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游牧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早期游牧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早期游牧人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喻平[1](2021)在《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研究(1928-1945)》文中指出罗斯福新政时期,印第安人教育的目的不再是消灭印第安人的文化和信仰,而是帮助他们重建部落文化、提高经济能力和自治能力,使印第安人摆脱美国最底层的穷困生活的处境。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领导者科利尔甚至认为印第安文化是美国社会问题的答案,他把印第安文化引进印第安人的教育中,这跟之前的印第安人同化教育显着不同,所以可以把新政时期的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看作是印第安人教育的转折点。对于印第安人来说,印第安人同化教育的影响多侧重于消极影响,以失败为主旋律,而同样失败的新政时期的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则侧重于其积极影响,但是通过顾明远先生等比较教育学者所提出的文化主义范式的观点来综合分析,美国联邦政府领导的印第安人教育对印第安人的文化既有限制、又有促进的作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顾明远先生文化主义范式的观点,对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其成功和失败之处再解读,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探讨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证明文化优劣之分以及种族歧视会引发民族矛盾、文化冲突以及利益纷争,这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而无益于各民族共同和谐地发展;揭示只注重主流文化或者只注重非主流文化的民族教育思想都无益于国家、民族的教育现代化;主张异质文化之间应平等交流、互相包容、理性思考,有选择地在彼此值得借鉴的精华之处,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创造性的演进,以此来更进一步地提高民族文化的时代适应力。

张璐[2](2021)在《戎族在与周、秦交往中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戎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支古老族群。根据传世文献和出土资料,戎族是最初活跃于泾、渭河上游地区的原始农业部落,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生业模式呈现出游牧化与农耕化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戎族在与周人的交往中,学习到了比较先进的农耕技术,同时通过与周人联姻、联盟等方式,跟上了周人东扩的进程,将自身的势力发展到宗周附近地区,逐渐成为威胁宗周的重要力量,最终加速了西周的灭亡。秦早期地处周、戎交锋的前线,在王室东迁之际凭借“攻逐戎”的任务得以封爵立国。原本攻占镐京进入泾、渭下游地区的诸戎,后来在秦国东进战略的驱逐下,聚集到晋南及伊洛地区,他们在生活和文化习俗上进一步向华夏融合。而在秦国西北地区的诸戎,则在秦国的扩张中逐渐向西退缩,他们的在相关的考古遗址中呈现出游牧因素自东向西逐渐增加的特点,体现了族群发展对环境的适应性。戎族与周、秦的交往虽然主要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但均是通过推动戎族的迁徙来间接影响其整体变迁。纵向来看,戎族内部随着迁徙联系纽带逐渐由血缘向地缘转变;而横向对比东、西两区的戎族聚落,可以看到戎族对不同的外部环境进行了适应和融合。

祁冰[3](2020)在《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遗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标题中“长城地带中段”所指代的范围大体相当于今内蒙古中南部、陕北、晋西地区。众所周知,夏商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并巩固、东亚地区青铜文明滥觞与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文化环境,长城地带中段地区在这一过程中既是文化发展的策源地之一,也是人群、技术交流融合的大熔炉。本文从该区域夏商时期的考古遗存入手,在梳理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基础上,探讨其发展动因、对外影响,进而尝试从社会、经济角度观察长城地带中段青铜时代早期的文明进程。本文的内容共分为以下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笔者在对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进行说明的前提下,详细梳理了相关考古学研究史,总结了以往研究的成果和不足,进而引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介绍了研究方法。第二章和第三章,全面考查了区域内夏商时期各类考古遗存的文化内涵、分期与年代、发展与源流。将区域内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演进历程分为三阶段,年代分别约相当于夏纪年时期、商代前期、商代后期,再根据各阶段所呈现出的具体特点,将一、二阶段合并为“发展期”、将第三阶段归属于“鼎盛期”。第四章,整合前文所取得的认识,探讨区域内文化格局演进及相关问题。认为其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本地原先的文化传统受到外来因素冲击的结果,同时气候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一过程。笔者还强调了长城地带中段地区在整个欧亚草原地带青铜文明进程中所起到的推进作用。第五章,结合文献记载及以往研究,总结了区域内考古学文化于西周早期走向衰落的原因,兼论商代后期各类遗存的族群归属问题。指出商周王朝对西北地区以“鬼方”为代表的诸族群的攻伐战争,特别是周人的大规模军事征服和移民政策,是导致当地考古学文化进程“中衰”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六章,尝试利用相关材料及研究成果,从经济、社会的角度观察区域内夏商时期的文明进程。通过综合分析当地社会阶层、生业形态、信仰习俗的发展过程,推测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的社会形态整体上应该处在由“酋邦社会”向“早期国家”过渡的阶段。第七章为结语,罗列了本文的主要收获和结论,并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将来值得重视的相关课题。

