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甾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植物甾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一、植物甾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郭乐乐[1](2020)在《烟草中游离甾醇类物质含量差异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对烟叶中的游离态甾醇进行研究,测定烟叶中游离态甾醇含量,了解其变化规律,分析游离态甾醇含量的差异原因。根据文献报道方法及试验,结合烟草化学组分分析特点,本研究采用UPLC-MS联用法测定了国内烤烟、晒烟和雪茄烟共65个烟叶样品中5种游离态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胆甾醇、麦角甾醇)的含量,分析研究了不同类型、品种、产地、部位、采收方式的烟叶中游离态甾醇含量的差异,并初步对烟叶中游离态甾醇含量差异性成因进行探讨。这些研究探索为卷烟企业卷烟配方调控及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论文研究结果如下:1.在综合考虑各文献报道方法和行业标准方法的基础上,本研究中采用UPLC-MS方法,对原有的分析条件做了改进,并从检出限、回收率、精密度对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分析结果表明,5种游离态甾醇的检出限在0.13~1.36μg/mL之间,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4.16%~103.18%,RSD范围为1.04%~3.75%。方法验证的结果表明,检测限较低、回收率较好,相对标准偏差较小,这说明了本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高、重复性好,适合分析测定烟草中的游离态甾醇。3.本文考察了国内烤烟、晒烟、雪茄烟的游离态甾醇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3种类型烟叶的游离态甾醇的总含量表现了一定规律,其中雪茄烟最高,其次是晒烟、雪茄烟。②不同类型烤烟中清香型烤烟甾醇总含量高于浓香型烤烟;浓香型烤烟的豆甾醇含量高于β-谷甾醇含量,清香型则相反。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烤烟中豆甾醇、β-甾醇、菜油甾醇、胆甾醇的含量不同,游离态甾醇的总含量也存在差异。不同部位的烤烟游离态甾醇总含量呈现的变化规律:下部>上部>中部。烤烟3个部位的游离态甾醇含量变化均一致,表现为: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胆甾醇>麦角甾醇。③不同类型晒烟中晒红烟的游离态甾醇含量高于晒黄烟;晒红烟的菜油甾醇含量高于β-谷甾醇含量,晒黄烟则相反。不同部位的晒烟游离态甾醇总含量变化规律:下部>上部>中部。晒烟不同部位的游离态甾醇含量变化均一致,表现为: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胆甾醇。④不同品种的雪茄烟烤烟游离态甾醇总含量含量不同,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胆甾醇含量存在差异。不同部位的雪茄烟游离态甾醇总含量变化规律:上部>中部>下部。雪茄烟上部、中部烟叶游离态甾醇含量变化规律相同:豆甾醇>菜油甾醇>β-谷甾醇>胆甾醇>麦角甾醇。而雪茄烟下部烟叶游离态甾醇含量变化规律: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胆甾醇>麦角甾醇。不同采收方式的雪茄烟在晾制结束时,游离态甾醇总含量及各游离态甾醇含量增加;带茎采收的雪茄烟游离态甾醇总含量高于逐片采收的烟叶,晾制过程中不同采收方式的雪茄烟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胆甾醇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4.通过分析烤烟、晒烟、雪茄烟中游离态甾醇总含量、5种游离态甾醇含量的变化规律和差异,结合烟草的遗传因素、外界环境因素、晾制条件等影响因素,初步探讨了造成烟草游离态甾醇含量差异的原因。因此,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促进烟草品质提升,卷烟降焦减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指导意义。

汪秀秀[2](2020)在《植物甾醇凝胶油的制备及其降血脂功能研究》文中认为植物甾醇因具有明确的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功效而被广泛关注,同时,植物甾醇具有良好的油脂凝胶特性,以植物甾醇构建油脂超分子凝胶是将植物甾醇与其他有机凝胶剂复配,以植物油为连续相,通过自组装纤化及晶体聚集形成空间网络结构以固化液态油脂,所形成的凝胶油兼具可塑性、低反式脂肪酸和低饱和脂肪以及营养功能性,成为健康油脂研究热点。本研究以植物甾醇(PS)、植物甾醇酯(PE)、蜂蜡(BW)和棕榈酸(PA)为凝胶因子进行复配并制备植物甾醇凝胶油,研究凝胶剂不同复配比例、添加浓度和基质脂质类型对凝胶油性质的影响,并进一步结合动物实验探究植物甾醇凝胶油的降血脂生物学功能。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PS和BW双凝胶剂系统制备植物甾醇凝胶油,研究了凝胶剂复配比例、添加浓度和脂质基质类型对凝胶油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凝胶油中PS0:BW10凝胶油的硬度(4600 N)、粘度(1900 N)、反应焓变(2.54 J/g和17.31 J/g)最大,PS10:BW0凝胶油最小,分别是300 N、383 N、0.11 J/g和0.46 J/g;凝胶剂浓度的提高会增加结晶的数量,加大排列密集程度,导致凝胶油硬度、粘度、反应焓变提高;凝胶油晶体分析显示其具有三种结晶晶型(α,β’和β),微观结构呈针状和雪花状的网络结构,推测其可能通过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凝胶油;凝胶油的抗氧化性随PS含量和凝胶剂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2)进行了植物甾醇酯凝胶油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结果表明,PE凝胶油微观结构呈针状,分析其结晶晶型主要为α和β’,与PS凝胶油相比,结晶数量,硬度、粘度和反应焓变降低,PE8:BW2凝胶油分别是251 N、50.5 N、0.98 J/g和1.18 J/g;凝胶油的硬度、粘度、熔点、冰点和反应焓变随凝胶剂浓度增加而增加;凝胶油粘度值与基质脂质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成反比,基质脂质对凝胶油的热性质、结晶晶型和结合形式影响不显着,但会显着增加凝胶油抗氧化性。(3)研究了PS和PA双凝胶剂-植物甾醇凝胶油性质。结果表明,凝胶油微观结构呈针状和雪花状的结晶,其晶型为α,β’和β,推测其通过物理缠绕形成;凝胶剂比例和浓度是影响凝胶油性质的主要因素,通过影响结晶密集程度而使得反应焓变越大,由焓变驱动反应,导致凝胶油硬度、粘度、熔点和冰点的增加;脂质基质对凝胶因子的亲和力是影响凝胶油的主要因素。(4)通过动物学实验研究了植物甾醇凝胶油的降血脂。SD大鼠10周的慢性试验表明,五种干预性实验组降低了大鼠的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其中脾脏指数与空白对照组(NC)没有差异性;肝脏生化指标显示甾醇凝胶油组(PS-1)、甾醇酯凝胶油组(PE-1)和甾醇酯油基混合组(PE-2)可以有效减少血液中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浓度,有效地减少肝脏内脂肪的堆积;血脂水平检测结果表明,PS-1、PE-1和PE-2可以降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肝脏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发现,阳性组(AC)组和PS-1可有效缓解脂肪肝,PE-1和PE-2组未表现出明确效果,表明甾醇凝胶油对减缓高脂血症有显着作用。

