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约束下西部城市规划建设

资源环境约束下西部城市规划建设

一、资源、环境制约下的西部城市规划与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林榕[1](2020)在《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景观风貌作为城市形象主要表征,集中体现城市所在地域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潮州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粤东潮汕文化主要发源地之一,其城市景观风貌特征是了解潮汕地区及乃至岭南地区城建文化及特色的重要载体及线索。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要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防止千城一面。潮州市推出的《潮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明确应重视提升潮州古城文化内涵及总体风貌。这些都要求深挖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特征,了解古城景观风貌内涵,充分展现古城地域特色。本文将潮州古城作为研究对象,综合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科等多学科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及空间句法数理分析等方法,分析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的形成背景与基本构成,并着重归纳潮州古城不同层次景观的风貌特征,以期为后续城市景观风貌的管控保护提供帮助。首先分析潮州古城景观风貌形成背景,从自然、社会及人文环境入手梳理潮州古城景观风貌形成的环境基础,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城市营建概况解读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的发展历程。其次,按结构、分层次、有逻辑地探讨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的基本构成,具体包括山水环境、空间格局及建筑形态三方面内容。基于对山水格局要素、山水园林营造及山水八景设置的研究,总结潮州古城山水环境景观风貌特征,表现为三山拱卫、湖江夹城的山水格局景观风貌,层次多变、诗画写意的西湖园林景观风貌,时移景异、活动典故丰富的八景景观风貌。山水环境制约城市空间格局形成,基于对城市功能分区、街巷结构及节点特色的解读,总结潮州古城空间格局景观风貌特征,表现为北贵南富、东财西丁的城市区域景观风貌,南北大街为轴主导的城市街巷景观风貌,规则规整的城市节点景观风貌。基于对官式建筑、民间建筑及西式骑楼的分析总结潮州古城建筑景观风貌特征,潮州古城建筑深厚的人文内涵及对气候环境的地域性适应是其风貌特征丰富的主要来源,表现为恢弘壮观的官式建筑风貌,平和优雅的民间建筑风貌,多元统一的西式骑楼风貌以及由不同类型建筑共同呈现的中西并存城市建筑风貌。本文对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系统的分析区别于以往从城市规划及建筑保护营建角度研究潮州古城。希望通过研究为其他城市景观风貌特征的分析提供相应借鉴,特别是为历史文化名城景观的研究提供参考。

刘文卿[2](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认为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张璐韡[3](2020)在《基于山水格局特征的兰州主城区绿色空间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中国城市化进程飞速推进,各个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历史文化的衰落、城市特色的丧失都是当代城市所面对的问题,山水格局的构建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有重要的意义。城市绿色空间是塑造山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在山水格局背景下绿色空间构建方法的文献讨论不多,西北山水城市的绿色空间构建方法研究尤为缺乏。所以本文将在保护和塑造山水格局的背景下,对兰州城市绿色空间的营造方法进行研讨。本文的研究分为构建依据、构建不足和构建策略三个阶段。首先,使用文献查阅、现场调研等方法梳理兰州在秦汉、隋唐、明清、建国后等不同阶段的城市发展过程并且使用多尺度形态解析法和形胜解析法对山水格局现状特征进行解析,从而提出绿色空间的构建依据;其次,根据兰州山水格局的优劣势发现兰州市绿色空间的构建不足和问题;最后,使用多层次构建法,基于以上不足从保护山水格局、发挥山水格局优势、弥补山水格局劣势和满足绿地游憩四个层面,从市域到主城区,在空间、结构、功能三个方面提出兰州市绿色空间的构建方法。本文将基于兰州山水格局的特征,对兰州市的绿色空间营建提供策略。发挥兰州山水格局优势,建立一个传承文化历史、具有山水景观风貌的“山-水-城”相互融合的城市,也为在山水格局保护和塑造的背景下,城市绿色空间的营造方法提供一些思路。

白娜[4](2020)在《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略阳县地处陕南秦巴山区腹地,县域内的小城镇均为山地型城镇,这些城镇由于受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而表现出特有的空间特征。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宏观政策背景下,略阳县山地小城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保障山地城镇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协调城镇规模拓展与建设用地、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城镇内部功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分类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其次对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解析了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地型小城镇整体的发展战略,最后进行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第一章:首先指出了本研究的政策、区域背景及现实诉求,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对主要的基础概念进行了界定,表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多个角度对国内外小城镇及山地小城镇进行了研究综述,提出本文所涉及的地理学领域、城乡规划学领域及其他领域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分析梳理了略阳县山地城镇的总体发展特征,总结了影响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自然及人文因子,解析了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及演变机制。第四章:根据对现状的解析及演变机制的梳理,提出了小城镇发展规划原则、空间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策略、镇村体系策略、形态营造策略、生态发展策略及实施保障策略。