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嘉绒藏族民俗文化概述

丹巴嘉绒藏族民俗文化概述

一、丹巴嘉绒藏族的民俗文化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恒[1](2021)在《生活·生态:嘉绒地区厕所流变研究 ——基于四川省丹巴县中路乡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

闫超[2](2021)在《阿坝州藏族碉房遗产石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和人文环境,在此背景下,创造出了独特的建筑形态——碉房。碉房的营建离不开石作技艺的支持,而阿坝州作为石砌碉房的主要分布地,更是石作技艺体现的聚集地。碉房能够屹立千年而不倒,这说明石作技艺有着良好的地域适应性和科学内涵。但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石作技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记录传统石作技艺的营建方法,发掘其深层的科学内涵,为未来新建或修复石砌建筑提供依据是很有必要的。本论文以阿坝州藏族碉房遗产的石作技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碉房建筑进行实地调研、采访及测绘,结合建筑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将碉房遗产的石作技艺拆分成为两个部分进行深入研究,即对石作技艺的技术部分与艺术部分进行记录和研究,系统地梳理了石作营造的过程、石作技艺的性能、石作技艺的艺术表现手法等内容。同时根据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保护与传承的策略。文章首先对阿坝州藏族碉房的石作技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和中国传统建筑营建技艺中所具有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同时从石作技艺的发展历史和所处环境剖析了石作技艺的产生背景,表明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藏族石作技艺;同时也对其在现代化社会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藏族碉房石作技艺在当代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其自身保护和传承方面的困境。文章其次对调研资料进行了整理,根据对阿坝州藏族石砌碉房石作技艺的调研内容和成果,首先在石作技艺的技术构成层面,对其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进行了分类,整理记录了石作技艺的两大类构筑方式,详细地记录了石作技艺的通用营建流程,对石作技艺营建过程中的九大重点构造特点和两大重点构建部位进行了详细地描绘和记录;其次在艺术表达层面,对石作技艺中艺术的不同表达方式和表达肌理进行了总结;然后从石作技艺的技术性能角度出发,对其深层的科学原理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系统地总结和梳理了阿坝州藏族碉房遗产石作技艺的营建流程和方法。文章的最后从石作技艺本体的保护及其传承发展两个方向出发,提出了阿坝州藏族碉房遗产石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的策略。在传统营建技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及传统技艺数据库营建的原则指导下,文章提出了包括对保护对象界定、石作技艺的记录和建档、明确营建技艺工艺清单、制定营建技艺保护标准以及对其传承人保护等策略,并描述了传统石作技艺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本论文旨在对阿坝州藏族碉房遗产的石作技艺的保护与发扬,一方面为传统营建技艺的记录和保护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为我国其他类似的优秀传统营建技艺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巨浪,宗喀·漾正冈布[3](2021)在《私人领域的公共化:一个藏族村落的空间社会学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空间安排可标志社会氛围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本文以一个青藏高原东部藏族村寨为例,探讨旅游业如何将村民的私人空间公共化。以结构化空间秩序相关理论为视角,列举民宿经营者建立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界限的案例,归纳出三种典型类型。分析从"出租几间房"到"出让整幢房"的各种空间关系类型,提出房屋是身体的文化边界的观点,主张乡村建设须关注村落主体的价值。

陈红利[4](2021)在《基于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传统村落开发保护研究 ——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村落承载着宝贵的历史记忆,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泉和基础,也是乡村振兴、革命老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却逐渐衰败、甚至消失。因此,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建筑独具特色、历史积淀丰厚、文化个性鲜明,被评选为2020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其保护研究和开发价值极高,在全国范围内极具代表性。2021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甘孜藏族自治州作为“老、少、边、穷”各种因素交集的国家深度连片贫困区,2020年已实现全域脱贫。