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斯大林的错误及其启示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斯大林的错误及其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斯大林的失误及其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陈芬[1](2021)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演变的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其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探索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不断展开和丰富的理论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是指导社会主义国家辨明自身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理论依据。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系统梳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演变的过程,对于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蹄疾步稳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对于社会形态演变规律进行了科学的阐释,在深刻解剖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立足西欧发达的资本主义现实,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天才的论述,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为后来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170多年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演变过程,充分显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互促进的历史辩证法。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深刻领会这一历史辩证法,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立足中国的具体国情,准确锚定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科学制定每一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与时俱进地推进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同时大力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创新。

阿鲁木斯[2](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每当党和国家对社会主要矛盾探索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研判时,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就会迅速发展;反之,就会出现曲折和停滞状态。所以,能否准确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并依此来正确判断我国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工作中心和根本任务,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问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全新的阐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矛盾的理论为指导,在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社会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演变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此同时,分析其演变历程中的基本依据和主要特征,从而总结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演变的重要启示。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在引言中,重点阐述了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演变问题的背景和意义,着重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阐明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其创新点。正文部分共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概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矛盾的思想。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基本矛盾思想、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和毛泽东的矛盾学说。第二章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演变历程。这一章内容主要从三大历史时期进行阐述:第一,从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党的八大明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但遗憾的是,中共八大之后的二十年,党和国家逐渐偏离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从而发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重大挫折。第二,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中共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党和国家逐渐恢复和发展了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此,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第三,从中共十八大至今。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第三章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演变的基本依据。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历程,总结出了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演变;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演变;围绕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演变等基本依据。第四章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演变的主要特征。从党和国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准确的认识和科学把握中,总结出了阶段性;历史继承性;鲜明时代性;主动性等总体特征。第五章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演变的重要启示。通过系统梳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历程,总结出了我们今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始终立足于基本国情;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尊重人民主体性;始终坚持和掌握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等重要启示。最后一部分是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重申了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做出科学判定的重要性这一文章主题。

田天亮[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文中认为毛泽东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占据支配地位、发挥主导性作用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形式和外化表现,是标注社会发展历史方位、揭示国家基本国情、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特定范畴。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在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基础上,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辟中国特色社主义新道路、迎来民族复兴新征程,才能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进入新时代,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党和人民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要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就必须深入研究和掌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规律,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成功经验。本文坚持整体性的研究视角,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为研究目标和任务,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共党史等学科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产生的基本条件、认识的发展历程、理论内涵、价值评价、基本特征及经验启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引言主要阐释了本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范畴及相关命题,概括了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与不足之处,同时对“矛盾”、“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等概念及相关命题进行了科学界定。第一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产生的基本条件。本章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理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矛盾思想等其他思想理论,是认识产生的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探索,特别是在认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过程中推进了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认识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我国基本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自身状况及认识能力的变化,是认识产生的现实条件;东欧和苏联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探索社会矛盾问题的经验教训,是认识产生的重要国际借鉴。第二章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进程。本章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程度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准,集中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所经历的“重新认定”、“逐步深化”、“重大突破”三个比较大的发展阶段进行了概述,重点分析了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新时代”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两次重大判定”,力求既能从整体上揭示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全貌,又能凸显不同阶段的认识特点。第三章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所涵盖的理论内涵。本章认为,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双方及其关系变化的揭示,阐明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及其变化,揭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关系;通过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及其表现、地位及其作用、变化规律等问题的总体把握,揭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其表现;围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所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战略、路线、方针和政策,则从多重向度上回答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本章还对“新旧”社会主要矛盾的关系、“社会主要矛盾同初级阶段、新时代的关系”以及“党在十八大前后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内在关联”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四章阐释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矛盾认识的价值意义与基本特征。本章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评价理论,建构起融理论创新、实践论证、揭示现实、引领未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评价体系,从多重向度上分析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同时阐明了完善和发展这些认识所应坚持和努力的方向。在认识特征的把握上,从前进性与上升性、总体性量变与阶段性质变、党性与人民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继承性与发展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世界性与本土性相统一的角度,归纳了认识的基本特征。第五章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经验启示。本章认为,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根本指导,坚持以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及其变化为主要现实依据,坚持在我国社会矛盾全局中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不断推进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为主要目的,坚持将中国共产党作为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领导核心。结论部分在对全文内容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同时也对深化本研究作出了进一步的展望。