张雪茹[3](2020)在《β-谷甾醇自微乳和亚油酸β-谷甾醇酯的降脂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植物甾醇有许多生理活性,特别是在降血脂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植物甾醇不溶于水,微溶于油的特点限制了植物甾醇的应用范围。因此,有许多研究学者将植物甾醇通过酯化反应合成植物甾醇酯,从而得到易溶于油的植物甾醇酯,并通过动物实验来考察植物甾醇酯的降脂活性,更有研究表明植物甾醇酯与植物甾醇相比有更好的降血脂功能,这可能是由于植物甾醇酯在体内更容易被吸收,所以有更好的降脂效果。自微乳是一种纳米乳,可以包裹着药物在体内更容易通过水化层,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将植物甾醇制备成自微乳可以提高植物甾醇的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植物甾醇在体内的吸收效率,更好地发挥植物甾醇的生理活性。本论文以β-谷甾醇为代表,对植物甾醇的降脂效应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研究首先运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不同油相和乳化剂对β-谷甾醇的溶解能力,以对β-谷甾醇的溶解度大小为考查因素筛选出了合适的油相和乳化剂,然后以绘制的伪三元相图中微乳区域面积为考察因素筛选出合适的助乳化剂和Kp(乳化剂和助乳化剂之比),接着以Zeta电位、粒径和PDI(多分散系数)为综合考察指标筛选出合适的Km(HCO-40与吐温60的质量比)和Ke(乳化剂占总体系质量比),从而得到β-谷甾醇自微乳的制备方法并对制备成的β-谷甾醇自微乳的载药量、包封率、粒径、Zeta电位和体外释放情况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引入了微波和超声波技术得到一种新的酯化方法合成了亚油酸β-谷甾醇酯,并对此方法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对合成工艺条件中的酸醇摩尔比、微波加热时间、微波加热次数和超声时间进行筛选,优化出较优酯化合成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以及核磁共振方法对合成的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之后分别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β-谷甾醇和亚油酸β-谷甾醇酯的油溶性。第三部分将制备成的β-谷甾醇自微乳、亚油酸β-谷甾醇酯和购买的β-谷甾醇保健片以及β-谷甾醇原料,取等量的β-谷甾醇有效成分做动物实验考察它们对高脂血症小鼠降脂效应的大小关系。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β-谷甾醇自微乳的制备方法为:柠檬精油为油相、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和吐温60为乳化剂、聚乙二醇400为助乳化剂、HCO-40与吐温60的质量比(km)为7:3、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质量比(kp)为3:1、乳化剂占总体系的质量百分比(ke)为50%。用该方法制备的β-谷甾醇自微乳的载药量为87.22mg/g,包封率为89.65%,粒径为48.85nm,电位为-12.863m V。体外释放实验表明,β-谷甾醇自微乳的释放率大于90%,释放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2)亚油酸β-谷甾醇酯的较优合成工艺为:酸醇摩尔比为2.2:1,每次微波加热时间为5min,微波加热次数为4次,每次超声时间为90s,酯化反应的酯化率为89.56%。所得产物经过溶液萃取分离纯化后,用HPLC分析得知产物中无未反应完的β-谷甾醇,经过红外光谱分析可知反应中生成了酯键,经过元素分析知产物与所求证化合物及其吻合,经过核磁分析产物确证为亚油酸β-谷甾醇酯。最后,经过HPLC测定产物纯度为98.36%;β-谷甾醇和亚油酸β-谷甾醇酯在-5℃、4℃、25℃、40℃下于茶籽油中的溶解度分别为0.54±0.02%、0.72±0.04%、1.33±0.08%、1.49±0.06%和24.47±0.82%、27.02±0.71%、33.68±0.60%、36.92±1.04%。其中亚油酸β-谷甾醇酯在茶籽油(25℃)中的溶解度为33.68%,相比于β-谷甾醇(1.33%)提高了25倍,可以更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化妆品、保健品领域。(3)将制备成的β-谷甾醇自微乳(SSSM)、合成的亚油酸β-谷甾醇酯(SELA)、市售的β-谷甾醇保健片(SST)以及β-谷甾醇(SS)原料分别以等计量(700mg/kg/天)的有效成分给建模成功的高脂血症小鼠灌喂考察不同给药形式的β-谷甾醇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效应。方法:首先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基础饮食和高脂饮食70天。建立高脂饮食模型后,将模型组进一步分为HFD(高脂饮食喂养)、SELA-TSO(8ml/kg,SELA:700mg/kg)、TSO(茶籽油,8ml/kg)、SSSM(8ml/kg,SS:700mg/kg)、NLSM(8ml/kg)、SSHT-TSO(8ml/kg,SS:700mg/kg)、SS-TSO(8ml/kg,SS:700mg/kg)组,分别用亚油酸β-谷甾醇酯、β-谷甾醇自微乳、市售β-谷甾醇保健片和β-谷甾醇原料粉末治疗35天,并建立空白对照组。在治疗结束时,观察各组小鼠粪便中的血脂水平、组织、胆固醇和脂质。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显着性设为P<0.05和P**<0.01水平。结果:降脂作用依次为:SSSM>SELA-TSO>SST-TSO>SS-TSO,即口服β-谷甾醇自微乳35天效果优于亚油酸β-谷甾醇酯、β-谷甾醇保健片和β-谷甾醇。

王姗姗[4](2020)在《茶多酚植物甾醇酯的制备及其抗氧化和降胆固醇活性研究》文中认为食品中脂类尤其是不饱和脂质的抗氧化是食品科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合成抗氧化剂的潜在风险,发展基于天然产物的高效和多功能的抗氧化剂已成为目前食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茶多酚是我国的特色资源,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但是其易溶于水、难溶于油,限制了其在脂类中抗氧化应用。来自于植物油加工副产品的植物甾醇作为新资源食品其降胆固醇功能倍受瞩目。因此本研究以植物甾醇为疏水基团对茶多酚进行分子修饰,改善茶多酚的理化性质,同时整合二者的活性。研究中首先探索和优化了植物甾醇与没食子酸的偶联条件,制备了没食子酸豆甾醇酯(Galloyl Stigmasterol,GSt)和没食子酸β-谷甾醇酯(Galloylβ-Sitosterol,GSi));进一步以表没食子儿茶素和植物甾醇为原料,采用丁二酸酐“桥联”策略制备了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酯(Epigallocatechin Stigmasterol,ESt)和表没食子儿茶素β-谷甾醇酯(Epigallocatechinβ-Sitosterol,ESi)。采用核磁共振(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质谱(MS)、HPLC-MS等方法对没食子酸豆甾醇酯、没食子酸β-谷甾醇酯、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β-谷甾醇酯进行了结构鉴定和纯度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四种茶多酚植物甾醇酯的抗氧化活性和体外降胆固醇活性。并进一步研究了没食子酸豆甾醇酯、没食子酸β-谷甾醇酯、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酯、表没食子儿茶素β-谷甾醇酯和(+)-儿茶素β-谷甾醇酯与三种常用的脂溶性抗氧化剂的联合抗氧化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没食子酸酚羟基的保护和脱保护策略优化了没食子酸豆甾醇酯和没食子酸β-谷甾醇酯的Steglich酯化方法。研究发现反应过程中的副产物是DMAP催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与植物甾醇偶联产生的,利用质谱分析确定副产物为异丁酸植物甾醇酯,即没食子酸酚羟基的保护基脱落与植物甾醇偶联的产物。通过降低DMAP的用量、更换反应溶剂、筛选保护基团等方法成功降低了副反应产物。反应的最终条件为:使用异丁酸酐保护没食子酸生成三异丁酰没食子酸,三异丁酰没食子酸与植物甾醇(豆甾醇或β-谷甾醇)偶联,最后使用水合联氨脱保护获得目标产物。(2)Rancimat油脂加速氧化试验的结果表明没食子酸豆甾醇酯(GSt)和没食子酸β-谷甾醇酯(GSi)在脂溶性体系中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且两者的抗氧化活性差异不显着。没食子酸豆甾醇酯(GSt)和没食子酸β-谷甾醇酯(GSi)具有显着的体外降胆固醇活性,没食子酸β-谷甾醇酯与β-谷甾醇相比其降胆固醇活性明显升高,而没食子酸豆甾醇酯的降胆固醇活性与豆甾醇的没有显着差异。(3)使用丁二酸酐桥联策略和Steglich酯化反应合成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β-谷甾醇酯具有优良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二者在β-胡萝卜素-亚油酸乳液体系和β-胡萝卜素-AAPH乳液体系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TBHQ,两者还具有优良的体外降胆固醇活性。(4)测定了没食子酸豆甾醇酯、没食子酸β-谷甾醇酯、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酯、表没食子儿茶素β-谷甾醇酯、(+)-儿茶素β-谷甾醇酯在β-胡萝卜素-AAPH乳液体系中与3种常用的合成脂溶性抗氧化剂BHA、BHT、TBHQ的联合抗氧化作用,发现没食子酸豆甾醇酯与三者均有协同抗氧化作用,没食子酸β-谷甾醇酯、表没食子儿茶素β-谷甾醇酯、(+)-儿茶素β-谷甾醇酯与BHA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