邵会秋,张文珊[4](2020)在《乌恩岳斯图与北方草原考古》文中研究说明欧亚草原被认为是世界文明的"传送带",它促进了欧亚大陆很多重要文化成果的传布,几千年来都是物品、技术、宗教和艺术的集散地。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是欧亚草原"传送带"中的重要一环[1],是中原农业人群与北方游牧部落相互接触的前沿地带,也是连接欧亚大陆草原文明与中原农业文明的中间环节。但由于北方草原地处中国边疆地区,缺乏相关的史料记载,往往受到学术界的忽视,这导致北方草原考古在国内起步较晚,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也很少。

吴飞[5](2020)在《漠北回纥兴起历程若干问题研究 ——以回纥与唐朝关系史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纥于隋唐之际开始见诸史书,是为该部族初兴于漠北的标志。此后直至唐德宗贞元年间回纥汗国中衰,漠北回纥经历了长达两百年的兴起过程。在导致回纥兴起的诸多原因中,以唐朝对漠北政局的影响,以及唐朝与回纥之间的交往发挥的作用最为重要,也最为明显。通过分析这段历史,对于研究回纥史、唐代民族关系史会得出许多有益的结论。尽管传统文献对于漠北回纥历史的记载十分简略,但通过分析史料当中的若干细节,仍然可以有不少新的发现。记载回纥历史的三篇重要文献《唐会要·回纥》《旧唐书·回纥传》《新唐书·回鹘传》,其史源出自多书。《唐会要·回纥》是王溥在综合唐人《会要》《续会要》相关内容后写成,并没有参考《旧唐书·回纥传》,因此两书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旧唐书·回纥传》的史源比较驳杂,存在前后抵牾之弊,一些错讹误导了后人,但也保存了大量历史细节。《新唐书·回鹘传》是宋朝人对以往回纥史料精心整理后写成,其史料价值不亚于《旧唐书·回纥传》,但也有不如后者的地方。充分辨析回纥基本史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往往能得出新的结论。根据文献记载,回纥初兴与其首领菩萨有较大关联。菩萨通过与薛延陀联盟,击溃东突厥汗国,俘获大量人口而使得回纥部落迅速壮大起来。“十姓回纥”联盟有可能形成于这一时期。东突厥汗国灭亡后,漠北诸部均与唐朝建立了贸易联系。通过分析史料可以看出,经济贸易深刻影响了唐朝、薛延陀汗国、漠北铁勒诸部间的三方博弈。漠北政局发展变化与诸部同唐朝的贸易存在深刻的联系。薛延陀汗国灭亡后,回纥首领吐迷度试图建立新的漠北政权。但经过与唐朝的一系列较量之后,回纥人的这一企图落空,成为唐朝恭顺的属部。后突厥汗国兴起后,回纥与唐朝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几个阶段的变化,从最初的羁縻关系变为脱离唐朝控制。天宝初年唐朝曾与回纥一度恢复了羁縻关系。但旋即因为回纥汗国建立,双方变为宗藩关系,安史之乱后又转为“兄弟之国”。直至唐德宗贞元年间双方又恢复了宗藩关系。通过分析可以知道,文献中关于回纥“十一都督”的记载源于唐德宗广德元年对回纥贵族的册封名单。回纥改名也与对唐贸易有关。唐朝与突厥人、薛延陀人的斗争为回纥壮大提供了一定的契机。唐高宗后期以后唐朝军事实力衰退也是回纥汗国兴起的重要原因。唐朝与回纥间的贸易则是回纥强盛的经济基础。由于王族内讧,回纥的兴起历程终结于唐德宗贞元年间。通过分析唐朝对回纥兴起过程的影响,可以看出古代中原与蒙古高原之间存在着深刻的政治、经济联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历史。

冯科[6](2020)在《契丹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契丹发源于中国古代的北方地区,起初活动在内蒙古高原东部和东北平原西南部地带,916年建立了契丹—辽政权,大约在14世纪作为一个民族消亡。916年之前,契丹的社会组织形态主要是部落和部落联盟等,尚处于历史发展的早期阶段。《魏书》是较早记载契丹的史书,其“契丹传”开创了契丹文献史的先河,后出的《隋书》《北史》、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等延续了为“契丹”立传的传统,《魏书·契丹传》等专传与《通典·契丹》等契丹专条以及其他史书中有关契丹的集中记载,共同构成了研究契丹早期历史的基本史料。后出史书对先前史书多有继承,到元代出现了一部专门记载契丹—辽历史的官修史书——《辽史》,其“世表”则是在总结前代史书和契丹人所传史料的基础上,梳理了契丹—辽政权先世的发展脉络。这些基本史料完整、连续地记录有916年之前的契丹历史,其史文来源既有中原史家的他者视角,又有契丹本族自身的历史记忆和传承。通过辨析相关史料所传递的史实信息,可以勾勒出契丹的起源情况,以及早期部落和部落联盟发展情况。契丹人将其祖先追溯到2世纪鲜卑人的认识,与《魏书·契丹传》对契丹来源的记载并不矛盾。虽然有关契丹族名、族源的研究,方法多样,结论不一,且史书的有关记载也是众说纷纭;但是通过梳理史书中的相关记载,可以发现《魏书·契丹传》关于契丹来源的记载是后出史书的源头,其史文反映了契丹与宇文部的渊源。结合契丹在活动地域、风俗习惯、语言文化、人种等方面与鲜卑多有相同或相通之处,可以得出契丹应来源于宇文部中鲜卑人的判断。契丹主体部落以“八部”为框架演变,先后有古“八部”“大贺氏八部”“遥辇氏八部”,其中古“八部”实际上指的是“东北群狄”中的部落,包括最初形成的契丹以及与之密切的悉万丹等七部。由古“八部”到“大贺氏八部”,中间曾经历了讬纥臣水十部的发展阶段。“遥辇氏八部”是由大贺氏中衰后,所剩的五部析分而成。契丹部落既有迁入其他地区,融入其他民族者,也有通过凝聚族内各部,融合他族部落而发展壮大者。部落联盟也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完善了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无论是大贺氏联盟形成、衰亡中的内外双重因素,还是遥辇氏联盟发展过程中双轨运行的二元性,抑或是世里氏联盟政治建设中的二元性,都是基于集中统一的需要,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在内外因的双重作用下而形成的。虽然二元性的表现形式各样,但其实质却是契丹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矛盾运动的具体呈现。契丹早期的发展特质为契丹—辽政权所继承,并因此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或是以物质文化遗存的形态彰显至今,或是化作精神文明的内核丰富着中华文明。

