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糜凝胶和软化分析

鱼糜凝胶和软化分析

一、鱼糜的凝胶和软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美婧[1](2020)在《短期冷藏过程中乌鳢肌原纤维蛋白变化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乌鳢肌肉组织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肌肉蛋白中含有大量的肌原纤维蛋白。冷藏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变性、降解,从而导致鱼肉品质、鱼糜凝胶品质变化。本论文首先以乌鳢肌原纤维蛋白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荧光、光散射等技术,探讨不同冷藏时间下蛋白质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期冷藏过程中,蛋白质浓度、Ca2+-ATPase活性、总巯基含量分别降低,而表面疏水性增加,以上全部表明:(1)肌原纤维蛋白降解;(2)具有二级结构修饰的肌球蛋白变性。SDS-PAGE凝胶电泳的结果表明,冷藏导致肌原纤维蛋白降解和蛋白分子的聚合。紫外光谱的最大吸收峰显示出蓝移1 nm,吸收峰逐渐增大;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波长显示出红移1 nm,荧光强度逐渐减弱,均表明短期冷藏导致蛋白质的微环境变化。此外,肌原纤维蛋白的粒径逐渐增大,分子内部越来越密实。然后,分别通过感官、微生物、物理、化学评价对乌鳢的新鲜度进行表征。从蛋白质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品质下降的机理,为乌鳢等淡水鱼的有效保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短期冷藏过程中,微生物利用乌鳢自身营养物质大量繁殖,蛋白质等含氮物质逐渐分解,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增加,pH值下降后回升。ATP逐步分解,K值增大。肌肉组织之间的自由水含量降低,L*下降。脂肪氧化增加硫代巴比妥酸值,并促使血红蛋白中的Fe2+氧化,导致a*下降。蛋白质的氧化导致乌鳢中血红蛋白和血红素含量下降,从而引起b*上升。冷藏初期,肌肉收缩变硬,接着肌细胞骨架蛋白和细胞外基质结构逐渐溶解,引起鱼肉硬度、弹性、回复性的下降。蛋白质的变性、降解导致表面疏水性氨基酸大量暴露于表面,导致鱼肉的胶粘性、凝聚性和咀嚼性的降低而降低。最后,利用DWS扩散光谱法监测乌鳢鱼糜凝胶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初始鱼糜体系是一种粘性流体,其流变行为接近于牛顿流体。随着温度的升高,网络结构逐渐成熟,形成凝胶。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肌球蛋白轻链亚基解离并发生分子间交联,从而减少鱼糜样品从纯粘性流体到弹性出现所需的加热温度。此外,鱼糜体系的粘度、抗形变性、回复性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在加热后期越来越稳定。

白稚子[2](2019)在《重组建鲤Stefin的原核表达制备、生物学活性鉴定及其在建鲤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首先对建鲤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tefin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而后对其抑制活性特征进行初步鉴定;最后利用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法对Stefin在建鲤不同组织中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1.建鲤Stefin的原核表达及纯化将含有重组表达载体Stefin-pET30a的表达菌株E.coli BL21(DE3)于诱导剂IPTG终浓度为1 mmol/L,37℃,180 r/min条件下诱导6 h。菌体破碎后,依次经尿素浓度0.5 mol/L、1.0 mol/L、5.0 mol/L的尿素裂解液重悬,洗涤菌体溶解目的蛋白,重组建鲤Stefin最终溶解于5.0 mol/L尿素裂解液中。利用镍柱亲和层析进一步纯化目的蛋白,于135min,咪唑浓度374.625 mmol/L处形成单一峰。收集洗脱蛋白,经SDS-PAGE检测重组建鲤Stefin蛋白的表观分子量约为11 kDa,经TSK-GEL G2000SWXL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在保留时间26.04 min处出现单一蛋白峰,纯度为97.13%。2.抑制活性特征鉴定对重组建鲤Stefin进行抑制活性特征鉴定,结果表明建鲤Stefin对半胱氨酸蛋白酶类的木瓜蛋白酶(Papain)、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和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具有特异性抑制活性,对丝氨酸蛋白酶类的胰蛋白酶(Trypsin)和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不具有抑制活性;采用荧光合成肽底物法测定不同浓度的重组建鲤Stefin对Papain、Cathepsin B和Cathepsin L的抑制情况,发现三种蛋白酶的活性均随着抑制剂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建鲤Stefin对Cathepsin B的抑制效果明显弱于其对Cathepsin L的抑制效果;采用荧光合成肽底物法,分别测定在0.5 Km,1 Km和2 Km值浓度的荧光底物下,重组建鲤Stefin对Papain的抑制活性,并根据Dixon plot法作图,结果显示重组建鲤Stefin对Papain的抑制常数Ki=7.75×10-11M(0.0775nM),是一种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重组建鲤Stefin的酸碱稳定性及热稳定性进行鉴定,发现其在极端pH和温度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抑制活性:在pH 3.013.0范围内,重组建鲤Stefin能够保持60%以上的残余抑制活性,在pH 7.0时活性最高;在4℃80℃范围内,重组建鲤Stefin始终保持了70%以上的残余抑制活性,在4℃时活性最高。3.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分布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对建鲤各组织中Stefin的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其相对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胰(14.8941±1.8598)、头肾(13.7121±0.7358)、小肠(7.7958±0.0345)、肌肉(5.6371±0.3878)、肾脏(5.3148±1.8827)、心脏(4.3640±1.1050)、脾脏(1.6640±0.1079)、腮(1.0350±0.0284)。其中,建鲤肝胰和头肾中Stefin的基因表达量极显着高于其他6种组织(P<0.01),脾脏和腮中的表达量极显着低于其他几种组织(P<0.01),肌肉、肾脏和心脏三种组织中的Stefin基因表达量差异不显着(P>0.05)。利用纯化后的重组建鲤Stefin免疫的小鼠抗血清,并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其效价达到1:128000以上,表明该抗血清能够用于建鲤组织中Stefin的表达分布情况检测。而后根据建鲤免疫组化染色图,利用IPP6.0软件分析Stefin在建鲤各组织中的光密度及染色面积,得到其相对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胰(0.4279±0.0845)、腮(0.2364±0.0837)、心脏(0.1662±0.0602)、头肾(0.1331±0.0516)、肾脏(0.1263±0.0431)、小肠(0.1102±0.0446)、脾脏(0.1058±0.0193)、肌肉(0.1017±0.0329)。其中,建鲤肝胰中Stefin的蛋白表达量极显着高于其他7种组织(P<0.01),腮中的表达量次之且极显着高于其他5种组织(P<0.01)、显着高于心脏(0.01<P<0.05),头肾、肾脏、小肠、脾脏和肌肉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着(P>0.05)。