尽管解决了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结合时代背景,基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人地关系,合理开发与保护传统村落,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势在必行。本文以甘孜藏族自治州238个传统村落(即7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214个省级传统村落,其中47个传统村落重复)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探寻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的分布规律,利用二维象限法对传统村落进行类型划分,针对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开发与保护对策建议,以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为其他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1)基于GIS空间分析,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的地理空间格局特征,探讨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海拔、坡向、坡度、水系、城市、交通、经济等因素,为其传统村落分类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采用二维象限法,根据分类内部一致性、分类间差异性的原则,结合实地调研,选取影响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的主要因素,即海拔高程、生产方式、区域特色来划分村落类型,分为“农区中低海拔综合引力型、农区高海拔生态保障型、半农半牧区中低海拔文化重塑型、半农半牧区高海拔特色引领型、牧区高海拔治理提升型”5种类型。(3)基于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现场考察,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农区中低海拔综合引力型民宿经济发展无序,外来文化冲击传统生活方式;农区高海拔生态保障型村落环境恶化,生产方式传统,产出效率较低;半农半牧区中低海拔文化重塑型保护意识和方式落后,长效管理机制缺乏;半农半牧区高海拔特色引领型基础设施薄弱,资源难以持续利用;牧区高海拔治理提升型产业融合度低,意识技能缺乏。(4)针对不同类型传统村落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开发保护建议:强化农区中低海拔综合引力型传统村落区域龙头作用,保护非遗空间,民宿经济创意化发展;打好农区高海拔生态保障型传统村落“绿色牌”,改善生活空间,共建美好家园;整治半农半牧区中低海拔文化重塑型传统村落风貌,传承历史文化,塑造特色空间格局,树立特色旅游品牌;完善半农半牧区高海拔特色引领型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打造庭院空间;联合“互联网+”,创建牧区高海拔治理提升型传统村落智慧生产空间,重视文化教育,守护精神家园。

李钊[5](2020)在《四川省丹巴县旅游业深度发展策略研究——基于实地调研的考察(二)》文中提出四川省丹巴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是大渡河源头所在地,嘉绒藏族的核心聚居区。高山、峡谷、河流、草甸、海子、森林、温泉等自然景观元素与嘉绒藏族特有的古碉、藏寨、美人谷、民风民俗等人文景观元素在此得到完美融合,丹巴也借此赢得了"中国最美乡村"的美誉,并成为四川旅游的一张黄金名片。但是,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整个旅游业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其关键原因就在于"大众旅游新时代"的到来与丹巴县推进旅游产业深度发展的运作效率低下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旅游业整体收益低。本文采用田野调查和理论应用相结合的方法,以旅游市场实地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藏家乐"经营者以及数位丹巴当地文化人士的采访记录为基本依据。在分析丹巴县近几年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考察了制约丹巴旅游产业运作效率低下的主要症结所在,围绕"打造中国最美河谷,沟沟见景、沟沟生情"的核心发展理念,从战略选择和市场策略两方面提出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解决方案,以期为进一步推进丹巴县旅游业深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

李钊[6](2020)在《四川省丹巴县旅游业深度发展策略研究——基于实地调研的考察(一)》文中研究说明四川省丹巴县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是大渡河源头所在地,嘉绒藏族的核心聚居区。高山、峡谷、河流、草甸、海子、森林、温泉等自然景观元素与嘉绒藏族特有的藏寨、古碉、美人谷等人文景观元素在此得到完美融合,丹巴也借此赢得了"中国最美乡村"的美誉,并成为四川旅游的一张黄金名片。但是,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旅游产业整体效益较低,其关键原因就在于"大众旅游新时代"的到来与丹巴县推进旅游产业深度发展的运作效率低下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旅游业整体收益低。本文采用田野调查和理论应用相结合的方法,以旅游市场实地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藏家乐"经营者以及数位丹巴当地文化人士的采访记录为基本依据,在分析丹巴县近几年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考察了制约丹巴旅游产业运作效率低下的主要症结所在,围绕"打造中国最美河谷,沟沟见景、沟沟生情"的核心发展理念,从战略选择和市场策略两方面提出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解决方案,以期为进一步推进丹巴县旅游业深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