第五章:选取典型镇作为研究对象,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框架及镇村体系规划策略,总结了典型镇镇区空间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并对现有的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第六章:进行了研究结论的总结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提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陈红[5](2020)在《新疆天山南麓绿洲城市河道景观营造策略研究与实践探讨》文中指出城市“雷同化”已成为全球和中国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和关注问题之一,城市特色是国家文化重要资源,是国家文化竞争力重要标志之一,城市特色“雷同化”无疑是城市文化资源和竞争力的萎缩。从生态基质设施的营造策略来研究分析新疆天山南麓绿洲城市水文化景观设计的发展,通过探析新疆天山南麓绿洲城市河道水文化景观的特征,重新认识有利于地域资源制约区域水资源保护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服务于本土人居环境中的生态景观营建、适应于绿洲环境的水系景观营建模式,并运用到具体的绿洲城市河道景观的营造设计之中,为建构具体的绿洲城市特色水景观的营造设计提供可借鉴的资料。人类文明以及生命演化都离不开自然资源中的水,一个人文历史积淀深厚的城市,其水文化遗产是构成这座独特城市风貌的重要内容,也是干旱地区绿洲聚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这延续生命的“记忆再造”,怀着一颗对自然敬畏的心,营建好新疆天山南麓绿洲城市资源制约下的绿洲城市河道水文化景观营造,把我们生活的绿洲城市不仅设计成为“能用、好用、耐用”的水文化景观艺术,而且还要把它们建设成为“能看、好看、耐看”的绿洲城市水景观艺术。

付有[6](2019)在《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鼓浪屿是我国着名的风景名胜区,历史国际社区,同时也是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但是近年来有些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因与旅游发展不协调而遭受破坏,如我国故宫、长城等,因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一直都是国内外学者非常关注的课题。近年来鼓浪屿旅游发展迅速,而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如何促进其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相协调变得尤为重要,对其旅游发展有了更新的要求和思路。本研究立足于城乡规划学的角度,以案例形式对研究的主题和内容进行探究,基于理论的分析,深入剖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研究以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指导,提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之间存在一定的动态发展关系,两者之间可以达到互相协同、互相促进的状态;针对相关案例展开深入分析,为鼓浪屿提供一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其次,揭示了鼓浪屿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见证了多元文化的产生碰撞、交流和融合的文化遗产价值内涵,如今鼓浪屿正处于旅游发展的文化转型阶段,要注重文化遗产价值内涵的展示以及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文化旅游体验;通过实地调查与调研问卷分析了鼓浪屿旅游服务设施现状、旅游空间分布特征、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并指出在申遗之后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中存在旅游文化体验欠缺、旅游空间感受不佳、旅游设施支撑不足和旅游商业氛围过浓等问题。最后,对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剖析,在受到由文化遗产、旅游容量、服务设施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鼓浪屿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已经呈现不协调的态势,文章结合理论指导与案例启示提出在申遗后的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目标、原则,以及涵盖文化、体验和环境三个层面的提升思路,并依此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空间策略,包括提升空间文化内涵、优化旅游空间建设、调控旅游空间容量和完善服务设施布局等,以期能为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决策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李戈[7](2019)在《黄土高原沟壑区县级城镇开发边界研究 ——以庆阳市合水县为例》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需求十分迫切,长期以经济和物质建设为主的中国城镇化模式,不仅导致诸如空间无序扩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城市病”问题的出现,亦不适应新时期、新机遇下的城镇发展现实诉求。对此,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划定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开发边界”、“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等要求。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与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的下发,标志着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正式建立。其中,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已成为我国推进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作为体现约束性的空间治理意志与权威性的规划体系地位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成果之一,城镇开发边界是技术性、指导性融合的城镇发展建设方向指引与规模框定,其研究思路的科学性和划定方式的实用性不言而喻。本文以黄土高原沟壑区县城——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为永久性/刚性城镇开发边界与阶段性/弹性城镇开发边界两个研究层次。其中,永久性/刚性的城镇开发边界研究从树立生态底线意识与利用限制和控制类要素“倒逼”城镇开发边界的角度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多因子综合评价等方法并加以综合,对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因子进行遴选与处理,以单因子评价、多因子叠加的方式进行研究区生态敏感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叠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禁建区分类图层、生态保护红线核心区与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及其他相关规划图层,研究讨论有条件建设区与限制建设区与评价结果的相互关系,综合确定研究区永久性/刚性城镇开发边界。阶段性/弹性城镇开发边界的研究以利用元胞自动机SLEUTH模型对研究区城镇扩展与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情景模拟为技术基础,圈定以城镇为中心的不同阶段、不同情景的建设发展扩展所需的空间,给出阶段性城镇发展扩张的界线。其后,永久性/刚性城镇开发边界与阶段性/弹性城镇开发边界结合,针对研究区“刚柔结合”的城镇开发边界研究结果进行相应的研究区城镇开发建设“宽严相济”的政策性建议,讨论各研究过程组成部分的经验,进行总结与进一步优化。

