀矿处形成次高异常。联合应用地气测量和土壤热释光测量在未知铀矿区开展隐伏铀矿勘探工作,工作区域覆盖面积32.6km2。根据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绘制剖面曲线图及平面等值线图,结果显示测区西北侧主断裂带处整体呈地气高异常,控制范围长度约2.4km,宽度约300m。测区中部有两处呈块状的偏高异常场。热释光高值异常主要分布于测区北部及中部,而在断裂处无明显异常。根据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绘制综合异常分布图,结合根据已知剖面试验总结的规律,大致划分出具有较大隐伏矿找矿潜力的远景区。

耿会青[10](2018)在《黑龙江东安—汤旺河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矿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安-汤旺河研究区位于小兴安岭-松嫩地块和伊春-延寿地槽褶皱带的接壤部位,地质背景复杂,金成矿作用广泛。不同学者从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时代、矿床成因等方面对区内高松山、东安、团结沟和平顶山金矿床进行了研究,但在成因矿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较少。本文通过对四个金矿床开展系统的矿床地质和石英、黄铁矿(或白铁矿、毒砂)的晶胞参数、热释光(或热电性)及成分标型的研究,深化了对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矿物学特征的认识,探讨了成矿流体特征并提出了有利的矿物学找矿信息。高松山和东安金矿床赋存于燕山期陆相火山岩和碱长花岗岩中,矿体呈脉状产出。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冰长石化、绿泥石化、萤石化等,其中,硅化、冰长石化与成矿关系密切。团结沟金矿床的围岩为燕山期葡萄沟花岗斑岩和早白垩世宁远村组英安岩,受斑岩体控制,矿体多呈脉状或透镜状产于斑岩体内以及斑岩体与中元古界黑龙江群片岩的接触带附近。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白铁矿化、碳酸盐化。平顶山金矿床的围岩为华力西期黑云母花岗岩,矿体呈透镜状或似脉状。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及单矿物成因矿物学特征的系统研究,对其所反映的成矿流体特征有了综合的认识。高松山金矿床中冰长石和绢云母的出现,以及石英和黄铁矿稀土、微量元素特征反映了成矿流体为中低温(160320°C),近中性,具还原性,成矿物质来自于赋矿火山岩,且在成矿过程中热液体系较稳定的特点。东安金矿床中冰长石和绢云母的出现,以及石英的稀土元素特征显示的Eu负异常,Ce无异常的特点,反映了成矿流体近中性,具有相对还原的性质。团结沟金矿床石英和白铁矿稀土元素特征及白铁矿的热电系数反映了成矿流体中温(194265°C)、富硫,具氧化性的特点,且其与花岗斑岩关系密切。平顶山金矿床石英和毒砂稀土元素特征以及毒砂热电性的研究反映了成矿流体富S、Cl,具还原性的特点。高松山金矿床黄铁矿晶胞参数及热电参数(XNP和γ)的空间变化显示高松山金矿床中1号脉西段剥蚀程度最强,中段次之,推测1号脉中段深部仍具有一定的找矿空间。由矿区西南方向的1号脉向东北方向的2号脉偏移,剥蚀程度越来越强。

二、复杂地质背景中的热释光应用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杂地质背景中的热释光应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粤北长江地区放射性异常信息提取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铀资源概况
    1.3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3.1 放射性勘探方法研究现状
        1.3.2 放射性异常信息识别与提取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1.4.2 论文创新点
2 工作方法及数据处理理论
    2.1 工作方法概述
        2.1.1 地面γ能谱
        2.1.2 土壤天然热释光
        2.1.3 钋-210测量
    2.2 数据处理理论概述
        2.2.1 一维小波降噪
        2.2.2 传统统计法
        2.2.3 EDA异常下限确定法
        2.2.4 趋势面法
        2.2.5 方向导数法
        2.2.6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分形方法
3 放射性元素迁移数值模拟
    3.1 理论基础
        3.1.1 Darcy定理
        3.1.2 Brinkman方程
        3.1.3 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方程)
        3.1.4 Navier-Stokes方程(动量守恒方程)
        3.1.5 能量守恒方程
    3.2 数值模拟
        3.2.1 均匀覆盖层中放射性元素的迁移
        3.2.2 破碎带中放射性元素的迁移
    3.3 小结
4 研究区概况
    4.1 诸广地区地质概况
    4.2 长江铀矿区地质概况
    4.3 测区内测线布置及工作概况
    4.4 已知剖面简介
5 数据统计及勘探区内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5.1 勘探区数据统计特征
        5.1.1 地面γ能谱测量数据统计
        5.1.2 综合放射性勘探数据统计
    5.2 测区地面γ能谱U、Th、K空间分布特征
    5.3 钋-210活度空间分布特征
    5.4 土壤天然热释光强度空间分布特征
    5.5 小结
6 放射性弱信息提取技术应用研究
    6.1 长江油洞地区已知剖面初步应用试验
        6.1.1 一维小波滤波最优小波基和最优分解层数选择
