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与反并购

并购与反并购

一、企业并购与反并购(论文文献综述)

汪姗[1](2020)在《上市公司的反并购策略分析 ——基于万科与康达尔的双案例研究》文中指出股权分置改革使得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实现了全面流通,再加上解禁了上市公司收购办法,这使得证券市场上涌入了各种资本力量,并购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中国资本市场又进入了新的一轮并购浪潮。总体上,我国市场上的并购行为主要是以实现资源整合目的的。但是,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还存在一些以借壳上市,进行资本运作或者抢夺优质资源为目的的并购行为。基于这两种目的的并购行为,并购方往往不与目标公司进行沟通,直接在二级市场上举牌,即采取敌意并购的方式进行控制权争夺。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敌意并购现象越来越常见,上市公司的反并购意识也在逐步加强,还需要大量的学术研究作为指导。我国上市公司面对敌意并购,不再是被动地等待被并购,而是开始积极地采取各种反并购策略来抵御并购方。针对上市公司反并购策略的选择,本文选取了万科和康达尔这两个在资本市场上影响比较大的案例进行分析。这两个典型的控制权争夺事件都发生在深圳,且几乎发生在相同时期,所面临的证券市场环境及相关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大致相同。但是,这两个案例中,一个是股权分散却反并购成功的案例,一个是股权相对集中却反并购失败的案例。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主要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于两个案例进行分析,在对案例进行基本介绍的基础上,对这两个反并购案例的反并购策略及其效果进行对比,来找出万科反并购成功及康达尔反并购失败的原因。本文先就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阐述,然后在理论层面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上市公司敌意并购与反并购相关问题的研究,在借鉴的基础上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反并购相关的概念及常用的反并购策略进行介绍,还基于反并购方视角,对反并购相关的理论进行了分析。接下来,从并购双方简介、并购与反并购动因、并购方的资金来源以及并购与反并购过程这几个方面对两个案例进行了具体介绍。再接下来,在对两个案例有了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从反收购这个视角出发,分析了两个反并购公司各自采取的反并购策略,并将两个案例公司所采取的反并购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接着,再对案例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万科和康达尔在反并购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针对上市公司反并购策略得出了几点结论,并对反并购问题的未来研究前景提出了展望。

韩茜茜[2](2020)在《上市公司的反收购策略及其经济后果研究 ——以伊利反收购事件为例》文中指出在传统的中国情境下,由于制度环境的约束使得控制权转移的交易成本较高,长期抑制了国内控制权市场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以及《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修订等外部环境的变迁,降低了控制权转移的交易成本,进一步激活了我国公司控制权市场,导致上市公司面临的控制权威胁也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中公司控制权之争层出不穷,如“鄂武商”控制权之争,雷士“兵变”,“宝能入主万科”等。为应对与日俱增的收购威胁,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试图通过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来保护公司控制权。然而,限于经济法律和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程度的约束,国内有关反收购的研究尚不成熟,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缺乏应对敌意并购的事前保护控制权的机制设计以及反收购策略的适用空间较小等方面。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反收购防御策略对于面临外部控制权威胁及外部融资所导致股权不断被稀释的公司创始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共分为五章:引言、文献回顾、案例概况、案例分析、结论与启示。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反收购的文献进行梳理,确定文章研究的方向与必要性。其次基于反收购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对伊利公司采取反收购策略的原因、过程、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伊利反收购阳光保险案例的了解,分析伊利反收购的动因,采取的反收购策略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反收购策略是否有效。同时分别从市场反应,公司绩效和股权结构三方面对伊利采取反收购策略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本文在案例分析中加入了制度环境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更为全面地分析了公司在选择反收购策略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本文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发现:首先,经营绩效良好且股权分散的企业容易被敌意并购,但企业灵敏的危机意识会增加反并购的应对时间;其次,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和并购方的资金来源会影响反收购策略的选择;最后,多层次策略也为反并购成功提供了保障。越来越多的敌意并购事件的发生也对我国政府和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在公司治理的过程中应提高自己的反收购意识,完善公司的股权结构,在面对敌意收购时应根据公司特点采取合适的反收购策略。政府也应该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完善市场环境,制定新政策来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王杰[3](2020)在《目标企业反恶意并购策略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万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焕发活力,恶意并购与反并购事件开始频繁发生。特别是2015年,保险资金涌入资本市场,进行大规模股权投资,投资标的多为经营良好、股价被低估的蓝筹股。保险资金的频繁举牌使资本市场陷入一定的混乱,目标公司也纷纷寻求反并购策略,抵御保险资金的恶意并购。但由于我国反并购理论和企业经验不足,目标公司或未实施反并购,或在反并购策略选择和实施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对反并购案例的深入解读,指导目标公司反并购。本文研究主要聚焦万科在与宝能的股权之争中反并购策略选择,实施效果以及策略完成后对企业的市场反应、财务绩效、治理结构的影响,从而对比评价反并购策略优劣,为今后面临恶意并购的企业提供经验借鉴。首先,梳理反并购相关理论,介绍一些主流反并购策略。其次,介绍我国恶意并购与反并购事件的发展概况,分析我国企业反并购动因和反并购策略选择的主要特征。然后,在了解恶意并购方宝能系和目标公司万科的基础上回顾整个股权之争的过程,根据实施效果不同将万科实施的反并购策略分类,行之有效的策略如停牌延缓、寻求舆论、法律诉讼和引入白衣骑士,以及效果不佳的策略如事业合伙人制度、股票回购和定向增发,并分析这些策略的优劣得失,并尝试探究其他反并购策略可行性。最后,评价万科实施反并购策略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从股价波动、超额收益率、财务指标、治理情况等维度进行分析。本文经过对万科反并购策略的研究,发现实施反并购策略成功抵御恶意并购后,企业股价、财务指标、公司治理等方面都会有所改善。希望本文研究可以为今后目标公司面对恶意并购时的应对策略提供经验借鉴,促使目标公司积极筹划选择反并购策略,及时对恶意并购方的行动做出阻击。

