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评价研究与建设原则

政府网站:评价研究与建设原则

一、政府网站:测评研究与建设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张思思[1](2021)在《统计联网直报网站满意度测评 ——以D市Z区为例》文中认为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统计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并多次在重要讲话当中做出批示与指示,而中央也陆续出台多个事关统计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文件,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在这样的多重背景下,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数据归集系统即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十分必要。因此,本文以用户角度出发,参考了国内外多个经典顾客满意度模型同时结合统计联网直报平台的特征,构建了统计联网直报平台用户满意度模型,确定6个潜在变量包括公众期望、感知质量以及两个质量因子感知性能和感知功能、政府形象、用户满意度。根据政府网站唯一性和免费性的特点,本模型去除了感知价值变量。采用了结构方程模型理论分析办法,结合实际设定可测变量,并提出研究假设,分别阐述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的构建,之后以D市Z区报表单位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首先简要介绍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然后经过了问卷的设计、预测试、最终本次调查收集到有效问卷317份,根据收集到的样本数据使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正态检验、信效度检验、因子分析和结构模型分析多重统计分析方法,得出分析结论,信度效度良好,模型的拟合度在标准之上,各条研究假设均成立,各条路径系数均具有显着正向作用,政府形象、公众期望、感知质量均不同程度的影响用户对统计联网直报平台的满意度,改进策略也从这几方面入手,最终给出优化平台的参考建议。

罗艺[2](2021)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文中指出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助力社会知识体系的不断解构与重塑。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素养需求与结构面临新的变革契机。信息素养成为技术变革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布拉格宣言》、《亚历山大宣言》等国际性纲要文件彰显着信息素养的时代意义,并将信息素养纳入系统的教育计划之中,无容置疑凸显了信息素养在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频现,其在应对技术变革层面胜任力明显不足。为此,本研究尝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究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关议题。参照美国、欧盟等陆续推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本研究较为认同信息素养即能力这一概念,并将大学生信息素养界定为大学生发展中所应该具备的信息理解、选择、运用、评价、反思、创造能力。基于对境脉理论和学习者特征理论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理论视角,本文从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教育支持维度来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困境表征及教育支持路径。首先,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调研、教育比较、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设计和验证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测量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六个省份12所大学近2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而对60余名大学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和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其次,结合大学生信息素养构成和教育支持的相关维度,构建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实施构想,注重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力求在分析问题时使得两者互为补充、相互验证。研究发现,在信息素养现状方面,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且教育成效不显着,具体存在的六个方面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等。在信息素养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者进一步分析提出个人特质和外部环境两大教育支持影响因素,个人特质具体是指信息行为极易受到个人特质影响,且不易受大学教育影响而转变;外部环境则囊括大学、网络、社会三方,主要面临以下现实问题:大学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足;专业师资缺乏;相应教育项目和举措不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未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充分重视;缺乏系统性成效评估体制机制;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尚未形成良好的氛围等。基于以上发现,归纳得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四项实然困境:其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理念滞后;其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其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多元主体缺失;其四,大学生信息素养政策大学供给匮乏。立足现状和问题,本研究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三个原则构想,分别为“教育模式的个性化与精准化原则”、“教育环境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原则”、“教育环境的系统化与长效性原则”,同时从大学生个体、大学本身、政府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出发,遵循微观到宏观、外促到到内生、泛化到专业、单主体到全育人的基本思路,提出构建“以内生为核心、大学为重点、网络为依托、全社会共同参与”四位一体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想四条实施路径,以期能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机制创新提供价值参考。

李振[3](2021)在《J市高新区政府绩效考核的改革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逐步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治理的多样性与复杂化日趋明显,我国政府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改革随之加快。其中,绩效考核作为政府衡量治理成果与明晰自身工作路径的重要方式,成为了各级地方政府尝试进行优化改革的热门领域,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绩效考核模式。而我国各地高新区行政机构在目标和职能上与普通地方政府机构同异并存,并允许在改革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其改革创新成果的覆盖面较广,程度相对较深,具有较高研究价值。从分析改革成效与问题的角度出发,这些改革成果可对我国高新区政府机构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绩效考核研究进行一定的丰富完善。本文基于以上研究目的,运用理论分析、定性、实证等研究方法,以明晰相关概念及高新区政府绩效维度、要素为研究起点,对J市高新区政府绩效考核的改革成效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并尝试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共6章,分别为:绪论;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J市高新区政府绩效考核的改革主要内容与成效;J市高新区政府绩效考核改革问题及成因;完善J市高新区政府绩效考核改革的对策建议;结论及展望。研究表明,政府绩效考核对政府绩效表现会产生全方位的作用。高新区作为我国地方政府机构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即肩负着更高的发展使命,也获得了更多的政策红利,其组织目标与发展空间的双重特殊性,决定着高新区不仅应成为社会发展创新的高地,更应具有适应自身特殊性的创新性绩效考核模式。高新区在当前发展阶段下的绩效考核模式既需应对作为公共管理部门所带来的组织目标的复杂多面性,又面临着缺少对传统政府绩效考核模式的适用性的问题。基于以上现实基础,各地高新区独有的绩效考核模式在优化当地政府绩效表现方面产生的成效,便成为评价其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之一。在目前高质量发展背景及高新区的社会发展前沿地位下,其绩效考核模式应当对上级任务指标、组织架构、组织职能及目标定位、区域发展需求及现状等方面有较高的契合度。同时,应选取符合以上背景的政府绩效维度与要素,系统分析改革后在优化政府绩效表现方面产生的成效与问题,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对策,进行靶向完善。