邱涛[7](2020)在《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研究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区系特征,结合壤塘县、丹巴县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结果,阐明四川藏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四川藏区特色资源物种的使用价值及应用前景,为四川藏区藏族医药及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资料。方法:(1)采用民族植物学文献研究法,收集藏医药专着中植物药信息,核对修订后,梳理在四川藏区有分布的藏药材,结合植物区系分析方法,总结归纳其基本特征。(2)采用民族植物学中的沉浸式调查结合人物访谈、问卷调查、野外考察等方法,以阿坝州壤塘县(牧区、草原藏族、安多文化、觉囊派)和甘孜州丹巴县(农区、高山峡谷藏族、嘉绒文化、多宗教融合)为研究区域,以药用植物为重点研究对象,实地调研民间对当地野生植物的采集、加工方法、使用方式、主要功效、习俗禁忌等,对比分析四川藏区不同区域民族植物的传统使用知识及民族药发展的异同。结果:(1)分布于四川藏区的常用藏药材有140科440属1448种。单科含属量中菊科(40属)最多,单属含种量中紫堇属(35种)最多,入药部位以地上部分或全草类药最多(725种)。(2)四川藏区分布藏药中种子植物共393属1340种,可划分到15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以北温带广布型最多,有120属653种;中亚分布型最少,仅6属16种。(3)四川藏区藏药材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4500m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草地等植被类型中,为四川藏区藏药的主产生境,药材形态与环境高度适应,呈现植株矮小、根系发达等特点。(4)壤塘县觉囊文化区常用乡土植物有27科38种(含菌类6科6种):食用乡土植物12科13种,食用部位为嫩枝叶,兼食花、果实、根、茎乃至全株;药用或药食两用乡土植物13科16种,泡酒、泡水居多,兼有熬汤食疗,保健预防为主;装饰用乡土植物4科4种;建筑用材或薪柴乡土植物4科4种;宗教民俗1科1种。(5)丹巴县常用民族植物共计51科90种:其中药用植物26科39种,以菊科为主;食用植物17科24种,多为蔷薇科;药食两用植物17科22种,以伞形科居多。常用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3000 m左右的草地、灌丛及林缘、高山流石滩、杂木林地及河岸沟边等;常用食用植物主要分布于海拔1700-3500 m左右的路旁田间、林地;药食两用植物多分布于海拔2000-4000 m的林缘、路旁及灌丛中。结论:(1)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品种丰富,以菊科、伞形科等科类为主,植物区系成分带有明显的温带性质,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3500m左右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或高寒草甸草原。(2)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具有适用面广、功能多样和极具民族特色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价值,但目前也出现受外来文化冲击,使得民族医药知识出现趋同,需引起重视。(3)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在不同区域及不同生境中丰富度不一致,且各地药用民族植物的使用品种、使用量和使用方式等因地形地貌及受到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存在差异,开发利用时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4)四川藏区已出现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丢失、资源短缺等现象,加快开展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的收集整理、民族植物学研究和以丹巴等为代表的生境多样、农业基础良好的区域进行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和生态种植等这类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模式的种植工作等,以保护四川藏区文化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

王祺[8](2020)在《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特色小镇外部空间设计策略探究 ——以九寨沟漳扎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年,特色小镇的建设在全国推广并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但由于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存在过度开发建设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未依据科学设计建设导致功能分区不合理、破坏传统空间肌理、交通系统建设薄弱等问题;忽视传统建筑风貌、缺失特色空间的营造而呈现千镇一面的现象。