薛延团,张晓凤,张得钧[5](2019)在《植物甾醇降血脂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植物甾醇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尤其是降血脂作用。现查阅文献,概述了植物甾醇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应用及安全性,并对其降血脂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了综述,可为降血脂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甘凌[6](2019)在《负载植物甾醇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植物甾醇(Phytosterol,PS)是一种与胆固醇有着极为相似的结构可以治疗和预防高血脂症的天然物质。许多临床研究表明,植物甾醇的摄入,可以使得人体中胆固醇含量降低815%。而植物甾醇不溶于水难溶于油的特性,使得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文旨在制备一种低表面活性剂且包埋率较高的植物甾醇纳米乳液,并探究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及其体外胃肠道释放情况,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植物甾醇纳米乳液的构建通过自发乳化法制备出微乳液,根据拟三元相图中单相区的区域和油相:表面活性剂=9:1的稀释线得出配方,通过逐滴加水并超声处理的方法,使液滴发生相反转,制备出负载植物甾醇的纳米乳液,以包埋率、K值和粒径等指标作为纳米乳稳定性的判断依据,对植物甾醇纳米乳体系的原料和工艺参数进行筛选,最终优化制备方法为:超声处理功率为800W、超声时间为20min、油相与水相之比为1:2、脉冲方式为4s。其中油相组成为丁酸乙酯和无水乙醇,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制备温度为25℃备的纳米乳液为水包油型,平均粒径为105.34±1.70nm,植物甾醇包埋率为84.58±3.05%。2)体系稳定性考察使植物甾醇纳米乳液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pH值、离子强度、热处理和植物甾醇添加量)处理后,考察环境条件对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或碱性环境稳定性均会降低,但是碱性环境下较为显着;热处理30分钟后,3060℃条件下仍稳定,当升高到70℃后稳定性降低;当离子强度从0增加到100mM时,乳液粒径增大稳定性降低,但当从100500mM时,粒径及稳定性没显着性改变;植物甾醇酯纳米乳液会随着植物甾醇酯的添加而越来越不稳定,但是植物甾醇纳米乳液稳定性较好,这与包埋物性质有关。3)体系体外模拟释放情况及其动力学方程分别考察植物甾醇纳米乳液体系在人工胃液、pH6.0十二指肠液、pH7.0空肠液和pH7.4回肠液四种释放介质中释放情况并对释放情况进行拟合。结果显示:人工胃液中,乳液液滴较为稳定,所选五种方程均无法较好的描述其释放情况,但根据具体的实际应用来看,纳米乳液在胃中停留时间一般不超过1.5h,因此并不影响植物甾醇的释放或者影响很小;不同肠液中虽pH值不同,释放情况有所不同,但植物甾醇纳米乳液的释放情况均符合Retger-peppas方程。其中pH6.0十二指肠液中释放方程为:Q=22.6649 t0.3793;pH7.0空肠液中释放方程为:Q=19.5734t0.3082;pH7.4回肠液中释放方程为:Q=18.7735 t0.3811。

楼静,崔亚娟,刘健康,赵琳[7](2018)在《植物甾醇生理功能的线粒体调控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甾醇是一类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植物甾醇作为胆固醇类似物可抑制胆固醇肠道吸收进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此外,植物甾醇还具有抑癌、抗炎退热、抗氧化和类激素等多种功能.从亚细胞及分子水平深入探究植物甾醇的生物作用机制有助于充分开发植物甾醇的应用价值.线粒体是细胞能量物质代谢最重要的场所,胆固醇代谢、癌细胞增殖与凋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都与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提示植物甾醇可在多种模型中调控线粒体功能,这可能是植物甾醇发挥各种生物学功能的重要潜在机制.本文将首先整理归纳植物甾醇生物学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其线粒体相关调控机制,以期为领域内基础研究者提供前沿思路和进展报告,并为植物甾醇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汪慧琪[8](2018)在《硫辛酸植物甾醇酯的制备及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甾醇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活性分子,具有降血脂、消炎、抗癌和抗氧化等多种重要生理功效。植物甾醇特殊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其低油溶性和水不溶性,限制了它在食品中的应用。本研究旨在通过酶法和化学法高效合成硫辛酸植物甾醇酯,制备既具理想理化性质又安全高效的植物甾醇衍生物,并探讨目标产物的理化特性及其对大豆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使用Candida rugosa脂肪酶成功地合成了硫辛酸植物甾醇酯,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酶法合成硫辛酸植物甾醇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植物甾醇浓度150 mmol/L,植物甾醇与硫辛酸摩尔比为1:2.5,4?分子筛用量10 g/L,Candida rugosa脂肪酶添加量60g/L,溶剂选用叔戊醇/正己烷(1:1,v/v),反应温度为55oC,反应时间为96 h,振荡速度为150 r/min;在此条件下,最高酯化率达到71.2%。与酶促反应相比,化学催化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因此本文进一步探索了使用化学法催化硫辛酸与植物甾醇的酯化反应。最终筛选出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三乙胺(Et3N)复合催化剂为合成硫辛酸植物甾醇酯的最佳催化剂,得到最适反应条件为:植物甾醇浓度75 mmol/L,植物甾醇与硫辛酸摩尔比为1:2.5,硫辛酸与EDC/DMAP/Et3N摩尔比为1:1.6:1.6:2.4,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采用分批投料的方式,先将EDC和Et3N溶解于溶剂中,再加入DMAP和硫辛酸,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h,最后加入植物甾醇继续反应23 h,在此条件下最高酯化率为90.9%。采用薄层色谱层析和硅胶柱层析对硫辛酸植物甾醇酯进行追踪监测和分离纯化,确定展开剂和洗脱剂均为石油醚(60-90oC)/乙酸乙酯/甲酸(15/1/0.02,v/v/v);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反应的酯化率和产物的纯度,使用的流动相为100%甲醇溶液;采用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分离纯化后的硫辛酸植物甾醇酯进行了结构鉴定和表征。研究了硫辛酸植物甾醇酯的油溶性、熔融结晶特性、热稳定性、清除自由基能力和体外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30oC时,硫辛酸植物甾醇酯在大豆油中的溶解度是植物甾醇的两倍以上;硫辛酸植物甾醇酯的熔融结晶温度低于植物甾醇;与硫辛酸相比,硫辛酸植物甾醇酯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常见的热加工工艺不会对其化学结构有影响;植物甾醇和硫辛酸植物甾醇酯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酯化后的植物甾醇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有所增强;通过体外消化实验测得硫辛酸植物甾醇酯生物利用度为1.2%,虽然它在消化道内不能被很好地吸收,但是实验结果也表明其能够在肠道中水解成游离甾醇和硫辛酸,从而共同发挥降胆固醇功能和抗氧化活性。考察了添加硫辛酸植物甾醇酯的大豆油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大豆油中添加0.2g/kg的硫辛酸植物甾醇酯时,无论高温或常温储藏,硫辛酸植物甾醇酯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豆油的氧化稳定性。