陈艺[4](2021)在《网上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正处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大背景下,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发展迅速,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深化“放管服”的攻坚阶段,网上政务服务成为服务型政府转型的新兴力量。政府部门“互联网+政务服务”取得显着成效的同时,仍存在政务信息共享整合不到位、线上线下协同不畅、用户体验感不高等问题。在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需要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因此,国家制定了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各级政务机关根据公众、企业对于政务服务的真实诉求,主动接受用户监督,积极改善政务服务质量。因此,深入研究网上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结合整体性治理理论、政府流程再造理论、顾客满意度测评理论,进行相关概念界定,同时分析了网上政务服务实践现状以及目前数据共享水平、办事事项范围、政务服务能力、线上线下协同等方面存在的困境。据此,根据美国顾客满意度模型(ACSI),构建了公众对网上政务服务满意度测评模型并设计出“公众对网上政务服务满意度测评问卷”,通过预调研进一步筛选指标,最终形成正式问卷。在此基础上,以济南市为例,发放问卷,运用SPSS 22.0、AMOS 21.0软件工具,分析正式调研的数据样本的代表性,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效度与信度进行检验,对论文所提出的满意度模型进行拟合,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验证了研究假设,得出感知质量、公众期望、政府形象、公众满意度、公众信任、公众抱怨之间相关关系,并得出各变量之间的服务满意度的影响路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各指标路径系数确定各指标权重,进行满意度测算。利用满意度公式进行测算,得出网上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为3.645分,进行百分之转换得分为72.901分,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前文的实证结果,结合理论基础,对各维度根据IPA模型进行重要性-满意度分析,结合分析结果,主要针对感知质量、政府形象、公众期望、公众信任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提高网上政务服满意度,首先,要提高感知质量,完善政务平台建设;其次,要推动信息公开,提高服务效率;最后,要树立政府为民服务的服务型政府形象,促进政民互动,拉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增加政府公信力。

祝东梅[5](2021)在《政府信息公开的公众满意度测评 ——以济南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对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疫情实时动态的及时和准确发布,更是引起了人民对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公开的重视。公共卫生领域的信息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一部分,政府信息公开是我国实施“放管服”改革的内在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0年国务院办公室第七号文指出应加强公共卫生领域的信息公开,要提高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最新修订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强调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和深度并明确了公开的界限,此条例的修订和2020年新文件的印发说明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新要求给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政府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更加注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才能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信息公开这项服务的满意度。山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强省和人口大省,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工作不断完善和进步,济南市作为省会城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更是走在全省前列,例如12345政务服务平台是我国首个符合国家级标准的政府服务平台,因此,本文选取济南市为典型,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包括新公共服务理论、知情权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济南市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和问题,从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公众信息质量和公开意识进行了对问题进行了阐述;其次,结合国内外对满意度的相关研究,重点参考了美国顾客满意度理论模型(ACSI),选取公众预期、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政府形象五个一级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的阶梯层次模型,并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公众满意度测评各级指标进行权重的计算;最后,对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进行实证研究,在济南市范围内,根据科学性、针对性和全面性的原则,选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高校相关研究人员等9位评分者,通过对其发放调查问卷,得出各指标的分值,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并对结果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济南市政府信息公开公众不满意的方面,并根据这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杨成龙[6](2021)在《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石,是有效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既是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本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初步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概念,提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应包括正确的目标价值、组织建设质量、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制度建设质量、考核评价质量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基层党建理论进行梳理和阐述,系统考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层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命题。在此基础上,论文阐明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特征,论述高校基层党建五个方面的目标——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学校治理、团结动员师生、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提出高校基层党建三大价值取向,即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阐述基层党建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在初步构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论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进行历史考察,分析上海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益的经验和历史启示。同时对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高校基层党建取得的五个方面的成绩,分析院(系)党组织建设、基层党支部建设、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及基层党建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六个方面提升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路径,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