刘雯炀[4](202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要矛盾是指在整个社会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始得以阐发和使用的重要概念和术语,并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创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领导人民持续推进社会革命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历史实践表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判断准确,并能够随之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就能团结人民群众取得社会革命的伟大胜利。与之相反,往往就会遭受挫折和损失。深入研究“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问题,有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视野,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础问题的研究,进而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接续奋斗和取得伟大成就的内在逻辑。本文以社会主要矛盾为研究的核心主题,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主要研究时段,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为研究客体,试图探究社会主要矛盾在中国共产党人当中的接受、认知和运用的过程以及经验启示。本文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引言主要论述了本研究选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属于研究的前提性问题。主要包括研究缘起与意义、研究现状与评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等内容。第一章,主要考察了社会主要矛盾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从概念史的视野出发,依据古今中外的历史文献和思想论述,重点考察了“矛盾”“社会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等核心概念的历史由来和丰富内涵,以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相关概念有清晰的认知。从理论研究的视野出发,重点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的结构类型、基本特性和理论价值等基本理论问题。在为本研究奠定重要理论前提的同时,也为展开本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分析工具。第二章,主要研究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初步把握”的历史阶段。党的一大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进行了初次探索,但严重脱离了中国社会实际。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党的二大较为正确地把握到社会主要矛盾,并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国共两党之所以达成共同革命的战略目标,其重要基础就在于认识到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封建军阀之间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对象,并初步意识能否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关乎国民革命的成败。但也正是对主要矛盾转化认识的不足,特别是对解决主要矛盾的核心力量——革命武装缺乏足够的领导力,最终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初步把握,既有成功的经验,更有惨重的教训。第三章,全面研究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重大突破”的历史阶段。以八七会议为标志,党开始认识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大众与以蒋介石为主要代表的新军阀的矛盾,提出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党的六大全面分析了中国社会矛盾问题,对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六大基本路线的坚持和贯彻,使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更加符合我国实际的革命新道路。而“左”倾领导者不断滋生严重错误,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对社会主要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做出了极为主观的脱离实际的判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局势,成功实现了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重大突破,制定了正确的抗战路线方针和策略,并在长期的抗日民主革命实践中形成和丰富了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为领导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第四章,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不断深化”的历史阶段。第一,抗战胜利后迅速把握到人民大众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蒋介石政府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并依据形势变化采取针锋相对的政治策略和军事方针,推动人民民主革命不断向前发展。第二,七届二中全会前后,既能够理性看待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实际情况,又能够对未来新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科学的理论预测。第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既能够认识和解决工作实际存在的主要矛盾,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也能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趋势,成功实现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性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得以确立。第五章,侧重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启示的凝练和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探索的有益经验集中为:全面分析国情及其变化是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基础,正确认识世情变化和时代特征是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条件,正确判断主次矛盾的关系是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关键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认识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基础,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这些历史经验,对其继续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重要启迪:综合分析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新变化,毫不动摇坚持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认识和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价值遵循,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人民内部矛盾,全面提升分析和应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王绚灏[5](2020)在《威廉姆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威廉姆斯是美国新一代成长起来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他在继承前一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如伯克特,福斯特等人的理论基础之上,又根据当代西方国家所遇到的生态危机提出了自己新的理论。他重新探讨了生态危机是否危及人类社会发展存在自然上限的问题,总结了西方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的成败得失,回顾了苏联所走过的生态治理路线中的波折与教训,展望了未来生态运动应该秉持的方向等等,他的理论是对当下生态问题中的热点予以回应,并相应地承接了以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中所隐含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威廉姆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首先以全球生态危机为切入点,比如全球气温上升及其危害、人口过剩引起生态退化的担忧等。其次,威廉姆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了生态学批判。他的批判主要是从二个方面展开:一是从资本主义制度出发,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无法解决的根源。二是从资本主义解决生态危机的办法出发,他认为资本主义在解决生态危机的办法上是虚假的而非真心实意的去解决。再次,威廉姆斯肯定了马克思的生态观,认为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解,而马克思恩格斯就是此这样观点;西方资本主义将马克思归于普罗米修斯主义是不正确的。最后,威廉姆斯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进行了构想。他从两个方面论述了这一构想:一是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绿色构想,即如何让未来社会更加绿色环保。二是对社会生态运动进行了设想,即他意图通过一种人类社会运动的方式来实现世界的生态化。威廉姆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既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就其当代价值来说,它拓宽了马克思生态观的理论维度和现实意义,推动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发展新的可能,同时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尽管威廉姆斯提出的生态危机的解决方案仅仅是一种理论构想,既不成熟也缺乏现实依据,受社会历史条件所限,威廉姆斯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不仅对全球生态政治、生态社会正义、可持续环保社会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并且在探究生态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探索生态社会主义基本发展方向、如何建构生态社会、全球生态危机治理等方面具有详实的实践智慧和丰富的现实意义。就其局限性来说,笔者认为威廉姆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绿色乌托邦的色彩,其理论的系统建构性也尚有不足。总之,威廉姆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当代把握生态正义,重新理解人在自然中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但也需要指出的是,他的理论仍然具有理论论证模糊,建构不足以及乌托邦色彩等局限性,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孙国栋[6](2020)在《列宁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治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作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的伟大领袖,列宁不仅使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了现实,而且也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先河。列宁国家治理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研究可谓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研究的一个新生长点。本文以列宁的经典文本和国家治理实践为基础梳理其治理内容和方法,不仅阐发其对当代中国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指导意义,而且更要考察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发展和创新。针对国内外学界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相关研究,结合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现实,深度研究列宁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必须追溯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是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主要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经历了一个从萌芽、生长、完善到系统化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在对黑格尔理性国家观批判之上,科学阐述了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尤其是阐释了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形态和国家制度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辩证关系。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所创立的国家观在国家起源、本质、职能、消亡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等问题上进行了系统化的完善,为列宁发展国家理论奠定了基础。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之上,深化了国家本质、职能、消亡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等相关研究,发掘了国家政体理论,以国家的本质和职能规定、引领了国家治理的本质和职能,为列宁以后探索国家治理准备了理论前提。十月革命后,列宁基于苏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严峻的国际背景和复杂的国内形势的客观情况,对苏维埃国家治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尤其是列宁在其晚年政治“遗嘱”中,以基于实践基础之上的整体和辩证的科学方法,在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和政党治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经济治理上,列宁推动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的合作社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辩证统一;政治治理上,列宁实施以民主与法制为核心的机构改革与制度构建的有机统一;文化治理上,列宁开展以文化革命与文化建设为核心的建设意识形态与发展教育的有机统一;政党治理上,列宁构建以加强党的总领导、提升执政能力为核心的党建布局。