田语[7](2020)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文中指出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是20世纪下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因为薛爱华在域外汉学界的声誉,国内学术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作品出现,成果斐然。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上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着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基于此,本论文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着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着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做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十九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期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最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上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研究。《闽国:10世纪中国的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本文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做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文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最后,因为薛爱华着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下半叶域外汉学的整体大局看,薛爱华可称为美国乃至整个欧美中国研究界古典汉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余肖肖[8](2020)在《特佩西墓群塔加尔文化墓葬研究》文中指出塔加尔文化是公元前一千纪期间分布于俄罗斯米努辛斯克盆地的早期铁器时代文化。本文以特佩西墓群的墓葬材料为研究对象,对该墓群中发现的塔加尔文化时期墓葬遗存进行全面梳理。根据墓葬形制将其分为两大类:独立墓葬(37座墓穴)和库尔干(20座,包含68座墓穴)。在对随葬品类型的基础上,根据墓穴位置和埋葬人数演变规律以及随葬品组合情况,讨论了遗存的分期及其阶段性变化。进而对墓葬进行分区分群,进一步探讨文化因素来源以及人群构成等相关问题。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六章:第一章:绪论。简述本文研究对象和考古学文化所处的时空框架背景,界定本文涉及的概念问题,并对塔加尔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史进行简要的回顾和总结,阐明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价值。第二章:特佩西墓群概况与墓葬介绍。介绍特佩西墓群发掘概况,根据墓葬形制不同特征,将墓葬材料分为独立墓葬和库尔干两大类进行简要描述。第三章:随葬品类型分析与墓葬分期。根据随葬品的功能不同,以陶容器、装饰品、工具及武器为框架,对随葬品进行类型分析。结合墓葬演变规律和随葬品组合特征将遗存分为二期四段。第四章:墓葬的分区与分群。根据墓葬分类与分布情况,将墓葬所在区域划分为南区、中区和北区,并根据墓葬形制、墓葬方向等不同特征,将墓葬遗存整体分为六群。第五章:相关问题探讨。综合其他墓地相关材料,探讨特佩西山麓地区塔加尔文化的来源,不同阶段文化因素的演变,以及与其他地区交流情况。结合墓葬分组和分期探讨了墓葬人群构成与阶段性发展。第六章:结语。总结本文研究主要收获与反思。

王文轶[9](2020)在《先秦辽西地区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性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研究,是建构和完善中国早期国家起源与形成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途径。先秦时期是辽西地区的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历史阶段。本文整体上以传世典籍、出土文献和考古资料为线索,借鉴和综合运用了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民族学等研究理论与方法,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素有争议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形态(属于“早期国家”或“酋邦”两种主流观点)予以了多维度的比较观察;分别从“早期国家起源模式”和“早期国家形态”两个层面,对考古和文献资料相对丰富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孤竹、东胡(夏家店上层文化)的社会演进情况及其早期国家类型予以了专题研究。