曹阳[4](2020)在《关于山水控制权之争的企业并购法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国内近年来较典型的企业并购案例,山水控制权之争可以张氏父子被逐出局为界,共分为两个阶段,历时多年、高潮迭起,至今未完全结束。该案例在国内反并购案例中具有典范意义,通过对其中企业并购与反并购策略等相关问题的解析,给国内未来企业并购与反并购留下了不少有益的启示。这些反思可从公司章程反并购条款、焦土战术、野蛮人与白衣骑士等视角加以深入探讨,进而可总结为两方面:一是对企业并购与反并购不应抱持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应采用法治手段、而非依恃群体性力量的丛林规则来指引企业并购与反并购的有序进行。二是在企业并购与反并购中,股东与董事等高管往往是靠不住的;太过频繁地运用焦土战术将使目标公司蒙受巨大损失。

徐丽娅[5](2020)在《爱康国宾反并购策略实施效果及演化博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全球经济的复苏带来了第六次并购浪潮,伴随着公司并购的兴起,为牟取暴利和争夺企业控制权的恶意并购也应运而生。相对于国外成熟的反并购市场,我国反并购市场仍处于摸索阶段,在宏观环境和微观主体方面都有很多待提升的空间。宏观环境方面主要表现为:第一,法律框架模糊,反并购合法性缺失;第二,我国政策上对于并购更为支持,而对反并购加以限制。微观主体方面主要表现为:第一,大多数企业反并购意识淡薄,不了解反并购策略;第二,我国上市公司多数股权结构分散,容易遭到恶意并购。鉴于我国的宏微观环境,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反恶意并购总是以失败告终,因此,研究反并购策略的运用,有利于帮助我国企业在面临恶意并购时,更加理性地选择和运用反并购策略。本文选取爱康国宾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爱康国宾反并购美年健康的具体策略影响,并对策略选择进行了博弈模拟。首先,介绍目前国内外普遍采取的反并购策略,并对我国并购市场、反并购市场的宏微观环境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反并购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整,导致我国企业可以合法使用的反并购策略存在限制,直接造成多数企业无法理性应对反并购。其次,分别介绍了爱康国宾反并购美年健康的历程以及两者的动因,进一步分析了爱康国宾主要反并购策略的短期市场反应和长期财务绩效。最后,根据对短期市场反应和长期绩效的分析结果,引入演化博弈模型,分别模拟了“毒丸计划”和“白衣骑士计划”下双方博弈(爱康国宾与美年健康)的最佳稳定策略,并对最佳稳定策略与实际策略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结论:(1)爱康国宾成功反并购,但私有化受阻,且伤及自身发展;(2)爱康国宾“毒丸计划”策略存在缺陷;(3)爱康国宾“白衣骑士”计划能够促使双方采取最佳稳定策略。启示:(1)企业应当建立事前防御体系;(2)企业应当理性应对恶意并购,合理运用反并购策略;(3)我国急需建立健全反并购法律法规制度;(4)我国监管机构应当完善监管调控体系。本文的主要贡献:立足于反并购市场的实际情况,引入演化博弈分析反并购案例,具体分析和评价了反并购策略的实施效果和博弈结果,提出了对反并购市场行为的验证观点,为其他上市公司在反并购策略的选择与创新上提供借鉴。