在这一总体探索中,列宁国家治理思想为南斯拉夫、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治理道路的探索积累了经验,那就是突出共产党在国家治理的中轴作用,加强国家治理制度建设,引领文化治理的价值导向。在对苏维埃俄国国家——社会关系的整体把握中,列宁以国家为主导,加强国家在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另外,列宁在国家治理实践中,在坚持符合时代特征与现实国情、以人民利益为价值趋向、以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治理目标等若干原则前提下来探索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在国家治理的内容方法以及规律经验上,列宁国家治理思想均对南斯拉夫、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即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加强政党制度在国家治理的核心作用、注重政治制度体系的建构和完善以及运用整体辩证的科学方法论。由于列宁去世较早,中断了他继续探索苏维埃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几乎都没有把列宁的国家治理思想延续下去,从真正意义上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共产党诞生起,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人坚持列宁苏维埃国家治理探索的经验、原则、内容和方法,并把它们运用于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探索和建构之中,实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发展和创新。毛泽东等人吸取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初步成果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施政经验,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和方法在社会主义中国艰辛探索实践中予以创造性运用,在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以及政党治理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思想宝库,虽然有些失误,但为以后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探讨国家治理奠定了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这一历史时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继承列宁对苏维埃国家治理初步探索的内容和方法,在毛泽东等人探索国家治理的经验和教训之上,立足于客观实际和发展实践,以整体和辩证的方法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相对于列宁的经济治理,这一时期的经济治理体系是重塑以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的改革与开放的有机统一,相对于列宁的政治治理,这一时期的政治治理体系是构建以人民民主为核心的法治与制度的辩证统一,相对于列宁的文化治理,这一时期的文化治理体系是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文化革命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这一系统治理不仅继承了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内容和方法,而且还为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制度经验和文化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发展列宁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的国家治理思想,针对西方治理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出现的问题,以及中国当前国家治理实践在多个领域和方面面临的若干挑战,科学赋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中国意蕴,在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治理以及政党治理、全球治理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诸多富有创见的新观点、新论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开启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新阶段,取得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巨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列宁国家治理思想在中国新时代视域中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新篇章,深化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规律的科学认知和自觉运用。在列宁国家治理思想之上,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进行探索和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观向前发展。国家治理观除了作为对国家治理的起源、本质、主体以及功能、一般规律等根本观点的把握之外,还包括对国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体认。从历时性上看,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关系的体认经历了一个从政治导向型的全能治理、经济导向型的发展治理到共赢导向型的协同治理的嬗变过程。毛泽东时代是以国家统摄社会为特征的政治导向型的全能治理,改革开放以来到党的十八大之前,是以社会从国家中析出为特征的经济导向型的发展治理,新时代是以政党领导为内核的多元主体共治的协同治理。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整体性上来看,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继承、创新和发展了列宁国家治理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习近平推进国家治理提供了良好的时空坐标和历史方位,无论是在整体维度还是在方法维度,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都是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创新。在整体维度上,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进一步拓展了党的全面领导的视域和范围,不断巩固、完善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政治意蕴;进一步健全了“中国之治”的国家治理体系,完善了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制度载体和政权组织形式,实现了国家治理中国体和政体的辩证统一;进一步凸显了国家治理的民族化向度,强化了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的历史记忆、传统基因与价值意蕴。在方法论维度上,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坚持矛盾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价值思维等科学方法论,并把矛盾思维作为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的辩证维度、系统思维作为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的总体维度、战略思维作为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的方向维度以及价值思维作为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的关系维度,以四个维度的有机统一促使了新时代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得到进一步地推进。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来看,国家治理是一个贯通历史——现实——未来的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客观发展实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实现政党——国家——市场——社会的互动与共赢,达到国家富强民主、社会充满活力、个人素养提升的治理境界,进而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为人的解放、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精神支撑,从而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最终目标和价值旨趣!

关震[7](2020)在《列宁新经济政策及其当代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列宁新经济政策作为列宁主义的思想精华与理论成果,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经济政策的提出是为了扫除在和平建设时期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失败而带来的不良影响。新经济政策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从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情出发,巩固工农联盟,维护无产阶级专政,探索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效方式。这一政策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也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留下宝贵经验与科学理论。本文以1921年至1924年新经济政策提出与实施的历史阶段为研究对象,以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实质为研究重点,以新经济政策的当代启示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新经济政策这一丰硕的理论成果全面回顾与总结,挖掘新经济政策的思想精髓和理论要义,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在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方面,本文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总思路,在论文主干部分的五个章节,分别探讨新经济政策的思想来源、时代背景、内容与实质、历史价值及当代启示。遵循问题导向,围绕研究主题,运用文献分析、历史分析、问题导向、比较分析的方法,实现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与启示做出理论突破,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创新性和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第一部分阐述列宁新经济政策产生的思想来源。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探索,指出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厘清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实现顺序,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然经历过渡时期,诠释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原理,讲清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与对俄国革命的科学指导。说明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及新经济政策的提出,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并开展,新经济政策的提出与实施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第二部分探究列宁新经济政策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农奴制经济残余广泛存在、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势力强大、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普遍低下的实际国情,指出十月革命后列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尝试,以及因苏维埃俄国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颠覆政权的活动,提出并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由于在结束战争后依旧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招致国内多地爆发类似喀琅施塔得暴乱的暴动事件,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之上提出新经济政策。说明新经济政策的产生完全源于俄国的实际国情与所处的时代背景,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第三部分凝练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实质。在梳理新经济政策提出、推进与深化的历史脉络基础上,阐明实施粮食税、发展国家资本主义、重视市场作用、发挥货币与银行作用、活跃商业、建设社会主义大工业等新经济政策内容,其背后的实质是锐意进取与改革创新,并通过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找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的理论体系完整体现。说明新经济政策找到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第四部分总结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价值。通过新经济政策实施,加强了苏维埃政权的上层建筑,夯实了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基础,提高了政权机关的工作能力,争取到了一个较为良好的外交局面,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提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实现了社会主义观的重大变革,为建成社会主义做了必要的准备,终将使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说明新经济政策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使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设想不断变为现实。第五部分分析列宁新经济政策当代启示。从新经济政策本身出发,解析新经济政策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汲取新经济政策的经验,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实际出发,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定会取得建设新成就新辉煌。