除绪论和结语之外,按研究对象的文化关系、年代顺序等,共分为四章。辽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具有较为完整的文化发展序列,红山文化是该区青铜时代到来以前最为发达的考古学文化。目前,学界基本认同红山文化的晚期阶段已步入了较为复杂的不平等社会,一般将其视作早期国家的“古国”,抑或是前国家社会的“酋邦”。这就意味着,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形态的界定,直接关系到对辽西地区早期国家发端的判断。对此,本文以“酋邦”与“早期国家”概念的内涵、特征为指导,先后以祭祀遗址、聚落、玉器等为主要观察对象,分别解析了祭祀中心和中心聚落为代表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分层现象与社会等级结构,及其玉礼所反映的礼制雏形与“神圣化”特点;从陶器、玉器手工业方面入手,探究了其专门化社会分工及所反映的再分配机制问题;通过对牛河梁墓葬群等级结构和墓主人身份地位等的分析,论证了红山文化晚期社会权力的神权权威。其中,社会分层和礼制的发展程度,以及社会权力鲜明的神权特征表明,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形态仍属于酋邦阶段,而未进入阶级社会。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形态的考察则以演进轨迹的动态变化为视角。起源模式部分主要借鉴了考古学的分期研究成果和“中心聚落形态”理论,以该考古学文化的自身发展序列为线索,探究了其“普通聚落—环壕聚落—城”的演进过程,及其聚落集群分布和山顶型祭祀场所出现为标志的“酋邦”特征。并且,以大甸子墓葬和城址等考古资料为基础,分别从社会等级与阶层分化、军政化礼制、城址结构与军事防御功能,以及筑城与阶级、社会矛盾冲突等角度,分析了该文化晚期阶段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志。早期国家形态部分,首先辨析了“邦国”与“方国”的联系与区别,疏证了中国历史上邦国联盟型方国的史实,重点以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城址和聚落址为载体,解构了该文化晚期阶段的“中心城邑—城邑(城邑群)—鄙邑”的邦国形态,并从城址流域集群分布、防御体系和祭祀中心城的角度,分析了其邦国联盟型的方国结构与特征。关于孤竹早期国家的研究,同样分为“起源模式”和“国家形态”两大部分。起源模式部分以相关文献典籍记载和卜辞、金文材料为基础,从商周内外服制、分封制的角度,缕析了孤竹与商、周关系的变化及其“辟纣”北迁的历史背景,进而比较了孤竹在成为殷商诸侯国前后社会形态的改变。在国家形态部分,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爬梳,重点考证了孤竹在商周之际的迁都情况及其都城地望与疆域的变化,并以此说明孤竹都、国同构的特点,即“都邑型邦国”。在对东胡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的讨论中,通过对相关史料价值的辨析,以山戎、燕地、燕国等为参考坐标,厘定了东胡的族属、起源与地理分布问题,并从存续时间、人种构成、经济形态、族群演进等角度,进一步补充和夯实了以往学界关于夏家店上层文化族属为东胡观点,从而建构了本文关于东胡讨论的时空框架和资料基础。早期国家起源部分则打破了东胡始终为氏族部落社会的传统命题,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论证了西周时期东胡酋邦社会的形成,以及重点讨论了春秋时期东胡社会所出现的阶级分化现象和强制性权力特征,将东胡早期国家建立的时间下限确定为春秋早期。并且,从王权、疆域、军队与战争三个维度,补充了战国至秦汉时期东胡为国家社会的标志。另外,没有筑城是东胡社会与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孤竹的重要区别。故而,本文在对其国家形态展开研究之际,援引了民族学的“部族”概念。鲜卑、乌桓不仅是东胡部族集团的两大成员,而且鲜卑、乌桓、契丹作为东胡后裔的主要代表,其类似的部族制“文化基因”也印证了东胡立国的部族制基础,进而以“部族型国家”来区别以“城”为重要标志的都邑型邦国和邦国联盟型方国。同时,“各有分地”是部族形成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集团向地缘关系所迈出的重要一步,但血缘关系并未被完全取代,且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东胡的部族国家也仍然属于早期国家阶段。

裴世东[10](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二、关于早期游牧人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早期游牧人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研究(1928-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国内与国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阐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新政前的美国印第安人教育
    第一节 建国以前的原始部落教育和殖民地同化教育
        一、原始部落教育(1607 年以前)
        二、殖民地同化教育(1607-1776)
    第二节 建国早期到新政前的美国印第安人教育
        一、建国早期的文明开化教育(1776-1879)
        二、新政前的强制同化教育(1879-1928)
第三章 新政时的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
    第一节 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背景
        一、时代背景的催化
        二、《梅里亚姆报告》的助推
    第二节 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开展
        一、教育计划和教育目标
        二、学校课程和学校师资
        三、教育权力的变化
