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南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与对策

青海省海南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与对策

一、青海省海南州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翟逍,李声鋕[1](2021)在《青海藏区科技援青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海南藏族自治州为例》文中提出科技援青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青海省等藏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发达省份的科技力量帮助青海省提高科技水平,缩小青海省与发达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对青海省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青海省科技援青的基本情况,以海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对科技援建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根据青海省科技援青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青海省实际提出对策建议。

索南邓登[2](2020)在《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藏医药学及其产业强劲发展,有限的藏药材资源以惊人的速度被消耗,越来越多的藏药材面临濒临灭绝的严峻现状。开展野生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的濒危状况研究并进行系统管理,是藏医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论文以野生濒危藏药材掌裂兰植物为典型案例,沿着―致危因素识别-濒危资源评价-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路径,采用文献梳理、理论研究、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掌裂兰植物致危因素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了濒危藏药生态适宜平衡模型,以此为基础,构建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影响濒危藏药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路径模型。论文主要工作包括:第一,针对藏药资源的自然致危因素和适宜性问题,对青藏高原区域内掌裂兰分布点和样地进行生境特征、植物区系、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种间关系等调查。研究发现,掌裂兰具有种群规模小、个体数量少、地理分布狭窄,喜潮湿环境,抗寒旱能力弱等特征。提取掌裂兰分布区生态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发现青海省内掌裂兰适宜区总面积达30 700km2,其中河南县、泽库县、久治县和班玛县为主要适宜地,面积约为12 454 km2。构建了生态适宜面积平衡模型,为中藏药产业发展和规划种植奠定了基础,对藏药资源调查和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手段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二,针对掌裂兰致危性的人为因素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全面分析青海、西藏、甘肃等地主要医疗机构资源的需求状况,提出保护意识淡薄、过度采挖、过度放牧、草地鼠害和旅游等活动为主要的致危因素。第三,依据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从濒危性、遗传多样性、植物价值、管理利用等方面,构建了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准则层指标、18个评价指标层和14个评价因素层。最后,基于致危自然及人为因素识别、评价体系、系统管理的过程对可持续利用能力提升的研究假设,通过353份调查问卷,使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关键因素和作用路径,提出应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加强濒危藏药药用植物资源生境调查,开展适宜种植区和规范化人工种植,建立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濒危藏药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与市场监管。以政府为治理主体,对致危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是解决濒危藏药资源危机的路径。本文针对构建濒危藏药资源综合治理体系,提升濒危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治理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韩坤[3](2020)在《青海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城乡关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对关系,关乎国家经济稳定、政治稳定、民生稳定。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城乡关系有了新的表现,为了适应新型城乡关系变化,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青海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生态强省”、“面积大省”、“人口小省”、“经济弱省”。作为典型的经济欠发达省份,青海省必须客观评价自身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找到有青海特色的城乡发展道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满足青海广大农牧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经典理论基础上,以广义城乡融合内涵为依据,提出城乡融合的内涵包括但不局限于城乡差距消失这一观点。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涵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生活质量水平、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地区通道建设水平、地区人口情况水平五个方面。坚持三级指标既要反映地区综合发展水平,也要反映城乡差异程度的原则,最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级指标共计17个。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法对全国、青海省以及青海省各市(州)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值进行测算。在借鉴相关文献基础上,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阶段评价标准表。对全国、青海省及青海市(州)城乡融合阶段进行界定,最终得到相应评价结果,结果表明:(1)青海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较低,处于城乡融合中级起步阶段;(2)青海省下辖市(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良莠不齐,青南地区(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较差,处于城乡融合初级起步阶段;(3)青海省地区通道建设水平较低;(4)青海省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较差。最后,针对上述评价结果逐一进行原因分析,提出落实土地制度,完善政策配套;加强基建投入,创新出资模式;盘活乡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城市作用,实现要素流通;优化人才政策,发展高新产业,共5项10条提高青海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李莉[4](2020)在《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4年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即进一步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全面发展。