杨福明[9](2018)在《大豆甾醇酯的合成及其生物利用率》文中提出大豆甾醇是植物甾醇的一种,从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主要由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等10余种甾醇组成。大豆甾醇具有降低胆固醇、抗炎、防癌、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大豆甾醇不溶于水,在食用油中溶解度很低,限制了其在食品和保健品中应用。大豆甾醇酯是大豆甾醇与有机酸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在人体内大豆甾醇酯与大豆甾醇具有相同的生物学作用,且在食用油中溶解度显着提高,扩大了其应用范围。本文采用无催化剂酯化法合成大豆甾醇乙酸酯、大豆甾醇油酸酯、大豆甾醇亚油酸酯,并对大豆甾醇酯的检测方法、理化性质、结构特征以及在体外和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率进行了研究。建立了HPLC-UV法同时检测3大豆甾醇和9种大豆甾醇酯的分析方法:色谱柱为Symmetry-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丙酮(1︰3),流速为1.0 m 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10 nm,柱温30℃,可以在25 min内实现3种大豆甾醇和9种大豆甾醇酯的有效分离;方法检出限为0.201.37μg/m L,定量限为0.674.57μg/m L,准确度为96.3%104.7%,精密度为0.71%3.55%,标准回收率为96.07%111.98%,基质回收率为94.43%105.11%,在0.011.0 m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采用无催化剂法对大豆甾醇乙酸酯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大豆甾醇与乙酸酐摩尔比1︰1,在135℃反应1.5 h,大豆甾醇的酯化率为98.72%,乙酸酯得率为98.39%,纯化后大豆甾醇乙酸酯纯度为98.46%;采用酰氯法合成大豆甾醇油酸酯,反应条件为:大豆甾醇与油酰氯摩尔比1︰1.1,在90℃下反应1h,大豆甾醇的酯化率为96.84%,油酸酯得率92.05%,最终产物中大豆甾醇油酸酯纯度为97.51%;酰氯法合成大豆甾醇亚油酸酯的反应条件为:大豆甾醇与亚油酰氯摩尔比1︰1.2,在80℃下反应1.5 h,大豆甾醇的酯化率为94.04%,亚油酸酯得率为87.65%,最终产物中大豆甾醇亚油酸酯纯度为95.57%。采用FT-IR、GC-MS、HPLC-MS对3种大豆甾醇酯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大豆甾醇酯结构中几乎无-OH,存在C=O和C-O-C结构;豆甾醇酯、菜油甾醇酯、β-谷甾醇酯特征离子和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一致,证明了合成产物为大豆甾醇乙酸酯、大豆甾醇油酸酯和大豆甾醇亚油酸酯。采用DSC法对大豆甾醇酯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大豆甾醇酯的熔化和结晶温度均低于大豆甾醇,大豆甾醇乙酸酯熔化温度为136.9℃,结晶温度为113.4℃;大豆甾醇油酸酯的熔化温度为22.8℃,结晶温度为12.9℃;大豆甾醇亚油酸酯熔化温度为12.4℃,结晶温度为-4.2℃。常温下大豆甾醇乙酸酯、大豆甾醇油酸酯和大豆甾醇亚油酸酯在大豆油中溶解度分别为3.68%、32.90%、33.81%,大豆甾醇在大豆油中的溶解度为1.43%;3种大豆甾醇酯均具有很好的酸碱(p H 2.012.0)稳定性和热稳定性(210℃);大豆甾醇油酸酯和亚油酸酯的氧化稳定性较差,大豆甾醇乙酸酯的氧化稳定性好。体外胃肠道模拟大豆甾醇、大豆甾醇乙酸酯、大豆甾醇油酸酯、大豆亚油酸酯的生物利用率分别为1.59%、2.93%、14.72%、16.64%。大豆甾醇、大豆甾醇乙酸酯、大豆甾醇油酸酯、大豆甾醇亚油酸酯在Caco-2细胞的吸收量分别为14.84、25.84、75.93、78.89μg/g,Caco-2细胞对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酯的转运存在被动扩散和P-糖蛋白外排的双重作用机制。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酯在大鼠体内3 h达到最大吸收;约70%的大豆甾醇乙酸酯在体内水解成大豆甾醇和乙酸,99%以上的大豆甾醇油酸酯和亚油酸酯在体内水解成大豆甾醇和油酸/亚油酸;吸收后的大豆甾醇分布在血液、心、肝、脾、肾、肺,在肝脏分布量最大;95%的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乙酸酯,以及80%85%的大豆甾醇油酸酯和亚油酸酯在体内不被吸收,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乙酸酯的生物利用率<5%,大豆甾醇油酸酯和亚油酸酯的生物利用率为15%20%。

张帆[10](2018)在《植物甾醇的生物活性与构效关系初探》文中认为植物甾醇类化合物具有改善机体胆固醇水平,调节免疫活性,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但目前对其生物活性研究都是以单个化合物为对象,很少有报道对不同结构的植物甾醇进行比较分析。此外,植物甾醇抗肿瘤、抗炎、降胆固醇等生物活性的分子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本文对常见的植物甾醇(麦角甾醇、麦角甾醇酯、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星鱼甾醇)的抗炎、抗肿瘤、降胆固醇等生物活性进行研究,并探究它们的作用机理。首先,本文研究了抗炎活性与植物甾醇结构之间的关系。植物甾醇作用于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炎症反应模型,结果表明5种植物甾醇均通过减弱炎症模型下的细胞活力、降低吞噬能力以及NO、TNF-α的生成从而减轻LPS诱导的巨噬细胞模型的炎症反应症状。另一方面,与甾醇相比,其酯化物更显着抑制细胞上清液中NO的含量;而在吞噬活性和TNF-α分泌上,甾醇有更好的作用效果,推测这可能是由于C-3位的羟基和酯基差异引起的。另外不同种类的甾醇在同种浓度下比较,结果发现炎症模型下的NO和吞噬活性的降低与植物甾醇的双键个数和支链构型有关,而TNF-α分泌的抑制效果则与甾醇的分子量有关。最后,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植物甾醇作用结果显示植物甾醇的抗炎活性并不是单独一种因子起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调节过程,这可能与他们的自身结构密切有关。然后,研究了抗肿瘤活性与植物甾醇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6种植物甾醇对多株癌细胞(Caco-2、HT-29、SW480和MCF-7)进行细胞活力检测,筛选出有效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植物甾醇,为后续抗肿瘤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6种植物甾醇除对SW480细胞的抑制效果无显着差异性(P>0.01)外,对其他3种癌细胞都有差异显着性(P<0.01,P<0.05)。其中麦角甾醇和麦角甾醇酯均只对HT-29、MCF-7细胞有抑制作用(P<0.01,P<0.05),且甾醇对癌细胞活力抑制效果高于酯化物,推测甾醇及其酯化物作用的癌细胞相同,C-3位的羟基使甾醇具有更好的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活性。在对Caco-2、MCF-7抑制活性:β-谷甾醇(1个双键、1个醇羟基)>菜油甾醇(1个双键)>豆甾醇(2个双键,多个支链)>星鱼甾醇(2个双键);抑制HT-29细胞增殖活性:星鱼甾醇(2个双键)>豆甾醇(2个双键,多个支链)>菜油甾醇(1个双键)>β-谷甾醇(1个双键、1个醇羟基),推测在不同的癌细胞中,甾醇的支链和双键个数起着不同的作用。最后,研究了植物甾醇对Caco-2细胞中胆固醇吸收的构效关系。通过采用极化的Caco-2人结肠癌上皮细胞建立肠上皮单层模型,然后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以及酶标仪等测定6种植物甾醇对Caco-2细胞对胆固醇吸收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实验研究植物甾醇对胆固醇吸收转运蛋白NPC1L1表达的影响,进而了解植物甾醇影响胆固醇吸收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表明:6种植物甾醇均能够浓度依赖性地降低胆固醇的吸收。其中在降低胆固醇相对吸收量上,麦角甾醇酯>麦角甾醇;β-谷甾醇(分子量:414)>豆甾醇(分子量:412)>菜油甾醇(分子量:400)>星鱼甾醇(分子量:398),植物甾醇分子量大小影响甾醇的降血脂效果。在200μM的时候NPC1L1蛋白调节作用效果最明显,其中效果:麦角甾醇>麦角甾醇酯>Ezetimibe;豆甾醇>β-谷甾醇>Ezetimibe>菜油甾醇>星鱼甾醇,甾醇的双键个数、位置及支链的分布等可能影响甾醇降血脂效果。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甾醇与抗炎、抗肿瘤以及对Caco-2细胞中胆固醇吸收的构效关系证明了甾醇结构与分子量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为植物甾醇生物活性研究以及作为保健食品添加剂,为保健食品以及药物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小分子药物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观点。

二、植物甾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甾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烟草中游离甾醇类物质含量差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甾醇概述
        1.1.1 甾醇来源及类型
        1.1.2 植物甾醇结构及性质
        1.1.3 植物甾醇的重要生理功能及广泛应用
    1.2 烟草中的甾醇概述
        1.2.1 烟草中甾醇种类及对卷烟产品安全性影响
    1.3 植物甾醇提取技术和分析方法进展
        1.3.1 植物甾醇的提取原理
        1.3.2 植物甾醇的提取方法
        1.3.3 植物甾醇的分析方法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试剂和仪器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剂与仪器