如何解决特色小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等之间的矛盾是特色小镇建设者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嘉绒藏区特色小镇的发展为研究背景,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线性逻辑思路,以嘉绒藏区外部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对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的水磨古镇、甘堡藏寨、桃坪羌寨与卓克基镇四个典型小镇进行研究,提出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特色小镇空间设计策略进行探究,并以九寨沟漳扎镇彭丰社区为例进行实例论证。期望能为今后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特色小镇发展建设给予一定的参考,加快嘉绒藏区城镇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阐述特色小镇的背景,明确空间设计策略探究的目的及意义,搭建论文写作框架,为后文的展开奠定基础;其次,对特色小镇定义、地域特色以及外部空间的分类与特点进行详细阐述,依据相关书籍理论阐述特色小镇外部空间设计要素,并叙述地域特色与空间设计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嘉绒藏区同类型小镇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存在过度开发建设而导致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未进行科学设计导致功能分区不合理、破坏传统空间肌理、交通系统建设薄弱的问题以及忽视传统建筑风貌、缺失特色空间的营造而呈现千镇一面的现象。归纳嘉绒藏区小镇空间核心特征与特色因子;并总结出以生态环境为先构建山水格局、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建立高效的交通系统与运用当地材料统一建筑风貌等值得借鉴的建设经验;以前文为基础,从外部空间形态与外部空间构成要素两个方面,提出针对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特色小镇的空间设计策略;梳理归纳九寨沟漳扎镇区位交通、人文历史、环境资源及空间特征,对九寨沟漳扎镇彭丰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基于其空间现状以及前文提出的空间设计策略,提出契合彭丰社区的空间设计策略;文章最后对本文提出的空间设计策略进行总结,并反思其在针对不同空间特征存在适应性不足的问题。通过该设计策略的提出为今后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保护嘉绒藏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更好的传承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与传统文化,实现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杨旻旻[9](2020)在《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一个嘉绒村落——大坪村的田野调查,以该村最重要的宗教仪式——冬经为切入点,围绕仪式与村落社会之间的联系展开讨论,是一篇关于嘉绒地区村落社会的民族志。以期为理解边缘区域文化交汇地带人们多样化的生存方式与族群身份选择、族群认同变迁及社会文化建构间复杂、动态地关系提供思考。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田野点选择,对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爬梳,并对文章的主要概念和研究方法作出简要说明。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通过对大坪村自然人文环境和冬经仪式过程的描述,勾勒出其身处的多重文化场域。第二章为第二部分,探讨了仪式与大坪村人族群认同的关系,指出以冬经为代表的集体宗教仪式是大坪村人建构“安多嘉绒藏族”的基础。第三章、第四章为第三部分,通过观察仪式实践中个体间的互动,探讨村民的互助仪式和村落的互助体系是如何建构起大坪村社会关系网的。第五章、第六章为第四部分,分别对仪式与村政权威建构和仪式与宗教权威建构展开论述,以揭示大坪村村落社会整合的内生逻辑。第七章为正文的第五部分,以冬经仪式变迁为例,叙述大坪村人在资源竞争和利益角逐背景下,是如何对其文化表征展开重构的。结论部分是基于田野调查及国内外理论与个案研究的借鉴对全文作出的概括和总结。综上所述,大坪村人的生存空间一直处于多重文化交汇地带,交汇中有碰撞、有互换、有借用、也有创制。在此过程中,在认同的指引下,大坪村人逐渐构建起以自我为中心、自成体系的社会文化。在这一特定场域中,他们通过语言、习俗、信仰、规范等文化的诸多要素既保持了与嘉绒主文化的有机互动,又逐渐树立起独立于嘉绒主文化的自我中心地位。大坪村这样的个案,在边缘区域文化交汇地带并非特例,对它展开探讨能够以小见大,为理解和反思“边缘”群体及其社会文化提供可资借鉴的民族志文本。

南卡诺布[10](2020)在《果洛灯塔加卜着藏式碉楼民居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民居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每个地域都有其特色的民居建筑风格,在班玛地区的藏家碉楼,就是因为当地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有的建筑类型。本文通过民族学中的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对班玛地区藏族古碉楼建筑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对于当地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在田野调查研究中对于古碉楼进行了详细的结构分析和解析,了解当地对于古碉楼的保护和利用,通过研究提出自己对于当地古碉楼建筑发展和利用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对当地古碉楼的发展保护起到些许的作用。