        四、教育模式的改变
    第三节 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衰亡
        一、反对者的阻碍
        二、实施中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三、家庭、部落社区教育的缺失
        四、二战及战后教育需求的改变
第四章 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成败分析
    第一节 文化主义范式观点下的分析
        一、从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关系分析
        二、从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分析
        三、从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分析
        四、从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的关系分析
    第二节 教育改革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一、教育政策的正反两面性影响
        二、文化冲突的正反两面性影响
第五章 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反思和启示
    第一节 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反思
        一、部落教育权力的演变
        二、政府教育政策的引导
        三、民族教育对异质文化的态度
        四、民族成员对民族文化的选择
    第二节 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的启示
        一、教育改革者对民族教育的改革应由内而外
        二、少数民族成员对于文化的选择应理性思考
        三、对于教育改革的理想目标不可急于求成
        四、对于异质文化的冲突纷争不可二元对立
参考文献
附录 本研究涉及到的重要法案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2)戎族在与周、秦交往中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资料、方法及主要思路
    五、文章的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六、文章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戎族的含义与产生
    第一节 “戎”作为族称时的含义
    第二节 戎族的来源及其早期文明
        一、 戎族的来源
        二、戎族的早期文明
第二章 戎族与周的交往
    第一节 不窋与公刘所奔之戎
        一、周奔戎狄的时间及地望
        二、碾子坡遗址所见戎狄之俗
    第二节 晚商时期的周戎交往
        一、姜戎与周人的交往
        二、周对诸戎的征服
    第三节 穆王以来的戎族势力增长
        一、穆王征犬戎
        二、周戎实力对比的变化
第三章 戎族与秦的交往
    第一节 早期的戎秦交往
        一、申戎联姻与始号为秦
        二、伐戎卫周与得爵立国
    第二节 秦东进战略中的戎族变迁
        一、秦东诸戎的分布
        二、秦东诸戎的衰落
    第三节 秦霸西戎以来的戎族变迁
        一、秦霸西戎
        二、戎号不显
第四章 周秦时期戎族变迁的整体态势
    第一节 连结纽带的转变
        一、转变的表现
        二、转变的影响
    第二节 外部环境改变而引发分化
        一、秦东、西两地戎人对比
        二、戎族分化的结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1.1 时间范围
        1.1.2 空间范围
    1.2 自然环境
    1.3 文化传统与时代特征
    1.4 考古发现与研究简史
        1.4.1 第一阶段
        1.4.2 第二阶段
        1.4.3 第三阶段
    1.5 研究现状和不足
    1.6 研究目的及方法
第2章 夏纪年至商代前期遗存
    2.1 大口二期文化
        2.1.1 文化内涵辨识
        2.1.2 分期与年代
        2.1.3 发展和源流
    2.2 朱开沟文化
        2.2.1 文化内涵辨识
        2.2.2 分期与年代
        2.2.3 发展与源流
    2.3 吕梁山区的东太堡文化遗存
        2.3.1 文化内涵辨识
        2.3.2 分期与年代
        2.3.3 发展与源流
    2.4 吕梁山区南段的夏纪年至商代前期遗存
        2.4.1 文化内涵辨识
        2.4.2 发展与源流
第3章 商代后期遗存
    3.1 李家崖文化
        3.1.1 文化内涵辨识
        3.1.2 分期与年代
        3.1.3 发展与源流
    3.2 吕梁山区其他商代后期遗存
    3.3 西岔文化
        3.3.1 文化内涵辨识
        3.3.2 分期与年代
        3.3.3 发展与源流
    3.4 西坬渠类型
        3.4.1 文化内涵辨识
        3.4.2 年代推断
        3.4.3 发展与源流
    3.5 晋陕铜器群
        3.5.1 文化内涵辨识
        3.5.2 出土情景及材料筛选
        3.5.3 分期与年代
        3.5.4 发展与源流
    3.6 黑豆嘴类型
        3.6.1 文化内涵辨识
        3.6.2 出土情景及材料筛选
        3.6.3 分期与年代
        3.6.4 发展与源流
第4章 文化格局的演进
    4.1 文化谱系及发展脉络
    4.2 演进特征及发展动因
    4.3 对外影响及历史作用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文化传统的衰落与人群流向
    5.1 族群归属
    5.2 历史背景