        6.1.2 已知剖面应用与分析
    6.2 长江地区未知测区异常信息提取
        6.2.1 传统统计法
        6.2.2 EDA异常下限确定法
        6.2.3 趋势面法
        6.2.4 方向导数法
        6.2.5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分形方法
    6.3 铀成矿远景区预测
    6.4 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黄河形成发育的研究历史
        1.2.2 黄河不同河段主要研究概况
        1.2.3 黄河形成的几种观点及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势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植被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样品
    3.1 研究理论
        3.1.1 物源分析
        3.1.2 电子自选共振(ESR)定年
    3.2 测试方法
        3.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3.2.2 重矿物分析
        3.2.3 电子自旋共振(ESR)
    3.3 实验样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上游晚新生代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 青海龙羊峡段古黄河河道的发现及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1.2 古黄河河道的发现
    4.2 宁夏中宁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2.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2.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3.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青海龙羊峡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1.1 古黄河砾石层及相关地层的形成时代
        5.1.2 古黄河砾石层有关物源的讨论
    5.2 宁夏中宁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2.1 干河沟组的形成时代
        5.2.2 宁夏中宁段干河沟组的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1 采样阶地的形成时代
        5.3.2 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的探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黄河及其他主要水系形成演化的启示
    6.1 对黄河形成演化的启示
    6.2 与长江形成发育有关研究的相互启发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本文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附表2 河套盆地段黄河T3阶地和T9阶地砾石层古流向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3)阿尔金走滑断裂带昌马段的电性结构样式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走滑断裂的典型结构特征
    1.2 走滑断裂带滑动速率变化的研究
    1.3 阿尔金断裂带的研究现状
        1.3.1 阿尔金断裂的滑动速率研究
        1.3.2 阿尔金断裂的深部结构研究
    1.4 大地电磁测深在断裂带研究中的应用
    1.5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大地电磁理论基础
    2.1 基本理论
    2.2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与处理
    2.3 定性分析参数
    2.4 正反演理论与方法
    2.5 小结
第3章 阿尔金断裂带昌马段的地质背景
    3.0 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的区域构造背景
    3.1 青藏高原北缘的动力学模型
    3.2 昌马段及邻区的地质特征
        3.2.1 北祁连
        3.2.2 酒西盆地
        3.2.3 昌马盆地
    3.3 断裂带的地表几何与活动特征
    3.4 小结
第4章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和分析
    4.1 数据处理
    4.2 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特征
    4.3 数据维性特征
    4.4 小结
第5章 阿尔金断裂带昌马段及邻区电性结构
    5.1 二维反演
    5.2 二维电性结构特征
    5.3 不同二维反演结构对比
    5.4 三维反演
    5.5 三维电性结构特征
    5.6 小结
第6章 阿尔金断裂带走滑速率变化的机制
    6.1 断裂带的结构变化及相互连通性探讨
    6.2 走滑速率变化与区域背景的关系
    6.3 阿尔金断裂带及邻区断裂活动关系
    6.4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琼北长流地区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长流地区第四纪活动断裂研究现状