罗宝坤[8](2019)在《三江源地区通天河流域传统藏族聚落空间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被称为“中华水塔”,在我国乃至全球的生态保护战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国家发改委明确至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然而,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三江源地区先后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与灾后重建,致使该地区的空间在演进的速度与强度方面均呈现出了剧烈的变化。通天河流域作为三江源地区传统藏族聚落数量最多、规模较大的河谷聚居区,主要包括高寒草原的游牧聚落与河谷小块农田的定居聚落,如何保护与传承该地区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是一个重要且迫切的问题。本研究希望通过梳理通天河流域传统聚落的空间演进历程及各阶段的空间形态特征,掌握该流域内聚落空间的演进机制与聚落典型的空间形态类型,结合聚落空间现状,积极探究流域内聚落空间优化的原则。论文首先对通天河流域传统聚落的情况进行了介绍,然后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对传统聚落自然生态制约时期的采集狩猎阶段、原始农业阶段以及传统农业阶段的聚落空间进行分析,得出聚落选址与空间格局的类型,并通过对具体聚落案例的解析,得出聚落空间演进的相关适应性机制;对传统聚落生态安全建构时期的现状、演进机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将传统聚落现状分为“特色保护类”、“空废类”、“搬迁撤并类”。最后,从“适应与共生”的原则出发,结合调研访谈中居民的意见,以实际聚落空间为例,对聚落空间现状进行优化探究。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实现指导通天河流域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的现实意义、完善该区域藏族聚落人居环境理论研究的科学意义、保护与修复三江源地区自然环境的生态意义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董璐[9](2019)在《陕南盆地型小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要素在空间上的具象反映,不仅代表着城市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各时期下多种要素对城市的促进或制约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总结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陕南地区盆地型小城市在空间分布、人口规模和经济水平等方面的进行分析,筛选出商洛市洛南县、安康市汉阴县和汉中市勉县三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小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对三个典型小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生长时期、起步成长时期和快速发展时期。其次,对快速发展时期陕南地区盆地型典型小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进行量化分析,运用ArcGis10.0从城市外部扩张的主导方向、紧凑度水平,城市内部主要功能用地的变迁、更替等方面,对城市外部和内部空间形态进行定量分析。从圈层分布来看,洛南县和汉阴县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圈层+扇形”空间发展模式,勉县呈现“同心圆”式空间发展模式,从整体形态来看陕南盆地型小城市均为带形组团式城市空间形态特征。最后总结出陕南盆地型小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是自然环境因素、政府调控因素、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在自组织机制和他组织机制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自组织机制从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经济等内在隐性因素推动城市发展,他组织机制通过城市规划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与调控,外在显性推动城市发展,两者共同作用,共同交织塑造城市空间形态。通过对陕南地区盆地型小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进行研究,总结空间形态特征及内在演变规律,丰富了对中西部小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的理论城市,为陕南地区盆地型小城市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撑与理论参考。

庞笑[10](2018)在《生态环境制约下的城市竞争力研究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中心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但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人与自然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进入21世纪,更是面临空前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起环境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在经济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体。城市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载体,早已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在城市发展中,中心城市则是带动其经济发展体系的动力引擎,通过自身发展来带动周边城市群的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新战略组成部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对外发展的重要枢纽和桥梁,在我国经济对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用的作用。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区域恰好处在我国经济发展最落后、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带上,经济发展的迫切性与生态环境的恶劣性间的矛盾尤为突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的中心城市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生态环境与竞争力水平对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如何科学理解和处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中心城市的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在遵循生态环境的约束下提升城市竞争力,最终实现城市竞争力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进而推动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有效实施便自然而然成为当前急待研究的核心问题。