孙苏佳[7](2020)在《烟台市行政服务中心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行政服务中心是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产物,同时也是我国推行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础。行政服务中心通过“一站式”服务的基本模式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从而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现已成为公众生活不可缺少的政府服务机构。在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目前仍处于初步阶段,它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立初衷是以公众为导向,为公众提供便民、高效的行政服务,公众满意度的测评对于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在公众角度对行政服务中心进行满意度测评。基于系统评价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和期望不一致理论,运用调查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烟台市行政服务中心公众满意度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探究和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从而构建出行政服务中心公众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对测评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优化和解释;其次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出烟台市行政服务中心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根据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对烟台市行政服务中心进行公众满意度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找到烟台市行政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包括服务质量不高、服务信息电子化不足、运行机制不健全、投诉回应度低,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董茜月[8](2019)在《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正处于服务型政府建设攻坚期,工程建设行政审批事项的优化改革在不断向纵深推进,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作为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并未受到与企业信息化相当的重视。经过十数年发展,经历办公信息化后,伴随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浪潮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符合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求,加深了行业与管理部门的联系与信任,对建筑业信息化建设大有益处。本文在研读大量文献与现有电子政务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情况,对重庆市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现状进行调研,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服务质量评价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一般信息公开”、“网站环境”、“功能推广”、“电子参与”、“行业信息发布”与“网上政务办理”共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以及60个三级指标。应用改进后的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克服层次分析法调查中数据难以搜集的问题,较为准确的反映了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相关人员对于指标权重的意见,从而得到了三级指标体系的权重。将重庆市与另外四省份的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应用指标体系进行测评,得出各自分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重庆市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进步空间巨大。在一般信息发布和网站环境的建设方面表现较为优秀,但电子参与和功能推广十分薄弱,亟需实现突破。在行业信息发布和网上政务办理方面,重庆市表现与其他省市差别并不大,整体处于需要加强建设的阶段。最后,作者就重庆市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了初步的建议。从测评结果而言,本文提出的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合理,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重庆市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的现状。

彭晓玥[9](2019)在《面向残障群体的地级市政府网站无障碍服务水平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障碍版网站,指网站将提供辅助版工具条及语言功能的无障碍服务,帮助任何人(包括残障人士、中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无障碍地获取网站上发布的任何信息。政府网站的实质是建立广大公众和政府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及机制,对有义务服务全体公众的它们而言,更迫切需要提高网页无障碍服务水平,来保证全体公民都能顺利使用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本文旨在解决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服务问题,希望这项研究能对发展中国家残疾人在线获取政务信息产生影响,帮助及时发现和纠正目前政府网站建设过程中的不足,引导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这项研究不仅对发展中国家的残疾人的电子政务和信息获取产生影响,而且广泛地涉及地方政府政策创新理论,对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针对246个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的页面无障碍服务水平进行了评测,并对影响各网站无障碍服务水平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具体地:首先,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政策创新扩散理论研究的发展进行回顾,并对Berry在政策创新扩散研究方面的工作进行整理,梳理出Berry政策创新扩散模型的内容及方法。第二,我们调查了目前246个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的网站无障碍服务建设现况。数据表明,就网站无障碍服务而言,在246个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中,没有一个完全符合评估所依据的WCAG 2.0指南。第三,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以Berry的政策创新扩散理论模型为基础,提出适应中国国情的“政策创新扩散模型”,结合各网站无障碍服务水平测评分数,验证地区经济背景、网站服务对象多样性、社会信息化水平等因素是否影响这246个地级市政府网站页面无障碍服务。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我们提出建议和举措,以期引导和改善电子政务门户的网站无障碍服务水平。

王杰[10](2015)在《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测评研究 ——基于我国124个县级政府门户网站的实证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府网上信息公开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结果,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服务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新时期政府对外沟通和展示自我形象的桥梁,在当前的行政管理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随着县域政府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各地县级政府都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并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途径,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承担着重要的信息供给责任。然而由于区域差距的扩大,我国各地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同时网站建设规范性不足、人才短缺、公开内容匮乏、选择公开和随意公开等实际问题层出不穷,导致信息资源低效配置,政府信息公开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给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现阶段加强和改进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为切实了解当前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的实际情况,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抽样调研,并结合一定的访谈,展开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测评实证研究。文章将从三个部分具体展开。第一部分:“绪论与理论概述”部分,即文章的绪论和第一章。该部分简要阐释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和出发点,界定和论析“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的基本涵义和研究状况,在厘清研究假设和思路方法的基础上,搭建本文的写作架构,展示研究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的相关理论进行必要的回顾与探讨。第二部分:“实证研究”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包含全文的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将集中解决研究中另五项重点问题。该部分首先建立了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测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测评量表;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挖掘和分析,验证假设并发现新的问题;最后在总结前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增强服务观念、扩大公开内容、强化监督渠道、加强人才建设和健全评估制度等层面,为加强和改进我国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工作提出了五条政策性建议。第三部分:“研究展望”部分,即全文的第五章。该部分将对文章的写作和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新审视,指出文章存在的不足,并对进一步研究的重点予以展望。