        1.2.2 隐伏断裂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琼北地区区域地质背景
    2.1 位置与交通
    2.2 地质构造及活动断裂特征
    2.3 区域新生代地层
    2.4 地震活动特征
    2.5 第四纪火山活动特征
第三章 马袅-铺前断裂带西段晚更新世活动特征
    3.1 马袅-铺前断裂带西段几何展布
    3.2 晚更新世断裂活动的主要证据及运动性质的判定
        3.2.1 晚更新世断裂活动的主要证据
        3.2.2 运动性质的判定
    3.3 断裂活动时代的测定
第四章 琼华-莲塘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
    4.1 琼华-莲塘断裂带几何学特征
    4.2 活动断裂的地貌证据
    4.3 断裂第四纪活动时代的约束
        4.3.1 苍龙村剖面
        4.3.2 琼华村剖面
        4.3.3 海口砖瓦厂剖面
    4.4 断裂第四纪活动特征
第五章 老城-西秀断裂带的发现及第四纪活动性
    5.1 老城-西秀断裂带的新发现及其空间展布
    5.2 老城-西秀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的证据
        5.2.1 构造地貌特征
        5.2.2 地球物理特征
        5.2.3 钻探验证
        5.2.4 断层活动时代的确定
    5.3 老城-西秀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
    5.4 北北东向断裂形成机制及工程地质意义初探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5)大同李汪涧旧石器遗址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1.2.1 关于“操作链”的理论阐释
        1.2.2 石制品分类及观测
        1.2.3 动物骨骼观测项目
    1.3 大同盆地考古研究新进展
        1.3.1 各区域内的发现
        1.3.2 发现的意义
第二章 大同盆地地质地貌与环境背景
    2.1 区域地质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表岩性概况
        2.2.1 地层堆积
        2.2.2 地表岩性
    2.3 地貌演变背景
    2.4 末次冰期以来的环境背景
    2.5 李汪涧遗址动物群反映的生态环境
第三章 李汪涧遗址地层划分与年代测定
    3.1 李汪涧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3.1.1 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3.1.2 李汪涧遗址的发掘
    3.2 李汪涧遗址的地层堆积
        3.2.1 地层堆积
        3.2.2 遗物分布与文化层堆积形态
    3.3 李汪涧遗址的年代
第四章 李汪涧遗址的石制品分析
    4.1 李汪涧遗址的石制品构成
        4.1.1 石制品构成
        4.1.2 石制品大小
        4.1.3 按原料统计石制品大小
    4.2 第(12)文化层
        4.2.1 原料
        4.2.2 剥片
        4.2.3 未加工者
        4.2.4 工具
    4.3 第(18)文化层
        4.3.1 原料
        4.3.2 剥片
        4.3.3 未加工者
        4.3.4 工具
    4.4 第○21 文化层
        4.4.1 原料
        4.4.2 剥片
        4.4.3 未加工者
        4.4.4 工具
    4.5 第○22 文化层
        4.5.1 原料
        4.5.2 剥片
        4.5.3 未加工者
        4.5.4 工具
    4.6 李汪涧遗址各文化层石制品工业特征对比
        4.6.1 石料
        4.6.2 类型
        4.6.3 尺寸
        4.6.4 技术特征
    4.7 小结
第五章 石制品工业特征
    5.1 原料的开发与利用
        5.1.1 石料产源和利用模式研究
        5.1.2 李汪涧原料组成特点
        5.1.3 原料产地调查
        5.1.4 原料的获取与搬运
        5.1.5 原料的利用策略
        5.1.6 小结
    5.2 石制品技术分析
        5.2.1 石核剥片技术
        5.2.2 工具技术分析
        5.2.3 小结
第六章 李汪涧遗址的动物遗存
    6.1 种属鉴定
        6.1.1 动物骨骼遗存
        6.1.2 分类描述
    6.2 埋藏学研究
        6.2.1 埋藏条件
        6.2.2 碎骨统计分析
        6.2.3 骨骼表面痕迹分析
    6.3 对比
        6.3.1 与盆地内部的比较
        6.3.2 与其他地区对比
        6.3.3 小结
第七章 李汪涧遗址的埋藏性质和古人类行为
    7.1 李汪涧遗址的埋藏总特征
        7.1.1 野外堆积结构观察
        7.1.2 遗物保存状况
        7.1.3 遗物产状统计分析
        7.1.4 拼合研究
        7.1.5 遗物尺寸构成
        7.1.6 李汪涧遗址的埋藏性质
    7.2 遗址功能
        7.2.1 遗址功能分类
        7.2.2 李汪涧遗址的功能
    7.3 古人类行为推测
        7.3.1 自然环境
        7.3.2 石制品特征与人类行为
        7.3.3 食物资源
        7.3.4 遗址内人类活动范围和人群规模
        7.3.5 遗址中古人类行为
第八章 相关遗址的对比研究
    8.1 与盆地内相关遗址的对比
        8.1.1 许家窑—侯家窑遗址