已往的研究多是将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隔裂开,单独研究其中一个方面,很少对二者间的关系特别是生态环境对城市竞争力的约束进行研究,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中心城市为例,以2007-2016年为研究时段,在分别分析区域生态环境与竞争力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生态环境对城市竞争力的制约作用,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二者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的正相关性,且生态环境水平制约着城市竞争力水平的提升。最后给出了从生态环境角度入手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二、资源、环境制约下的西部城市规划与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源、环境制约下的西部城市规划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古城现状
        1.1.2 研究契机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城市景观风貌的概念
        1.2.2 潮州古城的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潮州古城的研究综述
        1.4.2 城市景观风貌的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潮州古城景观风貌形成背景与基本构成
    2.1 潮州古城景观风貌形成的环境基础
        2.1.1 自然环境
        2.1.2 社会环境
        2.1.3 人文环境
    2.2 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的发展历程
        2.2.1 汉晋城池未置
        2.2.2 唐宋城郭划定
        2.2.3 明清建治完善
        2.2.4 民国骑楼兴建
        2.2.5 建国之后发展
    2.3 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的基本构成
        2.3.1 山水环境
        2.3.2 空间格局
        2.3.3 建筑形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潮州古城山水环境景观风貌特征
    3.1 山环水绕的自然风貌
        3.1.1 山体区位
        3.1.2 水系分布
    3.2 山水相融的西湖园林
        3.2.1 寺庙塔楼、依山错落
        3.2.2 桥亭小径、湖岸丰富
        3.2.3 奇石异峰、碑刻点景
    3.3 山水为底的八景点缀
        3.3.1 靠山置景
        3.3.2 以湖营境
        3.3.3 临江成景
    3.4 山水环境景观风貌特征表现
        3.4.1 三山拱卫、湖江夹城的山水格局景观风貌
        3.4.2 层次多变、诗画写意的西湖园林景观风貌
        3.4.3 时移景异、活动典故丰富的八景景观风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潮州古城空间格局景观风貌特征
    4.1 功能分区
        4.1.1 城北:历史行政中心
        4.1.2 城南:大型宅邸遍布
        4.1.3 城东:商业经济主导
        4.1.4 城西:行业工坊聚集
    4.2 街巷结构
        4.2.1 街巷结构体系
        4.2.2 街巷肌理形态
        4.2.3 街巷尺度设置
        4.2.4 街巷可达性及密度分析
    4.3 节点特色
        4.3.1 城墙入口
        4.3.2 寺庙学宫广场
        4.3.3 街道牌坊
        4.3.4 宅祠前院
    4.4 空间格局景观风貌特征表现
        4.4.1 北贵南富、东财西丁的城市区域景观风貌
        4.4.2 南北大街为轴主导的城市街巷景观风貌
        4.4.3 规则规整的城市节点景观风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潮州古城建筑景观风貌特征
    5.1 官式建筑
        5.1.1 城楼
        5.1.2 学宫
        5.1.3 佛寺
    5.2 民间建筑
        5.2.1 民居
        5.2.2 祠堂
    5.3 西式骑楼
    5.4 建筑景观风貌特征表现
        5.4.1 恢弘壮观的官式建筑风貌
        5.4.2 平和优雅的民间建筑风貌
        5.4.3 多元统一的西式骑楼风貌
        5.4.4 中西并存的城市建筑风貌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山水格局特征的兰州主城区绿色空间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2.3 研究目的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相关理论
        1.3.3 相关研究现状
        1.3.4 小结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框架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构建意义——山水格局特征与城市绿色空间
    2.1 山水格局与城市绿色空间的有机联系
        2.1.1 山水格局是城市绿色空间的构建依据
        2.1.2 城市绿色空间加强山水格局特征
        2.1.3 城市山水格局和城市绿色空间都具有综合系统性
    2.2 基于山水格局构建城市绿色空间的意义
        2.2.1 营造生态基底
        2.2.2 塑造城市特色
        2.2.3 传承山水文化
        2.2.4 赋予城市山水意向
        2.2.5 构建兰州市独特的山水格局
3.构建依据——兰州城市沿革与兰州城市山水格局现状解析
    3.1 兰州城市概述
        3.1.1 区位
        3.1.2 地质、地貌
        3.1.3 气候
        3.1.4 水文、土壤
        3.1.5 植被与动物
    3.2 兰州城市沿革
        3.2.1 传统山水格局形成(秦汉至明清)
        3.2.2 “山-水-城”结构快速变化阶段(民国至今)
    3.3 兰州城市山水格局现状解析
        3.3.1 兰州城市山水格局现状解析
    3.4 本章小结:
        3.4.1 城市沿革梳理相关结论
        3.4.2 城市山水格局解析相关结论
        3.4.3 城市绿色空间的构建依据:
4.构建不足—兰州城市绿色空间现状特征及主要问题
    4.1 兰州城市绿色空间形成
        4.1.1 天然林被丧失
        4.1.2 人工造林活动
        4.1.3 城市绿地建设
    4.2 城市绿色空间现状特征及主要问题
        4.2.1 兰州市绿色空间现状特征
        4.2.2 兰州市绿色空间主要问题
    4.3 本章小结
5.构建策略—兰州城市绿色空间构建
    5.1 构建原则
        5.1.1 生态优先
        5.1.2 系统整合
        5.1.3 尊重历史
        5.1.4 加强联系
    5.2 构建策略
        5.2.1 功能层面:生态—景观—文化多层次复合
        5.2.2 空间层面:主城区内部绿色空间与外部自然空间多路径衔接
        5.2.3 结构层面:点、线、面因境构形,多类型构建
    5.3 构建途径
        5.3.1 修复市域山水生态空间格局
        5.3.2 强化主城区与市域环境高效互通的绿色廊道
        5.3.3 塑造主城区绿色空间圈层结构
    5.4 本章小结
6.结语
    6.1 论文总结
        6.1.1 主要研究内容