二、政府网站:测评研究与建设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府网站:测评研究与建设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统计联网直报网站满意度测评 ——以D市Z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政务网站现状
        2.国内政府网站现状
        3.国外政府网站公众满意度研究现状
        4.国内政府网站公众满意度研究现状
        5.研究述评
    (三)研究对象和组织架构
        1.研究对象
        2.组织架构
二、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政府统计的现状以及统计联网直报统计平台的介绍
    (二)用户满意度理论
        1.用户满意度的概念
        2.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3.用户满意度的形成机制
    (三)经典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1.瑞典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SCSB)
        2.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CSI)
        3.欧洲顾客满意度指数(ECSI)模型
        4.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CCSI)模型
        5.美国公共部门ACSI模型
        6.国内外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特征分析
三、统计联网直报平台用户满意度测评模型的构建
    (一)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公众满意度的特点
    (二)潜在变量的定义
        1.公众期望
        2.感知质量
        3.网站功能质量因子
        4.网站性能质量因子
        5.用户满意度
        6.政府形象
    (三)模型构建分析与研究假设
    (四)模型中可测变量的建立
    (五)结构方程理论
        1.结构模型
        2.测量模型
四、实证分析
    (一)案例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
        1.初稿设计
        2.预测试
        3.样本选择和问卷收集
    (四)数据分析方法
        1.描述性统计分析
        2.因子分析
        3.信度和效度分析
        4.结构模型分析
    (五)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1.基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2.信度分析
        3.效度分析
    (六)结构模式分析
        1.初始模型设定
        2.参数检验
        3.模型拟合度检验
        4.内生变量R
2 值
    (七)结果分析与假设验证
        1.模型的整体分析
        2.假设验证结果分析
五、提升统计联网直报平台用户满意度的策略分析
    (一)模型中用户满意度的总效应简析
    (二)统计联网直报平台改进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统计联网直报平台满意度测评
致谢

(2)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一、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频现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薄弱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缺乏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信息
        二、素养与素质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
        四、教育支持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信息素养的内涵发展
        一、媒介素养
        二、数据素养
        三、网络素养
        四、信息素养
        五、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政策文本研究
        一、时代性标杆:《布拉格宣言》和《亚历山大宣言》
        二、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研究
        三、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政策研究
        四、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理论研究
        一、基于境脉理论视角的研究
        二、基于学习者特征理论视角的研究
        三、小结与讨论
    第四节 文献述评与研究框架
        一、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启示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路线
    第二节 测量工具编制
        一、问卷编制的步骤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评价指标
    第三节 调查数据搜集
        一、问卷预测与检验
        二、正式问卷的施测
        三、调查对象概况
第四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总体特征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构成表现
        一、大学生信息理解能力
        二、大学生信息选择能力
        三、大学生信息运用能力
        四、大学生信息评价能力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能力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
    第二节 小结与讨论
        一、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
        二、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
        三、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
        四、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
第五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特质与信息素养教育
        二、外部环境与信息素养教育
        三、讨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维度影响情况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困境
        一、信息素养教育支持重视不够
        二、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
        三、信息素养教育教育支持体制机制不完善
        四、信息素养教育政策大学供给不充分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关系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互动模型
        二、分析与讨论
第六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基本思路
        一、教育模式从外促到内生
        二、教育环境从泛化到专业
        三、教育主体从单主体到全维度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原则构想
        一、教育模式的个性化、精准化原则
        二、教育环境的专业化、规范化原则
        三、教育体系的系统化、长效性原则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实施路径构想
        一、以内生为核心,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自我支持
        二、以大学为重点,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水平
        三、以网络为依托,优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制机制
        四、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治理生态圈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J市高新区政府绩效考核的改革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绩效考核
        2.1.2 政府绩效考核
        2.1.3 政府绩效管理
    2.2 基础理论阐释
        2.2.1 目标管理理论
        2.2.2 人本管理理论