    5.3 原因推测
    5.4 人群流向
    5.5 本章总结
第6章 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6.1 聚落形态
        6.1.1 聚落布局
        6.1.2 聚落等级
        6.1.3 小结
    6.2 社会分层
        6.2.1 墓葬
        6.2.2 房址
        6.2.3 小结
    6.3 生业形态
        6.3.1 以往观点辨析
        6.3.2 阶段性特征
        6.3.3 小结
    6.4 手工业门类
        6.4.1 阶段性特征
        6.4.2 新兴技术的来源分析
        6.4.3 小结
    6.5 信仰习俗
        6.5.1 瓮棺葬
        6.5.2 卜骨
        6.5.3 其他相关遗迹
        6.5.4 小结
    6.6 本章总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收获
    7.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邻境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编年概述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乌恩岳斯图与北方草原考古(论文提纲范文)

(5)漠北回纥兴起历程若干问题研究 ——以回纥与唐朝关系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意义及研究思路
    二、相关研究回顾与成果概述
    三、主要内容
第一章 涉及漠北回纥兴起历程及回、唐关系史事的基本史料的简介与辨析
    第一节 汉文史籍中涉及漠北回纥兴起历史的专条
        一、《通典·回纥》
        二、从《旧唐书·回纥传》看《唐会要·回纥》内容的形成
        三、《太平寰宇记》《文献通考》中的回纥专条
    第二节 《旧唐书·回纥传》史料价值及其史源分析
        一、抄自《隋书·铁勒传》
        二、抄自苏冕《会要》
        三、抄自其他史书
    第三节 《新唐书·回鹘传》与《旧传》的对比
    第四节 汉文史料中其他相关散见史料
        一、《册府元龟》中的散见回纥史料
        二、《资治通鉴》相关散见史料的价值
        三、其他值得注意的汉文史料
第二章 隋唐之际回纥的初兴
    第一节 菩萨与回纥崛起
        一、菩萨的家族世系、继位的背景与时间
        二、菩萨与薛延陀结盟
        三、菩萨与十姓回纥联盟
    第二节 回纥等部与唐朝、薛延陀汗国的三角关系
        一、东突厥汗国灭亡后唐朝、薛延陀汗国与漠北诸部间的微妙态势
        二、贞观十三年后的唐朝、薛延陀及回纥等部间的博弈
        三、回纥与唐朝初期的交往
第三章 唐朝羁縻漠北各族时期回纥部的历史发展—以回纥首领政治活动为线索
    第一节 吐迷度时代回纥与唐朝的关系
        一、吐迷度在漠北历史地位的变化
        二、吐迷度之死以及此后回纥与唐朝关系的发展
    第二节 回纥逐步脱离唐朝的羁縻统治
        一、回纥南迁及其历史背景
        二、药罗葛氏护输北返
        三、漠北回纥与唐朝由羁縻关系转变为宗藩关系
        四、简析唐朝丧失对漠北回纥羁縻统治
第四章 安史之乱后回纥与唐朝关系史中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回纥“十一都督”考辩
        一、“内九族”“外九部”之说商兑
        二、关于中原史料中“九姓”“十一都督”记载的史源探讨
        三、从“胡禄都督”看广德元年受封的回纥汗国都督数量
        四、“十一都督”说形成过程刍议
    第二节 回纥改名回鹘原因新探
        一、问题的缘起
        二、关于“回纥”字义与绢马贸易
        三、关于《旧传》出现元和四年回纥改名记载原因之蠡测
    第三节 从“群胡辅以强”看回、唐贸易对于回纥汗国兴盛的重要性
    第四节 漠北回纥兴起历程的终结
结语——回纥兴起的更广阔时空背景
参考文献
    一、古代文献
    二、今人着作
    三、相关论文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6)契丹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契丹早期”的界定
        (二)契丹早期历史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三、研究现状
        (一)契丹早期历史研究概述
        (二)史料研究现状
        (三)契丹族名族源研究现状
        (四)契丹早期部落和部落联盟研究现状
第一章 基本史料辨析
    第一节 纪传体“正史”中的契丹专传
        一、《魏书·契丹传》
        二、《隋书·契丹传》
        三、《北史·契丹传》
        四、《旧唐书·契丹传》
        五、《旧五代史·契丹传》
        六、《新唐书·契丹传》
        七、《新五代史·契丹传》
    第二节 有关史书中的契丹专条
        一、《通典·契丹》
        二、《唐会要·契丹》
        三、《五代会要·契丹》
        四、《太平寰宇记·契丹》
        五、《通志·契丹》
        六、《文献通考·契丹》
    第三节 其他史书中的集中记载
        一、《册府元龟·外臣部》等史书中的专门记载
        二、《东都事略·辽国》《宋史新编·辽国》和《宋会要辑稿·辽》中的记载
        三、《契丹国志》《辽史》中的相关记载
第二章 契丹的族名与来源
    第一节 契丹族名辨析
        一、“箅于”即“契丹”未必可信
        二、“契丹”的各种译写形式
        三、“契丹”的音义
    第二节 契丹来源诸说述评与考察
        一、契丹来源诸说
        二、契丹来源考察
第三章 契丹早期部落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契丹“古八部”
        一、“八部”与契丹先祖传说的关系
        二、“古八部”与《魏书·契丹传》中“东北群狄”的关系
    第二节 契丹松漠部落