        6.1.2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4)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区域背景
        1.1.3 现实诉求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山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
        1.2.2 有助于欠发达山区地域经济的发展
        1.2.3 有助于略阳山地小城镇的科学发展
    1.3 研究范围界定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 典型小城镇的选择依据
        1.3.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分析
        2.1.1 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
        2.1.2 国内外有关山地小城镇的研究
        2.1.3 国内外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2.1.4 有关陕南秦巴山区的研究
    2.2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2.1 地理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2.2.2 城乡规划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2.2.3 其它相关理论的构成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及动力机制
    3.1 空间特征
        3.1.1 总体发展特征
        3.1.2 空间分布特征
        3.1.3 空间发展特征
    3.2 影响因子
        3.2.1 自然因子
        3.2.2 人文因子
    3.3 动力机制
        3.3.1 山地条件:塑造城镇形态特征
        3.3.2 交通发展:促进城镇空间发展
        3.3.3 自然资源:山地城镇发展支撑
        3.3.4 历史沿革:奠定空间生长基础
        3.3.5 经济增长:城镇演化根本动因
        3.3.6 城镇规划:外部引导以及控制
        3.3.7 政策制度:城镇发展宏观调控
        3.3.8 居民需求:城镇增长外部拉力
        3.3.9 技术进步:空间拓展有力牵引
    3.4 演化机制
        3.4.1 选址
        3.4.2 集聚
        3.4.3 扩散
        3.4.4 跨越
    3.5 本章小结
4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策略
    4.1 发展规划原则
        4.1.1 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1.2 协调人与人工环境的关系
        4.1.3 协调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
    4.2 空间发展策略
        4.2.1 与外部形态协调
        4.2.2 与城镇功能互适
    4.3 产业发展策略
        4.3.1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4.3.2 转型升级传统工业产业
        4.3.3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4.4 镇村体系策略
    4.5 形态营造策略
        4.5.1 城镇公共空间
        4.5.2 城镇街道空间
        4.5.3 城镇特色景观
    4.6 生态发展策略
    4.7 实施保障策略
        4.7.1 城乡空间控制技术
        4.7.2 支撑保障体系构建
    4.8 本章小结
5 典型小城镇的实证研究
    5.1 带状延伸式——硖口驿镇
        5.1.1 基本概况
        5.1.2 产业发展导向
        5.1.3 镇村体系构建
        5.1.4 镇区空间规划
    5.2 片状发展式——郭镇
        5.2.1 基本概况
        5.2.2 产业发展导向
        5.2.3 镇村体系构建
        5.2.4 镇区空间规划
    5.3 跳跃式发展——观音寺镇
        5.3.1 基本概况
        5.3.2 产业发展导向
        5.3.3 镇村体系构建
        5.3.4 镇区空间规划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5)新疆天山南麓绿洲城市河道景观营造策略研究与实践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新疆天山南麓绿洲城市河道景观营造的研究背景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关于市内段河道景观营造策略的概述
        1.3.1 国外关于市内段河道景观营造策略的理论研究
        1.3.2 国内关于河道市内段景观营造策略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基本框架
        1.4.3 主要创新点
2 新疆天山南麓绿洲城市河道景观营造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绿洲聚落
        2.1.2 河道及沿岸景观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居环境科学
        2.2.2 景观设计三元论
        2.2.3 景观生态学
    2.3 生态基质安全
        2.3.1 生态基础
        2.3.2 河道景观生态营造的空间结构模式
    2.4 景观生态基质安全营造基本步骤(方法论)
    2.5 讨论与小结
3 喀什吐曼河市内段生态型营造策略分析
    3.1 吐曼河市内段布局现状
        3.1.1 吐曼河沿岸人文景观布局
        3.1.2 生态基质恢复与营造的影响
        3.1.3 吐曼河生态基质环境现状分析
    3.2 吐曼河河道生态性营造策略表述
        3.2.1 景观表述
        3.2.2 河道景观过程分析
        3.2.3 沿岸空间景观营造策略评价
    3.3 区域地段视角下吐曼河景观营造与改变策略表述
        3.3.1 目标
        3.3.2 吐曼河水廊廊道的控制范围
    3.4 区域地段视角下吐曼河景观营造与改变策略
        3.4.1 吐曼河沿岸遗产遗迹保护措施与策略
        3.4.2 吐曼河市内段及沿岸湿地湖泊景观保护与营造策略
        3.4.3 吐曼河市内段沿岸景观区域的设施与景观解说系统
        3.4.4 游憩步道与周边交通系统的调整策略
        3.4.5 分段景观营造策略与导则
    3.5 讨论与小结
4 阿克苏多浪河市内段河道景观营造策略分析
    4.1 多浪河市内段河道及沿岸现状表述
        4.1.1 多浪河市内段景观现状特征
    4.2 阿克苏多浪河市内段的景观过程
        4.2.1 河道水文地貌过程
        4.2.2 河道及沿岸景观空间的变迁
    4.3 阿克苏多浪河市内段河道及沿岸现状评价
        4.3.1 城市扩张对河道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
        4.3.2 河道沿岸空间和沿岸植被景观系统现存问题
    4.4 景观改变
        4.4.1 河道形态改造
        4.4.2 建立沿河游憩网络
    4.5 讨论与小结
5 阿拉尔市以水为脉的绿洲水景观的设计实践
    5.1 场域表述
        5.1.1 背景现状
    5.2 场域景观过程分析
        5.2.1 塔里木河市内段河道的自然非生物过程
        5.2.2 塔里木河市内段河道的生物与人文过程