        2.2.3 激励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J市高新区政府绩效考核的改革主要内容与成效
    3.1 J市高新区政府绩效考核的改革主要内容
        3.1.1 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
        3.1.2 强化外部评价考核
        3.1.3 完善协作考核机制
    3.2 J市高新区政府绩效考核的改革成效分析
        3.2.1 不同维度下 J 市高新区政府绩效考核的改革成效分析
        3.2.2 不同绩效要素下J市高新区政府绩效考核的改革成效分析
        3.2.3 绩效考核助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改革成效分析
        3.2.4 绩效考核对优化组织内部运行情况的改革成效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J市高新区政府绩效考核改革问题及成因
    4.1 各类绩效改善程度不均衡
        4.1.1 考核权重差异较大
        4.1.2 分类履职考核深度不足
        4.1.3 正面及心理激励效力不足
        4.1.4 潜能开发方面的考核机制不健全
    4.2 外部评价考核机制尚待完善
        4.2.1 外部评价考核权重不足
        4.2.2 现有监督评价渠道的应用深度不足
        4.2.3 第三方力量引入深度较低
    4.3 组织绩效的传递分解机制不健全
        4.3.1 职能重组深度不足
        4.3.2 协作考核系统性不足
    4.4 小结
第5章 完善J市高新区政府绩效考核改革的对策建议
    5.1 强化正面激励与心理激励
    5.2 健全潜能开发方面的考核机制
    5.3 加强全面分类履职考核
    5.4 优化考核结构
        5.4.1 增强外部评价考核效力
        5.4.2 优化考核指标体系
    5.5 健全组织绩效的传递分解机制
        5.5.1 进一步重组职能架构
        5.5.2 完善协作考核结构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网上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网上政务服务的内涵及作用
        1.2.2 网上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评价
        1.2.3 网上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的提升策略
        1.2.4 简要评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政务服务
        2.1.2 网上政务服务
        2.1.3 公众满意度
    2.2 基本理论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2 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2.2.3 顾客满意度测评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济南市网上政务服务现状
    3.1 济南市网上政务服务特点
        3.1.1 政务新媒体趋于多样化
        3.1.2 政务平台服务能力增强
        3.1.3 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3.2 济南市网上政务服务存在的问题
        3.2.1 部门间信息协同共享困难
        3.2.2 群众仍存在多跑腿现象
        3.2.3 网络安全存在隐患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上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构建及问卷设计
    4.1 网上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概念模型构建
    4.2 网上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4.3 指标体系构建
        4.3.1 潜变量间的关系假设
        4.3.2 模型中可测变量的选取
    4.4 问卷设计与预调研分析
        4.4.1 预调研人口统计特征
        4.4.2 预调研数据描述统计分析
        4.4.3 预调研的信度及效度分析
    4.5 正式量表形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网上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实证分析
    5.1 正式调研数据代表性分析
    5.2 正式调研数据质量评价
        5.2.1 正式调研描述统计分析
        5.2.2 正式调研数据的信度分析
    5.3 网上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SEM路径模型检验
        5.3.1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及拟合效果
        5.3.2 结构方程模型修正及拟合效果
        5.3.3 研究假设检验与讨论
    5.4 网上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测算及分析
        5.4.1 网上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指标体系权重
        5.4.2 各维度满意度测算及分析
        5.4.3 IPA交叉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对策与建议
    6.1 提升政务感知质量
        6.1.1 完善平台建设,提高服务效能
        6.1.2 推动信息公开,增强用户体验感
        6.1.3 提高业务效率,完善服务模式
    6.2 优化政府部门形象
        6.2.1 建设阳光政府,健全社会监督体系
        6.2.2 应对危机公关,建立舆情分析机制
        6.2.3 推动服务改革,满足公众预期
    6.3 提升政府公信力
        6.3.1 政府以身作则,建立公共信用体系
        6.3.2 规范网络安全,提升网络环境信任
        6.3.3 促进政民互动,提升政府公信力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政府信息公开的公众满意度测评 ——以济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相关概念
        2.1.1 政府信息公开
        2.1.2 公众满意度
        2.1.3 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
    2.2 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知情权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4 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的形成路径
    2.3 小结
第3章 济南市政府信息公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济南市政府信息公开现状
        3.1.1 组织建设情况
        3.1.2 制度建设情况
        3.1.3 渠道建设情况
    3.2 济南市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3.2.1 主动公开意识有待加强
        3.2.2 信息公开质量有待提高
        3.2.3 信息公开平台功能有待加强
    3.3 小结
第4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公众满意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政府信息公开的公众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 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构成
    4.3 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
    4.4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方法概述
    4.5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原理
        4.5.1 层次分析法的概念
        4.5.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4.6 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满意度指标权重的确定
        4.6.1 专家打分表的设计
        4.6.2 数据的收集
        4.6.3 指标权重的确定
    4.7 小结
第5章 济南市政府信息公开的公众满意度测评
    5.1 评分标准的确定与评分者的选取
        5.1.1 评分标准的确定
        5.1.2 评分者的选取
    5.2 评分过程
    5.3 评分结果的处理
    5.4 小结
第6章 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公众满意度的对策
    6.1 及时公开政府信息
    6.2 提高专职人员培训力度
    6.3 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建设
    6.4 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相关法律制度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6)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和不足
        (一)主要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阐释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
        一、基层党建的内涵
        二、高校基层党建的内涵
        三、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内容
        一、高校基层党建的目标与价值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