    3.2 试验设计与方法
        3.2.1 试验处理
        3.2.2 标准曲线制作
        3.2.3 样品前处理和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工作曲线、检出限
    4.2 回收率和精密度
    4.3 烟叶中游离态甾醇的质量分数
    4.4 烤烟游离态甾醇含量差异性分析
        4.4.1 不同类型烤叶游离态甾醇的含量分析
        4.4.2 不同品种烤叶游离态甾醇的含量分析
        4.4.3 不同产地烤烟中游离态甾醇的含量分析
        4.4.4 不同部位烤烟游离态甾醇的含量分析
    4.5 晒烟游离态甾醇含量差异性分析
        4.5.1 不同类型晒烟游离态甾醇的含量分析
        4.5.2 不同部位晒烟游离态甾醇的含量分析
    4.6 雪茄烟游离态甾醇含量差异性分析
        4.6.1 不同品种雪茄烟游离态甾醇含量分析
        4.6.2 不同部位雪茄烟游离态甾醇含量分析
        4.6.3 不同采收方式雪茄烟晾制过程中游离态甾醇含量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5.1 烤烟游离甾醇含量差异性分析
    5.2 晒烟游离甾醇含量差异性分析
    5.3 雪茄烟游离态甾醇含量差异性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2)植物甾醇凝胶油的制备及其降血脂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植物甾醇
        1.1.1 植物甾醇的定义
        1.1.2 植物甾醇(酯)的生理功能
        1.1.3 植物甾醇的安全性研究
    1.2 凝胶油
        1.2.1 凝胶油的定义
        1.2.2 凝胶油的形成机理
        1.2.3 凝胶油的表征方法
        1.2.4 凝胶油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1.3 植物甾醇(酯)凝胶油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甾醇和蜂蜡制备的甾醇凝胶油及其性质研究
    2.1 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的制备
        2.2.2 色度分析
        2.2.3 质构分析
        2.2.4 热分析
        2.2.5 X-射线散射分析
        2.2.6 红外光谱分析
        2.2.7 偏光显微镜分析
        2.2.8 过氧化值分析
        2.2.9 脂肪酸的检测
        2.2.10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凝胶剂的不同比例对甾醇凝胶油性质的影响
        2.3.2 凝胶剂的不同浓度对甾醇凝胶油性质的影响
        2.3.3 不同基质油对甾醇凝胶油性质的影响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甾醇酯和蜂蜡制备的甾醇酯凝胶油及其性质研究
    3.1 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的制备
        3.2.2 色度分析
        3.2.3 质构分析
        3.2.4 热分析
        3.2.5 X-射线散射分析
        3.2.6 红外光谱分析
        3.2.7 偏光显微镜分析
        3.2.8 过氧化值分析
        3.2.9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凝胶剂的不同比例对甾醇酯凝胶油性质的影响
        3.3.2 凝胶剂的不同浓度对甾醇酯凝胶油性质的影响
        3.3.3 不同基质油对甾醇酯凝胶油性质的影响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甾醇和棕榈酸制备的甾醇凝胶油及其性质研究
    4.1 材料与设备
        4.1.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样品的制备
        4.2.2 色度分析
        4.2.3 质构分析
        4.2.4 热分析
        4.2.5 X-射线散射分析
        4.2.6 红外光谱分析
        4.2.7 偏光显微镜分析
        4.2.8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凝胶剂的不同比例对甾醇凝胶油性质的影响
        4.3.2 凝胶剂的不同浓度对甾醇凝胶油性质的影响
        4.3.3 不同基质油对甾醇凝胶油性质的影响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甾醇(酯)凝胶油对SD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5.1 材料与设备
        5.1.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SD大鼠的成长实验
        5.2.2 SD大鼠的体重及脏器指数
        5.2.3 SD大鼠的肝脏生化指标和血脂水平的检测
        5.2.4 肝脏病理学切片制作与观察
        5.2.5 统计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甾醇(酯)凝胶油对SD大鼠体重及脏器指数的影响
        5.3.2 甾醇(酯)凝胶油对SD大鼠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5.3.3 甾醇(酯)凝胶油对SD大鼠血脂的影响
        5.3.4 甾醇(酯)凝胶油对SD大鼠肝脏组织切片的影响
    5.4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3)β-谷甾醇自微乳和亚油酸β-谷甾醇酯的降脂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自微乳
        1.2.1 SMEDDS基本理论
        1.2.2 SMEDDS处方组成
        1.2.3 筛选与评价指标
        1.2.4 最新应用
    1.3 植物甾醇酯
    1.4 植物甾醇降脂机制
        1.4.1 竞争结合位点机制
        1.4.2 降低胆固醇吸收机制
        1.4.3 干预胆固醇代谢机制
        1.4.4 影响脂质运输机制
        1.4.5 其他
    1.5 β-谷甾醇
第二章 β-谷甾醇自微乳的研制与表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油水分配系数
        2.2.3 溶解度试验
        2.2.4 绘制伪三元相图
        2.2.5 制备β-谷甾醇自微乳
        2.2.6 粒径和zeta电位
        2.2.7 载药量和包封率
        2.2.8 形态学观察
        2.2.9 自微乳的稳定性
        2.2.10 体外释放研究
        2.2.11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油水分配系数
        2.3.2 溶解度结果
        2.3.3 伪三元相图
        2.3.4 粒径和zeta电位
        2.3.5 载药量和包封率
    2.4 总结
第三章 超声-微波法合成亚油酸β-谷甾醇酯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β-谷甾醇自微乳和亚油酸β-谷甾醇酯对高脂血症小鼠降脂作用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总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缩写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4)茶多酚植物甾醇酯的制备及其抗氧化和降胆固醇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术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抗氧化剂的研究概况
        1.1.1 抗氧化剂及其作用机制
        1.1.2 食品抗氧化剂的分类
        1.1.3 脂溶性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
    1.2 茶多酚研究概述
        1.2.1 茶的概述
        1.2.2 茶多酚
        1.2.3 茶多酚的生理功能
        1.2.4 茶多酚改性研究进展
    1.3 植物甾醇及其酯概述
        1.3.1 植物甾醇及其酯的来源
        1.3.2 植物甾醇的理化性质及吸收
        1.3.3 植物甾醇及甾醇酯的生理功能
        1.3.4 植物甾醇酯化修饰研究现状
        1.3.5 植物甾醇及其酯的应用
    1.4 Steglich酯化反应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1.5.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没食子酸植物甾醇酯制备方法优化探索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2.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没食子酸与植物甾醇直接酯化条件探索