常思佳[3](2019)在《Cystatin基因在酵母中的重组表达及其在鱼糜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也称为胱抑素,在各种生物中广泛存在着,其能够抑制活性中心中含有半胱氨酸(cySH)残基的半胱氨酸蛋白酶。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相比,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F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机制很少报道。在本研究中,首先构建重组质粒pPIC9K-CST7,之后将其导入进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中。经甲醇诱导表达及组氨酸标签纯化最终获得一种具有活性的重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F。测量重组胱抑素F的抑制活性,并计算IC50为4.78μM。利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分析法对抑制类型进行分析,发现在添加不同重组胱抑素F浓度的蛋白酶水解反应中,未观察到Vmax的明显变化,而Km值随抑制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胱抑素F的抑制类型为与蛋白酶底物的竞争性抑制。等温滴定量热分析显示出其与木瓜蛋白酶的结合能力(Kd=9.387×10-7M),根据化学计量比显示重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F与木瓜蛋白酶相结合的比例为1:1。在胱抑素F和木瓜蛋白酶的结合过程中,β-折叠的二级结构显着增加,无规则卷曲的百分比减少,荧光强度在逐渐降低。结合木瓜蛋白酶晶体结构(PDB ID:3LFY)中活性位点Cys25、Asp158、His159紧邻的二级结构及具有荧光发光能力的氨基酸残基Tyr64、Trp177,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F与蛋白质底物竞争性地结合木瓜蛋白酶活性位点,导致显着的抑制活性。为了进一步验证表达纯化出的重组胱抑素F对提升鱼糜凝胶强度的实际效果,将重组胱抑素F添加到鱼糜凝胶中。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胱抑素F能够显着提高鱼糜凝胶强度、质构特性及持水力等指标,而对鱼糜的白度不发生显着性影响。当重组胱抑素的添加量在2.5‰-10‰之间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品质逐步提高,其中凝胶强度提升了32%,回复性从0.369提升至0.416提高了12.7%,持水能力从63%升高到67%整体提高了6.3%。当重组胱抑素F添加量高于10‰时,胱抑素F对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抑制作用达到饱和,对鱼糜的凝胶质构等方面不再有显着的影响。本研究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大规模生产及其在鱼糜制品中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童火艳[4](2019)在《发酵乳酸菌的筛选及对鲢鱼肉香肠风味的影响》文中指出白鲢是我国主要淡水鱼品种之一,资源丰富,但是鱼肉存在凝胶强度较低、鱼腥味和泥土味较重等缺点,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淡水鱼进行规模化、工业化的生产。本研究选用鲢鱼肉香肠为研究对象,用转谷氨酰胺酶交联和添加大豆蛋白改性淡水白鲢鱼糜,提高鲢鱼肉香肠质构口感。并从自然发酵乳制品和实验室保藏乳酸菌中筛选乳酸菌,用于发酵鲢鱼肉香肠的发酵菌种,进行乳酸菌发酵,制作发酵鲢鱼肉香肠,分析质构特性和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为进一步优化香肠配方,改善发酵鲢鱼肉香肠质构和风味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鲢鱼肉改性香肠的工艺配方进行了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试验得到最佳工艺配方为:转谷氨酰胺酶:0.02%,马铃薯淀粉:6%,大豆蛋白:4%,结果表明,转谷氨酰胺酶交联改性淡水白鲢鱼糜和添加大豆蛋白均可显着提高鲢鱼肉香肠的硬度、咀嚼性、弹性。(2)从自然发酵乳制品和实验室保藏乳酸菌中筛选出适用于发酵鲢鱼肉香肠的3株乳酸菌,它们分别为:乳酸片球菌(NCUFEC213.1)、发酵乳杆菌(NCUFEC211.1)、干酪乳杆菌(NCUFEC206.2)。(3)采用SPME-GC-MS技术对分别接种自然发酵组、乳酸片球菌(NCUFEC213.1)、发酵乳杆菌(NCUFEC211.1)、干酪乳杆菌(NCUFEC206.2)鲢鱼肉香肠在不同时间段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分别从发酵鲢鱼肉香肠中检测出40、43、65、53种挥发性化合物。发酵16 h后,自然发酵组、乳酸片球菌(NCUFEC213.1)组、发酵乳杆菌(NCUFEC211.1)组鲢鱼肉香肠中腥味物质最少,发酵38 h后,干酪乳杆菌(NCUFEC206.2)鲢鱼肉香肠中腥味物质最少。发酵50 h后,自然发酵组鲢鱼肉香肠中香味物质最多,发酵38 h后,乳酸片球菌(NCUFEC213.1)组鲢鱼肉香肠中香味物质最多,发酵16 h后,发酵乳杆菌(NCUFEC211.1)组、干酪乳杆菌(NCUFEC206.2)鲢鱼肉香肠中香味物质最多。为保证鲢鱼肉香肠风味良好的前提下,发酵时间最短,选择发酵乳杆菌(NCUFEC211.1)发酵鲢鱼肉香肠16 h腥味物质含量较低,香味物质含量较高。