        三、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质量
        四、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质量
        五、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
        六、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内在逻辑
        七、影响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层党建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二、列宁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一、毛泽东基层党建思想
        二、邓小平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三、江泽民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四、胡锦涛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
        一、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创新组织形式,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三、纯洁党的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
        四、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
        五、严肃党内生活,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六、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扬党内民主
        七、加强党员发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基层党建的特征、目标、价值与导向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基本特征
        一、紧迫性——基于对农村、企业基层党建的比较分析
        二、艰巨性——基于高校承担的特殊使命
        三、复杂性——基于在职教师、学生、退休教师三类人员比较分析
        四、创新性——基于对基层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目标
        一、宣传党的主张的战斗堡垒
        二、贯彻党的决定的战斗堡垒
        三、领导学校治理的战斗堡垒
        四、团结动员师生的战斗堡垒
        五、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
    第三节 高校基层党建的价值取向
        一、坚持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三、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第四节 基层党建的导向
        一、坚持目标导向
        二、坚持问题导向
        三、坚持结果导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的历史考察(1949-2012)
    第一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公开与建设(1949-1956)
        一、基层党组织的公开与积极建党
        二、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与党员发展
    第二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的快速发展(1956-1966年)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快速发展
        二、注重在高级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与“左倾错误”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与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瘫痪(1966-1976)
        一、基层党组织受到极大冲击,基本瘫痪
        二、知识份子沦为“臭老九”,党员发展缓慢
    第四节: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1976-1989)
        一、基层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
        二、拨乱反正与积极发展党员
    第五节 上海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发展(1989—2012)
        一、“八九”动乱与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发展
        二、“八九”动乱反思与党员快速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
        一、实施高校党建重点任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进一步增强
        二、注重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高校党员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三、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明显提升
        四、从严要求,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层层落实
        五、加大支持,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日趋增强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问题分析
        一、院(系)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基层党建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六、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上海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的路径
    第一节 提升院(系)党组织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加强院(系)党组织班子建设
        二、增强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
        三、提升院(系)党组织组织力
        四、健全院(系)党组织党建责任考核评价机制
        五、强化院(系)党组织的支撑保障
    第二节 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优化党支部设置
        二、选优建强党支部班子
        三、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
        四、提升党支部组织力
        五、健全党支部考核、保障体系
    第三节 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完善配套政策,做好顶层设计
        二、明确职业标准,加强队伍选聘
        三、着力选优配强,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四、强化培养管理,提升队伍素质能力
        五、完善考核激励,激发队伍活力
    第四节 提升高校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提升发展党员质量
        二、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量
    第五节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制度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
        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
        三、进一步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督查制度
        四、健全党建投入和队伍保障制度
    第六节 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的基本路径
        一、健全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制度
        二、充实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主体
        三、完善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指标
        四、优化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与程序
        五、强化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的内涵
        一、评价目标
        二、评价内容
        三、评价指标
        四、评价方法
        五、评价主体
        六、评价结果运用
    第二节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一、院(系)党组织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二、党支部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第三节 高校党员队伍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一、发展党员工作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质量评价及主要指标