        8.1.2 板井子遗址
        8.1.3 新庙庄遗址
        8.1.4 油房遗址
        8.1.5 峙峪遗址
        8.1.6 杜庄遗址
        8.1.7 小结
    8.2 与中国北方其他遗址的对比
        8.2.1 周口店第15地点
        8.2.2 丁村
        8.2.3 小孤山
        8.2.4 乌兰木伦
        8.2.5 水洞沟
        8.2.6 织机洞
        8.2.7 灵井
        8.2.8 小结
第九章 结语与讨论
    9.1 李汪涧遗址的文化面貌
        9.1.1 石制品工业特征
        9.1.2 动物化石遗存
    9.2 讨论
        9.2.1 大同盆地旧石器文化发展脉络
        9.2.2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中期到晚期的文化演变
        9.2.3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山西地堑系北部阳高-天镇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论文选题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位错量的获取
        1.3.2 无地面控制点、经网络RTK校正的DEM精度分析
        1.3.3 光释光测年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山西地堑系
    2.2 张家口-渤海断裂带
    2.3 晋冀蒙盆岭构造区
    2.4 阳高-天镇盆地
第3章 断裂几何展布及断错地质地貌特征
    3.1 断裂概述
    3.2 断裂分段及晚第四纪活动表现
        3.2.1 大沙沟—守口堡段
        3.2.2 小龙王庙—白羊口段
        3.2.3 白羊口—胡家洼段
        3.2.4 袁家梁—一顷坡段
第4章 阳高-天镇断裂的滑动速率
    4.1 小龙王庙村研究点
    4.2 砖楼村研究点
    4.3 平山村研究点
    4.4 二墩村研究点
    4.5 薛三墩村研究点
第5章 阳高-天镇断裂古地震研究
    5.1 古地震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5.2 探槽古地震事件分析及时间限定
        5.2.1 探槽1:砖楼村
        5.2.2 探槽2:燕家堡村
        5.2.3 探槽3:平山村
        5.2.4 探槽4:薛三墩村
第6章 讨论
    6.1 断裂运动性质
    6.2 气候对地貌演化的影响
    6.3 断裂垂直位移量分布特征及启示
    6.4 断裂滑动速率及空间分布特征
    6.5 在山西地堑系北部应变分配中的作用
    6.6 断裂活动性及发震能力估计
    6.7 晋冀蒙盆岭构造区形成演化模式
第7章 花山盆地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
第8章 初步认识及存在的问题
    8.1 初步认识
    8.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北大西洋U1312站位4.1Ma以来的古海洋学变化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重要专有名词的中英文名称及缩写对照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背景
    1.3 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1.3.1 晚上新世的北大西洋古气候研究现状
        1.3.2 第四纪的北大西洋古气候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1.7 论文章节概要
    1.8 论文工作量
2 研究区概况
    2.1 IODP306 航次介绍
        2.1.1 U1312 站位介绍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地质概况
        2.2.2 区域古气候背景
    2.3 区域现代海洋学背景
        2.3.1 区域水平环流
        2.3.2 区域垂向环流
3 材料
    3.1 材料来源
    3.2 岩性概况
    3.3 岩性单元划分
    3.4 小结
4 方法
    4.1 稳定同位素
    4.2 冰筏碎屑记数
    4.3 重建海洋表层古温度
        4.3.1 重建海洋表层古温度的方法回顾
        4.3.2 Mg/Ca比值重建古温度
        4.3.3 MAT技术重建古温度
    4.4 重建古海水δ~(18)Osw
    4.5 重建海洋表层古盐度
    4.6 有孔虫鉴定与计数
    4.7 粒度实验
    4.8 热释光实验
        4.8.1 空气环境下测定全岩样品热释光
        4.8.2 空气和CO_2环境下测定浮游有孔虫壳体热释光
5 U1312B孔的年代学
    5.1 年龄控制点的选择
    5.2 年代框架的建立
    5.3 沉积速率估算
6 U1312 站位的古海洋学指标特征
    6.1 稳定同位素
    6.2 冰筏碎屑
        6.2.1 冰筏碎屑的成分
        6.2.2 冰筏碎屑的含量
    6.3 海洋表层古温度
    6.4 古海水δ~(18)Osw与表层盐度
    6.5 有孔虫组合
    6.6 粒度变化特征
    6.7 热释光指标特征
7 U1312 站位指标反应的若干古海洋学变化
    7.1 IRD的首次出现及北极冰盖的影响力
    7.2 U1312 站位记录的海因里希事件与类海因里希事件
        7.2.1 末次冰期的海因里希事件
        7.2.2 更早的冰期记录中的类海因里希事件
    7.3 中更新世以来SST变化与表层洋流变迁
    7.4 SST的长期演化趋势与可能的驱动机制
    7.5 热释光作为潜在的古海洋学指标的讨论