        一、讬纥臣水十部与松漠十部
        二、大贺氏八部与遥辇氏八部
    第三节 契丹早期部落的迁徙与融合
        一、契丹部落的迁徙
        二、契丹部落的融合
第四章 契丹部落联盟的二元性
    第一节 大贺氏联盟兼具唐朝羁縻府州和契丹部落联盟的双重属性
        一、大贺氏联盟形成和衰亡中的唐朝因素
        二、大贺氏联盟形成和衰亡中的契丹因素
    第二节 遥辇氏联盟双轨运行的二元性
        一、联盟核心与权力重心不统一的二元性
        二、迭烈府—大迭烈府主政与北、南二府分治的双轨运行体制
    第三节 世里氏联盟的二元特性
        一、联盟首领兼具汗权与皇权属性
        二、联盟政权渐有“行国”和“城国”的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史料
    二、专着
    三、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薛爱华的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西方研究情况概述
        1.1.1 中国学术界的薛爱华研究
        1.1.2 西方汉学界的薛爱华研究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1.3 关键词的界定与解释
        1.3.1 汉学与中国学
        1.3.2 语文学与古典汉学
        1.3.3 中古中国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古典汉学传统与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学术资源
    2.1 古典汉学的萌芽与发展
    2.2 法国古典汉学(1814-1945)
    2.3 美国古典汉学的起步与劳费尔的开拓
    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古典汉学研究的发展
    2.5 卜弼德的汉学研究
    2.6 薛爱华的早年生活与学术渊源
        2.6.1 从西雅图到伯克利
        2.6.2 博厄斯派人类学与薛爱华
        2.6.3 卜弼德的影响
第三章 对薛爱华汉学论着的目录学审视
    3.1 薛爱华学术专着概览
    3.2 薛爱华汉学学术论文概览
    3.3 基于目录学的历时性分析
第四章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
    4.1 成书背景
    4.2 对《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内容与体制的讨论
        4.2.1 主要内容
        4.2.2 内容与结构上的特点
        4.2.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方法论析
    4.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征引性注释考析
    4.4 勘误
第五章 《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研究
    5.1 写作背景与动因
        5.1.1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转向和道教研究的深入
        5.1.2 《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创作目的
    5.2 《曹唐的道教诗歌》内容与体制
    5.3 母题研究与曹唐游仙诗的内涵与主题
    5.4 道教仙境考证学
    5.5 订正
第六章 薛爱华汉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
    6.1 “我是一名语文学者”
    6.2 语文学研究的特点
    6.3 语文学研究之于古典汉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6.4 薛爱华汉文英译理论与方法论
第七章 薛爱华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7.1 薛爱华所处的美国中国研究历史发展阶段
    7.2 书斋内外:薛爱华对美国古典汉学的贡献
    7.3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缺憾
        7.3.1 不重视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7.3.2 一部分论着作品结构编排不合理
        7.3.3 论文写作的文学色彩所带来的问题
        7.3.4 材料引征上的几个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薛爱华论着目录
附录二 薛爱华生平
附录三 薛爱华获奖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8)特佩西墓群塔加尔文化墓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研究对象与时空框架
        二、相关概念与术语说明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简史
        一、俄罗斯考古发现与研究
        二、中国学界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目的
第二章 特佩西墓群概况与墓葬介绍
    第一节 特佩西墓群概况
    第二节 独立墓葬
        一、Ⅰ区墓葬
        二、Ⅲ区墓葬
        三、Ⅶ区墓葬
        四、Ⅷ区墓葬
        五、ⅩⅦ区墓葬
    第三节 库尔干
        一、Ⅶ区墓葬
        二、Ⅷ区墓葬
        三、Ⅸ区墓葬
        四、ⅩⅤ区墓葬
        五、ⅩⅥ区墓葬
第三章 随葬品类型分析与墓葬分期
    第一节 陶容器
        一、平底器
        二、圈足器
    第二节 装饰品
        一、铜泡
        二、串饰
        三、腰带饰
        四、其他
    第三节 工具及武器
        一、工具