何燕富[5](2018)在《三种内源性蛋白酶对罗非鱼贮藏品质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鱼肉的品质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最根本因素。研究认为,内源性蛋白酶是影响宰后鱼肉早期品质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内源性酶类如钙激活蛋白酶(calpain),组织蛋白酶(cathepsin)和蛋白酶体(proteasomes)被广泛地研究,近年来细胞凋亡酶(caspases)也受到了很多关注,认为它们通过对肌原纤维蛋白的有限降解,造成鱼肉的软化,汁液流失,色泽变化等品质问题,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因此,本文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罗非鱼片在气调保鲜和普通空气包装冰温条件下贮藏保鲜的品质变化及货架期,冰温贮藏罗非鱼骨骼肌蛋白质组的变化及其与鱼肉软化的相关性,以及系统研究了 μ-calpain,cathepsin B和caspase-3在鱼肉宰后的活性变化情况、在体内和体外对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情况、活化途径以及三种蛋白酶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为进一步完善宰后鱼肉品质变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冰温气调和冰温贮藏比较研究罗非鱼片的贮藏品质及其货架期本章试验主要对气调包装(70%N2+30%CO2)和普通空气包装在冰温贮藏条件下(-0.7-0℃)的罗非鱼片的贮藏品质和货架期进行了比较研究。检测的指标主要有理化指标,包括质构,pH,挥发性盐基氮(TVB-N),持水性(WHC),盐溶蛋白含量(SSP),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蛋白质氧化指标包括羰基,总巯基,蛋白质溶解度等;菌落总数(TVC);内源性蛋白酶活性,包括calpain,cathepsinB和L以及caspase-3的活性;以及感官评定等。结果表明,气调包装中罗非鱼片的TVB-N,MFI,感官评分,TVC和pH值均低于空气包装,而气调包装组的罗非鱼片的SSP水平和WHC均高于空气包装组的鱼片。质构测定的结果发现,气调包装组罗非鱼片较空气包装组质地更硬,弹性更足,因而咀嚼性更大。另外,气调包装组罗非鱼片中三种内源性酶活性变化始终低于或慢于空气包装组罗非鱼片。蛋白质氧化指标的研究结果发现,气调包装组中罗非鱼肌肉蛋白质总羰基含量在贮藏过程中显着低于空气包装组,而总巯基含量和蛋白质溶解度则显着高于空气包装组。综上结果表明,气调包装结合冰温贮藏对罗非鱼片的保鲜作用明显,主要在于降低或抑制了内源性蛋白酶活性和反应速率、减轻了蛋白质氧化程度以及抑制了微生物的繁殖,使得气调包装的罗非鱼片货架期达14d,比采用普通空气包装的罗非鱼片货架期延长了 3d。2.冰温气调罗非鱼片蛋白质组的变化本章试验采用了 label-free蛋白质组学方法对新鲜罗非鱼片和冰温贮藏(-0.7-0℃)7d软化的罗非鱼片进行了蛋白质组学研究,分析了罗非鱼骨骼肌的蛋白质谱,贮藏过程中的差异丰度蛋白及缺失蛋白,并对它们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通过免疫印迹手段对质谱结果进行了验证。总共鉴定出902种蛋白,其中共有蛋白为607种,0d独有的蛋白质为158种,7 d独有的蛋白质为137种。总蛋白的GO功能注释显示,它们中的大多数参与细胞和代谢过程(cellular and metabolic processes),结合和催化活性(binding and catalytic activities),并且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组分(cytoplasmic and cellular components)。共鉴定出34种差异丰度蛋白,其中19种表达丰度显着下调,15种丰度表达显着上调(P<0.05)。这些差异丰度蛋白主要是结构蛋白(structural proteins),转录和翻译调节蛋白(transcription and translation regulation proteins),代谢酶(enzymes)和应激蛋白(stress proteins)。差异蛋白的主要KEGG富集代谢通路为代谢途径(metabolic pathways),紧密连接(tightjunction)和核糖体(ribosome)。对该34种差异丰度蛋白进行STRING网络互作分析,其中具有互作关系的蛋白质27种,形成了 70个互作关系。贮藏期间新生成的或完全降解的蛋白质共295种,主要涉及代谢(metabolic),氧化还原(oxidation-reduction)和翻译和转录调节过程(transcription and translation regulation)。我们选择了两种差异丰度蛋白1dha和pgm1进行免疫印迹分析验证,发现两种蛋白均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质谱结果一致,因而加强了结果的可靠性。这项研究提供了可能用于确定罗非鱼骨骼肌的新鲜度和品质的酶的大量信息,并提供了他们在死后分子机制中的作用的新见解。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鱼肉的软化与结构蛋白的降解及酶和厌氧条件引起的乳酸水平升高有关。3.三种蛋白酶对肌原纤维蛋白的体内和体外降解这项研究调查了三种蛋白酶,μ-calpain,cathepsin B和caspase-3对罗非鱼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的影响。将罗非鱼肌肉分别浸泡在MDL-28170,E-64和AC-DEVD-CHO(分别为 calpain,cathepsin 和 caspase-3 的特异性抑制剂)中 14 d,以调查三种蛋白酶对肌原纤维蛋白体内降解的影响。肌动蛋白(actin)在14d后发生了降解,并且其在MDL-28170和E-64处理组的降解程度低于无抑制剂组(对照组)和AC-DEVD-CHO处理组(P<0.05),用抑制剂处理后,肌间线蛋白(desmin)和肌钙蛋白T(TnT)表达显着降低,TnT降解程度为对照>MDL-28170>AC-DEVD-CHO> E-64,desmin 降解程度为对照>AC-DEVD-CHO>E-64>MDL-28170。肌原纤维蛋白的体外降解研究是将肌原纤维与重组活性μ-calpain,cathepsin B和caspase-3一起孵育,观察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情况。当肌原纤维分别与cathepsin B和caspase-3一起孵育时,actin被观察到发生了显着降解(P<0.05)。与三种重组蛋白酶孵育时,desmin的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降解程度为 μ-calpain>caspase-3>cathepsin B;然而,troponin T 仅在μ-calpain 和 cathepsin B处理组中显示出显着的降解(P<0.05)。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μ-calpain,cathespin B在体内和体外对肌原纤维蛋白具有相似的降解模式,而caspase-3在体内和体外具有部分相似的肌原纤维降解,表明μ-calpain,cathespin B是罗非鱼死后肌原纤维降解的主要蛋白酶,而caspase-3是次要的。4.三种蛋白酶的活化及相关活化因子的变化本章实验主要通过调查鱼肉宰后贮藏过程中三种蛋白酶及其相关影响因子的变化,探讨三种蛋白酶在鱼宰后的激活途径。本试验将罗非鱼敲头致死后贮藏于20±1℃,分别于0,1,5,10,15,20,24和36 h取样,对不同贮藏时间的鱼肉进行酶活性及相关活化因子的表达分析。(1)已知calpain是宰后肌肉中降解肌原纤维蛋白质从而影响肉质的最重要的内源性蛋白酶。这一部分研究旨在探讨屠宰后鱼骨骼肌中calpain的活化及其潜在影响因素,研究了贮藏过程中calpain的活性,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和μ-calpain激活因子UK114的表达,以及这些影响因子对calpain活性和以及必需的Ca2+活化浓度的影响。在贮藏的前5 h,calpain活性显着增加(P<0.05),之后便迅速下降(P<0.05),在5 h时观察到最高的活性。三种calpastatin表达条带被检测到,其中120kDa的calpastatin随贮藏时间延长显着下调(P<0.05),而单一条带的UK114的表达水平在死后贮藏期间显着上调(P<0.05)。calpastatin和UK 114对calpain活性表现出相反的作用;当粗钙蛋白酶液分别与calpastatin和UK114孵育时,分别观察到calpain活性显着降低和增加(P<0.05)。此外,在用calpastatin和UK114共同处理粗钙蛋白酶液后,calpain活性显着增加(P<0.05),但低于单独使用UK114处理。UK114处理组的calpain活性高于相同Ca2+浓度的对照组和calpastatin处理组。结果表明,calpains在鱼宰后5h时被激活并逐渐开始发生自溶,从而发挥水解作用;calpastatin可以抑制calpain的活化,而UK114可以通过降低所需Ca2+来促进calpain的活化。我们进一步提出UK114可能是通过抑制calpastatin的活性来增加calpain活性。(2)对caspase-3激活及其活化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ATP含量在宰后鱼肌肉中迅速降低,而细胞凋亡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5h时达到最高;在鱼宰后贮藏的中后期,线粒体细胞素色c表达显着下调而胞浆中的色素细胞c表达显着上调(P<0.05),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量先显着降低后显着升高(P<0.05),而促凋亡因子Bax则先显着升高后再显着降低(P<0.05),其比值Bcl-2/Bax在宰后的前20h逐渐降低而在20h之后逐渐升高。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凋亡过程发生在鱼宰后直到贮藏20 h之间,胞内ATP含量的可利用性和胞浆细胞中的色素c水平的增加对caspase-3的活化至关重要,而前者可能限制caspase-3的活性。(3)对cathepsin B的激活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cathepsin B的表达显着上调(P<0.05),在10 h时达到最大表达量,随后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溶酶体相关膜蛋白LAMP-1的表达呈先显着上升后显着下降的趋势(P<0.05),在5h和10h时几乎同时具有最大的表达量;Hsp70的表达与LAMP-1基本一致,且也在5 h时达到最大的表达量;从上述结果种推测5 h时溶酶体膜开始发生大规模透化,释放并激活cathepsin B,至10 h时发生完全透化,此时cathepsin B表达量达到最大值。5.μ-calpain与cathepsin B和caspase-3之间的的体内互作关系本章实验主要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手段对μ-calpain与cathepsin B和caspase-3之间的互作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免疫印迹检测了三种蛋白酶的表达水平,并通过TUNEL染色观察罗非鱼骨骼肌细胞凋亡情况。综合上述结果选取了宰后1h的时间点进行免疫共沉淀试验,以μ-calpain为诱饵蛋白,cathepsin B作为目的蛋白进行试验,结果发现Input组可以检测到诱饵蛋白,IP实验组没有检测到诱饵蛋白,表明两种蛋白酶在1h时无相互作用;采用caspase-3作为诱饵蛋白,而μ-calpain作为目的蛋白进行试验,结果发现Input组可以检测到诱饵蛋白,IP实验组没有检测到诱饵蛋白,表明μ-calpain和caspase-3在1h时也不存在相互作用。综上结果表明,μ-calpain与cathepsin B和caspase-3在生理细胞中不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