高文彧[6](2019)在《基于万科的上市公司反并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也将步入尾声。上市公司为了实现产业化发展,巩固与提高竞争优势,大量展开并购活动。资本市场上的并购活动既给市场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孕育了风险,大量股票价值被低估的上市公司成为被并购的目标。虽然善意并购会给企业带来经营和财务上的资源整合,但仍有大量目标公司出于双方经营理念难以调和采取一系列反并购措施。对于反并购措施的研究,发达国家的学者早已有较为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并充分运用在反并购实践当中。但鉴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因素,上市公司在反并购时并不能照搬西方理论和做法,而是发展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并购措施。基于对我国上市公司万科与“宝能系”在股权争夺中的反并购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反并购政治经济环境进行对比,归纳了我国目标企业在反并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境,并分别对目标公司和监管部门提出建议。本文从目标企业的角度出发,结合文献综述,首先对反并购的价值理论和主流的反并购的策略进行介绍,并将主流的反并购模式分为两大类。其次,分析了国内企业当前的反并购环境,并介绍了万科并购案例的目标公司和并购方的基本情况,利用时间线还原了万科反并购的完整过程。再次,归纳出万科成为并购目标的四大原因: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被市场低估的企业价值、公司章程中的缺陷以及低融资成本对于并购者的吸引力。又次,描述了万科在反并购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反并购策略,一一梳理各项反并购策略效果,并结合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环境,从万科的角度提出新的反并购建议。最后,从目标公司和监管部门的视角分别对反并购这一现象提出完善建议。案例研究基于反并购的角度还原事件始末,结合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尽可能地概括了一起典型的反并购案例,并进行对应的分析。万科反并购的案例研究有利于推进国内企业并购和反并购理论体系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目标公司选择反并购策略具有借鉴作用;也有助于反并购的法律法规的完善。