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应达到60%、45%,两者之间的差距要缩小2个百分点,实现农业人口转移数量应达到1亿人。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其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平衡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城镇化发展进程当中,需要重点做好生态宜居、城乡统筹、产城互动以及和谐发展等核心工作。青海的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农牧区没有大城市,城镇数量也不多,且多数为规模不大的小城镇。青海省是一个经济落后省份,但却是一个能源大省,青海农牧区地矿资源、清洁能源丰富,产业结构从最初的能源开采等重工业逐步向轻工业转变和新兴产业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农牧民人口转移三者和谐共生,是解决农牧区的城镇化发展问题的关键,这是青海省政府在“十四五”面临的重大任务。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个理念,将人口迁移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和社会不公平理论运用于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研究中,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描述青海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分析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通过指标数据研究,结合自然生态、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情况研究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条件,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

靖杰晶[5](2020)在《青海藏区产业发展转型研究》文中提出青海藏区是青海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个地区,其大部分区域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人文因素形成了当地独特的经济社会文化体系,但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今天,青海藏区大部分区域的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青海藏区各自治州的三次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青海藏区整体产业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全国水平,也低于全省的水平。整体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的布局,为了更好地向服务型社会过渡,青海藏区必须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整体产业结构快速转型。本文主要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两种方法,首先分析了青海藏区三次产业贡献率的变化趋势,其次对青海藏区六个不同的藏族自治州的工业化阶段进行分类比较,最后通过对相关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青海藏区目前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产量增速平缓,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不断增加,第二产业产出占比处于下降的趋势,但其比例仍然高于三次产业总量的50%。第一产业产出占比不断增长,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第二产业,这两个现象不符合现代产业结构的转型要求。(2)青海藏区内不同的自治州工业发展阶段差异显着,并且地区之间的产业发展情况差距较大。(3)青海藏区大部分地区在产业结构布局中普遍存在共同的问题,包括轻重工业比例失衡,生产性服务业较低,传统服务业比例较高,新兴服务业种类较少等问题。(4)由于青海藏区大部分地区人力资本及产业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大部分藏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主要问题,也是青海藏区产业发展急需应对的一个关键问题。在青海藏区,应该充分把握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统筹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提高藏区人力资本及产业资金的投入,加强藏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解放青海藏区传统农牧民思想,从而为青海藏区整体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陈伟[6](2020)在《地理学科课程审议研究 ——以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国家颁布《国务院休闲纲要(2013-2020)》推行研学旅行,如今八年过去,时间已至2020年,新的一轮政策也即将颁布,在过去的时间里,研学旅行快速发展,可以说在“量”的方面上已经远远超过其初始值,而在“质”的方面,还需要我们静下心费些功夫来致力于研学旅行的长远发展。本文是以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为背景进行的课程审议研究。笔者以青海省X市S中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得出了当下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存在角色错位、地理学科性不足和地理核心素养凸显不足等弊端,笔者针对这些弊端进行了研学旅行课程审议流程建构,并在S中学对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审议流程进行了实践。最后得出了本研究的结论。本研究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明课程审议研究、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等。第一章阐明研学旅行、课程审议、课程资源开发等相关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第二章以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调查当下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现状,得出了现有的弊病,并针对弊病提出了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审议策略。第三章以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为基础建立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审议流程,包括审议前、审议时、审议后三个阶段。第四章是以青海省X市S中学为研究对象,将之前所建立的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审议流程进行实践,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第五章是结论与展望,通过调查与研究得出了当下地理学科视角下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没有形成相应的体系,而笔者在青海省X市S中学实践中得出了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有助于解决当下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陷入的困境,且在审议中得出了海南藏族自治州可以作为青海省地理学科视角下研学旅行课程的优选之地。