杨娟[6](2018)在《CNBr-Papain-Sepharose 4B亲和法对草鱼鱼糜漂洗液中CPIs回收纯化及其性质鉴定》文中认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 protease inhibitor,CPIs)是一类能够抑制半胱氨酸内肽酶的天然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地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在食品加工及医药等领域中拥有潜在的使用价值。本文以木瓜蛋白酶(Papain)为配基自制亲和填料(CNBr-Papain-Speharose 4B)并测试其稳定性,进而用于回收草鱼鱼糜漂洗液(Surimi wash water,SWW)中的CPIs,并对该CPIs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该结果为探索漂洗液中CPIs高效快速回收纯化方法奠定了实验基础,同时为系统鉴定利用该方式回收的CPIs的性质提供了科学的参考方法。实验所得结果如下:首先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经粗提取后,将粗提液经过用CNBr-Papain-Speharose 4B亲和层析回收CPIs,并结合抑制活性和反相酶谱法检测结果,确定纯化效率及比活性最高的峰III为目的峰。该峰在反相酶谱上呈现表观分子量为22kDa和20kDa的两条带。其在C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C18RP-HPLC)形成了两个尖锐峰Cystatin-I和Cystatin-II,分别纯化了21.57倍和12.16倍,收率分别为0.93%和0.51%。鱼糜漂洗液CPIs进TSK gel G2000 SWXL HPLC发现其各组分单一,并测定得分子量分别为22.0kDa和19.5kDa。同时,Cystatin-I和Cystatin-II均具较宽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范围;且均对木瓜蛋白酶(Papain)、组织蛋白酶B/L(Cathepsin B/L)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均对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psin)有少量抑制作用,而对胰蛋白酶(Trypsin)不具有抑制活性。二者均属于竞争性抑制剂,其对Papain的抑制常数Ki分别为6.0nmol和16.25nmol。经双向电泳鉴定,Cystatin-I的分子量和等电点pI约为22kDa和8.6,Cystatin-II的为19.7kDa和8.6。通过RPLC-MS/MS质谱鉴定,这两种CPIs均含有Cystatins超级族的特征保守序列QVAAG,并结合该蛋白的性质分析,推断这两种CPIs有可能属于Cystatins(家族II)成员。制备亲和层析填料,用溴化氰(Cyperine Bromide,CNBr)活化的琼脂糖(Sepharose 4B)与木瓜蛋白酶(Papain)偶联制备CNBr-Papain-Speharose 4B,通过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出现明显的紫外吸收峰(280nm)及典型的酰胺峰(1672cm-1、1547cm-1、1249cm-1),从而确定了已将Papain偶联至CNBr-Sepharose 4B。利用重组鲢鱼Cystatin(家族II,20.9kDa)的吸附率为指标来筛选琼脂糖对Papain适宜的偶联密度,即CNBr-Speharose 4B和Papain最佳质量比为1:0.035(w/v)。以Cystatin吸附率为指标测定填料的热和pH稳定,发现该填料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酸碱性、以及较好的二价金属耐受性和贮藏稳定性。

胡强[7](2018)在《鲇鱼鱼肉、鱼糜加工特性及其鱼糜制品加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鲇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体重差异(1000±100g组(简称Ⅰ组)、1500±150g组(简称Ⅱ组)、2000±200g组(简称Ⅲ组))对鲇鱼鱼肉特性和鱼糜品质的影响,以及复合抗冻剂对鲇鱼鱼糜冻藏期间的品质劣变的抑制作用,最后研究了以冷冻鲇鱼鱼糜为原料加工奶香味蒸煮肠的产品质构效果,期间对主要弹性改良剂的配方进行了优化。1、体重对鲇鱼鱼肉及鱼糜品质的影响Ⅰ组、Ⅱ组和Ⅲ组鲇鱼4℃冷藏下pH值分别在36 h、42 h和48 h时达到最低点5.68、5.70和5.81;僵硬指数分别在18 h、21 h和30 h时达到最大僵硬指数41.19%、44.77%和49.91%;肌肉含水量分别为82.38%±0.54%、81.49%±0.60%、80.89%±0.33%,Ⅲ组鲇鱼采肉率(40.48%±0.63%)高于(p>0.05)Ⅱ组(39.95%±0.21%)且显着(0.01<p<0.05)高于Ⅰ组(39.38%±0.39%);上述结果说明Ⅲ组的鲇鱼鱼肉最适宜制作鱼糜。经过漂洗,Ⅲ组鲇鱼鱼糜白度值(54.87±1.97)高于(p>0.05)Ⅰ组(50.48±4.08)且极显着(p<0.01)高于Ⅱ组(47.97±4.60);Ⅲ组鲇鱼鱼糜蛋白的Ca2+-ATPase活性(0.33±0.032 U/mg protein)极显着(p<0.01)高于Ⅰ组(0.28±0.0081 U/mg protein)和Ⅱ组(0.26±0.027 U/mg protein),Ⅲ组的组织蛋白酶B(0.33±0.02 munit/mg)、L(0.25±0.03munit/mg)活性显着或不显着(0.01<p<0.05或p>0.05)低于Ⅱ组的组织蛋白酶B(0.34±0.07munit/mg)、L(0.30±0.02 munit/mg)活性,且显着或极显着(0.01<p<0.05或p<0.01)Ⅰ组的组织蛋白酶B(0.41±0.08 munit/mg)、L(0.31±0.03 munit/mg)活性;Ⅱ组总巯基(115.22±1.46μmol/g)高(p>0.05)于Ⅲ组(114.40±0.84μmol/g)且均极显着(p<0.01)高于Ⅰ组(108.07±0.81μmol/g);三组体重鲇鱼鱼糜的盐溶性蛋白含量(88.33±4.54 mg/g、87.14±6.21 mg/g、90.96±3.98 mg/g)、pH值(6.75±0.073、6.79±0.064、6.83%±0.037)、羰基(0.76±0.0090 F/mg、0.68±0.069 F/mg、0.72±0.025 F/mg)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子鼻分析发现Ⅲ组与Ⅱ组的鲇鱼鱼糜气味在主成分1上的差异较大,电子舌分析发现Ⅰ组与Ⅱ组的鲇鱼鱼糜滋味在主成分1上的差异较大;Ⅲ组的鲇鱼鱼糜凝胶强度(375.61±19.54 g·cm)极显着(p<0.01)高于Ⅱ组(328.46±25.60 g·cm)显着(0.01<p<0.05)高于Ⅰ组(294.16±23.52 g·cm);尽管折曲度显示三组体重鲇鱼鱼糜凝胶均达到AA级,但对凝胶全质构分析中弹性Ⅲ组(0.91±0.03)高于(p>0.05)Ⅱ组(0.82±0.05)且显着(0.01<p<0.05)高于Ⅰ组(0.76±0.06),凝胶超微结构显示Ⅲ组的三维结构最为均匀,致密。由此可知,Ⅲ组的鲇鱼鱼糜加工特性更优良。2、复合抗冻剂对鲇鱼鱼糜冻藏特性的保护效果研究冻藏结束时,空白组和实验组的白度值分别降低了3.27%和4.42%,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盐溶性蛋白含量(74.54±3.95 mg/kg)极显着(p<0.01)高于空白组(60.28±1.22 mg/kg),实验组总巯基(78.15±1.24μmol/g)极显着(p<0.01)高于空白组(64.42±1.77μmol/g),实验组羰基含量(0.88±0.09 F/mg)极显着(p<0.01)低于空白组(1.77±0.06 F/mg);实验组Ca2+-ATPase活性(0.27±0.013 U/mg protein)显着(0.01<p<0.05)高于空白组(0.23±0.011 U/mg protein),实验组鱼糜TBA值(0.63±0.027 mg/kg)极显着(p<0.01)低于空白组(1.27±0.076 mg/kg);空白组和实验组鱼糜的pH值分别由7.09和7.10下降至6.31和6.67,空白组下降的数值是实验组的1.81倍,且鲇鱼鱼糜蛋白质的劣化主要发生在冻藏的中前期;对冻藏结束后的鱼糜滋味和气味分析发现两组鱼糜滋味和气味的差异主要均集中在主成分2;实验组和空白组凝胶强度分别从405.23±27.57g·cm和393.62±26.04 g·cm下降至301.75±12.89 g·cm和223.10±6.84 g·cm,实验组仍达到AA级;对冻藏结束后的鲇鱼凝胶超微结构分析发现实验组的凝胶微观结构极坚实、致密,空洞稀少,极明显优于空白组。3、冷冻鲇鱼鱼糜加工奶香蒸煮肠的质构优化研究研究了通过优化主要弹性改良剂的配方进而提高奶香蒸煮肠的质构水平的效果。即以凝胶强度为指标,经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出鲇鱼鱼糜蒸煮肠的TG酶、卡拉胶、大豆蛋白、淀粉的影响力大小排序为淀粉>TG酶>卡拉胶>大豆分离蛋白,最优添加量分别为10%、0.4%、0.4%、0.5%。最后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出影响鲇鱼鱼糜蒸煮肠滋味及口感的白砂糖、全脂奶粉、乳化猪皮、奶酪的影响力大小排序为白砂糖>全脂奶粉>猪皮>奶酪,最优添加量分别为4%、6%、9%、1%。