        二、武器
    第四节 墓葬分期研究
        一、墓葬特征演变与墓葬分组
        二、各阶段年代推测及其遗存特征
第四章 墓葬分区与分群
    第一节 南区墓葬分类
    第二节 中区墓葬分类
    第三节 北区墓葬分类
    第四节 墓葬分群研究
第五章 相关问题探讨
    第一节 文化因素分析
        一、早期平底罐与陶器纹饰溯源
        二、晚期圈足器与铜饰牌分析
    第二节 人群构成与文化发展进程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9)先秦辽西地区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红山文化晚期的酋邦社会
    第一节 “酋邦”与“早期国家”内涵辨析
        一、“酋邦”的内涵与特征
        二、“早期国家”的内涵与特征
        三、“酋邦”与“早期国家”的区别
    第二节 红山文化晚期酋邦社会形成的标志
        一、红山文化晚期的祭祀中心与社会分层
        二、红山文化晚期的聚落等级与社会结构复杂化
        三、红山文化晚期的礼制雏形
        四、红山文化晚期的手工业分工与再分配机制
        五、红山文化晚期社会权力的神权权威
第二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
    第一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
        一、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前国家社会形态
        二、夏家店下层文化晚期阶段国家形成的标志
    第二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早期国家形态
        一、“邦国”与“方国”的内涵
        二、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城邑—鄙邑”结构
        三、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邦国:以核心城邑为标志的城邑群
        四、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邦国联盟型方国
第三章 孤竹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
    第一节 孤竹国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
        一、孤竹国与殷商的关系
        二、孤竹国与周的关系
        三、孤竹的早期国家起源路径
    第二节 孤竹的早期国家形态
        一、商周时期孤竹国地望的变迁
        二、孤竹国的都邑型邦国
第四章 东胡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
    第一节 东胡的起源与地理分布
        一、东胡的族属与起源
        二、东胡的地理分布
        三、东胡考古文化的辨识
    第二节 东胡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
        一、西周时期东胡酋邦社会的形成
        二、春秋战国时期东胡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三节 东胡的早期国家形态
        一、东胡无“城”考
        二、东胡的部族王国
        三、余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表1:克里默和哈斯对部落与酋邦的考古学比较
    表2:东山嘴、牛河梁遗址碳十四测年数据表
附录二
    图1:牛河梁遗址群分布图
    图2:红山文化类型分布示意图
    图3:红山文化类型划分示意图
    图4:西台遗址平面图
    图5:敖汉旗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分布示意图
    图6:半支箭河中游夏家店下层文化集群分布图(加权值3)
    图7:半支箭河中游夏家店下层文化集群分布图(加权值8)
    图8:赤峰四分地东山咀遗址房址、窖穴、灰坑分布示意图
    图9:赤峰市松山区三座店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
    图10:城子山石城址平面图
    图11:北票康家屯石城探方分布平面图
    图12:南山根M102:18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关于早期游牧人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印第安人进步主义教育研究(1928-1945)[D]. 喻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戎族在与周、秦交往中的变迁研究[D]. 张璐. 兰州大学, 2021(12)
  • [3]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遗存研究[D]. 祁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4]乌恩岳斯图与北方草原考古[J]. 邵会秋,张文珊. 考古, 2020(11)
  • [5]漠北回纥兴起历程若干问题研究 ——以回纥与唐朝关系史为中心[D]. 吴飞.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契丹早期历史若干问题研究[D]. 冯科.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薛爱华的汉学研究[D]. 田语. 西北大学, 2020(07)
  • [8]特佩西墓群塔加尔文化墓葬研究[D]. 余肖肖.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9]先秦辽西地区的早期国家起源模式与形态研究[D]. 王文轶.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早期游牧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