二、丹巴嘉绒藏族的民俗文化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丹巴嘉绒藏族的民俗文化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2)阿坝州藏族碉房遗产石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历史背景
        1.1.3 现实背景
        1.1.4 技术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1.3.2 国外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1.4 研究的对象、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阿坝州藏族碉房石作技艺概述
    2.1 阿坝州藏族碉房的营造历史
        2.1.1 “碉房”名称的由来
        2.1.2 碉房的发展历史
    2.2 阿坝州藏族石砌碉房分布及特点
        2.2.1 阿坝州石砌碉房遗产的分布
        2.2.2 阿坝州石砌碉房建造流派
        2.2.3 阿坝州石砌碉房建筑的结构类型
    2.3 阿坝州藏族碉房石作技艺形成的环境因素
        2.3.1 地理空间与自然环境
        2.3.2 历史文化与人文环境
        2.3.3 自然崇拜观与宗教影响
    2.4 阿坝州藏族碉房石作技艺的重要性
        2.4.1 因地制宜的建造技艺
        2.4.2 民族建造技术的重要组成
        2.4.3 地方建造技术的传承
    2.5 本章小结
3 阿坝州藏族石砌碉房石作技艺现状
    3.1 调研概述
        3.1.1 调研目的及重点
        3.1.2 调研时间
        3.1.3 调研对象选择和路线
        3.1.4 调研提纲及调查表
        3.1.5 调研案例数据整理
    3.2 石作技艺在现代环境下面临的问题
        3.2.1 社会背景变化下石作技艺的发展
        3.2.2 传统价值观念转变后石作技艺的方向
        3.2.3 现代建筑技术介入后石作技艺的应用
        3.2.4 传统石作技艺的传承与动力
    3.3 石作技艺自身面临的发展与传承问题
        3.3.1 石作技艺的可替代性与竞争性
        3.3.2 匠人手艺的传承困境
    3.4 本章小结
4 阿坝州藏族碉房遗产石作技艺的技术与艺术研究
    4.1 碉房建筑石作营造所需材料和工具
        4.1.1 材料
        4.1.2 工具
    4.2 碉房建筑石作营造过程
        4.2.1 营造前的准备
        4.2.2 地基的处理
        4.2.3 墙体的材料
        4.2.4 墙体的构筑方式
        4.2.5 墙体的通用营造流程
        4.2.6 墙体重点构造技术
    4.3 碉房建筑石作艺术的表达
        4.3.1 砌筑构件
        4.3.2 砌筑图案
        4.3.3 视觉特征
    4.4 碉房建筑石作技艺的技术性能
        4.4.1 石砌材料的力学性能
        4.4.2 结构整体性与抗震性
        4.4.3 石作技艺的环境适应性
    4.5 本章小结
5 阿坝州藏族碉房遗产石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5.1 阿坝州藏族碉房石作技艺保护与传承的价值与原则
        5.1.1 经济价值
        5.1.2 历史价值
        5.1.3 文化价值
        5.1.4 生态价值
        5.1.5 整体性原则
    5.2 阿坝州藏族碉房石作技艺保护对象与遗产的构成
        5.2.1 保护对象的界定
        5.2.2 石作技艺本体
        5.2.3 营造的文化习俗
    5.3 阿坝州藏族碉房石作技艺的保护策略
        5.3.1 石作技艺的记录和建档
        5.3.2 建立石作技艺的保护清单
        5.3.3 制定石作技艺的技术标准
        5.3.4 石作技艺原生环境的保护
        5.3.5 石作技艺学术研究的促进
    5.4 阿坝州藏族碉房石作技艺的传承发展
        5.4.1 石作技艺传承人的保护
        5.4.2 石作技艺的培训与传承
    5.5 阿坝州藏族碉房石作技艺的应用
        5.5.1 应用于商业旅游中的碉房
        5.5.2 传统石作技艺在现代建筑中的创新使用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研究后续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私人领域的公共化:一个藏族村落的空间社会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1.1 社会学的空间转向
    1.2 文旅产业中的民宿村问题
2 私人领域的公共化
    2.1“出租几间房”模式
    2.2“出租整栋楼”模式
    2.3“婉拒客人进家门”模式
3 空间变化的推动力
    3.1 生产方式的转变
    3.2 个体价值的彰显
    3.3 媒体力量推动
4 神圣空间的分化
    4.1 火塘衰落
    4.2 客厅兴起
5结语:房屋是身体的文化边界

(4)基于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传统村落开发保护研究 ——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村落加速衰败,保护、活化与发展工作迫在眉睫
        1.1.2 传统村落综合价值高,是乡村振兴与革命老区振兴的重要平台
        1.1.3 甘孜藏族自治州成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需更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补充现有传统村落研究内容
        1.2.2 有利于摸清家底,实现传统村落分类保护
        1.2.3 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传统村落概念界定