        7.5.1 深海沉积物的热释光发光源
        7.5.2 深海沉积物的热释光特征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8 晚上新世以来北大西洋区域古海洋环境演化
    8.1 4.1-3.1Ma晚上新世的温暖期的气候波动
    8.2 3.1-2.5Ma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的显着降温与北半球大冰期的开始
    8.3 2.5-1.3Ma早更新世的气候波动和1.5Ma左右的气候转型
    8.4 1.3 Ma至今中晚更新世的气候变化
        8.4.1 1.3-0.62 Ma期间区域环境变化及中更新世气候转型
        8.4.2 0.62Ma以来区域环境变化与中布容事件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在隐伏砂岩型铀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在隐伏砂岩型铀矿勘查中运用
        1.2.2 地球化学异常迁移模型
        1.2.3 光释光技术及其在隐伏铀矿勘查中的运用
        1.2.4 铀资源及中国主要砂岩型铀矿床特征
    1.3 论文依托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工作小结
    1.7 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层
        2.2.2 岩浆岩和铀源岩石
        2.2.3 区域构造
        2.2.4 砂岩型铀矿床
3 地表地球化学异常
    3.1 土壤瞬时氡
        3.1.1 土壤瞬时氡采样和分析
        3.1.2 土壤瞬时氡分析结果
    3.2 土壤~(210)Po
        3.2.1 土壤~(210)Po采样和分析
        3.2.2 土壤~(210)Po分析结果
    3.3 土壤活动态铀
        3.3.1 土壤活动态铀采样和分析
        3.3.2 土壤活动态铀分析结果
    3.4 讨论与小结
        3.4.1 土壤瞬时氡异常
        3.4.2 土壤~(210)Po异常
        3.4.3 土壤活动态铀异常
        3.4.4 本章小结
4 近地表第四纪沉积物光释光定年
    4.1 第四纪沉积物光释光样品采样和分析
    4.2 第四纪沉积物光释光样品分析结果
    4.3 讨论与小结
        4.3.1 第四纪沉积物石英光释光年龄异常
        4.3.2 第四纪沉积物矿物颗粒光释光年龄异常的意义
        4.3.3 本章小结
5 钻孔岩心光释光
    5.1 岩心光释光样品采样和分析
    5.2 岩心光释光分析结果
    5.3 讨论与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光释光测年方法
    附录2: 个人简历

(9)地气测量及放射性测量在隐伏铀矿勘探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地气测量研究现状
        1.2.1 地气测量概念的形成及初步试验
        1.2.2 地气物质迁移机理研究进展
        1.2.3 地气测量在隐伏金属矿勘探中的应用现状
        1.2.4 地气测量在铀矿勘探中的应用现状
    1.3 其它放射性测量方法应用现状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地气测量及其它放射性测量技术方法
    2.1 地气测量原理
        2.1.1 地气的形成
        2.1.2 测量原理
    2.2 野外地气采集技术
        2.2.1 被动式地气采集
        2.2.2 主动式地气采集
    2.3 恒流式地气采样器
    2.4 地气样品元素分析方法
    2.5 综合放射性测量方法
        2.5.1 地面伽马能谱测量
        2.5.2 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
        2.5.3 ~(210)Po测量
    2.6 小结
第3章 地气及放射性测量在已知剖面中的试验研究
    3.1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测线布置
    3.2 地气元素异常分布与解释
        3.2.1 固体介质中元素含量分布
        3.2.2 液体介质中元素含量分布
        3.2.3 固体介质和液体介质捕集效果对比
    3.3 地气测量与放射性测量方法对比
        3.3.1 地气测量与地面伽马能谱测量对比
        3.3.2 地气测量与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对比
        3.3.3 地气测量与210Po测量对比
    3.4 小结
第4章 地气测量在相山铀矿区的应用研究
    4.1 相山工作区简介
        4.1.1 工区地层及构造
        4.1.2 测线布置
    4.2 地气测量数据质量控制
    4.3 相山工作区综合异常分布与解释
        4.3.1 4条剖面上地气U含量及热释光强度分布
        4.3.2 工作区地气及热释光异常分布
    4.4 小结
第5章 总结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黑龙江东安—汤旺河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矿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研究现状
        1.2.2 成因矿物学研究现状
        1.2.3 东安-汤旺河地区金矿床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取得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