    第四节 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建设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二、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三、高校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制度质量评价
        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激励制度质量评价
    第五节 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
        一、基层党建考核评价主体质量及指标
        二、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内容质量及指标
        三、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质量及指标
        四、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方法的质量及指标
        五、高校基层党建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质量及指标
    附 1:高校基层党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7)烟台市行政服务中心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计量与综述
        1.2.1 文献计量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与论文创新点
        1.4.1 研究框架
        1.4.2 论文创新点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行政服务中心概述
        2.1.2 公众满意度概述
    2.2 理论基础分析
        2.2.1 系统评价理论
        2.2.2 服务型政府理论
        2.2.3 期望不一致理论
3 烟台市行政服务中心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构建
    3.1 构建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的基础
        3.1.1 明确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构建思路
        3.1.2 构建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的步骤
        3.1.3 公众满意度测评指标设计的原则
        3.1.4 测评体系设计的方法
    3.2 构建行政服务中心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
        3.2.1 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3.2.2 测评指标的初步采集
        3.2.3 测评指标的筛选与优化
        3.2.4 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解释
    3.3 基于AHP-FCE的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构建
        3.3.1 基于AHP-FCE的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构建思路与步骤
        3.3.2 层次分析的简介
        3.3.3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简介
        3.3.4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4 烟台市行政服务中心公众满意度实证测评
    4.1 烟台市行政服务中心现状分析
        4.1.1 烟台市行政服务中心基本概况
        4.1.2 烟台市行政服务中心实践措施
    4.2 烟台市行政服务中心公众满意度测评过程
        4.2.1 建立等级评语集并设计调查问卷
        4.2.2 数据收集
        4.2.3 模糊综合评价
        4.2.4 综合评判结果
5 烟台市行政服务中心公众满意度测评分析
    5.1 烟台市行政服务中心公众满意度的描述性分析
        5.1.1 问卷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和总体分析形态
        5.1.2 公众满意度评价结果分析
    5.2 烟台市行政服务中心公众满意测评的问题分析
        5.2.1 满足公众需求方面存在欠缺
        5.2.2 服务信息电子化不足
        5.2.3 运行机制不健全
        5.2.4 投诉回应度较低
    5.3 烟台市行政服务中心公众满意度测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3.1 问卷调查对象特征存在差异
        5.3.2 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5.3.3 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5.3.4 监督监管建设力度不够
6 提高行政服务中心公众满意度的对策
    6.1 了解公众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6.1.1 根据服务需求调整工作方式
        6.1.2 加强服务队伍建设
    6.2 实现政务信息透明化
        6.2.1 实现信息服务的公开化
        6.2.2 实现办事流程的可视化
    6.3 完善政务服务运行机制
        6.3.1 对窗口充分授权
        6.3.2 推进业务流程的优化
    6.4 加强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
        6.4.1 转变“互联网+政务服务”思想观念
        6.4.2 加强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
    6.5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6.5.1 完善投诉管理机制
        6.5.2 建设全方位监督评价体系
7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

(8)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路线图
    1.6 本章小结
2 研究现状
    2.1 基本概念
    2.2 国内外电子政务研究现状
        2.2.1 国外电子政务研究现状
        2.2.2 我国电子政务研究现状
        2.2.3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2.3.1 国外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
        2.3.2 国内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
        2.3.3 国内外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总结
        2.3.4 对于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
    2.4 理论基础
        2.4.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4.2 服务质量评价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3.1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3.2 国内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3.2.1 国内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及内容
        3.2.2 国内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3.2.3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3.3 重庆市电子政务发展情况
        3.3.1 重庆市电子政务发展总体情况
        3.3.2 重庆市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现状
        3.3.3 重庆市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发展环境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评价体系的选择
    4.2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3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的评价主体及范围
        4.3.1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的评价主体
        4.3.2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的评价范围
    4.4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4.5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指标体系构成
    4.6 指标体系的说明
        4.6.1 一级指标的含义及来源
        4.6.2 二级指标的含义及来源
        4.6.3 三级指标具体内容及评分标准
    4.7 构权方法的选择
        4.7.1 构权方法的分析
        4.7.2 构权方法的选择
    4.8 运用层次分析法求权重的准备工作
        4.8.1 层次分析法求权重的分析
        4.8.2 层次分析法的改进
        4.8.3 问卷设计和调查准备
    4.9 层次分析法确定个体指标权重
    4.10 群组指标权重的确定
        4.10.1 群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4.10.2 聚类方法分析
        4.10.3 指标权重的确定
    4.11 本章小结
5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评价