        1.3.2 国外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1.3.3 国内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可能的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5.1 GIS空间分析法
        1.5.2 二维象限法
    1.6 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1.6.1 技术路线
        1.6.2 数据来源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2 自然环境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环境
        2.2.3 水文环境
        2.2.4 动植物资源
        2.2.5 旅游资源
    2.3 社会经济
    2.4 农牧区分类
3 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分析
        3.1.1 空间分布的集聚特征——整体呈集聚分布
        3.1.2 空间密度的分布特征——南密北疏、东密西疏,呈“核心-边缘型”分布
        3.1.3 空间分布的均衡性特征——数量和密度呈现极强的不均衡性
    3.2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海拔高程因素
        3.2.2 坡向因素
        3.2.3 坡度因素
        3.2.4 河流水系因素
        3.2.5 城镇化因素
        3.2.6 交通因素
        3.2.7 社会经济因素
    3.3 本章小结
4 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的共性特征和类型划分
    4.1 传统村落的共性特征
        4.1.1 自然选址格局
        4.1.2 文化景观特征
    4.2 传统村落的分区方法及类型划分
    4.3 本章小结
5 甘孜藏族自治州不同类型传统村落存在的问题
    5.1 农区中低海拔综合引力型
        5.1.1 特点
        5.1.2 存在问题
    5.2 农区高海拔生态保障型
        5.2.1 特点
        5.2.2 存在问题
    5.3 半农半牧区中低海拔文化重塑型
        5.3.1 特点
        5.3.2 存在问题
    5.4 半农半牧区高海拔特色引领型
        5.4.1 特点
        5.4.2 存在问题
    5.5 牧区高海拔治理提升型
        5.5.1 特点
        5.5.2 存在问题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不同类型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开发与保护策略
    6.1 农区中低海拔综合引力型
        6.1.1 保护传承非遗空间,民宿经济创意化发展
        6.1.2 强化区域龙头作用,辐射带动村落发展
    6.2 农区高海拔生态保障型
        6.2.1 改善生活空间,共建美好家园
        6.2.2 发展生态经济,打好“绿色牌”
    6.3 半农半牧区中低海拔文化重塑型
        6.3.1 整治传统村落风貌,塑造特色空间格局
        6.3.2 突出文化资源特色,树立旅游品牌形象
    6.4 半农半牧区高海拔特色引领型
        6.4.1 改善基础设施,打造庭院空间
        6.4.2 立足生态本底,挖掘区域特色
    6.5 牧区高海拔治理提升型
        6.5.1 联合“互联网+”,营造智慧生产空间
        6.5.2 重视文化教育,培育本地人才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7)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四川藏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小结
壤塘县(安多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小结
丹巴县(嘉绒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小结
讨论与结论
    讨论
    主要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四川藏区藏药植物名录
    附录2 民族植物学调查工作记录
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综述
    民族植物学
        民族植物学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民族植物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藏区及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
        藏区概况
        藏族医药与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现状
    民族植物学与藏族医药
        藏族医药的巨大潜力与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
        藏药的发展现状
        民族植物学与藏药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特色小镇外部空间设计策略探究 ——以九寨沟漳扎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特色小镇的建设热潮
        1.1.2 嘉绒藏区特色小镇的建设与探索
    1.2 研究范围及内容
        1.2.1 研究范围界定
        1.2.2 研究内容概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特色小镇研究现状