沙小梅,郝君晖,涂宗财,胡姿姿,王振兴,张露,李鑫,王辉,黄涛[8](2018)在《基于亚临界水技术的鱼骨软化及其在鱼糜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以鲢鱼鱼骨为原料,以钙溶出量和游离氨基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亚临界水温度、处理时间、醋酸浓度和料液比对鱼骨软化效果的影响。进一步将软化的鱼骨添加至鱼糜,对比研究了细化鱼骨对鱼糜凝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鱼骨软化的最佳条件为,亚临界水温度124℃,亚临界水处理时间1.5 h,醋酸浓度0.9 mol/L,料液比1∶25(g∶mL)。此条件下,每克鱼骨的钙溶出量为102.50 mg,游离氨基含量为16.01 mg。将软化后的鱼骨加入鱼糜中,能显着提高鱼糜凝胶的持水性,对鱼糜凝胶强度没有明显改变,但是会降低鱼糜凝胶的白度。

陈治光,李冉,李树蕾,杨立彬,蒋然然,钟海霞,陈恩,蒋光阳,李树红[9](2016)在《草鱼Stefin克隆表达、纯化及活性特征鉴定》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克隆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Stefin c DNA全长序列,全长294 bp,编码97个氨基酸,无二硫键,N端存在高度保守的Gly(3、4)残基及QXVXG(4549)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其氨基酸序列与Burton’s mouthbrooder(Haplochromis burtoni)Stefin A1一致性最高,为47.5%。进化树分析表明草鱼Stefin A与Burton’s mouthbrooder(Haplochromis burtoni)、southern platyfish(Xiphophorus maculatus)、Colisa chuna(Trichogaster chuna)、lamprologini(Neolamprologus brichard)、elephant shark(Callorhinchus milii)及bicolor damselfish(Stegastes partitus)Stefin A聚为一类。将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Stefin-Pet30a转入E.coli BL21,以1 mol·L-1IPTG诱导表达重组Stefin蛋白,而后经梯度尿素洗涤和镍亲和层析纯化,并分别利用SDS-PAGE和TSK-GEL G2000SWxl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诱导及纯化效果,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Stefin蛋白得到高度纯化,最终呈现相对分子量11.4 k D的单一条带;其在高效液相上保留时间25.98 min处亦呈单一活性峰,纯度为96.28%。以荧光合成肽底物(Z-Phe-Arg-MCA)测活法鉴定重组草鱼Stefin对鲤鱼组织蛋白酶B、L的抑制活性,发现该重组蛋白对二者均体现了明显的抑制活性。

李树红,陈恩,蒋光阳,陈治光,李冉,杨娟,钟海霞[10](2016)在《小麦Bowman-Birk型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克隆表达及其抑制鱼糜凝胶软化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究重组小麦(Triticum turgidum)Bowman-Birk蛋白酶抑制剂(BBI)抑制活性特征及其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自溶反应的抑制效果,采用TA克隆技术克隆小麦BBI成熟肽基因片段,并对原核表达的小麦BBI蛋白进行镍亲和层析纯化,利用SDS-PAGE、TSK-GEL G2000SWxl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诱导及纯化效果。在测定重组小麦BBI对胰蛋白酶的抑制活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SDS-PAGE分析了重组BBI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自溶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经双酶切鉴定证实成功获得了BBI成熟肽基因片段,该基因与野生二粒小麦BBI相关基因(GenBank登录号EU346892.1)序列相似性为99.63%。目的蛋白在SDSPAGE及TSK-GEL G2000SWxl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分别表现为单一带和单一峰,产物得到有效纯化,分子量约10.5kD。该重组小麦BBI对胰蛋白酶有明显的抑制活性。添加量5μg·mg-1重组BBI可显着抑制鲢鱼肌原纤维蛋白(尤其是肌球蛋白重链)在pH 7.5,50℃下的自溶。