徐勇[7](2019)在《上市公司反并购动因与策略分析 ——以康达尔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06年开始,我国大力推行股权分置改革,政策法规也在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逐渐活跃为企业之间的兼并收购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公司之间的并购行为虽然提高了整个市场经济的效率,但也同时成为了某些公司敌意收购的借口,在面临敌意收购时,目标公司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便会采取相应的反并购措施。万科股权之争的发生充分反映出敌意并购行为在资本市场上越发活跃,同时也为很多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敌意并购的发生不仅会扰乱上市公司正常的经营秩序,同时也会对公司股东或管理层的控制权稳定产生潜在威胁,因此,公司在面临敌意收购时,认真分析并购方的意图和及时采取适当的反并购策略来维持公司控制权的稳定是上市公司在进行反并购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先是介绍了京基集团的并购过程与康达尔集团的反并购过程,并利用财务指标法分析了康达尔集团近几年的财务状况,然后基于相关理论,结合康达尔的公司价值、股权结构、壳资源等众多因素,来研究康达尔反并购的动因,并分析了康达尔采取的反并购策略所发挥的效用。研究发现,康达尔反并购的动因包括价值被低估、维持管理层对企业的控制、京基的举牌资金存在风险和维护壳资源等四个方面;在反并购策略的采取上,康达尔的诉讼手段没有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反被京基集团占据了法律的优势,“焦土战术”没有涉及京基意图的核心,“白衣护卫”计划既可能与京基的投票权相关,也可能与原有股东利益相冲突;而康达尔事前的反并购意识薄弱和常年混乱的治理结构也最终导致其反并购失败。最后结合本案例,从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及监管层等三个方面对企业之间的并购与反并购行为提出可行性建议,对我国其他上市公司在面临同等情况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项晓苹[8](2019)在《沃尔核材与长园集团并购反并购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1993年的“宝延风波”开始,随着2002年并购与反并购政策的解禁,以及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并购与反并购事件不断涌现。尽管西方国家在经过多次并购大浪潮后有着丰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但由于政治、经济及法律制度的不同,并不能直接应用于我国。而目前我国详细分析并购与反并购案例的研究仍较少。本文以沃尔核材和长园集团之间的股权争夺战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希望能为我国企业的并购与反并购提供经验借鉴。本文主要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研究分析并购方与反并购方的动因、双方的策略选择以及股权之争对双方的影响。并购方沃尔核材为了获取行业龙头长园集团的优质资源,实现协同效应,在长园集团原两大股东减持离场之际,对其发起敌意并购。综合实力远不及长园集团的沃尔核材主要采用了信托计划、资管计划、股权质押回购以及缔结一致行动人等并购策略,旨在实现“以小吞大”的并购计划。为了避免控制权变动并防范相关的经营风险,长园集团管理迅速反击,采用定增计划、引入“白衣骑士”以及修改公司章程等反并购策略,坚决抵制沃尔核材的敌意并购。最后,双方以和解的方式解决了此次控制权的纷争,沃尔核材以股权上的让步获取了在热缩行业的发展优势。尽管出售子公司长园电子对长园集团整体业务布局影响并不太大,但在反并购过程中多次并购活动给长园集团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此外,通过事件研究法发现市场对于沃尔核材敌意并购是采取反对的态度,而对于长园集团管理层的反并购行为具有积极的反应。对于此次控制权争夺案例,本文认为在并购方时机选择与资金组织方式、反并购策略选择以及股权纷争解决方式等方面有不少的经验可供借鉴。此外,并购方应当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制定切实可行的并购计划;反并购方应建立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全方位的反并购机制;市场监管方应加强监管,为调解相关纠纷提供必要的支持。

谭巍[9](2019)在《长园集团反并购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股权分置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市场中关于企业控制权之争的事件频发,企业间并购活动逐渐活跃,反并购与并购相伴而生,国内外学者也越来越关注反并购相关话题。为了解企业反并购的动因以及所采用的策略,本文以长园集团的股权之争为研究对象,对该公司的反并购动机与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了适用于我国一般性企业的反并购策略以及完善我国企业反并购制度的建议,有利于规范资本市场企业的并购行为,本文的研究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的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股权结构、反并购动机与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不足;阐述了反并购的历史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并理清了本文的研究脉络。其次,介绍了反并购与股权结构相关概念,以及企业反并购动机和反并购策略理论,并阐述了所研究内容与企业反并购理论的结合点。再次,本文以长园集团的反并购事件为经典案例,在长园集团反并购案例分析过程中,以长园集团的反并购动因、反并购策略、经济效果为脉络,通过对其反并购前后五年财务指标的变化、股价变动、股权结构与股东财富变化的比较,深度剖析了长园集团在反并购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最后,本文发现了长园集团的反并购策略所存在的缺陷,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反并购策略优化对策。通过研究,本文的结论是:(一)长园集团在整个反并购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存在反并购风险意识薄弱,反并购条款缺失,“白衣骑士”中途退场以及股权分散这四大问题。(二)结合长园集团的具体情况与我国的基本国情,本文为长园集团的反并购策略提出五点优化对策,其中包括提高反并购意识,完善公司章程,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降低自身吸引力以及引入双重股权结构。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分析长园集团所采取的反并购策略时,分别就公司面临收购前两年、当年及后两年共五年相关指标进行对比,通过股价变动、股权结构和股东财富变化以及经营状况的对比,分析长园集团在此次反并购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据此提出优化对策,相较于以往的研究更有针对性,研究点也更为精细;与此同时,提出了引入双重股权结构这一较为新颖的建议,可能是一个创新点,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反并购策略研究的相关文献。