        1.4.2 国外特色小镇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特色小镇外部空间基础理论研究
    2.1 特色小镇概念阐述
    2.2 地域特色相关理论研究
        2.2.1 地域特色的概念
        2.2.2 地域特色的特性
        2.2.3 地域特色影响因素
    2.3 特色小镇外部空间分类及特点
        2.3.1 广场空间
        2.3.2 街巷空间
        2.3.3 节点空间
    2.4 特色小镇外部空间设计要素
        2.4.1 广场空间设计要素
        2.4.2 街巷空间设计要素
        2.4.3 节点空间设计要素
    2.5 本章小结
3.嘉绒藏区概况及既有小镇案例调研分析
    3.1 嘉绒藏区概况
        3.1.1 区位交通概况
        3.1.2 人文历史概况
        3.1.3 自然环境概况
    3.2 嘉绒藏区既有小镇分类与分布
        3.2.1 河谷地带小镇
        3.2.2 高山台地小镇
    3.3 嘉绒藏区河谷地带小镇案例调研分析
        3.3.1 汶川县水磨古镇
        3.3.2 理县甘堡藏寨
        3.3.3 理县桃坪羌寨
        3.3.4 马尔康市卓克基镇
    3.4 嘉绒藏区河谷地带小镇现状归纳与总结
        3.4.1 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特色小镇发展特色因子归纳
        3.4.2 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特色小镇外部空间特点总结
        3.4.3 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特色小镇外部空间共性总结
        3.4.4 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特色小镇发展建设经验累积
    3.5 本章小结
4.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特色小镇外部空间设计策略
    4.1 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特色小镇外部空间形态设计策略
        4.1.1 顺应地势融入自然山水环境
        4.1.2 发掘传承嘉绒藏区地域文化
        4.1.3 延续传统肌理设计功能分区
        4.1.4 结合特色空间构建空间序列
        4.1.5 升级道路系统整合旅游资源
    4.2 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特色小镇外部空间构成要素设计策略
        4.2.1 发掘传统文化营造复合型广场空间
        4.2.2 顺应地形地貌营造人性化街巷空间
        4.2.3 结合景观要素营造停驻性节点空间
    4.3 本章小结
5.九寨沟漳扎镇彭丰社区外部空间设计
    5.1 漳扎镇彭丰社区概况
        5.1.1 漳扎镇彭丰社区背景介绍
        5.1.2 漳扎镇彭丰社区场地现状概况
    5.2 漳扎镇彭丰社区外部空间形态设计
        5.2.1 融入自然顺应地形地貌
        5.2.2 地域建筑的发掘与应用
        5.2.3 结合传统肌理合理布局
        5.2.4 营造开合有序的空间序列
        5.2.5 创造结合自然的道路系统
    5.3 漳扎镇彭丰社区空间构成要素设计
        5.3.1 广场空间的设计营造
        5.3.2 街巷空间的设计营造
        5.3.3 节点空间的设计营造
    5.4 本章小结
6.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9)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田野事象:大坪村与冬经
    1.1 大坪村的人文地理
        1.1.1 小金县概述
        1.1.2 大坪村人文地理环境
    1.2 冬经仪式及过程
        1.2.1 仪式前的准备
        1.2.2 冬经仪式过程
第二章 仪式与大坪村的族群认同
    2.1 大坪村的族群认同
        2.1.1 从祖源到族源
        2.1.2 语言与认同
    2.2 仪式与族群认同
        2.2.1 结构性失忆与集体记忆
        2.2.2 仪式、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
    2.3 族群认同与寺院权威
        2.3.1 大坪寺
        2.3.2 村落公共空间的权威
第三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关系(一)——大坪村的社会关系网
    3.1 仪式与家庭的分、继、合
        3.1.1 村落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户
        3.1.2 家户的“分”、“继”及仪式的展示方式
    3.2 互助、仪式——构建村落社会关系网的两个必备要件
        3.2.1 村落社会关系网的构建、发展和成型
        3.2.2 人情——仪式中的互助
第四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关系(二)——互助圈:大坪村的生活逻辑
    4.1 大坪村的互助圈
        4.1.1 亲属互助圈
        4.1.2 地缘互助圈
        4.1.3 友缘互助圈
    4.2 人情圈、互助圈与熟人社会
    4.3 仪式与互助
        4.3.1 婚礼仪式体现的人情、互助与社会关系
        4.3.2 冬经仪式与大坪村社会关系的整合
第五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的权力与权威(一)——法理型权威的代表:大坪村的村政权威
    5.1 权力与权威