        2.3.2 没食子酸羟基保护策略及保护后Steglich酯化条件优化
        2.3.3 反应机理分析
        2.3.4 没食子酸豆甾醇酯和没食子酸β-谷甾醇酯的制备
    2.4 小结
第三章 没食子酸植物甾醇酯结构分析、抗氧化和体外降胆固醇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没食子酸豆甾醇酯和没食子酸β-谷甾醇酯的分子量测定
        3.3.2 没食子酸豆甾醇酯和没食子酸β-谷甾醇酯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3.3.3 没食子酸豆甾醇酯和没食子酸β-谷甾醇酯的NMR分析
        3.3.4 没食子酸豆甾醇酯和没食子酸β-谷甾醇酯的HPLC-MS分析
        3.3.5 没食子酸豆甾醇酯和没食子酸β-谷甾醇酯的抗氧化能力测定
        3.3.6 没食子酸豆甾醇酯和没食子酸β-谷甾醇酯的体外降胆固醇活性
        3.3.7 通过分子模型研究抗氧化活性和降胆固醇能力
    3.4 小结
第四章 表没食子儿茶素植物甾醇酯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β-谷甾醇酯的合成及优化
        4.3.2 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β-谷甾醇酯的结构分析
        4.3.3 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β-谷甾醇酯抗氧化能力测定
        4.3.4 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β-谷甾醇酯在O/W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
        4.3.5 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β-谷甾醇酯体外降胆固醇活性
    4.4 小结
第五章 茶多酚植物甾醇酯在O/W乳液中的联合抗氧化活性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试验试剂和仪器
        5.2.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茶多酚植物甾醇酯与BHA、BHT、TBHQ在β-胡萝卜素-AAPH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
        5.3.2 没食子酸豆甾醇酯与BHA、BHT和TBHQ的联合抗氧化活性
        5.3.3 没食子酸β-谷甾醇酯与BHA、BHT和TBHQ的联合抗氧化活性
        5.3.4 表没食子儿茶素豆甾醇酯与BHA、BHT、TBHQ的联合抗氧化活性
        5.3.5 表没食子儿茶素β-谷甾醇酯与BHA、BHT、TBHQ的联合抗氧化活性
        5.3.6 (+)-儿茶素β-谷甾醇酯与BHA、BHT、TBHQ的联合抗氧化活性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论文主要结论
    6.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后续研究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植物甾醇降血脂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甾醇
    1.1 植物甾醇的概述
    1.2 植物甾醇的安全性
    1.3 植物甾醇的活性与应用
2 植物甾醇改善血脂异常症
3 植物甾醇改善血脂异常的机制
    3.1 抑制肠道胆固醇的吸收
    3.2 影响胆固醇的合成和分泌
    3.3 对脂质运输过程中的影响
4 总结与展望

(6)负载植物甾醇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植物甾醇
        1.2.1 植物甾醇的结构
        1.2.2 植物甾醇的性质
        1.2.3 植物甾醇含量测定方法
        1.2.4 植物甾醇的毒性
        1.2.5 水溶性植物甾醇
    1.3 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1.3.1 纳米乳液的类型及区分
        1.3.2 纳米乳液组成成分
        1.3.3 影响纳米乳液稳定性因素
        1.3.4 乳液尺寸测量方法
        1.3.5 纳米乳液制备方法
    1.4 植物甾醇纳米乳液的包埋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立题背景及意义
        1.5.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负载植物甾醇纳米乳体系的构建与制备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微乳的制备方法和评价标准
        2.1.4 微乳液各组分的选择
        2.1.5 植物甾醇含量测定方法分析
        2.1.6 粒径分析
        2.1.7 植物甾醇纳米乳液的制备
        2.1.8 植物甾醇纳米乳液粒径分布的测定
        2.1.9 植物甾醇纳米乳包埋率的测定
        2.1.10 植物甾醇纳米乳离心稳定性常数K值的测定
        2.1.11 植物甾醇纳米乳颗粒表观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微乳液各组分的选择
        2.2.2 微乳液类型的区分
        2.2.3 豆甾醇含量测定方法分析结果
        2.2.4 水相与油相质量比对植物甾醇纳米乳性能的影响
        2.2.5 超声功率和时间对植物甾醇纳米乳性能的影响
        2.2.6 脉冲方式对植物甾醇纳米乳性能的影响
        2.2.7 纳米乳液颗粒的微观结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负载植物甾醇纳米乳的稳定性表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pH值
        3.1.4 热处理
        3.1.5 离子强度
        3.1.6 植物甾醇添加量
    3.2 结果与讨论
        3.2.1 pH值对植物甾醇纳米乳稳定性的影响
        3.2.2 热处理对植物甾醇纳米乳稳定性的影响
        3.2.3 离子强度对植物甾醇纳米乳稳定性的影响
        3.2.4 植物甾醇添加量对植物甾醇纳米乳稳定性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植物甾醇纳米乳体系的体外释放性能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样液处理结果
        4.2.2 释放液数据处理结果
        4.2.3 体外释放动力学模型建立结果
        4.2.4 植物甾醇纳米乳在胃肠道模拟液中的释放行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植物甾醇生理功能的线粒体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甾醇的生理功能
    1.1 植物甾醇的降胆固醇作用
    1.2 植物甾醇的抗癌作用
    1.3 抗炎退热作用
    1.4 抗氧化作用
    1.5 类激素作用
2 植物甾醇对线粒体的影响及其发挥生理功能的线粒体调控机制
    2.1 植物甾醇改变线粒体膜的流动性和膜电位, 调控线粒体凋亡途径
    2.2 植物甾醇增加线粒体中GSH/GSSG水平和抗氧化酶的活性, 影响ROS释放水平
    2.3 植物甾醇调控线粒体解偶联蛋白的表达和ATP的生成, 影响细胞的能量来源
    2.4 植物甾醇改变线粒体上与胆固醇代谢转运相关酶的表达
3 结语与展望

(8)硫辛酸植物甾醇酯的制备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图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植物甾醇概述
        1.1.1 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1.1.2 分布与来源
        1.1.3 生理功能
        1.1.4 食用安全性
        1.1.5 应用现状
    1.2 植物甾醇的改性研究现状
        1.2.1 油溶性
        1.2.2 水溶性
        1.2.3 功能性
    1.3 立题背景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原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硫辛酸植物甾醇酯的合成路线
        2.2.2 酶法催化合成硫辛酸植物甾醇酯
        2.2.3 化学法一步合成硫辛酸植物甾醇酯
        2.2.4 阿魏酸植物甾醇酯的制备
        2.2.5 薄层色谱分析
        2.2.6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2.7 分离纯化
        2.2.8 红外光谱分析
        2.2.9 质谱分析