二、鱼糜的凝胶和软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鱼糜的凝胶和软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短期冷藏过程中乌鳢肌原纤维蛋白变化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1 绪论
    1.1 乌鳢概述
        1.1.1 乌鳢简介
        1.1.2 乌鳢死后品质变化
        1.1.3 乌鳢研究现状
    1.2 肌原纤维蛋白概况
        1.2.1 肌原纤维蛋白组成
        1.2.2 肌原纤维蛋白的功能特性
        1.2.3 肌原纤维蛋白构象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意义
        1.3.2 研究内容
2 短期冷藏过程中乌鳢蛋白质的变化规律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仪器与设备
        2.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乌鳢鱼肉处理
        2.3.2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的提取及溶液制备
        2.3.3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盐溶性的测定
        2.3.4 巯基含量的测定
        2.3.5 Ca~(2+)-ATPase活性测定
        2.3.6 Zeta电位测定
        2.3.7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2.3.8 SDS-PAGE电泳分析
        2.3.9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2.3.10 荧光光谱测定
        2.3.11 光散射测定
        2.3.12 红外光谱测定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盐溶性的变化
        2.4.2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巯基含量变化
        2.4.3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Ca~(2+)-ATPase活性变化
        2.4.4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Zeta电位变化
        2.4.5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变化
        2.4.6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变化
        2.4.7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紫外吸收变化
        2.4.8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荧光光谱变化
        2.4.9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光散射变化
        2.4.10 乌鳢肌原纤维蛋白红外光谱变化
    2.5 本章小结
3 乌鳢蛋白质变化在新鲜度评价中的应用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仪器与设备
        3.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乌鳢鱼肉处理
        3.3.2 基本成分测定
        3.3.3 感官评价
        3.3.4 微生物评价
        3.3.5 物理评价
        3.3.6 化学评价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基本成分测定
        3.4.2 感官评价
        3.4.3 微生物评价
        3.4.4 物理评价
        3.4.5 化学评价
    3.5 小结
4 乌鳢蛋白质变化在鱼糜凝胶中的应用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仪器与设备
        4.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乌鳢鱼肉处理
        4.3.2 鱼糜样品制备
        4.3.3 DWS扩散光谱仪的校正
        4.3.4 样品池的选择
        4.3.5 DWS扩散光谱仪的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冷藏时间对鱼糜凝胶化过程的影响
    4.5 小结
5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重组建鲤Stefin的原核表达制备、生物学活性鉴定及其在建鲤组织中的表达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文献综述
    1.1 Stefins与 Cystatins超家族
        1.1.1 Cystatins超家族
        1.1.2 Stefins概述
    1.2 Stefins的抑制性质
        1.2.1 Stefins的抑制活性
        1.2.2 Stefins的抑制机理
    1.3 Stefins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1.3.1 Stefins的生理功能
        1.3.2 Stefins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1.4 鱼类Stefins的基因克隆与表达
    1.5 鱼类Stefins的组织分布研究进展
        1.5.1 鱼类Stefins在基因水平上的表达分布
        1.5.2 鱼类Stefins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分布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主要实验试剂
        2.1.4 常用溶液配制
    2.2 方法
        2.2.1 建鲤Stefin的原核诱导表达
        2.2.2 重组建鲤Stefin的分离纯化
        2.2.3 重组建鲤Stefin的生物学活性特征鉴定
        2.2.4 Stefin在建鲤各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水平测定
        2.2.5 建鲤Stefin在建鲤各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测定
    2.3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重组建鲤Stefin的原核表达
    3.2 重组建鲤Stefin蛋白的纯化
    3.3 重组建鲤Stefin的生物学活性特征鉴定
        3.3.1 重组建鲤Stefin的抑制活性类型
        3.3.2 重组建鲤Stefin对木瓜蛋白酶的抑制活性
        3.3.3 重组建鲤Stefin对组织蛋白酶B、L的抑制活性
        3.3.4 重组建鲤Stefin的酸碱稳定性测定
        3.3.5 重组建鲤Stefin的热稳定性测定
        3.3.6 重组建鲤Stefin的抑制常数Ki值测定
    3.4 Stefin在建鲤各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水平测定
    3.5 Stefin在建鲤各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测定
        3.5.1 Stefin抗血清效价检测
        3.5.2 Stefin在建鲤各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3.5.3 Stefin在建鲤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4 讨论
    4.1 重组建鲤Stefin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4.2 重组建鲤Stefin的生物学活性特征鉴定
        4.2.1 重组建鲤Stefin的抑制类型
        4.2.2 重组建鲤Stefin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4.2.3 重组建鲤Stefin对抑制鱼糜凝胶软化的潜在作用
    4.3 建鲤组织中Stefin的表达及分布情况
        4.3.1 Stefin在建鲤各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水平
        4.3.2 Stefin在建鲤各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Cystatin基因在酵母中的重组表达及其在鱼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鱼糜制品
        1.1.1 鱼糜凝胶的形成
        1.1.2 影响鱼糜凝胶强度的蛋白酶
        1.1.2.1 肌浆型蛋白酶类
        1.1.2.2 肌原纤维结合型蛋白酶类
    1.2 蛋白酶抑制剂
        1.2.1 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类
        1.2.2 蛋白酶抑制剂的应用
        1.2.3 蛋白酶抑制剂在食品中的应用
    1.3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1.3.1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类
        1.3.2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
        1.3.3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来源
        1.3.4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鱼糜中的应用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Cystatin基因在酵母中的重组表达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原料、菌株和质粒
        2.1.2 培养基
        2.1.3 引物设计
        2.1.4 实验仪器
        2.1.5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原料处理
        2.2.2 RNA的提取与cDNA的获得
        2.2.3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4 Cystatin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验证
        2.2.4.1 Cystatin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2.2.4.2 Cystatin基因表达载体的验证
        2.2.5 表达载体的导入及诱导表达
        2.2.5.1 表达质粒电击导入毕赤酵母GS115
        2.2.5.2 重组毕赤酵母pPIC9K-CST7 的培养与诱导条件的优化
        2.2.5.3 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
        2.2.5.4 Tricine-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
        2.2.6 双缩脲法测定蛋白含量
        2.2.7 Cystatin的分离纯化
        2.2.7.1 重组酵母表达Cystatin的分离纯化
        2.2.7.2 猪血浆中Cystatin的分离纯化
        2.2.8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ST7 基因的获得与重组质粒的构建
        2.3.1.1 CST7 基因的获得
        2.3.1.2 重组质粒的验证
        2.3.2 重组毕赤酵母的构建
        2.3.3 重组毕赤酵母的优化表达
        2.3.3.1 培养基初始pH的条件优化
        2.3.3.2 诱导温度的条件优化
        2.3.3.3 甲醇浓度的条件优化
        2.3.4 转化子pPIC9K-CST7 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2.3.5 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
        2.3.6 猪血浆中Cystatin蛋白分离鉴定
        2.3.6.1 Cystatin蛋白的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
        2.3.6.2 Cystatin蛋白的凝胶过滤分离纯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酵母表达Cystatin抑制机理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原料处理
        3.2.2 酶活抑制效率的测定
        3.2.2.1 鱼糜中组织蛋白酶L的提取
        3.2.2.2 酶活抑制率的测定
        3.2.2.3 IC50 的计算
        3.2.3 重组蛋白Cystatin与木瓜蛋白酶相互作用热力学常数的测定
        3.2.4 抑制木瓜蛋白酶的酶反应动力学的测定
        3.2.5 重组蛋白Cystatin与木瓜蛋白酶相互作用圆二色谱的测定
        3.2.6 重组蛋白Cystatin与木瓜蛋白酶相互作用荧光色谱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重组蛋白Cystatin的抑制率
        3.3.2 重组蛋白与木瓜蛋白酶反应热力学常数
        3.3.3 酶反应动力学
        3.3.4 重组蛋白Cystatin与木瓜蛋白酶反应对二级结构的影响
        3.3.4.1 圆二色谱测定二级结构
        3.3.4.2 荧光色谱测定二级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酵母表达Cystatin在鱼糜中的应用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鱼糜的加工
        4.2.2 鱼糜质构的测定
        4.2.3 鱼糜色度的测定
        4.2.4 鱼糜流变性的测定
        4.2.5 鱼糜凝胶强度的测定
        4.2.6 鱼糜持水力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添加重组蛋白对鱼糜质构的影响
        4.3.2 添加重组蛋白对鱼糜流凝胶强度的影响
        4.3.3 添加重组蛋白对鱼糜流变性的影响
        4.3.4 添加重组蛋白对鱼糜色度的影响
        4.3.5 添加重组蛋白对鱼糜持水率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发酵乳酸菌的筛选及对鲢鱼肉香肠风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立题依据
    1.2 发酵鱼肉香肠概述
        1.2.1 发酵鱼肉香肠
        1.2.2 发酵鱼肉制品的微生物及筛选标准
        1.2.3 发酵对鱼肉香肠腥味和香味的影响
    1.3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主要技术路线
        1.3.3 研究内容
        1.3.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鲢鱼鱼糜改性对鲢鱼肉香肠质构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
        2.2.1 原料
        2.2.2 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鱼肉香肠制备流程
        2.3.2 利用白鲢鱼糜制备鲢鱼肉香肠
        2.3.3 质构特性的测定
        2.3.4 数据处理
    2.4 实验结果
        2.4.1 转谷氨酰胺酶添加量对鲢鱼肉香肠质构的影响
        2.4.2 大豆蛋白添加量对鲢鱼肉香肠质构的影响
        2.4.3 马铃薯淀粉添加量对鲢鱼肉香肠质构的影响
        2.4.4 NaCl添加量对鲢鱼肉香肠质构的影响
        2.4.5 水分添加量对鲢鱼肉香肠质构的影响
        2.4.6 响应面实验对鲢鱼肉香肠质构的测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酵鲢鱼肉香肠菌种的筛选及其发酵特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
        3.2.1 样品来源
        3.2.2 主要试剂
        3.2.3 培养基和试剂
        3.2.4 实验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高通量测序
        3.3.2 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3.3.3 乳酸菌种属鉴定
        3.3.4 乳酸菌发酵菌种的筛选
        3.3.5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
        3.4.2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3.4.3 乳酸菌的种属鉴定
        3.4.4 乳酸菌发酵菌种的筛选
        3.4.5 生长曲线及产酸曲线的测定
        3.4.6 不同乳酸菌之间拮抗性的测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乳酸菌菌种对鲢鱼肉香肠品质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
        4.2.1 原料和试剂
        4.2.2 培养基配方
        4.2.3 发酵鲢鱼肉香肠配方
        4.2.4 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发酵菌种制备
        4.3.2 鱼肉发酵香肠制备流程
        4.3.3 鲢鱼肉发酵香肠随时间变化水分含量的测定
        4.3.4 鲢鱼肉发酵香肠随时间变化总酸的测定(以乳酸计)
        4.3.5 鲢鱼肉发酵香肠随时间变化质构的测定
        4.3.6 乳酸菌发酵鲢鱼肉香肠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
        4.3.7 数据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不同乳酸菌发酵菌种对鲢鱼肉发酵香肠水分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影响
        4.4.2 不同乳酸菌发酵菌种对鲢鱼肉发酵香肠总酸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影响(以乳酸计)
        4.4.3 不同乳酸菌发酵菌种对鲢鱼肉发酵香肠质构随时间变化的影响
        4.4.4 鲢鱼肉发酵肠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三种内源性蛋白酶对罗非鱼贮藏品质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鱼肉贮藏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1 鱼肉低温贮藏品质的变化
        1.2 影响鱼肉低温贮藏品质的因素
    2 鱼肉宰后贮藏过程中蛋白质组的变化
        2.1 蛋白质组学在肉类品质研究中的应用
        2.2 宰后肉类蛋白质组的变化
        2.3 蛋白质组学的变化与肉类软化的相关性研究
        2.4 蛋白质组的变化与肉类颜色的相关性研究
        2.5 蛋白质组的变化与肉类持水性的相关性研究
    3 内源性蛋白酶在肉类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
        3.1 钙激活蛋白酶的特性及与肌肉贮藏品质的关系
        3.2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的特性及与肌肉贮藏品质的关系
        3.3 蛋白酶体的特性及与肌肉贮藏品质的关系
        3.4 细胞凋亡酶的特性及与肌肉贮藏品质的关系
    4 选题依据及技术路线
        4.1 选题依据
        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气调包装和空气包装冰温保鲜罗非鱼片的品质变化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各指标的测定方法
        1.5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讨论
        2.1 罗非鱼片贮藏过程中质构参数的变化
        2.2 罗非鱼片贮藏过程中pH的变化
        2.3 罗非鱼片贮藏过程中蛋白质降解情况
        2.4 贮藏罗非鱼片的感官评分
        2.5 罗非鱼片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
        2.6 罗非鱼片贮藏过程中TVB-N值的变化
        2.7 罗非鱼片贮藏过程中内源性蛋白酶活性的变化
        2.8 罗非鱼片贮藏过程中蛋白质氧化指标的变化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蛋白质组学研究冰温贮藏罗非鱼片蛋白质组的变化及其与鱼肉软化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实验方法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质构参数和pH值的变化
        2.2 蛋白质鉴定结果
        2.3 缺失或合成蛋白
        2.4 网络通路分析失调的蛋白质
        2.5 差异丰度蛋白质的验证
    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种内源性蛋白酶对肌原纤维蛋白的体内和体外降解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主要仪器
        1.4 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蛋白酶抑制剂和重组活性蛋白酶对肌原纤维蛋白中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2.2 肌原纤维蛋白的体内水解
        2.3 肌原纤维蛋白的体外降解
    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种蛋白酶的活化及相关活化因子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实验方法
        1.5 统计分析
    2 罗非鱼贮藏过程中calpain激活因子的变化及calpain的激活
        2.1 结果与讨论
        2.1.1 罗非鱼肌肉在贮藏过程中calpain活性的变化
        2.1.2 罗非鱼肌肉中calpastatin和UK114的表达
        2.1.3 体外calpastatin和UK114对calpains活性的影响
        2.1.4 Calpastatin和UK114对激活calpains所需Ca~(2+)浓度的影响
    3 罗非鱼贮藏过程中凋亡因子的变化及caspase-3的激活
        3.1 结果与讨论
        3.1.1 ATP含量的变化
        3.1.2 Caspase-3的活性变化
        3.1.3 细胞色素c在线粒体和细胞质蛋白组分中的表达水平
        3.1.4 Bcl-2家族蛋白的表达
    4 罗非鱼宰后贮藏期间cathepsin B的激活及其相关活化因子的变化
        4.1 结果与讨论
        4.1.1 Cathepsin B的表达
        4.1.2 LAMP-1的表达
        4.1.3 Hsp70的表达
    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宰后罗非鱼肌肉组织中三种蛋白酶的相互作用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实验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μ-calpain, cathepsin B和caspase-3在贮藏罗非鱼肌肉中的表达
        2.2 宰后罗非鱼骨骼肌细胞凋亡情况
        2.3 μ-calpain, cathepsin B和caspase-3之间的相互作用
    3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缩略语一览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与发表论文情况