黄黎琪[10](2019)在《宝能收购万科中反并购策略的选择及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股权分置的革新,企业并购重组的迅速发展,在资本市场活跃着各种各样的并购方法和策略,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善意并购,另一个是恶意并购和收购。善意并购顾名思义就是在为了双方企业的共同发展,双方股东有目的的善意的并购;如果未经目标公司管理层同意进行恶意合并和收购,或者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根本没有得到通知,收购方直接在二级市场上直接收购目标公司的股份。最终成为目标公司的最大股东并获得目标公司控制权的行为。在2015年下半年与万科并购的案例是恶意并购的典型案例。在并购双方中的博弈过程中,反并购策略的选择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并购的效果。本文以2015年末至今我国备受属目的宝能与万科的博弈为案例研究对象,首先是分析并购的动因,即企业进行并购的驱动力,主要是分析了万科治理结构的缺陷,万科的价值被低估,在分析万科价值被低估时,计算了万科在被并购之前的EVA价值,其中的数据来源于万科2008年-2014年财务报表。通过万科EVA价值估算万科2014年的股票价值,然后对比2014年末万科A股的收盘价,得出万科股价被低估这一结论。其次分析宝能和万科在博弈过程采取的策略以及在策略实施后市场的反应,在分析市场反应时主要通过股价的波动来进行判断,通过股价的影响来判断万科的反并购策略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反并购策略的优劣,能够在未来其他企业在面对恶意并购的过程中,根据对方企业的恶意并购措施能够采取相应的面对策略。然后分析万科采取的反并购策略的借鉴意义和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提出看法。最后希望通过对宝能收购万科的案例的分析,能够对反并购双方发起启示:一是在恶意并购发生之前采用预防性的措施,比如:在公司章程上面设立条款,是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处理好与大股东之间的关系等等。二是在恶意并购发生后能够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措施,其中最常采用的就是“白衣骑士”计划。在我国当前环境下,在面对恶意收购时,公司既要系统地选择和实施适合自己的反并购策略,也要借鉴国外反并购战略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找到合适自身发展需求的反并购策略。

二、企业并购与反并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并购与反并购(论文提纲范文)

(1)上市公司的反并购策略分析 ——基于万科与康达尔的双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3.1 可能的创新点
        1.3.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控制权的研究
        2.1.2 关于敌意并购的研究
        2.1.3 关于企业反并购的研究
        2.1.4 文献述评
    2.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2.1 相关概念
        2.2.2 常见的反并购策略
        2.2.3 相关理论
3 案例介绍
    3.1 万科反并购案例介绍
        3.1.1 万科与宝能系简介
        3.1.2 控制权争夺动因
        3.1.3 宝能并购资金来源
        3.1.4 并购与反并购过程介绍
    3.2 康达尔反并购案例介绍
        3.2.1 康达尔与京基集团简介
        3.2.2 控制权争夺动因
        3.2.3 京基并购康达尔的资金来源
        3.2.4 并购与反并购过程
4 案例分析
    4.1 案例公司反并购策略分析
        4.1.1 万科反并购策略分析
        4.1.2 康达尔反并购策略分析
    4.2 案例公司反并购措施效果对比
        4.2.1 事先预防性反并购措施效果对比
        4.2.2 事中反击性反并购措施效果对比
    4.3 案例分析结论
        4.3.1 实力强劲的外援是万科反并购的制胜法宝
        4.3.2 康达尔的焦土战术对其反并购有害无益
5 反并购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与建议
    5.1 反并购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5.1.1 事先预防性反并购策略准备不足
        5.1.2 反击性策略存在问题
        5.1.3 监管制度缺失
    5.2 公司反并购建议
        5.2.1 关于事先预防性反并购的建议
        5.2.2 关于反击性反并购的建议
        5.2.3 对于监管机构的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上市公司的反收购策略及其经济后果研究 ——以伊利反收购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文献回顾
    2.1 控制权争夺
    2.2 反收购合理性
    2.3 反收购策略
        2.3.1 类型及效果
        2.3.2 动因及影响因素
    2.4 文献述评
3 案例概况
    3.1 案例主体特征
        3.1.1 被并购方
        3.1.2 并购方
    3.2 并购方并购过程
    3.3 被并购方的应对过程
4 案例分析
    4.1 构建的理论依据
        4.1.1 反收购动因理论
        4.1.2 新制度主义理论
        4.1.3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4.2 伊利反收购的动因
        4.2.1 防止控制权旁落
        4.2.2 阳光保险入主会带来经营风险
        4.2.3 避免损害公司品牌价值
    4.3 影响伊利反收购策略的因素
        4.3.1 制度环境
        4.3.2 并购方资金来源
    4.4 伊利采取的反收购策略及其效果
        4.4.1 预防型反收购策略
        4.4.2 主动型反收购策略
    4.5 伊利反收购策略的经济后果分析
        4.5.1 市场反应分析
        4.5.2 公司绩效分析
        4.5.3 股权结构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启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目标企业反恶意并购策略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万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创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创新
    1.2 文献综述
        1.2.1 反恶意并购动因研究
        1.2.2 反恶意并购策略研究
        1.2.3 反恶意并购经济后果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反并购相关理论
        2.2.1 反并购价值理论
        2.2.2 反并购的策略研究
第3章 我国反恶意并购现状分析
    3.1 我国反恶意并购事件发展概况
    3.2 我国反恶意并购事件特征
        3.2.1 反并购动因复杂多样
        3.2.2 企业反并购策略需要规范
第4章 万科反恶意并购案例介绍
    4.1 恶意并购方宝能系简介
    4.2 目标公司万科简介
        4.2.1 公司基本情况
        4.2.2 股权结构松散
        4.2.3 企业价值被低估
        4.2.4 公司章程存在缺陷
    4.3 反并购主要过程
第5章 万科反恶意并购措施及效果分析
    5.1 行之有效的反并购策略
        5.1.1 停牌延缓
        5.1.2 寻求舆论支持
        5.1.3 法律诉讼
        5.1.4 寻求白衣骑士
    5.2 收效不佳的反并购策略
        5.2.1 事业合伙人制度
        5.2.2 股票回购
        5.2.3 定向增发
    5.3 万科反并购策略总结
第6章 万科反并购经济后果分析
    6.1 市场反应分析
        6.1.1 股价波动分析
        6.1.2 超额收益率分析
    6.2 财务绩效分析
        6.2.1 融资成本控制低位,负债规模稳步提升
        6.2.2 虽错失企业扩张良机,仍保持盈利稳步提升
    6.3 公司治理影响分析
        6.3.1 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趋向一致
        6.3.2 股权结构更加集中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2.1 公司治理与反并购
        7.2.2 目标公司反并购策略选择
        7.2.3 监管视角下的反并购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关于山水控制权之争的企业并购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山水控制权之争梗概
    (一)第一次山水控制权之争
    (二)第二次山水控制权之争
二、与山水控制权之争相关的企业并购与反并购策略及相关问题分析
    (一)公司章程反并购条款及其他相关反并购策略的失败
    (二)作为焦土战术的债务违约与清盘策略
    (三)天瑞:敌意收购的野蛮人还是白衣骑士
    (四)其他相关各方间的博弈与纵横
三、山水控制权之争留给未来国内企业并购与反并购的启示