说明新经济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的应用与体现,仍是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国情和时代的客观实际出发,验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找到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方式,拓宽了社会主义过渡道路,丰富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本文以新时代的视角,审视新经济政策这一历久弥新的科学思想,赋予这一经典理论以时代气息,从中汲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孟冰寒[8](2020)在《列宁妥协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列宁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将社会主义首次由理论变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首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大胆探索并解答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时代未曾出现的社会主义新问题,形成了列宁妥协思想。列宁妥协思想贯穿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整个时期,是一笔丰厚的马克思主义遗产,内容丰富,涵盖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多个环节,对无产阶级与其他阶级如何相处的问题列宁提出了许多精辟论点和重要论述。妥协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无论是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列宁妥协思想不仅可以理解妥协思想的实质,更能从列宁妥协思想实施的前后过程及结果得出妥协策略的得与失,为中国及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本文首先侧重于由历史的角度探讨列宁妥协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列宁妥协思想是应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化而产生,是应俄国与欧洲大国外交局势的回应,是俄国革命斗争与社会建设的客观需求,是俄国社会发展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列宁主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事革命斗争活动,这一阶段欧洲各国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俄国作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国不可避免的卷入欧洲与亚洲战场,国内外矛盾分外复杂,不同的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着俄国革命运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西方社会传统妥协思想以及俄国社会政治传统为列宁提供了参考,列宁辩证地吸收了上述思想的精髓,整合形成了适合俄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妥协思想。俄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促使无产阶级的力量也随之壮大,俄国的工人运动愈加高涨与复杂,列宁妥协思想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工人运动将如何前进,社会主义建设与革命将如何进行,各种思潮如雪涌般冲击着俄国各阶层,列宁妥协思想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实际需求。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过程可分为探索期、形成期和完善期三个阶段。为批判民粹派关于村社可以作为社会主义基础的谬论而于1893年完成的《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可以视为列宁妥协思想的开端。一直持续到十月革命前,列宁都在为传播马克思主义,鼓动俄国工人运动,为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奋斗。在这长达二十四年的时间跨度里,俄国经历了第一次俄国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在革命运动的初期,妥协是不利于革命的发展,怎么区分不同的妥协,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的原则就极为重要。列宁在多次革命实践中尤其是1905年革命失败后认真分析经验教训,认为俄国革命需要学会要在有利条件下发动进攻,也要认识到在不利形势下有组织的退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学会利用妥协,保证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在最艰难的历史关头中不断开辟通往胜利的道路。这一时期可以称为列宁妥协思想的探索阶段。从1917年二月革命取得胜利,到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是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阶段。当布尔什维克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后,作为国力孱弱的新生社会主义国家如何与世界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处,如何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列宁以这些问题为契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妥协思想,论证了妥协的必要性与客观性,进一步阐释了人类社会曲折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点,对苏维埃俄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探索,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剖析。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如何改变苏维埃俄国窘迫的经济状况成为当务之急。长期战争造成了俄国生产水平大幅倒退,粮食与日常生活必需品完全无法满足人民的生存需要。而在战争结束的情况下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起了农民更大的暴动,造成国家的混乱。但在当时的思想觉悟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共产党人认为如果向农民妥协,实行固定的粮食税,恢复农民自由处理余粮的政策就意味着商品交换原则的恢复,意味着布尔什维克在倒退,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列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了大量工作,使退却从理论到实践,总结了苏维埃俄国退却工作的原则与内容,提出了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理论,从而对列宁妥协思想作出了重大的深化发展。随着列宁妥协思想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列宁在妥协思想的形成了丰富的基本内容,涉及包括经济、政治及外交等一系列的措施和过渡办法。在恢复国家的经济建设上,列宁在土地政策上由土地国有化向土地社会化的转变,认为要“善于同中农的妥协”,由“剥夺剥夺者”退到组织“计算和监督”以及实施新经济政策实施“退却”。俄共(布)要想成功掌握和巩固政权除了依靠无产阶级外,还必须处理好与其他阶层、阶级的关系。因此在内政上如何尽可能的争取广大中间阶层的信任和支持对俄共(布)巩固执政基础来说意义重大。此时的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能只依靠无产阶级及其执政党来完成,俄共(布)必须团结和吸收其他阶层力量,将摇摆不定的“过渡阶层”吸引到无产阶级这边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巩固和扩大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向包括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文明资本家、资产阶级专家以及少数民族在内其他阶层作适当的妥协,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和平共处思想是列宁外交的主要思想。在十月革命后,列宁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妥协”,主张以“和平共处”的方针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列宁此时的妥协思想不仅适应了苏维埃俄国在建国初期外交实践的需要,也为后期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同资本主义国家开展贸易往来提供了宝贵经验。正因为列宁的妥协思想涵盖了有关政治、经济及外交等多个方面,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在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个内涵丰富并且完整的学说体系,针对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的国家中建立社会主义进行了创新回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阐明了妥协思想的科学性与革命性,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随着列宁的逝世,苏联的国家政策逐渐舍弃了列宁制定的线路,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逐渐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继承并发展列宁的相关思想,推动统一战线,争取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最终胜利。推进两制关系的发展新方向,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发展新方向,开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的斗争模式,团结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列宁妥协思想虽然形成于20世纪,但是其中包含的革命性与科学性仍旧值得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为深化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韩东云[9](2020)在《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虽然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才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任务,但是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进程却不能仅从这个时候开始算起。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价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与信念、性质与宗旨的集中体现,在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都可以找到源头和发展脉络。系统梳理和阐释这一历程,对于我们党在新时代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早在五百年前,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积极的价值预设,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中蕴含着大量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这些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规律性和价值性进行了论述。列宁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在此基础上接力探索,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积极弘扬社会主义价值。总的来说,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述,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都蕴含着与社会主义价值相关的思想和实践成果,为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来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积极的准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的革命可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成功构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价值观,并努力在革命实践中践行党的价值观,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转变为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育文化领域的指导思想地位,为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础前提。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探索。从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至改革开放前,虽然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但是仍取得巨大的成就。我们党积极探索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独立自主、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积极培育了“大公无私”的时代精神。在实践上,我们党不断把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并重,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能动性和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取得一定的成绩。虽然我们党在1957年以后,出现了反右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乃至“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正是这些错误教育了全党,为我们党在今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宝贵经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根本任务,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这些理论体系中,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性认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价值蕴含,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深化等,都为我们党持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起到推动作用。2006年,我们党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过程中广泛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也为我们党在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迅速升华。党的十八大创造性地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专家学者也兴起了学习研究的热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理上得到更加充分的阐释。