赵昆[7](2020)在《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防震减灾工作,事关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财富越集中,人口越密集,地震灾害风险将更加凸显,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冲击与影响就越广泛。我国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灾害频发,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一个个强致灾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和损失。青海省地震呈现分布广、强度大、频度高的特点,地震灾害风险极大,因此开展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以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为例,立足青海省情、震情,对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经验启示,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形式,总结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现状,剖析了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体制不顺畅、机制不健全、管理能力不足、社会参与不够等问题,从机构改革不够彻底、保障措施仍需强化、重点工程亟需实施、公众素质有待提升等方面分析问题成因。结合公共管理理论,立足地震系统实际和本人工作实践,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强化过程管理、实施重点工程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十个方面完善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杨兴[8](2020)在《青海电网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优化模型及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我国电力消费以煤电为主,长期以来电力工业一直是二氧化碳、粉尘、氮氧化物最主要的排放源之一。在绿色发展背景下,以煤电为主导的传统电力发展面临着绿色、低碳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开展结构调整和管理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能源转型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新能源具有清洁安全、灵活经济的特点,其快速发展将电力工业带入绿色发展的新时代。发展绿色电力的关键在于新能源开发生产和电网输送效率两方面,开展电网绿色规划优化研究对促进新能源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新能源对促进电力绿色发展具有十分显着的成效,但由于其间歇性、波动性的特征,使得常规电网在规划建设、调度方式、运维检修等方面往往变得更加复杂。因此,电力绿色发展一方面需要电网在规划阶段将新能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实现电网规划与电源规划的有效衔接节;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强新能源和常规电源之间的互补集成研究,提升新能源发电消纳空间,最大化的实现电力绿色发展效益。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围绕电力绿色发展这一主题,重点展开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电网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等方面内容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如下:(1)建立了青海电网用电量综合最优组合预测模型。本文立足青海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的战略背景,开展了能源消费结构及用电量预测模型研究。首先,基于Markov模型开展能源消费结构预测,结果表明青海能源消费结构在未来几年内将发生较大变化,具有明显的电能替代趋势;其次,建立了青海电网用电量综合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基于此模型对青海电网的用电量发展进行了预测,并进行预测精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有效地开展电力负荷预测工作。通过该模型对青海电网用电量发展进行预测,为电网发展规划提供依据。(2)建立了青海电网绿色发展背景下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优化模型。本文将新能源开发情况引入电网发展规划,构建了电网与电源双层多目标协同规划优化模型,以综合最小成本为目标函数,采用基于混沌理论改进的猫群算法(C-CSO)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了优化的电网协同规划方案,所建模型可用于各区域电网发展规划。通过分析,开展考虑新能源的电网协同规划,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在源头上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另一方面还可促进电网不断优化完善网架结构,推动电网布局更加合理,提升资源配置能力,为新能源并网发电提供良好的接入环境,促进电网企业与电源企业实现效益提升,促进电力系统有序、健康、绿色发展。(3)建立了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网源协同规划下的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模型。本文结合青海新能源开发及电网发展规划,确定了包含电力负荷、电力电量、发电特性、可靠性、购电量等因素的多能互补指标,分析了风电、光伏的发电特性以及互补特性,构建了基于风光水火多能互补的集成优化模型,以综合最小成本为目标函数,采用分支定界算法(B&B)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能互补集成优化能够平衡新能源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不均衡性,能够促进新能源消纳空间进一步提升,减小新能源弃电量,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开展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研究,可以引导电力规划人员不断发现问题,找到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提升的空间,持续改进电力发展规划内容,促进电网结构不断完善和新能源开发布局不断优化。(4)建立了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电网协同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模型。本文构建了电网协同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环境效益、国民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4个方面13个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方式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理想解法(TOPSIS)找出正负理想解,通过计算各个电网规划项目与正负理想解的距离得出评估结果。经多方案评估计算比较,本文得出的最优电网协同规划方案,在综合效益评估中评为最优,这证实了本文开展的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研究成果能够有助于促进电力绿色发展。(5)提出了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管理对策及建议。本文探讨了电网绿色发展优化管理对策,主要包括强化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以实现电网建设布局合理、架构完善,加快能源互联网及智能电网建设以发挥电网资源配置优势,加强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实施以促进新能源消纳,常态开展新能源并网后电网风险评估以及时促进电网结构优化等;同时结合实际给出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的相关工作建议,主要包括加强保障新能源并网安全研究,加强新能源电源发电预测研究,深化新能源优先接入技术研究,加快建立市场化新能源消纳保障机制等,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促进电力绿色发展。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9](2019)在《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文中指出编者按历史是一面镜子。纪念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现在、开辟未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了《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纪略》突出体现党的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各民族团结奋斗三大历史主要脉络,重?