    5.2 大坪村村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5.2.1 村落组织结构概况
        5.2.2 非正式组织——“小队”的结构及功能
        5.2.3 村民小组的结构与功能
        5.2.4 村两委会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5.3 村政权威的构建
        5.3.1 国家认同是建构村政权威的根本来源
        5.3.2 民主运行是建构村政权威的群众基础
        5.3.3 能人现象是村政权威实现的因素
第六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的权力与权威(二)——传统型权威的代表:大坪村的宗教权威
    6.1 大坪寺的组织系统
        6.1.1 大坪寺的结构
        6.1.2 一僧一户制度
        6.1.3 僧人的日常管理
    6.2 僧俗互动——寺院与村落之间的共生关系
        6.2.1 寺院与村落的共生空间
        6.2.2 寺院对村落的依赖
        6.2.3 寺院对村落的回馈
    6.3 宗教权威的生成和维系
        6.3.1 宗教权威的生成
        6.3.2 宗教权威的维持
    6.4 仪式与村落权威——以冬经仪式为例
第七章 中心-边缘视角下的大坪村
    7.1 从边缘走向中心
        7.1.1 被边缘化的大坪村人
        7.1.2 试图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大坪村人
        7.1.3 自我边缘化的大坪村人
    7.2 国家话语下大坪村“安多”文化符号建构——以冬经为例
        7.2.1 大坪寺的合法身份
        7.2.2 国家话语下冬经仪式的变迁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1 :大坪村旅游申请报告(2000年)
附录2 :大坪村旅游申请报告(2010年)
附录3 :抚边乡政府藏戏汇报情况
附录4 :索朗白登整理萨武神山资料
附录5 :大坪村出土格萨尔石刻
附录6 :村民自编格萨尔伴奏乐
附录7 :僧人自编格萨尔藏戏剧本
附录8 :大坪寺财务收支状况(示例)
附录9 :村民功德明细(示例)
附录10 :牟喇嘛多次被评为“爱党爱教”先进个人
附录11 :大坪村人开的藏家乐
致谢

(10)果洛灯塔加卜着藏式碉楼民居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有关藏族民居的研究
        二、有关藏族碉楼民居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走进田野
    第一节 “灯塔”概况
        一、自然环境
        二、人文环境
        三、传统民居
        四、聚落选址
第二章 碉楼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碉楼的建筑结构
        一、建筑材料
        二、结构特点
        三、建造仪式
    第二节 碉楼的空间功能
        一、外部空间
        二、内部空间
        三、空间功能
第三章 碉楼民居的保护与利用
    第一节 碉楼的价值
        一、文化价值
        二、历史价值
        三、经济价值
        四、技术价值
        五、社会价值
    第二节 碉楼的窘境
        一、保护意识的缺失
        二、外来文化的冲击
        三、保护方式的不当
        四、专业人才的紧缺
        五、当地人才的间断
    第三节 碉楼的保护
        一、如何保护
        二、如何利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丹巴嘉绒藏族的民俗文化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活·生态:嘉绒地区厕所流变研究 ——基于四川省丹巴县中路乡的调查[D]. 李志恒.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阿坝州藏族碉房遗产石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 闫超.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3]私人领域的公共化:一个藏族村落的空间社会学实践[J]. 巨浪,宗喀·漾正冈布. 中外建筑, 2021(03)
  • [4]基于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传统村落开发保护研究 ——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D]. 陈红利.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四川省丹巴县旅游业深度发展策略研究——基于实地调研的考察(二)[J]. 李钊.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20(02)
  • [6]四川省丹巴县旅游业深度发展策略研究——基于实地调研的考察(一)[J]. 李钊.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20(01)
  • [7]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D]. 邱涛. 西南医科大学, 2020
  • [8]嘉绒藏区河谷地带特色小镇外部空间设计策略探究 ——以九寨沟漳扎镇为例[D]. 王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D]. 杨旻旻.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10]果洛灯塔加卜着藏式碉楼民居文化研究[D]. 南卡诺布.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标签:;  ;  ;  ;  

丹巴嘉绒藏族民俗文化概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