党和政府积极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公众人物和家庭,依靠党的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提供政策与物质保障,完善法律与法规机制,建立学习教育机制,制定监督与评价机制,畅通反馈机制等,为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制度保障。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进程中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的积极努力及进行的具体实践可得到一些启示,这就是在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突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和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谢鹏[10](2020)在《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文中研究表明制度形塑个人,人是制度的产物。根据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是了解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的关键,也是建构社会主义特色政治学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制度变迁理论则认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共同构成了“制度集成”。这种“制度集成”倒映在基层社会,一方面是文本式的正式制度的规范和制约,另一方面是传统社会残留的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和侵染。然而,基层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有着自身的“情境”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基层干部既是制度体系中的个人,深受政策法规条例等正式制度的规约,也是制度文化中的个人,深受“官本位”“乡土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基层干部是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要素,但作为“情境理性人”,有着追逐个体理性、寻求机会成本的目的和需求。加之,压力型体制的现实存在,势必会产生高度的挤压状态,基层干部很可能不堪重负,担当作为动力不足。因此,亟待进行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修复完善制度体系中的不合理成分,解除基层干部的制度和“情境”困扰。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制度变迁理论,聚焦“制度”这一变迁因素,全面梳理基层干部人事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总结提炼基层干部人事工作的现实困境,力图探究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历经近百年,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干部工作实践经验,其制度体系建设既是传统吏治思想的扬弃,也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成。但是,当前现行的制度安排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从中央到省市县(区)一以贯之的现行的正式制度存在政策体系供给不足的困扰,制度缺位有待完善、制度衔接有待加强、制度理念有待提升;基层社会“情境”之下非正式制度约束存有的短缺和失衡,传统文化下的“官本位”倾向、“熟人社会”下的说情打招呼、思想观念局限下的“为官不为”、政绩观错位下的形式主义作祟等因素,深刻影响着干部工作的开展、作用的发挥;基层干部人事制度存在执行不力与实施机制不畅等问题,选拔任用精准度不高、教育培养针对性不足、管理监督系统性不够、激励约束实效性不强;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存在路径依赖,非制度化因素的消极影响造成了观念障碍,传统体制惯性导致改革滞后于社会转型步伐造成了体制障碍,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错位、缺位的现象客观存在造成了组织行为障碍,缺乏科学论证、分析研判、吐故纳新等保障机制造成了机制障碍。因此,必须探究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应然路径,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自有其价值取向。总体设想重在“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选拔任用重在提高精准度,教育培养重在提升能力素质,管理监督重在严格执纪监督,激励约束重在促进担当作为。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斯大林的失误及其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斯大林的失误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演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基本设想
    第一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相关设想的时代背景
        一、急剧变革的资本主义社会状况频发
        二、无产阶级急需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第二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相关设想的理论来源
        一、近代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发展理论
        二、德国古典哲学家的社会发展理论
        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第三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相关设想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相关设想基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程中存在“过渡时期”
        三、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前苏共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初步探索
        一、列宁首次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
        二、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将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
        三、列宁提出过渡时期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进一步探索
        一、斯大林关于过渡阶段的观点
        二、斯大林提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后斯大林时期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曲折探索
        一、赫鲁晓夫关于“全面建设共产主义”的观点
        二、勃列日涅夫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的观点
        三、戈尔巴乔夫关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观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及理论成就
    第一节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初步探索
        一、毛泽东首次明确地把社会主义的“建立”与“建成”区别开
        二、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
    第二节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完善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论来源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内涵
    第三节 江泽民、胡锦涛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丰富与继续发展
        一、江泽民丰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特征
        二、胡锦涛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思路——科学发展观
    第四节 习近平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新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步入新发展阶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演变规律及其启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演变规律
        一、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演变
        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不断创新
        三、各个国家的具体实践丰富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内容
    第二节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演变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一、始终坚持发展生产力
        二、始终坚持人民主体的历史地位
        三、始终坚持立足于基本国情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研究重点
        2.研究难点
        3.创新点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矛盾的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基本矛盾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
    (三)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的矛盾学说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演变历程
    (一)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10-1978.12)
        1.过渡时期(1949.10—1956.9)
        2.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时期(1956.9—1966.5)
        3.“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5—1976.10)
        4.两年徘徊时期(1976.10—1978.12)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2-2012.11)
        1.历史性转折阶段(1978.12—1982.9)
        2.重大波折阶段(1982.9—1992.10)
        3.市场化改革阶段(1992.10—2000.10)
        4.新型工业化阶段(2000.10-2012.11)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11—至今)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演变的基本依据
    (一)围绕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演变
    (二)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演变
    (三)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演变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演变的主要特征
    (一)阶段性
    (二)历史继承性
    (三)鲜明时代性
    (四)主动性
五、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演变的重要启示
    (一)立足于基本国情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尊重人民主体性
    (四)坚持和运用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命题释义
        (一)矛盾
        (二)主要矛盾
        (三)社会主要矛盾
        (四)社会主要矛盾同其他层次的社会矛盾的关系
        (五)其他相关概念和命题的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产生的基本条件
    一、认识产生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理论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相关理论
        (三)其他重要思想资源
    二、认识产生的历史根据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实践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实践
    三、认识产生的现实条件
        (一)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二)我国基本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的变化
        (三)中国共产党自身状况与认识能力的变化
    四、认识产生的国际借鉴
        (一)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探索社会矛盾问题的经验教训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探索社会矛盾问题的经验教训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演进
    一、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认定
        (一)重新认定的基本前提
        (二)重新认定的思想脉络
        (三)重新认定的主要表现
    二、认识的逐步深化
        (一)实现认识深化的必要性
        (二)认识深化的思想脉络
        (三)认识深化的主要表现
    三、认识的重大突破
        (一)认识突破的客观依据
        (二)认识突破的思想脉络
        (三)认识突破的主要表现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理论内涵
    一、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及其变化的深刻揭示
        (一)由“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二)由“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
        (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
        (四)辩证把握“一个转化”和“两个没有变”的关系
    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其表现的总体把握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特点及其表现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导地位及其作用