王巧铃[10](2019)在《农地流转背景下三江源区“失地”农牧民问题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农地流转问题自出现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三农”经济稳定且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解决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土地问题,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核心目标。自2003年至今,中央连续15年发布一号文件,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旨在解决好广大农民的土地问题。自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土地流转已经进入了新的局面,而“三权分置”的提出,这一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土地改革的第二次重大创新,更将促使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另一个全新的局面。全国各地的农地流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加入农地流转的队伍不断壮大,随之而来的是“失地”农民的队伍也日益强壮。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变的条件下,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放活土地经营权。农民将自己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出去,承包给他人或集体,没有了在土地上经营的权利,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土地。土地对于农民,不仅仅是用于生产物质生活资料,而是他们的命根子,“失去”土地,农民面临的不仅是生产生活的困扰,还有附加在土地上的许多问题。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土地制度为指导,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的实际情况,即由于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环境保护的特殊性,其传统的、分散的农牧业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以农地流转为手段将土地集中到一起,以各种形式的农牧业合作社为载体进行规模化经营,有效地推动三江源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因此造成大量的农牧民因农地流转而“失去”土地,农牧民一旦“失去”土地便要面对来自日后生活、就业、养老以及孩子受教育等各种问题。本文以海南州和果洛州的农牧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和文献法对失地农牧民的情况作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失地”农牧民问题的根源,然后针对性的提出了更好解决三江源区“失地”农牧民问题的一些策略与建议,为解决“失地”农牧民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让每一位农民都能更好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青海省海南州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省海南州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藏区科技援青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海南藏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海省科技援青基本情况
    (一)青海省科技援青规模
    (二)青海省科技援青项目及主要领域
二、海南藏族自治州科技援青的具体情况
    (一)海南藏族自治州基本情况
    (二)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科技发展需求
        1. 农牧业现代化建设需求。
        2. 科技管理研发平台建设需求。
        3. 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
        4. 工业发展需求。
    (三)江苏省对接海南州的援青工作情况
    (四)安徽省对口援建工作情况
三、青海省科技援青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援青工作缺乏统筹协调的长效机制
    (二)科技援青工作缺乏有力的抓手和着力点
    (三)科技援青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多
    (四)科技援青工作中缺乏主体力量的积极参与
    (五)科技援青省市与受援方双方负责专项工作的机构和人员不稳定
    (六)青海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制约基层科技发展
    (七)落实国家科技创新和援青的政策措施滞后
四、促进青海藏区科技援青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科技援青全省联合推进机制
    (二)建立科技援青东西部结对合作机制
    (三)建立合作共赢的优惠政策环境

(2)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
        2.1.2 公共自然资源理论
        2.1.3 中药资源生态学理论
        2.1.4 风险管理过程研究
        2.1.5 计划行为概念及相关理论
        2.1.6 藏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分析
    2.2 研究综述
        2.2.1 中藏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2.2.2 濒危藏药资源灭绝风险等级
        2.2.3 濒危藏药资源管理现状
        2.2.4 濒危藏药资源立法与保护现状
第3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自然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3.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及濒危现状
        3.1.1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物学特性
        3.1.2 濒危藏药掌裂兰研究现状
    3.2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3.2.1 濒危藏药植物区系分析
        3.2.2 濒危藏药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3.2.3 濒危藏药掌裂兰植物区系分析
    3.3 濒危藏药掌裂兰生态适宜性区划分析
        3.3.1 濒危藏药掌裂兰适宜区
        3.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3.4 小结
    3.4 掌裂兰植物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群特征分析
        3.4.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分布区
        3.4.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4.3 结果与分析
        3.4.4 小结
    3.5 生境对掌裂兰致危因子分析
        3.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5.2 结果与分析
        3.5.3 小结
    3.6 气候、土壤与对掌裂兰适宜性分析
        3.6.1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论
        3.6.2 构建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平衡模型
        3.6.3 气候、土壤与适宜面积模型问题分析
        3.6.4 结果与分析
        3.6.5 小结
第4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人为致危因素识别与分析
    4.1 开发利用对掌裂兰的致危因素分析
        4.1.1 濒危藏药掌裂兰利用状况
        4.1.2 收录国家、省部级法规标准情况
        4.1.3 收录藏医药典籍情况
        4.1.4 濒危藏药掌裂兰的市场流通情况
    4.2 濒危藏药资源危机产生的人为因素分析
        4.2.1 濒危藏药资源保护行为认知分析
        4.2.2 长期过度采挖造成药用植物生境破坏
        4.2.3 长期过度放牧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生境退化
        4.2.4 草地鼠害对濒危藏药适生生境的破坏
        4.2.5 旅游活动造成药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