    5.3 塔里木河阿拉尔市内段河道及沿岸的场域评价
        5.3.1 市内段河道自然与生物过程
        5.3.2 关于景观空间形态营造
        5.3.3 发展趋势
    5.4 沿岸景观营造与改变策略—多解方案
        5.4.1 策略1—串珠式结构
        5.4.2 策略2—多层带状结构
        5.4.3 策略3—水乡式结构
    5.5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6)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对象简述
        1.2.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基础理论研究
        2.1.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2.1.2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2.2.1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法规演变
        2.2.2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同作用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2.3.1 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
        2.3.2 旅游发展空间策略研究
        2.3.3 鼓浪屿相关研究
    2.4 相关案例研究
        2.4.1 案例选取
        2.4.2 案例分析
        2.4.3 案例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鼓浪屿文化遗产价值
        3.1.1 文化遗产核心要素
        3.1.2 文化遗产价值内涵
    3.2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历程
        3.2.1 初始萌芽阶段(19 世纪50 年代——19 世纪80 年代)
        3.2.2 探索形成阶段(1988 年——2000 年)
        3.2.3 高速发展阶段(2001 年——2012 年)
        3.2.4 文化转型阶段(2013 年至今)
    3.3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3.3.1 旅游服务设施现状
        3.3.2 旅游空间分布特征
        3.3.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
    3.4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问题分析
        3.4.1 旅游文化体验欠缺
        3.4.2 旅游空间感受不佳
        3.4.3 旅游设施支撑不足
        3.4.4 旅游商业氛围过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4.1 文化遗产因素
        4.1.1 文化价值内涵阐释
        4.1.2 历史建筑展示利用
        4.1.3 文旅缺乏融合发展
        4.1.4 人文社区传承危机
        4.1.5 旅游行为破坏风貌
    4.2 旅游容量因素
        4.2.1 登岛游客数量现状
        4.2.2 游客时空分布分析
        4.2.3 空间容量供给分析
    4.3 服务设施因素
        4.3.1 服务设施体系分析
        4.3.2 旅游交通组织分析
        4.3.3 旅游商业发展分析
    4.4 自然环境因素
        4.4.1 环境制约下的空间建设分析
        4.4.2 环境制约下的空间布局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
    5.1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目标
    5.2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原则
        5.2.1 遗产保护性开发原则
        5.2.2 景区精品化转型原则
        5.2.3 环境整体性协调原则
        5.2.4 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
    5.3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提升思路
        5.3.1 文化层面——彰显特色人文内涵
        5.3.2 体验层面——强化旅游体验品质
        5.3.3 环境层面——保护整体环境基底
    5.4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
        5.4.1 提升空间文化内涵
        5.4.2 优化旅游空间建设
        5.4.3 调控旅游空间容量
        5.4.4 完善服务设施布局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黄土高原沟壑区县级城镇开发边界研究 ——以庆阳市合水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城镇开发边界相关理论发展及研究综述
        2.1.1 城镇开发边界的定义与内涵
        2.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规划实践
        2.1.3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的城镇开发边界
        2.1.4 “双评价”技术手段与城镇开发边界的关系
    2.2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方法研究
        2.2.1 问题导向下的城镇开发边界研究
        2.2.2 刚性开发边界与弹性开发边界的概念区分
        2.2.3 刚性开发边界与弹性开发边界的结合意义
        2.2.4 研究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研判
    2.3 分区评价技术手段—生态敏感性相关理论研究
        2.3.1 生态敏感性与城镇开发边界关系研究
        2.3.2 生态敏感性的内涵
        2.3.3 生态环境要素与生态保护要素
        2.3.4 生态敏感性研究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2.4 空间扩展建模推演—SLEUTH模型原理
        2.4.1 SLEUTH模型与城镇开发边界关系研究
        2.4.2 元胞自动机的概念和特征
        2.4.3 SLEUTH模型原理
        2.4.4 SLEUTH模型执行过程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环境情况与土地使用状况
        3.1.2 生态环境情况与社会经济状况
    3.2 基础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3.2.1 生态敏感性分析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3.2.2 SLEUTH模型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第4章 生态敏感性分析与永久性/刚性城镇开发边界研究
    4.1 研究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4.1.1 评价方法与评价要素
        4.1.2 单因子筛选逐项评价
        4.1.3 多因子综合叠加评价
    4.2 研究区永久性/刚性城镇开发边界研究
        4.2.1 研究思路