(5)爱康国宾反并购策略实施效果及演化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及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框架
    第四节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一、恶意并购
        二、反并购与反并购策略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反并购动因的研究
        二、反并购策略的研究
        三、反并购与演化博弈的研究
    第三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反并购动因理论
        一、短视理论
        二、公司稳定发展理论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二节 反并购策略理论
        一、“白衣骑士”
        二、“毒丸计划”
        三、法律诉讼
    第三节 反并购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
        一、反并购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三、反并购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过程
    第四节 理论分析框架
第四章 我国并购与反并购现状简介
    第一节 我国证券市场并购和反并购的现状
    第二节 我国反并购法律政策方面的限制
        一、法律限制
        二、政策限制
        三、其他限制
    第三节 我国反并购企业的特征
第五章 案例简介
    第一节 公司简介
    第二节 爱康国宾反并购美年健康历程
    第三节 并购动因与反并购动因
        一、美年健康并购动因
        二、爱康国宾反并购动因
第六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爱康国宾反并购策略实施效果——短期市场反应
        一、事件日和窗口期的选择
        二、构建模型计算公式
        三、案例实证结果及市场效应分析
    第二节 爱康国宾反并购策略实施影响——长期财务业绩
        一、偿债能力分析
        二、营运能力分析
        三、盈利能力分析
        四、成长能力分析
    第三节 爱康国宾反并购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
        一、并购方与目标公司之间的博弈
        二、总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启示
    第三节 局限性
参考文献
后记