    4.3 小结
第5章 濒危藏药掌裂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5.1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5.1.1 指标体系
        5.1.2 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
        5.1.3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4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价值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5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评价指标
        5.1.6 管理利用因素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5.1.7 评测说明
    5.2 权重分配及计算
        5.2.1 权重分配
        5.2.2 权重确定及计算
    5.3 综合评价结果
        5.3.1 野生药用植物濒危系数评价结果
        5.3.2 野生药用植物遗传系数评价结果
        5.3.3 野生药用植物价值系数评价结果
        5.3.4 野生濒危藏药管理利用系数评价结果
        5.3.5 各项准则层得分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路径分析
    6.1 路径假设和概念模型
        6.1.1 路径假设
        6.1.2 概念模型
    6.2 问卷设计和样本初测
        6.2.1 问卷设计
        6.2.2 样本数据预测
    6.3 正式问卷数据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2 信效度检验
        6.3.3 实证分析
        6.3.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6.4 濒危藏药可持续利用优化路径
        6.4.1 利用动态监测系统,彻查濒危藏药资源量
        6.4.2 开展濒危藏药资源替代品研究
        6.4.3 建立专项濒危藏药植物园
        6.4.4 开展就地保护与种质资源库
        6.4.5 公众参与濒危藏药资源保护
        6.4.6 加强立法,更新开发利用观念
        6.4.7 建立濒危藏药生态采集模式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青海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梳理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3.4 可能的创新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内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内涵
        2.1.1 城镇
        2.1.2 农村
        2.1.3 城乡融合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理论
        2.2.2 斯大林城乡理论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4 杜能农业布局理论
        2.2.5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2.2.6 “中心-边缘”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青海省基本情况及城乡发展现状
    3.1 青海省基本情况
        3.1.1 青海省区位介绍
        3.1.2 青海省行政区划
    3.2 青海省城乡发展现状
        3.2.1 城乡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3.2.2 城乡恩格尔系数日趋合理
        3.2.3 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
        3.2.4 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不断增强
        3.2.5 城乡就业人员数量转变
        3.2.6 城乡电话用户平缓增长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海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4.1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与构建
        4.1.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2 评价指标选取意义
        4.1.3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1.4 评价体系构建成型
    4.2 权重计算方法及数据来源
        4.2.1 权重计算方法
        4.2.2 指标数据来源
    4.3 指标权重计算
        4.3.1 相关公式解释
        4.3.2 分类层权重计算
        4.3.3 执行层权重计算
    4.4 数据的标准化与集成
        4.4.1 数据的标准化
        4.4.2 数据的集成
    4.5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结果
        4.5.1 青海省发展水平测度
        4.5.2 市(州)发展水平测度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海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
    5.1 评价标准选取
    5.2 评价标准执行
        5.2.1 省级评价
        5.2.2 市(州)级评价
    5.3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5.3.1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较低
        5.3.2 地区通道建设水平较差
        5.3.3 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5.3.4 青南地区发展水平较差
    5.4 对评价结果进行原因分析
        5.4.1 评价结果一的原因分析
        5.4.2 评价结果二的原因分析
        5.4.3 评价结果三的原因分析
        5.4.4 评价结果四的原因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相关对策建议
    6.1 落实土地制度,完善政策配套
    6.2 加强基建投入,创新出资模式
    6.3 盘活乡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6.4 发挥城市作用,实现要素流通
    6.5 优化人才政策,发展高新产业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附录
    附录A:专家打分表
    附录B:标准化数据
    附录C:全国指数值

(4)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农牧区城镇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城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城镇化
        二、城乡一体化
        三、工业化与城镇化
        四、新型城镇化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人口迁移论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三、社会公平理论
第二章 青海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与条件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
        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二、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三、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基本概况
        一、青海省农牧区自然交通概况
        二、青海省农牧区人口概况
        三、青海省农牧区经济概况
    第三节 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环境条件
        一、城市发展规划政策
        二、生态资源环境
        三、经济产业发展环境
        四、社会人文环境
第三章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第一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概况