        4.2.2 划定过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镇空间扩展模拟与阶段性/弹性城镇开发边界研究
    5.1 研究区空间扩展时空动态模拟/预测
        5.1.1 输入数据集建立
        5.1.2 模型校准处理
        5.1.3 1998-2018 年城镇扩展模拟测试结果分析
        5.1.4 未来20 年(到2035 年)城镇空间扩展多情景预测
    5.2 模拟预测结果与阶段性/弹性城镇开发边界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研究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分析
        6.1.2 元胞自动机SLEUTH模型分析
        6.1.3 研究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性建议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三江源地区通天河流域传统藏族聚落空间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0 研究缘起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及自然因素的影响
        1.1.2 国家政策对乡村的关注
        1.1.3 通天河流域藏族聚落传承与创新的诉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基本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6 论文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三江源地区通天河流域传统藏族聚落认知
    2.1 自然环境
        2.1.1 地理区位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自然资源与灾害
    2.2 人文环境
        2.2.1 宗教信仰
        2.2.2 日常生活
    2.3 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对聚落生产生活的影响
        2.3.1 农牧混合的生产生活方式
        2.3.2 与天然牧场相适应的游牧聚落
        2.3.3 与小块农田相适应的定居聚落
    2.4 传统聚落保护的价值与困境
        2.4.1 传统聚落保护的价值
        2.4.2 传统聚落空间优化的的困境
    2.5 本章小结
3 自然生态制约时期传统聚落空间演进
    3.1 自然生态制约时期传统聚落空间演进的影响因素
        3.1.1 社会政治结构
        3.1.2 社会文化结构
        3.1.3 自然环境结构
    3.2 自然生态制约时期的传统聚落的空间演进的过程
        3.2.1 采集狩猎阶段
        3.2.2 原始农业阶段
        3.2.3 传统农业阶段
    3.3 自然生态制约时期传统聚落空间特征案例解析
        3.3.1 传统聚落空间解析一:卓木其社
        3.3.2 传统聚落空间解析二:吾云达村
        3.3.3 传统聚落空间解析三:塘龙社
        3.3.4 传统聚落空间解析四:扎哈村
    3.4 自然生态制约时期传统聚落空间演进机制
        3.4.1 生态环境适应性
        3.4.2 生产生活适应性
        3.4.3 宗教文化适应性
        3.4.4 生产生活适应性、宗教文化适应性与生态环境的关联
    3.5 本章小结
4 生态安全建构时期传统聚落的空间现状
    4.1 三江源地区的的生态地位与变迁
        4.1.1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地位的重要性
        4.1.2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
    4.2 聚落扩张影响下的传统碉房聚落空间现状
        4.2.1 聚落扩张的影响下的聚落空间演进的影响因素
        4.2.2 空间扩张聚落演进现状案例:吾云达村
    4.3 生态移民安置工程影响下的传统游牧聚落空间现状
        4.3.1 生态移民安置工程影响下的聚落空间演进的影响因素
        4.3.2 生态移民聚落空间演进现状案例一:扎哈村
        4.3.3 生态移民聚落空间演进现状案例二:治多县
    4.4 “4.14”玉树震后重建下的传统定居聚落空间现状
        4.4.1 玉树地震影响下的聚落空间演进的影响因素
        4.4.2 玉树震后重建下的聚落空间演进特征
        4.4.3 玉树震后聚落空间演进现状一:卓木其社
        4.4.4 玉树震后聚落空间演进现状二:塘龙社
        4.4.5 玉树震后聚落空间演进现状三:英达社
    4.5 传统聚落的空间现状分类
        4.5.1 “特色保护类”聚落
        4.5.2 “空废类”聚落
        4.5.3 “搬迁撤并类”聚落
    4.6 传统聚落空间的演进机制
        4.6.1 传统聚落空间演进机制
        4.6.2 传统聚落空间面临的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适应与共生”原则下的传统聚落空间优化
    5.1 传统聚落空间演进的“适应与共生”原则
        5.1.1 传统聚落空间“适应与共生”的特殊性
        5.1.2 传统聚落空间与生态环境“适应与共生”
        5.1.3 传统聚落空间与宗教文化“适应与共生”
        5.1.4 传统聚落空间与社会环境“适应与共生”
    5.2 基于“适应与共生”原则的传统聚落空间优化探究
        5.2.1 “特色保护类”聚落空间优化——以卓木其社为例
        5.2.2 “空废类”聚落空间优化——以英达社为例
        5.2.3 “搬迁撤并类”聚落空间优化——以扎哈村为例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通天河流域藏族聚落空间演进机制及各时期空间特征
        6.1.2 通天河流域传统聚落空间优化探究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1:通天河流域传统聚落调研现状汇总表
附录2:通天河流域传统聚落调研访谈汇总表

(9)陕南盆地型小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进程推动城市发展
        1.1.2 区域协调发展与生态文明一同建设
        1.1.3 陕南地区盆地型小城市建设面临的迫切性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重要概念释义
        1.3.1 陕南地区
        1.3.2 盆地型小城市
        1.3.3 城市空间形态
        1.3.4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研究综述
        2.1.1 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2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研究综述
        2.1.3 陕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现状述评
    2.2 基础理论研究
        2.2.1 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理论
        2.2.2 地租理论
        2.2.3 自组织理论
    2.3 小结
第三章 陕南盆地型典型小城市选取及发展历程
    3.1 陕南地区概况
        3.1.1 自然环境
        3.1.2 社会环境
    3.2 陕南地区盆地型典型小城市选取
        3.2.1 陕南地区小城市分类研究
        3.2.2 典型小城市选取原则
    3.3 陕南盆地型典型小城市历史发展概况
        3.3.1 萌芽生长时期的小城市(1949 年以前)
        3.3.2 起步成长时期的小城市(1949-2007 年)