        (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规律及其表现
    三、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路径的探索与完善
        (一)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
        (三)适时调整和更新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
        (四)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方针
        (五)不断充实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主体力量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价值意义与基本特征
    一、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价值意义
        (一)价值评价的基本向度
        (二)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
        (三)努力完善和发展认识的方向
    二、认识的基本特征
        (一)前进性与上升性的统一
        (二)总体性量变与阶段性质变的统一
        (三)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四)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五)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六)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七)世界性与本土性的统一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经验启示
    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一)深入地学习、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二)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
    二、继续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其变化
        (一)始终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方向
        (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及阶段性特征
        (三)将认识“基本国情”同世情、党情相结合
    三、坚持在社会矛盾全局中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一)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自身变化的特点
        (二)把握其他层次社会矛盾变化的特点
    四、始终致力于推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不断解决
        (一)在科学界定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确定解决思路
        (二)在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调整解决思路
    五、坚持将党作为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领导核心
        (一)继续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
        (二)坚持将党的领导和依靠人民群众相结合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整体性研究
        (二)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演进研究
        (三)关于毛泽东《矛盾论》中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研究
        (四)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经验启示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社会主要矛盾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思考
    一、社会主要矛盾相关概念的历史考察
        (一)矛盾
        (二)社会矛盾
        (三)社会基本矛盾
        (四)社会主要矛盾
    二、社会主要矛盾基本问题的理论思考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结构类型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特性
        (三)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价值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初步把握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初次探索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与世界的认识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初步分析
    二、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转变与国共合作从酝酿到形成
        (一)从一大到二大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转变
        (二)国内外时局变化的新认识与国共合作从酝酿到形成
    三、社会主要矛盾逐步变化与国民革命从兴起到失败
        (一)从国民党一大到中共四大与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
        (二)五卅运动的开展与党对反革命力量的认知提升
        (三)党对主要矛盾转换的严重误判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四、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重要创新成果
        (一)中国革命主题的初步确立
        (二)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初步运用
        (三)党对统战工作的初始探索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重大突破
    一、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再认识与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一)八七会议前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认识与武装斗争的兴起
        (二)党对社会矛盾的全面分析与六大路线的基本确认
        (三)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重要进展与六大路线的坚持和推进
        (四)社会矛盾变化的深入把握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二、党对社会矛盾的综合考量与中国革命战略的逐步转变
        (一)“左”倾领导者对主要矛盾的错误估量与中国革命的严重挫折
        (二)党对社会矛盾变化的综合考量与北上抗日方针的逐步实现
        (三)党对国内阶级变化的新认识与抗战统战工作的初步成效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成功突破与抗日民族民主方针的调整和坚持
        (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形成与社会主要矛盾转换的完成
        (二)中日民族矛盾认识的不断深化与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
        (三)中日民族矛盾逐步解决与构建联合政府设想的提出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不断深化
    一、抗战胜利前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逐步把握
        (一)抗战胜利后的时局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准确把握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爆发与社会主要矛盾转换的完成
    二、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深化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
        (一)人民解放战争的重大战略转变与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入把握
        (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综合分析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三、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逐步把握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把握与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逐步认识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与贯彻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经验启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经验
        (一)全面分析国情及其变化是科学判断主要矛盾的现实基础
        (二)正确认识世情变化和时代特征是科学判断主要矛盾的重要条件
        (三)正确判断主次矛盾关系是科学把握主要矛盾转化的关键所在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把握主要矛盾的理论基础
        (五)正确认识和判断主要矛盾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当代启示
        (一)综合分析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新变化
        (二)毫不动摇坚持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认识和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价值遵循
        (四)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人民内部矛盾
        (五)全面提升分析和应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威廉姆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论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3.论文研究创新点
        4.论文研究重点及难点
一、威廉姆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切入点:当前全球生态危机
    (一)气温上升及危害
    (二)人口过剩引发生态退化的担忧
二、威廉姆斯对现实资本主义的生态学批判
    (一)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无法解决的根源
        1.传统能源结构的积重难返
        2.西方政府的生态无作为
        3.环境利益背后的地缘政治
        4.新能源革命的盲区
    (二)资本主义解决生态危机的办法虚假
        1.资本主义国家对生态危机的推诿
        2.生态与政治利益集团的博弈
        3.资本主义制度内的局部修正无效
        4.生态政策商业化运作的衍生问题
        5.生态治理与能源发展的内在纠葛
三、肯定马克思生态观及对苏联生态社会主义模式分析
    (一)肯定马克思生态观
        1.驳斥将马克思归于普罗米修斯主义
        2.肯定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同自然和解的观点
    (二)对苏联社会主义生态实践分析
        1.列宁时期生态政策的优越表现
        2.斯大林模式下疯狂经济政策的生态失误
四、威廉姆斯对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构想
    (一)威廉姆斯对未来社会的绿色构想
        1.全球治理是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真正动力
        2.新能源科技是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可行途径
        3.生态价值观是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
        4.简单生活是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做法
    (二)威廉姆斯的社会生态运动设想
        1.摒弃生态市场化
        2.建设稳态可持续经济
        3.渐进推翻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五、威廉姆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及局限性
    (一)威廉姆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拓宽了马克思生态观的理论维度和现实意义
        2.推动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发展新的可能
        3.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二)威廉姆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局限性
        1.浓郁的绿色乌托邦色彩
        2.理论的系统建构性不足
六、结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列宁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二、国外研究回顾及其发展动态
        三、研究趋势的研判
    第三节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特色
第二章 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
    第一节 国内外学界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关系的解释
        一、西方“列宁学”的误读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评价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国家观的历史逻辑
        一、批判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
        二、科学国家观的萌生
        三、科学国家观的发展和完善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国家观的主要内容
        一、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二、国体与政体统一论
        三、真正共同体:以国家回归社会为特征的“自由人联合体”
    第四节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发展的主要体现
        一、深化国家本质与职能研究,以国家本质规定治理的本质