        一、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特点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二、农牧区人口市民化现状
        三、农牧区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四、农牧区城镇基本设施发展现状
        五、农牧区生态与民族文化发展
第四章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产业发展水平低
        二、城镇布局规划不合理
        三、城镇人口吸引力有限
        四、城乡公共服务落后
        五、农牧民的适应性问题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自然环境的制约
        二、交通的制约
        三、人口的制约
        四、经济产业的制约
第五章 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
    第一节 推进农牧区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提高农牧区城镇人口聚集度
        二、实行有效人口政策
    第二节 推进农牧区产业与城镇化发展
        一、推动海西加快转型发展
        二、推动柴达木重点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
        三、连接周边城市群
    第三节 推进农牧区生态与城镇化发展
        一、生态保护
        二、生态移民
    第四节 推进农牧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一、强化社区建设
        二、发展多样化教育
        三、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四、完善小城镇功能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青海藏区产业发展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青海藏区
        2.1.2 产业结构
        2.1.3 三次产业
        2.1.4 主导产业
        2.1.5 比较优势
    2.2 理论基础
        2.2.1 五大发展理念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霍夫曼定律和配第-克拉克定理
        2.2.4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和工业化阶段理论
第三章 青海藏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青海藏区第一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藏区第一产业基本发展情况
        3.1.2 藏区第一产业与全国地区比较
        3.1.3 藏区各自治州之间发展状况比较
    3.2 青海藏区第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2.1 藏区第二产业基本发展状况
        3.2.2 藏区第二产业与全国地区比较
        3.2.3 藏区各自治州之间发展状况比较
    3.3 青海藏区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3.1 藏区第三产业基本发展状况
        3.3.2 藏区第三产业与全国地区比较
        3.3.3 藏区各自治州之间发展状况比较
    3.4 青海藏区三次产业发展现状小结
第四章 青海藏区三次产业发展状况实证分析
    4.1 藏区三次产业结构比变化趋势分析
        4.1.1 藏区第一产业占比回归模型
        4.1.2 藏区第二产业占比回归模型
        4.1.3 藏区第三产业占比回归模型
    4.2 藏区产业结构的工业化阶段理论分析
    4.3 藏区三次产业结构及发展状况小结
第五章 青海藏区产业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青海藏区三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青海藏区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2.1 内部因素
        (1)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2)人力资本严重缺乏
        (3)产业发展模式粗放
        (4)人口密度分布稀疏
        (5)科技发展动力不足
        5.2.2 外部因素
        (1)产业政策与当地实际不符
        (2)自然环境脆弱及基础设施较差
第六章 青海藏区产业结构转型的对策和建议
    6.1 调整青海藏区三次产业的结构
    6.2 协调不同藏族自治州的均衡发展
    6.3 加强青海藏区人力资本的培育
    6.4 追求青海藏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6.5 引进先进管理理念与相应专业人才
    6.6 加大青海藏区新兴产业资金投入
    6.7 努力完善藏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6.8 培育并发展青海藏区的科技产业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不足之处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读研期间参与项目

(6)地理学科课程审议研究 ——以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工具
        五、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
        一、研学旅行
        二、课程资源开发
        三、课程审议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第二章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调查
        一、访谈目的与对象
        二、访谈提纲设计
        三、访谈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困境与瓶颈突破
        一、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困境
        二、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瓶颈突破
第三章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审议流程建构
    第一节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审议前阶段
        一、审议小组的形成
        二、形成初步议题
        三、审议成员审议前的职责准备
        四、课程审议会议制度建立
    第二节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审议中阶段
        一、必议题阐述:问题的精准描述
        二、多方协商:问题的明晰与澄清
        三、视域融合:决策的认同和内化
        四、自身需求议题陈述:审议的开放与优化
    第三节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审议后阶段
        一、研学旅行实施前对课程审议成果的落实
        二、研学旅行实施中的及时审议与实践执行
        三、研学旅行实施后课程审议的反馈与完善
第四章 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审议实践研究
    第一节 青海省X市S中学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审议
        一、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审议前阶段
        二、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审议中阶段
        三、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审议后阶段
    第二节 青海省X市S中学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审议评价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综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特色创新和应用价值
        一、特色创新
        二、应用价值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地震
        二、地震灾害
        三、风险
        四、风险管理
        五、灾害风险管理
        六、综合灾害风险管理
        七、地震灾害风险管理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理论
        三、公共治理理论
第二章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现状
    第一节 地震灾害风险环境背景
        一、构造背景复杂
        二、地震活动频繁
        三、地震风险高