(6)CNBr-Papain-Sepharose 4B亲和法对草鱼鱼糜漂洗液中CPIs回收纯化及其性质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文献综述
    1.1 立题背景
    1.2 Cystatin超家族的概述
        1.2.1 Cystatin超家族的发现
        1.2.2 超家族的分类
    1.3 鱼类Cystatins(家族II)
        1.3.1 .Cystatins(家族II)的来源
        1.3.2 Cystatins(家族II)的结构
        1.3.3 Cystatins(家族II)的抑制机制
        1.3.4 Cystatins(家族II)的生理活性和功能
        1.3.5 Cystatins(家族II)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前景
        1.3.6 天然鱼源Cystatins(家族II)的研究进展
    1.4 亲和层析技术概述
        1.4.1 亲和层析的原理
        1.4.2 亲和层析的基质
        1.4.3 亲和层析在Cystatins中的纯化应用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实验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的抑制活性测定
        2.2.2 蛋白浓度测定
        2.2.3 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粗酶液制备
        2.2.4 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的分离纯化
        2.2.5 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基本理化性质鉴定
        2.2.6 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的明胶底物-SDS-反相酶谱法初步鉴定
        2.2.7 C18RP-HPLC法鉴定CPIs的纯度
        2.2.8 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测定
        2.2.9 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的抑制活性类型鉴定
        2.2.10 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的抑制常数Ki测定
        2.2.11 CNBr-Papain-Sepharose4B亲和填料的制备
        2.2.12 CNBr-Papain-Sepharose4B亲和填料的性能分析
        2.2.13 CNBr-Papain-Sepharose4B的装柱
        2.2.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粗提条件筛选
        3.1.1 粗提过程中酸碱处理条件的筛选
        3.1.2 粗提过程中硫酸铵分级沉淀浓度范围的筛选
    3.2 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的粗提液制备
    3.3 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的分离纯化及其鉴定
        3.3.1 CNBr-Papain-Sepharose4B亲和层析
        3.3.2 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的C18RP-HPLC分离纯化
        3.3.3 C18RP-HPLC法鉴定CPIs的纯度与疏水性
        3.3.4 TSKgelG2000SWXLHPLC色谱法测定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的分子量
    3.4 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纯化表
    3.5 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的理化性质鉴定
        3.5.1 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热稳定性测定
        3.5.2 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酸碱稳定性测定
        3.5.3 草鱼鱼糜漂洗液中CPIs的抑制常数Ki的测定
        3.5.4 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对Papain的抑制活性
        3.5.5 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抑制活性类型的测定
        3.5.6 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的双向电泳
        3.5.7 草鱼鱼糜漂洗液CPIs的质谱鉴定
    3.6 亲和填料CNBr-Papain-Sepharose4B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3.6.1 CNBr-Papain-Sepharose4B的紫外光谱分析
        3.6.2 CNBr-Papain-Sepharose4B的红外光谱分析
        3.6.3 CNBr-Papain-Sepharose4B的微球性状描述
        3.6.4 Papain偶联密度及Cystatin吸附性能(亲和率)测定
        3.6.5 CNBr-Papain-Sepharose4B热稳定测定
        3.6.6 CNBr-Papain-Sepharose4B酸碱稳定性测定
        3.6.7 CNBr-Papain-Sepharose4B对二价金属离子的耐受性
        3.6.8 CNBr-Papain-Sepharose4B对金属螯合剂EDTA的耐受性
        3.6.9 CNBr-Papain-Sepharose4B贮藏稳定性
4 讨论
    4.1 CNBr-Papain-Sepharose4B纯化Cystatins(家族II)的应用
    4.2 关于鱼Cystatins(家族II)的稳定性
    4.3 关于鱼源Cystatins(家族II)活性特征与抑制常数Ki
    4.4 关于草鱼鱼糜漂洗液Cystatins家族的分类
    4.5 Sepharose4B载体活化及Papain偶联过程中特性的分析
    4.6 Cystatin的吸附率为指标来筛选Papian适宜偶联密度
    4.7 关于Papain亲和填料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4.8 关于亲和层析的吸附与洗脱
5 结论
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者简历