        2.1.1 下元古界(Pt_1)
        2.1.2 中元古界(Pt_2)
        2.1.3 上元古界(Pt_3)
        2.1.4 古生界(Pz)
        2.1.5 中生界(Mz)
        2.1.6 新生界(Cz)
    2.2 构造
    2.3 岩浆岩
        2.3.1 侵入岩
        2.3.2 火山岩
    2.4 区域矿产
    2.5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简史
第3章 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3.1 高松山金矿床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1.4 矿体产出特征
        3.1.5 矿石类型
        3.1.6 矿石物质组分
        3.1.7 矿石组构
        3.1.8 围岩蚀变
        3.1.9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3.2 东安金矿床
        3.2.1 地层
        3.2.2 构造
        3.2.3 岩浆岩
        3.2.4 矿体产出特征
        3.2.5 矿石类型
        3.2.6 矿石物质组分
        3.2.7 矿石组构
        3.2.8 围岩蚀变
        3.2.9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3.3 团结沟金矿床
        3.3.1 地层
        3.3.2 构造
        3.3.3 岩浆岩
        3.3.4 矿体产出特征
        3.3.5 矿石类型
        3.3.6 矿石物质组分
        3.3.7 矿石组构
        3.3.8 围岩蚀变
        3.3.9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3.4 平顶山金矿床
        3.4.1 地层
        3.4.2 构造
        3.4.3 岩浆岩
        3.4.4 矿体产出特征
        3.4.5 矿石类型
        3.4.6 矿石物质组分
        3.4.7 矿石组构
        3.4.8 围岩蚀变
        3.4.9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3.5 小结
第4章 金矿床成因矿物学研究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4.2 高松山金矿床
        4.2.1 石英的标型特征
        4.2.2 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4.2.3 小结
    4.3 东安金矿床
        4.3.1 石英的标型特征
        4.3.2 小结
    4.4 团结沟金矿床
        4.4.1 石英的标型特征
        4.4.2 白铁矿的标型特征
        4.4.3 小结
    4.5 平顶山金矿床
        4.5.1 石英的标型特征
        4.5.2 黄铁矿和毒砂的标型特征
        4.5.3 小结
第5章 找矿标志及指示意义
    5.1 找矿标志
        5.1.1 地质学找矿标志
        5.1.2 成因矿物学找矿标志
    5.2 指示意义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复杂地质背景中的热释光应用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粤北长江地区放射性异常信息提取与应用[D]. 李星阳. 东华理工大学, 2021
  • [2]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D]. 李维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3]阿尔金走滑断裂带昌马段的电性结构样式及构造意义[D]. 李满.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4]琼北长流地区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研究[D]. 李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大同李汪涧旧石器遗址综合研究[D]. 石晓润. 山西大学, 2020
  • [6]山西地堑系北部阳高-天镇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D]. 罗全星.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7]北大西洋U1312站位4.1Ma以来的古海洋学变化及其环境意义[D]. 刘景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8]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在隐伏砂岩型铀矿中的应用[D]. 康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9]地气测量及放射性测量在隐伏铀矿勘探中的应用研究[D]. 吴泽民.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10]黑龙江东安—汤旺河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矿物学研究[D]. 耿会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标签:;  ;  ;  ;  ;  

热释光在复杂地质背景中的应用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