    第二节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
        一、中央机构改革
        二、青海省管理体制
    第三节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一、省级层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二、市县层面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部门
    第四节 地震灾害风险工作现状
        一、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二、业务体系逐步健全
        三、工作保障得到强化
        四、人才结构不断完善
        五、风险防治突出特色
        六、响应管理逐步明晰
第三章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第一节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制不顺畅
        二、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三、地震灾害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四、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社会参与不够
    第二节 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机构改革还不彻底
        二、保障措施仍需强化
        三、重点工程亟需实施
        四、减灾合力还未形成
第四章 国内外相关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和启示
    第一节 国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一、日本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二、美国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三、土耳其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第二节 国内其他地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一、北京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二、山东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三、浙江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
        四、国内其他典型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
    第三节 国内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一、国外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二、国内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带来的启示
第五章 提高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第一节 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地震风险管理机制
        一、发挥专业主导作用
        二、强化综合协调作用
        三、加强协调配合作用
    第二节 强化过程管理,健全地震风险管理体系
        一、兼顾防、抗、救全过程管理
        二、健全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三、提升地震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
        四、完善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节 实施重点工程,提升地震风险管理能力
        一、通过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全面掌握隐患底数
        二、通过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提高抗震防灾能力
        三、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减灾实效
    第四节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多元参与形成减灾合力
        一、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加强能力建设
        二、及时搭建参与平台,完善参与机制
        三、推广地震巨灾保险,实现风险转移
        四、创新减灾宣传教育,提升公众能力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一、不足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8)青海电网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优化模型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力负荷预测研究
        1.2.2 电力绿色发展研究
        1.2.3 电力多能互补研究
        1.2.4 电力综合评估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主要的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内涵
        2.1.2 可持续发展属性
    2.2 绿色低碳发展理论
        2.2.1 低碳经济内涵
        2.2.2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关系
        2.2.3 电力绿色发展的要素及特征
    2.3 电力负荷预测理论
        2.3.1 电力负荷预测基本概念
        2.3.2 经验与经典负荷预测方法
        2.3.3 时序趋势外推负荷预测方法
        2.3.4 回归模型负荷预测方法
    2.4 电力系统规划理论
        2.4.1 电力规划分类
        2.4.2 电力规划流程
    2.5 电力综合评估理论
        2.5.1 评估基本内涵
        2.5.2 评估主要分类
        2.5.3 评估构成要素
        2.5.4 基础评估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现状分析
    3.1 能源资源概况
        3.1.1 煤炭资源
        3.1.2 水力资源
        3.1.3 风能资源
        3.1.4 太阳能资源
    3.2 电源建设概况
        3.2.1 水电装机
        3.2.2 火电装机
        3.2.3 新能源装机
    3.3 电网建设概况
    3.4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现状分析
        3.4.1 新能源发电消纳分析
        3.4.2 电网安全生产分析
        3.4.3 绿色发展实现路径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能源消费结构及用电量预测模型研究
    4.1 能源消费结构预测模型构建
        4.1.1 马尔可夫预测模型
        4.1.2 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4.1.3 能源消费结构预测
    4.2 用电量综合最优组合预测模型构建
        4.2.1 预测误差指标
        4.2.2 基础数据准备
        4.2.3 单一模型预测分析
        4.2.4 优选组合预测模型
        4.2.5 综合最优组合模型构建及预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协同规划优化模型研究
    5.1 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分析
    5.2 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分层多目标模型
        5.2.1 上层模型
        5.2.2 下层模型
        5.2.3 相关约束函数
        5.2.4 模型构建及算法
        5.2.5 相关算例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网源协同规划下的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模型研究
    6.1 多能互补技术指标
        6.1.1 电力负荷指标
        6.1.2 电力电量指标
        6.1.3 发电特性指标
        6.1.4 可靠性评估指标
        6.1.5 购电量指标
    6.2 能源开发及电网规划
        6.2.1 光伏开发
        6.2.2 风电开发
        6.2.3 水电开发
        6.2.4 电网规划
    6.3 电力负荷及用电量需求分析
        6.3.1 电力负荷特性分析