(7)鲇鱼鱼肉、鱼糜加工特性及其鱼糜制品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立题依据和文献综述
    1.1 立题背景
    1.2 体重对鱼肉及鱼糜品质的影响
    1.3 鱼糜制品及其凝胶强度形成机理
    1.4 冷冻鱼糜蛋白的抗冻剂研究
        1.4.1 鱼糜蛋白质的变性机理
        1.4.2 鱼糜抗冻剂的简介及应用
    1.5 鱼糜制品发展现状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验试剂
    2.2 仪器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体重对鲇鱼鱼肉及鱼糜品质的影响
        2.3.2 复合抗冻剂对鲇鱼鱼糜冻藏特性的保护效果研究
        2.3.3 冷冻鲇鱼鱼糜加工奶香蒸煮肠的质构优化研究
    2.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重对鲇鱼鱼肉及鱼糜特性的研究
        3.1.1 体重对鲇鱼鱼肉品质的影响
        3.1.2 体重对鲇鱼鱼糜品质的影响
    3.2 复合抗冻剂对鲇鱼鱼糜冻藏特性的保护效果研究
        3.2.1 复合抗冻剂对鲇鱼鱼糜白度的影响
        3.2.2 复合抗冻剂对鲇鱼鱼糜盐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2.3 复合抗冻剂对鲇鱼鱼糜pH值的影响
        3.2.4 复合抗冻剂对鲇鱼鱼糜总巯基的影响
        3.2.5 复合抗冻剂对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3.2.6 复合抗冻剂对鲇鱼鱼糜羰基含量的影响
        3.2.7 复合抗冻剂对鲇鱼鱼糜TBA值的影响
        3.2.8 复合抗冻剂对鲇鱼鱼糜滋味的影响
        3.2.9 复合抗冻剂对鲇鱼鱼糜气味的影响
        3.2.10 复合抗冻剂对鲇鱼鱼糜凝胶强度的影响
        3.2.11 复合抗冻剂对鲇鱼鱼糜凝胶微观结构的影响
    3.3 冷冻鲇鱼鱼糜加工奶香蒸煮肠的质构优化研究
        3.3.1 影响质构关键因素优化
        3.3.2 影响风味关键因素
        3.3.3 产品综合感官评定
4 讨论
    4.1 体重对鲇鱼鱼肉及鱼糜品质的影响
        4.1.1 不同体重鲇鱼宰杀后pH值和僵硬指数的变化
        4.1.2 体重对鲇鱼采肉率和肌肉水分含量的影响
        4.1.3 体重对鲇鱼鱼糜白度的影响
        4.1.4 体重对鲇鱼鱼糜蛋白稳定性和质构特性的影响
        4.1.5 体重对鲇鱼鱼糜滋味、气味的影响
    4.2 复合抗冻剂对鲇鱼鱼糜冻藏特性的保护效果研究
    4.3 冻藏鲇鱼鱼糜加工蒸煮肠的效果研究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基于亚临界水技术的鱼骨软化及其在鱼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鱼骨的处理和成分测定
        1.2.2 亚临界水技术结合醋酸软化鱼骨
        1.2.2. 1 亚临界水温度对鱼骨软化效果的影响
        1.2.2. 2 亚临界水处理时间对鱼骨软化效果的影响
        1.2.2. 3 醋酸浓度对鱼骨软化效果的影响
        1.2.2. 4 料液比对鱼骨软化效果的影响
        1.2.3 样品中钙溶出量的测定
        1.2.4 样品中游离氨基含量的测定
        1.2.5 鱼糜相关参数测定
        1.2.5. 1 鱼糜凝胶的制备
        1.2.5. 2 凝胶强度的测定
        1.2.5. 3 白度的测定
        1.2.5. 4 持水性能的测定
        1.2.6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鱼骨成分组成
    2.2 亚临界水技术结合醋酸软化鱼骨的效果分析
        2.2.1 亚临界水温度对鱼骨软化效果的影响
        2.2.2 亚临界水处理时间对鱼骨软化效果的影响
        2.2.3 醋酸浓度对鱼骨软化效果的影响
        2.2.4 料液比对鱼骨软化效果的影响
    2.3 鱼骨软化最佳工艺的确定
    2.4 高钙鱼糜凝胶相关参数
        2.4.1 高钙鱼糜凝胶的白度测定
        2.4.2 高钙鱼糜凝胶的持水性测定
        2.4.3 高钙鱼糜的凝胶强度测定
3 结论

(9)草鱼Stefin克隆表达、纯化及活性特征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1.2 总RNA提取与c DNA合成
    1.3 草鱼Stefin成熟肽基因克隆
    1.4 草鱼Stefin-p ET 30a重组质粒的构建
    1.5 重组Stefin蛋白诱导表达、分离纯化
    1.6 重组Stefin的液相鉴定和抑制活性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RNA提取结果
    2.2 草鱼Stefin成熟肽基因克隆及分析
    2.3 草鱼Stefin-Pet 30a重组质粒及表达构建
    2.4 草鱼Stefin诱导表达、分离纯化及活性测定
3 讨论

(10)小麦Bowman-Birk型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克隆表达及其抑制鱼糜凝胶软化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试验方法
        1.2.1 BBI基因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1.2.2 BBI基因分子克隆
        1.2.3表达载体BBI-pET-30a的构建及重组菌的表达
        1.2.4重组小麦BBI的纯化和鉴定
        1.2.5重组小麦BBI对胰蛋白酶的抑制活性测定
        1.2.6重组BBI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自溶反应的抑制作用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小麦BBI基因的扩增结果
    2.2小麦BBI基因的克隆及测序结果
    2.3表达载体BBI-pET-30a的构建及BBI的表达纯化
    2.4重组小麦BBI对胰蛋白酶的抑制活性
    2.5重组BBI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自溶反应的抑制作用
3讨论

四、鱼糜的凝胶和软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短期冷藏过程中乌鳢肌原纤维蛋白变化及其应用研究[D]. 王美婧.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2]重组建鲤Stefin的原核表达制备、生物学活性鉴定及其在建鲤组织中的表达分布[D]. 白稚子.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3]Cystatin基因在酵母中的重组表达及其在鱼糜中的应用[D]. 常思佳.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
  • [4]发酵乳酸菌的筛选及对鲢鱼肉香肠风味的影响[D]. 童火艳. 南昌大学, 2019(02)
  • [5]三种内源性蛋白酶对罗非鱼贮藏品质的影响机理研究[D]. 何燕富. 南京农业大学, 2018
  • [6]CNBr-Papain-Sepharose 4B亲和法对草鱼鱼糜漂洗液中CPIs回收纯化及其性质鉴定[D]. 杨娟.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7]鲇鱼鱼肉、鱼糜加工特性及其鱼糜制品加工工艺研究[D]. 胡强.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8]基于亚临界水技术的鱼骨软化及其在鱼糜中的应用[J]. 沙小梅,郝君晖,涂宗财,胡姿姿,王振兴,张露,李鑫,王辉,黄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02)
  • [9]草鱼Stefin克隆表达、纯化及活性特征鉴定[J]. 陈治光,李冉,李树蕾,杨立彬,蒋然然,钟海霞,陈恩,蒋光阳,李树红. 南方水产科学, 2016(05)
  • [10]小麦Bowman-Birk型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克隆表达及其抑制鱼糜凝胶软化的效果研究[J]. 李树红,陈恩,蒋光阳,陈治光,李冉,杨娟,钟海霞. 麦类作物学报, 2016(09)

标签:;  ;  ;  ;  ;  

鱼糜凝胶和软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