        2.2.10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2.2.11 油溶性测定
        2.2.1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2.2.13 热重分析
        2.2.14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2.2.15 体外生物利用度分析
        2.2.16 添加甾醇及甾醇酯的大豆油的过氧化值测定
        2.2.17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酶法催化合成硫辛酸植物甾醇酯
        3.1.1 脂肪酶和反应溶剂的筛选
        3.1.2 底物浓度的影响
        3.1.3 酸醇摩尔比的影响
        3.1.4 分子筛添加量的影响
        3.1.5 脂肪酶用量的影响
        3.1.6 反应温度的影响
        3.1.7 反应时间的影响
    3.2 化学法一步合成硫辛酸植物甾醇酯
        3.2.1 催化剂的筛选
        3.2.2 溶剂的影响
        3.2.3 投料顺序的影响
        3.2.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3.2.5 底物酸醇摩尔比的影响
        3.2.6 底物浓度的影响
        3.2.7 硫辛酸植物甾醇酯合成方法的比较
    3.3 产物分析与分离纯化
        3.3.1 薄层色谱分析
        3.3.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3.3.3 产物分离纯化
    3.4 产物结构分析
        3.4.1 红外光谱
        3.4.2 质谱
        3.4.3 核磁共振波谱
    3.5 硫辛酸植物甾醇酯理化性质的研究
        3.5.1 常温下的形态
        3.5.2 油溶性
        3.5.3 熔融结晶特性
        3.5.4 热稳定性分析
        3.5.5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3.6 硫辛酸植物甾醇酯体外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3.6.1 体外消化模型的验证
        3.6.2 体外消化情况分析
    3.7 硫辛酸植物甾醇酯在大豆油中应用的研究
        3.7.1 外观形态
        3.7.2 在60oC加速氧化过程中的过氧化值变化
        3.7.3 常温储藏过程中的过氧化值变化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硫辛酸豆甾醇酯核磁共振图谱

(9)大豆甾醇酯的合成及其生物利用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植物甾醇的性质与功能
        1.2.1 植物甾醇的种类与来源
        1.2.2 大豆甾醇的结构与性质
        1.2.3 大豆甾醇生物学功能
    1.3 植物甾醇与甾醇酯的检测方法
        1.3.1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
        1.3.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1.3.3 其他检测方法
    1.4 植物甾醇酯合成
        1.4.1 化学合成法
        1.4.2 生物合成法
    1.5 植物甾醇酯的理化性质
    1.6 植物甾醇和甾醇酯生物利用率
        1.6.1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
        1.6.2 细胞摄取与转运
        1.6.3 体内吸收与代谢
    1.7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检测方法
        2.2.1 GC-MS检测大豆甾醇原料的组成及含量
        2.2.2 GC法检测大豆甾醇和甾醇乙酸酯
        2.2.3 滴定法测定氯化亚砜
        2.2.4 GC法测定乙酸
        2.2.5 GC法测定大豆甾醇酯中正己烷
        2.2.6 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
        2.2.7 FT-IR分析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酯
        2.2.8 HPLC-MS分析大豆甾醇油酸酯和亚油酸酯
        2.2.9 DSC法分析大豆甾醇酯热力学性质
        2.2.10 HPLC检测盐酸普萘洛尔
        2.2.11 HPLC检测盐酸维拉帕米
    2.3 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酯检测方法的建立
        2.3.1 样品与标准曲线制备
        2.3.2 色谱柱的选择
        2.3.3 流动相的选择
        2.3.4 流速的确定
        2.3.5 柱温的确定
        2.3.6 检测方法的方法学研究
    2.4 大豆甾醇乙酸酯合成
    2.5 酰氯法合成大豆甾醇油酸酯和大豆甾醇亚油酸酯
        2.5.1 油酰氯/亚油酰氯的制备
        2.5.2 大豆甾醇油酸酯/亚油酸酯的合成
    2.6 大豆甾醇酯理化性质研究
        2.6.1 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酯油中溶解度
        2.6.2 大豆甾醇酯酸碱稳定性
        2.6.3 大豆甾醇酯的热稳定性
        2.6.4 大豆甾醇酯的氧化稳定性
    2.7 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酯的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
        2.7.1 人工胃液的配制
        2.7.2 人工肠液的配制
        2.7.3 体外模拟胃液消化
        2.7.4 体外模拟肠液消化
    2.8 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酯Caco-2 细胞吸收与转运
        2.8.1 Caco-2 单层细胞模型的建立
        2.8.2 Caco-2 细胞模型的验证
        2.8.3 细胞耐受性试验
        2.8.4 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酯在Caco-2 细胞吸收
        2.8.5 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酯在Caco-2 细胞转运
    2.9 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酯的体内吸收利用
        2.9.1 样品制备
        2.9.2 实验分组
        2.9.3 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酯在大鼠血液和组织分布
        2.9.4 代谢物中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酯含量
    2.10 数据处理
第3章 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酯检测方法的建立
    3.1 引言
    3.2 大豆甾醇的组成及含量
    3.3 HPLC-UV法色谱条件优化
        3.3.1 色谱柱选择
        3.3.2 流动相确定
        3.3.3 流速确定
        3.3.4 色谱柱温度
        3.3.5 HPLC-UV法同时检测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酯
    3.4 HPLC-UV法检测方法学研究
        3.4.1 检出限与定量限
        3.4.2 准确度与精密度
        3.4.3 线性范围
        3.4.4 回收率
    3.5 检测方法的对比与验证
        3.5.1 不同定量分析方法的对比
        3.5.2 不同实验室之间检测结果的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豆甾醇酯的合成研究
    4.1 引言
    4.2 无催化剂法合成大豆甾醇乙酸酯
        4.2.1 反应物的摩尔比对大豆甾醇酯化率和乙酸酯得率的影响
        4.2.2 反应温度对大豆甾醇酯化率和乙酸酯得率的影响
        4.2.3 反应时间对大豆甾醇酯化率和乙酸酯得率的影响
        4.2.4 大豆甾醇乙酸酯的合成
    4.3 酰氯法合成大豆甾醇油酸酯
        4.3.1 反应物摩尔比对大豆甾醇酯化率和油酸酯得率的影响
        4.3.2 反应温度对大豆甾醇酯化率和油酸酯得率的影响
        4.3.3 反应时间对大豆甾醇酯化率和油酸酯得率的影响
        4.3.4 大豆甾醇油酸酯的合成
    4.4 酰氯法合成大豆甾醇亚油酸酯
        4.4.1 反应物摩尔比对大豆甾醇酯化率和亚油酸酯得率的影响
        4.4.2 反应温度对大豆甾醇酯化率和亚油酸酯得率的影响
        4.4.3 反应时间对大豆甾醇酯化率和亚油酸酯得率的影响
        4.4.4 大豆甾醇亚油酸酯的合成