    5.1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评价的说明
        5.1.1 评测对象的选择
        5.1.2 评测方式和步骤
    5.2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测评
        5.2.1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测评说明
        5.2.2 测评结果分析
    5.3 案例分析总体评价
        5.3.1 案例评价结果的总体评价
        5.3.2 重庆市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5.3.3 指标体系的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联合国地方政务评价指标
    C.《建设指南》评价指标
    D.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评价体系指标权重调查
    E.案例省市三级指标评分细表
    F.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面向残障群体的地级市政府网站无障碍服务水平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网站无障碍服务
        2.1.2 政府门户网站
    2.2 实证分析理论基础
        2.2.1 创新扩散模型
        2.2.2 政策创新与政策扩散
        2.2.3 Berry政策创新扩散模型
第三章 基于WCAG标准的政府网站无障碍服务水平评价
    3.1 政府网站无障碍服务水平测评方法
    3.2 评价标准
    3.3 测评及小结
        3.3.1 检测过程
        3.3.2 测评小结
第四章 政府网站无障碍服务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4.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4.1.1 .地区经济背景
        4.1.2 政府网站服务对象多样性
        4.1.3 社会信息化发展
        4.1.4 网站建设水平
    4.2 实证分析
        4.2.1 主成分分析
        4.2.2 回归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策建议与展望
    5.1 提升政府网站无障碍服务的对策建议
        5.1.1 提高信息无障碍专项资金配置和资金使用效益
        5.1.2 提高全社会信息无障碍服务意识
        5.1.3 完善信息基础建设,提高地区信息化水平
        5.1.4 促进行业协作,形成无障碍技术产业链
        5.1.5 合理开发、设计和利用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无障碍获取
        5.1.6 加快推进无障碍建设相关标准的制定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测评研究 ——基于我国124个县级政府门户网站的实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 国外研究状况
        2. 国内研究状况
        3. 简要的评价
    (三) 研究假设、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假设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方法
    (四) 写作框架、创新尝试与研究不足
        1. 本文的写作框架
        2. 本文的创新尝试
        3. 本文的不足之处
一、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相关理论阐析
    (一) 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的概念界定
        1. 政府与县级政府
        2. 政府信息与县级政府信息
        3. 政府网站与政府门户网站
        4. 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网上信息公开
    (二) 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
        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 主权在民理论
        3. 服务型政府理论
        4. 知情权理论
        5. “面向使用”理论
    (三) 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的现实意义
        1. 有利于推动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2. 有利于提高行政透明度,增进公民政治权利
        3. 有利于优化市场环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4. 有利于适应入世挑战,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二、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1. 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2. 指标体系构建的具体方法
        3.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流程
    (二) 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测评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成
        1. 主动信息公开维度指标分析
        2. 依申请信息公开维度指标分析
        3. 信息构建与表达维度指标分析
        4. 信息公开监督与保障维度指标分析
        5. 政民互动维度指标分析
    (三) 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测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2. 指标权重的确定流程
        3. 指标权重确定的步骤
三、我国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测评实证研究
    (一) 量表的开发与设计
        1. 量表设计的思路
        2. 量表设计的原则
        3. 量表设计的步骤
    (二) 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测评预调研的实施
        1. 预调研量表的构成
        2. 选择预调研对象
        3. 预调研质量分析
    (三) 样本的选取
        1. 整理抽样框
        2. 抽样设计
        3. 确定样本量
        4. 样本分析
    (四) 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测评结果分析
        1. 124个样本县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状况总体得分
        2. 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各维度测评结果
        3. 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分情况测评结果
        4. 相关分析
        5. 聚类分析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研究结论
    (二) 政策建议
        1. 转变观念,强化政府信息公开的服务意识
        2. 因地制宜,完善政府网上信息公开内容
        3. 顺应潮流,拓宽信息公开监督与权利救济渠道
        4. 加大投入,为网上信息公开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5. 完善立法,建立健全网上信息公开评估长效机制
五、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四、政府网站:测评研究与建设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统计联网直报网站满意度测评 ——以D市Z区为例[D]. 张思思.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D]. 罗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2)
  • [3]J市高新区政府绩效考核的改革成效、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振.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网上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D]. 陈艺.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5]政府信息公开的公众满意度测评 ——以济南市为例[D]. 祝东梅.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6]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研究 ——以上海高校为例[D]. 杨成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7]烟台市行政服务中心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D]. 孙苏佳.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2)
  • [8]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D]. 董茜月. 重庆大学, 2019(01)
  • [9]面向残障群体的地级市政府网站无障碍服务水平影响因素研究[D]. 彭晓玥.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县级政府网上信息公开测评研究 ——基于我国124个县级政府门户网站的实证考察[D]. 王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政府网站:评价研究与建设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