(6)基于万科的上市公司反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企业并购与反并购的概念
    2.2 反并购模式
        2.2.1 美国模式目标公司反并购
        2.2.2 英国模式目标公司反并购
    2.3 反并购的理论研究
        2.3.1 反并购的价值理论
        2.3.2 反并购的策略研究
第三章 万科并购案例介绍
    3.1 上市公司反并购现状
        3.1.1 反并购的法律环境
        3.1.2 反并购的市场环境
        3.1.3 国内企业反并购现状
    3.2 并购方介绍
        3.2.1 华润集团
        3.2.2 宝能系
        3.2.3 安邦保险
        3.2.4 恒大集团
        3.2.5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3.3 反并购过程
第四章 万科成为并购目标的成因分析
    4.1 股权结构问题
    4.2 企业价值低估
        4.2.1 基础财务指标
        4.2.2 万科的估值
    4.3 公司章程制定的缺陷
        4.3.1 公司坚持一股一权的表决制度
        4.3.2 公司创始人没有董事提名权
        4.3.3 无前置防御策略
    4.4 低融资成本优势
第五章 万科反并购策略
    5.1 万科有效的反并购策略
        5.1.1 停牌策略
        5.1.2 舆论策略
        5.1.3 寻找白衣骑士
        5.1.4 法律策略
        5.1.5 协议转让策略
    5.2 万科失效的反并购策略
        5.2.1 股票回购
        5.2.2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5.2.3 定向增发
    5.3 万科其他反并购策略的建议
        5.3.1 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
        5.3.2 实施有效的市值管理
        5.3.3 完善公司章程
第六章 万科反并购的启示
    6.1 对上市公司的启示
        6.1.1 提高企业反并购意识,做好事前预警
        6.1.2 选择合适的反并购策略
        6.1.3 维护良好的股东关系
    6.2 对于监管部门的启示
        6.2.1 明确恶意并购的边界
        6.2.2 完善反并购法律制度
        6.2.3 完善公司并购信息披露制度
        6.2.4 建立健全多层次市场协同监管体系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7)上市公司反并购动因与策略分析 ——以康达尔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短视理论
        2.1.2 业务判断标准理论
        2.1.3 股东利益假说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回顾
        2.2.2 国内文献回顾
        2.2.3 文献评述
3 案例介绍
    3.1 并购双方背景介绍
        3.1.1 并购方京基集团概况
        3.1.2 反并购方康达尔集团概况
    3.2 并购过程
        3.2.1 京基的并购过程
        3.2.2 康达尔的反并购过程
    3.3 并购结局
4 案例分析
    4.1 康达尔反并购动因分析
        4.1.1 价值被低估
        4.1.2 维持管理层对企业的控制
        4.1.3 京基的举牌资金存在风险
        4.1.4 维护壳资源
    4.2 康达尔反并购策略分析
        4.2.1 诉讼手段
        4.2.2 “焦土战术”剥离优质资产
        4.2.3 引入“白衣护卫”
    4.3 康达尔反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3.1 事前反并购意识薄弱
        4.3.2 公司治理流于形式
    4.4 并购发生的市场反应
        4.4.1 第一次并购
        4.4.2 第二次并购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启示
        5.2.1 目标公司层面
        5.2.2 中小股东层面
        5.2.3 外部监管层面
    5.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8)沃尔核材与长园集团并购反并购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主要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反并购相关理论
    2.2 有关控制权的研究
    2.3 有关并购动因的研究
    2.4 有关反并购策略的研究
    2.5 文献评析
第3章 长园集团反并购沃尔核材的案例介绍
    3.1 并购双方的背景介绍
        3.1.1 并购方沃尔核材简介
        3.1.2 反并购方长园集团简介
        3.1.3 双方财务状况及市场份额对比
    3.2 长园集团与沃尔核材股权争夺过程
        3.2.1 第一阶段:沃尔核材首次举牌
        3.2.2 第二阶段:长园修改章程
        3.2.3 第三阶段:长园多次并购
        3.2.4 第四阶段:双方达成和解
第4章 并购与反并购动因、策略及影响分析
    4.1 并购双方动因分析
        4.1.1 并购方动因
        4.1.2 反并购方动因
    4.2 并购与反并购策略分析
        4.2.1 并购方策略分析
        4.2.2 反并购方策略分析
    4.3 股权之争对双方的影响
        4.3.1 业务布局方面的影响
        4.3.2 企业财务绩效方面的影响
        4.3.3 股权之争市场反应分析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建议
    5.1 研究结论及启示
        5.1.1 并购方时机选择与资金组织方式
        5.1.2 反并购策略选择
        5.1.3 以和解的方式解决股权之争
    5.2 管理建议
        5.2.1 并购方层面
        5.2.2 反并购方层面
        5.2.3 市场监管部门层面
参考文献
附录A 沃尔和长园股权之争时间表
致谢