        6.3.2 电力负荷及用电量需求
    6.4 光伏发电及互补分析
        6.4.1 海西州光伏发电分析
        6.4.2 海南州光伏发电分析
        6.4.3 青海电网光伏发电特性及互补分析
    6.5 风力发电及互补分析
        6.5.1 海西州风力发电分析
        6.5.2 海南州风力发电分析
        6.5.3 青海电网风力发电特性及互补分析
    6.6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模型
        6.6.1 风光自然互补特性分析
        6.6.2 风光水火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电网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模型研究
    7.1 电网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7.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7.1.2 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7.2 基于层次分析和熵权法的评估指标组合赋权模型
        7.2.1 层次分析法
        7.2.2 熵权法
        7.2.3 组合权重确定
    7.3 基于理想解法的电网规划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模型
        7.3.1 综合效益评估步骤
        7.3.2 综合效益评估总体结构
    7.4 相关算例分析
        7.4.1 数据准备整理
        7.4.2 指标权重计算
        7.4.3 综合效益评估
        7.4.4 评估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管理对策及建议
    8.1 电网绿色发展优化管理对策
        8.1.1 加强电网与电源协同规划
        8.1.2 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8.1.3 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实施
        8.1.4 常态开展电网运行风险评估
    8.2 青海电网绿色发展管理建议
        8.2.1 开展保障新能源并网安全研究
        8.2.2 加强新能源电源发电预测研究
        8.2.3 深化新能源优先接入技术研究
        8.2.4 建立市场化新能源消纳保障机制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9)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按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10)农地流转背景下三江源区“失地”农牧民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访谈法
    1.4 研究重难点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农地流转
        2.1.2 农地流转的规则
        2.1.3 “失地”农牧民
        2.1.4 三权分置
    2.2 相关理论
        2.2.1 马克思关于土地产权的理论
        2.2.2 邓小平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论
        2.2.3 习近平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理论
第三章 三江源“失地”农牧民问题的现状
    3.1 “失地”农牧民问题的一般现状
        3.1.1 “失地”农牧民的收入问题
        3.1.2 “失地”农牧民的就业问题
        3.1.3 “失地”农牧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3.1.4 “失地”农牧民的思想状况问题
        3.1.5 “失地”农牧民的管理问题
        3.1.6 “失地”农牧民的心理健康问题
    3.2 “失地”农牧民问题的特殊现状——边缘化
        3.2.1 边缘化的相关概念
        3.2.2 “失地”农牧民边缘化人口的成因
        3.2.3 “失地”农牧民人口的边缘化——基于海南州的典型分析
        3.2.4 边缘化农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三江源“失地”农牧民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4.1 农地流转机制存在弊端
        4.1.1 农地流转流程不规范
        4.1.2 非法行为侵害农民权益
        4.1.3 缺少中介组织
    4.2 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
    4.3 市场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4.4 城镇化水平低
    4.5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4.6 失地农牧民自身因素的限制
        4.6.1 受教育程度低
        4.6.2 难以克服小农思想
        4.6.3 没有较强的竞争意识
第五章 有效解决三江源边缘化农牧民问题的措施与对策
    5.1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践行“三权分置”政策
        5.1.1 逐步完善“三权”关系
        5.1.2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
        5.1.3 保障土地流转后农民劳动权的实现
    5.2 积极发展后续产业,精准帮扶贫困人口
        5.2.1 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当地产业
        5.2.2 精准帮扶,安置闲散劳动力
    5.3 统筹协调可持续,推进三江源区城镇化建设
        5.3.1 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5.3.2 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5.4 建立健全失地农牧民社会保障制度
        5.4.1 全方位贯彻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原则
        5.4.2 明确政府在完善失地农牧民社会保障中的地位与责任
    5.5 提高失地农牧民素质、增加就业机会
        5.5.1 转变农牧民封建保守的思想状态
        5.5.2 加大对失地农牧民的劳动技能培训
        5.5.3 加大对农牧民的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青海省海南州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藏区科技援青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海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 翟逍,李声鋕. 商业经济, 2021(11)
  • [2]青藏高原濒危藏药资源致危因素及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以掌裂兰为例[D]. 索南邓登. 天津大学, 2020(01)
  • [3]青海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韩坤. 青海大学, 2020(02)
  • [4]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D]. 李莉.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5]青海藏区产业发展转型研究[D]. 靖杰晶.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6]地理学科课程审议研究 ——以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为例[D]. 陈伟.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7]青海省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 赵昆.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8]青海电网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优化模型及管理研究[D]. 杨兴.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9]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N].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青海日报, 2019
  • [10]农地流转背景下三江源区“失地”农牧民问题探究[D]. 王巧铃. 青海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青海省海南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