        3.3.3 快速发展时期的小城市(2007 年至今)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快速发展时期陕南盆地型小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分析
    4.1 快速发展时期陕南盆地型典型小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分析
        4.1.1 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向位特征分析
        4.1.2 城市外部空间形态紧凑度水平分析
    4.2 快速发展时期陕南盆地型典型小城市内部空间形态演变
        4.2.1 城市用地圈层分布特征
        4.2.2 城市主要功能用地
        4.2.3 城市内部居住空间的转移
        4.2.4 城市内部工业用地的变迁
        4.2.5 城市“商业+公服”设施用地的演变
        4.2.6 城市道路交通的演变
    4.3 快速发展时期典型小城市空间形态特征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陕南盆地型小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分析
    5.1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
        5.1.1 影响因素
        5.1.2 作用机制
    5.2 陕南地区盆地型小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分析
        5.2.1 陕南地区盆地型小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影响因素
        5.2.2 陕南地区盆地型小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作用机制
    5.3 对陕南地区盆地型小城市发展的启示
        5.3.1 面临的问题
        5.3.2 优化对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研究成果
致谢

(10)生态环境制约下的城市竞争力研究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中心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及展望
第二章 关于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的文献述评
    2.1 关于生态环境的文献述评
        2.1.1 关于生态环境内涵的文献述评
        2.1.2 关于生态环境评价的文献述评
    2.2 关于城市竞争力的文献述评
        2.2.1 关于城市竞争力内涵的文献述评
        2.2.2 关于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文献述评
    2.3 关于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文献述评
第三章 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及分析
    3.1 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基础
        3.1.1 环境承载力理论
        3.1.2 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3.1.3 竞争力优势理论
    3.2 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间的关系分析
        3.2.1 生态环境对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影响
        3.2.2 生态环境对人才及科技水竞争力的影响
        3.2.3 生态环境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3.3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和相关约束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
    4.1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区域生态环境状况
        4.1.1 自身生态环境问题
        4.1.2 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4.2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第五章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的确定
    5.1 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5.1.2 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5.1.3 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具体解释
    5.2 评价方法的确定
    5.3 评价城市的选取
第六章 生态环境制约下的城市竞争力实证分析-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中心城市为例
    6.1 数据来源及处理
    6.2 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水平分析
        6.2.1 9个中心城市生态环境水平分析
        6.2.2 9个中心城市的城市竞争力水平分析
    6.3 生态环境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关系分析
        6.3.2 生态环境对城市竞争力水平的制约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资源、环境制约下的西部城市规划与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潮州古城景观风貌特征研究[D]. 林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基于山水格局特征的兰州主城区绿色空间构建研究[D]. 张璐韡.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4]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白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新疆天山南麓绿洲城市河道景观营造策略研究与实践探讨[D]. 陈红.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6]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研究[D]. 付有. 华侨大学, 2019(04)
  • [7]黄土高原沟壑区县级城镇开发边界研究 ——以庆阳市合水县为例[D]. 李戈. 天津大学, 2019(01)
  • [8]三江源地区通天河流域传统藏族聚落空间演进研究[D]. 罗宝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9]陕南盆地型小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研究[D]. 董璐. 长安大学, 2019(01)
  • [10]生态环境制约下的城市竞争力研究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中心城市为例[D]. 庞笑. 西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资源环境约束下西部城市规划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