(9)长园集团反并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股权结构的研究
        1.2.2 关于反并购动因的研究
        1.2.3 关于反并购策略的研究
        1.2.4 现有文献述评
    1.3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框架
        1.3.2 研究方法
2 反并购策略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反并购的概念
        2.1.2 股权分散的概念
    2.2 企业反并购动机
        2.2.1 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2.2.2 维护管理层自身利益
        2.2.3 保护目标公司利益
        2.2.4 维护创始人控制权
    2.3 企业反并购策略
        2.3.1 事前防御策略
        2.3.2 事中反击措施
    2.4 股权结构与反并购策略关系
        2.4.1 股权集中型
        2.4.2 股权分散型
        2.4.3 股权适度集中型
3 长园集团反并购策略分析
    3.1 反并购双方背景介绍
        3.1.1 长园集团
        3.1.2 沃尔核材
        3.1.3 案例双方经营状况比较
    3.2 长园集团反并购过程
        3.2.1 沃尔核材的五次举牌
        3.2.2 长园集团的反击
    3.3 长园集团反并购策略选择
        3.3.1 长园集团反并购动因
        3.3.2 长园集团反并购策略
    3.4 长园集团反并购策略实施结果
        3.4.1 财务指标分析
        3.4.2 股价变动
        3.4.3 股权结构与股东财富变化
4 长园集团反并购策略存在的问题
    4.1 反并购风险意识较弱
    4.2 反并购条款的缺失
    4.3 白衣骑士中途退场
    4.4 股权结构分散
5 长园集团反并购策略优化对策
    5.1 提高反并购意识
    5.2 完善公司章程
    5.3 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
    5.4 降低自身企业吸引力
    5.5 引入双重股权结构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10)宝能收购万科中反并购策略的选择及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恶意并购现状的研究
        1.2.2 关于目标公司的研究
        1.2.3 关于目标公司反并购策略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框架
        1.3.2 研究方法
2 反并购策略理论分析
    2.1 企业恶意与反恶意并购相关策略概述
        2.1.1 恶意并购的含义
        2.1.2 反恶意并购的含义
        2.1.3 目标公司反恶意并购的动因
    2.2 目标公司反恶意并购策略理论
        2.2.1 并购方并购策略
        2.2.2 目标企业的反并购策略
3 宝能收购万科过程分析
    3.1 并购双方背景介绍
        3.1.1 宝能背景简介
        3.1.2 万科背景简介
    3.2 并购过程回顾
    3.3 万科反并购策略的实施效果分析
        3.3.1 万科被收购原因分析
        3.3.2 并购方资金来源分析
        3.3.3 万科反并购策略的市场效果分析
        3.3.4 宝能并购失败的原因分析
4 万科反恶意并购策略的借鉴意义
    4.1 并购发生之前预防性的反并购措施
        4.1.1 在公司章程上设立条款
        4.1.2 企业自身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
        4.1.3 处理好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关系
    4.2 应对性防范措施
    4.3 加强法律法律规范和市场监管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
    5.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四、企业并购与反并购(论文参考文献)

  • [1]上市公司的反并购策略分析 ——基于万科与康达尔的双案例研究[D]. 汪姗. 安徽财经大学, 2020(12)
  • [2]上市公司的反收购策略及其经济后果研究 ——以伊利反收购事件为例[D]. 韩茜茜.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3]目标企业反恶意并购策略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万科为例[D]. 王杰. 华侨大学, 2020(01)
  • [4]关于山水控制权之争的企业并购法分析[J]. 曹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5]爱康国宾反并购策略实施效果及演化博弈分析[D]. 徐丽娅.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6]基于万科的上市公司反并购研究[D]. 高文彧.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 [7]上市公司反并购动因与策略分析 ——以康达尔公司为例[D]. 徐勇. 广州大学, 2019(01)
  • [8]沃尔核材与长园集团并购反并购案例研究[D]. 项晓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9]长园集团反并购策略研究[D]. 谭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10]宝能收购万科中反并购策略的选择及分析研究[D]. 黄黎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并购与反并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