        二、发掘国家政体理论,以国家公共性体现治理的功能
        三、深化作为国家形态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研究
        四、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国家消亡观,以国家发展引领治理的指向
    小结
第三章 列宁探索苏维埃国家治理的语境和历程
    第一节 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对俄国“改良论”的批判和“革命式”的论证
        一、以“两种道路”解决俄国资本主义的“命运”问题
        二、批判“改良论”以及论证“革命式”道路的可行性
    第二节 列宁探索苏维埃国家治理的时代语境
        一、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国际背景
        二、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国内形势
    第三节 列宁探索苏维埃国家治理的发展历程
        一、实施新经济政策前的国家治理
        二、实施新经济政策后的国家治理
    小结
第四章 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第一节 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丰富内容
        一、经济治理: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的合作社经济与对外贸易的辩证统一
        二、政治治理:以民主与法制为核心的机构改革和制度构建的有机统一
        三、文化治理:以文化革命与文化建设为核心的建设意识形态和发展教育的有机统一
        四、政党治理:以加强党的总领导、提升执政能力为核心的党建布局
    第二节 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基本经验
        一、组织与政党:以俄共(布)为中轴带动治理
        二、政治与制度:以国家制度保障、提升治理效率
        三、文化与价值:以马克思主义凝聚力量、整合社会思潮
    第三节 以国家为主导的国家——社会关系
    小结
第五章 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列宁探索苏维埃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
        一、以符合时代与现实国情为基础
        二、以人民利益为价值导向
        三、以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治理目标
    第二节 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科学方法论
        一、整体论:全球视野与系统诊疗
        二、辩证法:矛盾分析中的批判、超越与建构
        三、实践思维方式:把握“历史——现实”框架与实践逻辑
    第三节 列宁探索苏维埃国家治理的现实启示
        一、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探索民族化道路
        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必须加强政党制度在国家治理的核心作用
        三、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必须注重政治制度体系的建构和完善
        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必须运用整体辩证的科学方法论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人推进国家治理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节 新中国毛泽东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继承与运用
        一、毛泽东对国家治理的时代把握和艰辛探索
        二、毛泽东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创造性运用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推进与实践
        一、经济治理体系:以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的改革与开放的统一
        二、政治治理体系:以人民民主为核心的法治与制度的统一
        三、文化治理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文化革命与文化建设的统一
    第三节 新时代习近平开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新篇章
        一、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语境
        二、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从政治导向型的全能治理、经济导向型的发展治理到共赢导向型的协同治理
        一、政治导向型的全能治理:以国家统摄社会为特征的国家——社会关系
        二、经济导向型的发展治理:以社会从国家中析出为特征的国家——社会关系
        三、共赢导向型的协同治理:以政党领导为内核的多元主体共治格局
    小结
第七章 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视域下习近平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一、有机联系:“六个统一”
        二、主要区别:一致基础上的差异与习近平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创新
        三、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注重治理体系与能力的有机统一
    第二节 方法论视域下习近平对列宁国家治理思想的运用与创新
        一、矛盾思维: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的辩证维度
        二、系统思维: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的总体维度
        三、战略思维: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的方向维度
        四、价值思维: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思想的关系维度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列宁新经济政策及其当代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历史分析法
        1.3.3 问题导向法
        1.3.4 比较分析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思想来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探索
        2.1.1 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2.1.2 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实现顺序
    2.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2.2.1 共产主义社会的一般原理
        2.2.2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然经历过渡时期
    2.3 马克思恩格斯对俄国问题的研究
        2.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探索
        2.3.2 马克思恩格斯对俄国革命的科学指导
第3章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时代背景
    3.1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国情
        3.1.1 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
        3.1.2 农奴制经济残余的大量存在
        3.1.3 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强大势力
        3.1.4 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普遍低下
    3.2 十月革命后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
        3.2.1 国内外反动势力颠覆苏维埃政权的活动
        3.2.2 列宁对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探索
    3.3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及其局限
        3.3.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提出与实施
        3.3.2 喀琅施塔得暴乱及其教训
第4章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实质
    4.1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提出与实施
        4.1.1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提出
        4.1.2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推进
        4.1.3 从列宁“停止退却”到新经济政策的终结
    4.2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4.2.1 实施粮食税
        4.2.2 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4.2.3 活跃与掌握商业
        4.2.4 发挥货币与银行作用
        4.2.5 重视市场作用
        4.2.6 建设社会主义大工业
    4.3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4.3.1 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概括
        4.3.2 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4.3.3 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4.3.4 找到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第5章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价值
    5.1 使俄共(布)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5.1.1 巩固苏维埃政权政治基础
        5.1.2 夯实苏维埃政权经济基础
        5.1.3 提高政权机关工作能力
        5.1.4 争取到一个较为良好的外交局面
    5.2 为俄国建成社会主义准备了必要条件
        5.2.1 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
        5.2.2 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5.3 实现了社会主义观的重大变革
        5.3.1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
        5.3.2 提供了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第6章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当代启示
    6.1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
        6.1.1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新经济政策的根本原则
        6.1.2 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
    6.2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6.2.1 新经济政策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6.2.2 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遵循
    6.3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6.3.1 从个人利益上关心是新经济政策的鲜明特色
        6.3.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6.4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6.4.1 发挥市场作用是新经济政策的重大贡献
        6.4.2 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与完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列宁妥协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列宁妥协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 激变的欧洲大国政治
        (二) 改革与革命之间的俄国
        (三) 俄国外交形势的变化
    二、列宁妥协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妥协思想
        (二) 西方社会传统妥协思想
        (三) 矛盾的俄国社会政治文化
    三、列宁妥协思想形成的实践需求
        (一) 厘清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思想的需要
        (二) 非常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斗争的需要
        (三)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
第二章 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进程
    一、列宁妥协思想的初步探索
        (一) 党的建设初期的妥协思想
        (二)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的妥协与斗争
        (三) 首次提出辩证地分析妥协
    二、列宁妥协思想的形成发展
        (一) 首次明确妥协的概念
        (二) 对妥协进行进一步区分
        (三) 建构妥协思想的体系
    三、列宁妥协思想的成熟完善
        (一) 过渡时期的两次退却
        (二) 及时停止退却
第三章 列宁妥协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经济建设中的妥协
        (一) 土地所有制形式的转变
        (二) 中农政策的转变
        (三) 工作形式的转变
        (四) 新经济政策的退却
    二、政治联盟中的妥协
        (一) 无产阶级政党对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妥协
        (二) 苏维埃政府对文明资本家的妥协
        (三) 苏维埃政府对资产阶级专家的妥协
        (四) 苏维埃政府对被压迫民族的妥协
    三、外交政策中的妥协
        (一) 苏维埃政权的危机与机遇
        (二) 保障“两制”和平共处
        (三) 《布列斯特和约》的性质
        (四) 反对“革命空谈”
        (五) 驳斥“左派”幼稚病
第四章 列宁妥协思想的评价及启示
    一、妥协思想的评价
        (一) 阐明了妥协思想的科学性与革命性
        (二)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妥协理论