    4.5 大豆甾醇酯合成的经济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豆甾醇酯的结构表征及理化性质
    5.1 引言
    5.2 大豆甾醇乙酸酯的结构表征
        5.2.1 FT-IR分析
        5.2.2 GC-MS分析
    5.3 大豆甾醇油酸酯结构表征
        5.3.1 FT-IR分析
        5.3.2 HPLC-MS分析
    5.4 大豆甾醇亚油酸酯结构表征
        5.4.1 FT-IR分析
        5.4.2 HPLC-MS分析
    5.5 大豆甾醇酯的热力学性质
        5.5.1 熔化温度
        5.5.2 结晶温度
    5.6 大豆甾醇酯在油中溶解度
    5.7 大豆甾醇酯的稳定性
        5.7.1 酸碱稳定性
        5.7.2 热稳定性
        5.7.3 氧化稳定性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酯的生物利用率
    6.1 引言
    6.2 体外模拟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酯的生物利用率
        6.2.1 大豆甾醇酯在胃液中的消化吸收
        6.2.2 大豆甾醇酯在肠液中的生物利用率
    6.3 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酯在Caco-2 细胞的吸收与转运机制
        6.3.1 Caco-2 细胞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6.3.2 Caco-2 细胞耐受性
        6.3.3 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酯在Caco-2 细胞吸收与转运机制
    6.4 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酯在大鼠体内吸收与代谢
        6.4.1 血液中大豆甾醇浓度
        6.4.2 大豆甾醇和大豆甾醇酯的组织分布
        6.4.3 代谢物中大豆甾醇和甾醇酯含量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10)植物甾醇的生物活性与构效关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来源和种类
        1.1.2 理化性质
    1.2 植物甾醇的生理功能
        1.2.1 降胆固醇作用
        1.2.2 抗癌作用
        1.2.3 抗炎作用
        1.2.4 免疫调节作用
        1.2.5 其他
    1.3 应用
        1.3.1 食品工业
        1.3.2 医药工业
        1.3.3 化妆品工业
        1.3.4 其他方面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目的意义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植物甾醇的抗炎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仪器及试剂
        2.2.1 实验细胞
        2.2.2 供试甾醇
        2.2.3 仪器
        2.2.4 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LPS刺激的炎症细胞模型细胞培养
        2.3.2 CCK8法检测植物甾醇对LPS刺激的炎症细胞模型细胞增殖
        2.3.3 流式细胞仪检测植物甾醇对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的吞噬活性
        2.3.4 中性红实验检测植物甾醇对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的吞噬活性
        2.3.5 Griess法测定NO
        2.3.6 细胞因子检测
        2.3.7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植物甾醇对LPS刺激的炎症细胞模型细胞增殖的影响
        2.4.2 植物甾醇对LPS刺激的炎症细胞模型吞噬FITC-dextran的影响
        2.4.3 中性红法检测植物甾醇对LPS刺激的炎症细胞模型吞噬效应的影响
        2.4.4 植物甾醇对LPS刺激的炎症细胞模型释放NO的影响
        2.4.5 植物甾醇对LPS刺激的炎症细胞模型分泌细胞因子TNF-α的影响
    2.5 讨论
    2.6 小结
第3章 植物甾醇的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3.1 引言
    3.2 仪器及试剂
        3.2.1 实验细胞
        3.2.2 供试甾醇
        3.2.3 仪器
        3.2.4 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培养
        3.3.2 CCK8法检测植物甾醇对结肠癌细胞Caco-2的毒性
        3.3.3 CCK8法检测植物甾醇对结肠癌细胞HT-29的毒性
        3.3.4 CCK8法检测植物甾醇对乳腺癌细胞SW480的毒性
        3.3.5 CCK8法检测植物甾醇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毒性
        3.3.6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植物甾醇对结肠癌细胞Caco-2增殖的抑制作用
        3.4.2 植物甾醇对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的抑制作用
        3.4.3 植物甾醇对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的抑制作用
        3.4.4 植物甾醇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抑制作用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植物甾醇对Caco-2细胞中胆固醇吸收的影响
    4.1 引言
    4.2 仪器及试剂
        4.2.1 实验细胞
        4.2.2 供试甾醇
        4.2.3 仪器
        4.2.4 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胞培养
        4.3.2 CCK8法检测植物甾醇对结肠癌细胞Caco-2的毒性
        4.3.3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Caco-2细胞中胆固醇的吸收情况
        4.3.4 酶标仪检测Caco-2细胞中胆固醇的吸收情况
        4.3.5 WesternBlot实验
        4.3.7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植物甾醇对结肠癌细胞Caco-2增殖的抑制作用
        4.4.2 植物甾醇对Caco-2细胞中NBD-胆固醇的荧光强度的影响
        4.4.3 植物甾醇对Caco-2细胞中胆固醇的相对吸收量的影响
        4.4.4 植物甾醇对胆固醇关键转运蛋白NPC1L1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植物甾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烟草中游离甾醇类物质含量差异性分析[D]. 郭乐乐.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2]植物甾醇凝胶油的制备及其降血脂功能研究[D]. 汪秀秀.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3]β-谷甾醇自微乳和亚油酸β-谷甾醇酯的降脂效应研究[D]. 张雪茹.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4]茶多酚植物甾醇酯的制备及其抗氧化和降胆固醇活性研究[D]. 王姗姗. 浙江大学, 2020
  • [5]植物甾醇降血脂作用的研究进展[J]. 薛延团,张晓凤,张得钧. 华西药学杂志, 2019(01)
  • [6]负载植物甾醇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D]. 甘凌.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7)
  • [7]植物甾醇生理功能的线粒体调控机制[J]. 楼静,崔亚娟,刘健康,赵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8(12)
  • [8]硫辛酸植物甾醇酯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 汪慧琪. 江南大学, 2018(01)
  • [9]大豆甾醇酯的合成及其生物利用率[D]. 杨福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10]植物甾醇的生物活性与构效关系初探[D]. 张帆. 南昌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植物甾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