        (三) 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现实基础
        (四) 妥协思想的局限性
    二、妥协思想的启示
        (一) 坚持发展完善党的统一战线
        (二) 推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新发展
        (三) 开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平斗争的新方向
        (四)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综述
        二 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及存在不足
        一 研究创新
        二 存在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辨析
    第一节 价值观
        一 价值的内涵及外延
        二 价值观的内涵与特性
    第二节 社会核心价值观
        一 核心价值观
        二 社会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 社会主义的多维解读
        二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三 社会主义价值观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预设
        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价值预设中蕴含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
        二 空想社会主义者传播及实现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的途径
        三 空想社会主义者价值预设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分析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面论述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规律性揭示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性认识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思考
    第三节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及实践
        一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
        二 列宁、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价值
        三 列宁、斯大林弘扬社会主义价值存在着历史局限性
第三章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备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贡献
        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及壮大
        二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的价值观的构建
        三 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努力践行党的价值观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前提
        一 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转变为全国范围执政
        二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三 马克思主义在教育文化事业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第四章 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社会现实
        一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二 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 “建设导向”与“革命导向”相互交织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论探索
        一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二 “四个现代化”、独立自主、共同富裕
        三 积极培育“大公无私”的时代精神
    第三节 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探索
        一 发展生产力与人民群众利益并重
        二 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三 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能动性
        四 重视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持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一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性认识
        二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蕴含
        三 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深化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一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背景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理论内涵
    第三节 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 建设高素质的宣传工作队伍
        二 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教育
        三 发挥主流媒体弘扬主旋律的作用
        四 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
        五 借助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第四节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二 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四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五 做好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升华
    第一节 “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表达
        一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凝练与表达
        二 党的十八大明确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三 “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学理阐释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一 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二 营造良好舆论生态和社会氛围
        三 进行积极的话语转换
        四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
        五 利用传统节日和纪念庆典活动
    第三节 全面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一 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带领人民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引导公众人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五 注重在家庭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 利用党的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践行活动
    第四节 建立健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制机制
        一 健全组织领导体制
        二 建立政策与物质保障机制
        三 完善法律与规章制度
        四 建立长效学习机制
        五 制定监督评价机制
        六 畅通反馈机制
结语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启示
    一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二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 突出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
    四 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二、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论文框架、研究方法和问题与不足
        一、论文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所遇问题
        四、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干部
        二、基层干部
        三、干部人事制度
    第二节 理论依据及主体框架
        一、宏观层面: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
        二、微观和中观层面:制度变迁理论
        三、搭建理论依据与主体架构的桥梁
第二章 政治现代化、基层治理与干部行为模式
    第一节 现代化进程下的基层治理结构
        一、基层权威结构的历时嬗变
        二、基层社会规则及其运行逻辑
        三、基层政权结构与治理形态
    第二节 基层干部的行为动机及其模式
        一、关于人性的三种理论假设
        二、“情境理性”:基层干部的人性假设
    第三节 压力型体制与干部行为逻辑
        一、数量化的任务分解机制
        二、指标化的责任考评体制
第三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传统吏治思想及其扬弃
        一、尊重人才,选贤任能
        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三、注重基层,历练培养
        四、加强考核,严格监管
        五、廉洁奉公,节操自爱
    第二节 制度建设的探索历程
        一、初创阶段:解放思想,破旧立新
        二、探索阶段:打牢基础,破冰前行
        三、改革阶段:积极探索,深化前行
        四、“新时代”:建章立制,全面发展
    第三节 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二、秉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
        三、强化理论武装和基层历练
        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
第四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正式制度下政策体系供给不足
        一、制度缺位有待完善
        二、制度衔接有待加强
        三、制度理念有待提升
    第二节 社会“情境”下非正式制度约束失衡
        一、传统文化下的“官本位”倾向
        二、“熟人社会”下的说情打招呼
        三、思想观念局限下的“为官不为”
        四、政绩观错位下的形式主义作祟
    第三节 制度执行不力与实施机制不畅
        一、选拔任用精准度不高
        二、教育培养针对性不足
        三、管理监督系统性不够
        四、激励约束实效性不强
    第四节 制度改革存在路径依赖
        一、观念障碍:非制度化因素的消极影响
        二、体制障碍:传统体制惯性导致改革“迟滞”
        三、组织行为障碍:党委及组织部门错位缺位
        四、机制障碍:缺乏吐故纳新的保障机制
第五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径探索
    第一节 总体设想:“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
        一、涵盖选育管用四个方面
        二、“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是关键
        三、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是目标任务
    第二节 选拔任用:提高精准度
        一、考实政治素质,注重群众公论
        二、完善考核评价,加强实绩考量
        三、开展谈心谈话,强化分析研判
        四、细化完善机制,健全过程保障
    第三节 教育培养:提升能力素质
        一、分层分类分级推进培训
        二、完善学习培养系统方案
        三、强化基层一线实践历练
    第四节 管理监督:严格执纪监督
        一、严格遵守监管原则
        二、细化层级管理规定
        三、实施立体监管制度
        四、完善宽严相济体系
        五、正确处理各项关系
    第五节 激励约束:促进担当作为
        一、健全考核激励制度
        二、推进职务职级并行
        三、完善身心关爱机制
结语:通往现代干部人事管理之路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四、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斯大林的失误及其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演变的研究[D]. 陈芬.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2]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演变研究[D]. 阿鲁木斯.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D]. 田天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研究[D]. 刘雯炀.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威廉姆斯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王绚灏.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6]列宁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 孙国栋. 安徽大学, 2020(07)
  • [7]列宁新经济政策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 关震. 辽宁大学, 2020(01)
  • [8]列宁妥协思想研究[D]. 孟冰寒.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程研究[D]. 韩东云. 郑州大学, 2020(02)
  • [10]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D]. 谢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标签:;  ;  ;  ;  ;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斯大林的错误及其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